牽手上海交大!日照將建海洋智能裝備研究院

2021-01-13 大眾日報

1月8日,日照市政府、山東港口日照港、上海交通大學三方共同籤署日照海洋與港口智能技術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三方將按照「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相互支持、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建上海交大日照海洋智能裝備研究院。通過日照市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依託上海交通大學海洋相關學科和人才優勢,發揮山東港口日照港港口與航運行業地位和優勢,在海洋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新型裝備研發、創新產業培育、重點項目開發等領域深入合作,共同建立長期的戰略夥伴關係。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水平始終保持高水準,2019年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獲評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同年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總數位居全國第二,19項成果獲評教育部「三大獎」,總數位列全國第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數連續10年位列全國第一。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慄晟皓 報導)

相關焦點

  • 日照看好海洋新能源開發 或建波浪能發電
    在日照市貫徹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討論稿中提到,作為「十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日照市或將規劃建設波浪能發電。  海洋能源是最理想替代能源之一  談到波浪能發電,日照市科技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波浪發電是海洋能源其中一種。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戰略合作—新聞—科學網
  •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王洋博士蒞臨日照黃海科技研究院加強交流合作
    為加快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對接日照市黃海科技創新研究院合作新型複合材料海洋牧場高端裝備落地日照。8月12日,山東產研院複合材料項目負責人王洋博士,在黃海水產研究所孫建明老師、青島廣遠機電總經理朱兆平及青海同創(青島)科技副總經理王雅楠的陪同下,蒞臨黃海科技創新研究院。就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做進一步探討與落地準備。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舉行
    未來,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將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積極探索科學與技術融合發展新機制,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學科,成為引領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的風向標,並探索高水平大學與高水平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建新機制,努力形成科教改革的可複製模式,成為我國科教融合發展的新典範,同時探索跨行政區域合作新機制,努力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新亮點。
  • 廣東航天研究院與一鼎科技共建「神舟智能陶瓷裝備研究中心」
    人民網5月29日電 昨日,廣東神舟航天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研究院」)與來自佛山市南莊鎮的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鼎科技」)在廣州市琶洲展館籤約,聯合共建「神舟智能陶瓷裝備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
  • 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10月10日,應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信息服務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室邀請,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吳建東來所考察、交流。所長於海斌等接待了來訪客人。  吳建東一行參觀了研究所科技成果展館,並實地考察了全印製電子與3D列印實驗室、RFID與企業應用集成展示中心。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國內產學研合作的逐步深入,以及資本對產業熱點的追逐,使得智能醫療機器人技術研發進展不斷加快,產品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臨床醫療用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以及康復機器人在各個醫療環節能輔助醫護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轉化,將顛覆傳統的醫療模式,帶來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
  • 日照海洋公園親子遊的周末時光
    從日照的山字河機場乘車到日照海洋公園大概40分鐘的車程,這次周末親子遊的主要行程就是海洋公園,所以我們也住在了日照海洋公園的酒店。,有兩個主要的建築是日照海洋公園的兩個場館,一個是園型,另一個像一片葉子,晚上燈光變幻,映著大海的波濤聲。
  • 再籤華泰集團 大指裝備2020完美收官
    2020即將結束之際,大指裝備迎來了華泰集團有限公司年度壓軸訂單,為不平凡的2020畫上完美句號。本項目是大指裝備憑藉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優質的產品和良好市場口碑,在與國內外十餘家競爭對手同臺競技中脫穎而出,贏得客戶青睞。
  • 日照海洋文化:桅杆上的漁文化日照文化簡史
    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豐富的海洋物產,孕育了日照沿海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些帶著"海洋"、"漁業"、"海味"的漁民習俗,體現了當地海洋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蘊。遠古的海洋漁業活動自古以來,海洋漁業捕撈就是日照沿海居民的主要生活來源,《尚書·禹貢》記載:"海岱海物惟錯";《呂氏春秋·本味篇》又言:"魚之美者",有"東海之鮞"。這些記載中的"海岱"及"東海",雖然不完全指日照海域,但日照是"東海"的重要組成部分。
  • 聚焦智能海洋 上海大學力推人工智慧研究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0月24日報導:上海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10月23日成立,將重點聚焦智能領域前沿,以智能海洋為研究特色,打造以「海洋信息化認知體系」為基礎,「智能無人系統和智能部組件研究」為核心,「海洋智能信息和深度保障系統」為落腳點的人工智慧研究高地。
  • 浙江省與上海交大啟動共建海洋應用技術研究院
    長三角地區擁有我國近五分之一的大陸海岸線,同時匯聚了一大批國內頂尖的涉海科研力量,是海洋強國建設進程中舉足輕重的戰略支點。而上海交通大學則是長三角地區涉海科研力量的代表之一,學校的海洋相關學科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在海洋工程、海洋戰略、物理/生態海洋、化學海洋、氣候變化、海洋技術、海洋生物、海洋運輸等領域都有不俗的研究實力。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
  •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清華控股企業——安徽澤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為研究院產業轉化市場主體,該企業已相繼與合肥建投集團、杭州胄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合肥澤眾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澤泰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分別承擔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系統項目和智能消防項目的市場化運行。四、研究院主要實驗平臺研究院主要建設公共安全綜合實驗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
  • 「東洲英才風採錄」攻克高端海工裝備核心技術,記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立新
    這些創新成果無不凝聚了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立新和他研發團隊的心血。,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副會長,中國無人船試驗場技術委員會、中國船級社技術委員會海洋工程分委會,以及工信部、科技部和招商局集團技術專家委員會成員。
  • 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揭牌 聚焦藍色海洋經濟發展
    12月30日,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亮相。據介紹,研究院致力於發展藍色海洋經濟,重點關注「海洋+藍色糧倉」「海洋+大健康」「海洋+現代畜牧養殖業」「海洋+現代種植業」「海洋+生物智造」「海洋+智能裝備」六大板塊,擁有海參營養保持與精深加工技術體系、海洋水產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體系兩項技術創新。
  • 日照海洋公園躋身「中國旅遊景區歡樂指數」前60
    4月20日,由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和華僑城創新研究院聯合研發編制的「中國旅遊景區歡樂指數(THI)」正式發布,日照海洋公園躋身「中國旅遊景區歡樂指數(THI)排名前100名」第57位,位列山東省第3,在全國海洋主題景區中位列第6。
  • 日照港:向海圖強,對標世界一流海洋強港
    海洋是經濟的「藍色動脈」,面對經略海洋的新使命,日照港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在鞏固大宗幹散貨運輸優勢的基礎上,做優做強貨櫃運輸、現代物流和現代海洋工程裝備業務,先後在中西部地區開設9個物流園區,著力打造成中西部城市便捷的出海口。
  • 上海交大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共建中子科學...
    2019年4月23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中子科學聯合實驗室共建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處、學生處等部處,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學院有關領導及代表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