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之林衝上梁山的起因、經過、結果(上)

2021-01-09 文藝之美

林衝,水滸傳裡的英雄人物,正直、善良、勇猛、武藝超群。落草前,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只因殿帥府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娘子,便被百般設計陷害,最後被逼無奈,只得上了梁山泊,落草為寇。

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梁山泊草寇,林衝都經歷了什麼?這一落千丈的人生過程,《水滸傳》裡是如何描寫的?我們從林衝上梁山的起因、經過、結果來看一看。

1、林衝上梁山的起因

時間:春季。

地點:東京。

事件一:高太尉養子高衙內偶遇林衝娘子,對其調戲。

東京嶽廟外,當時林衝正和剛結識的魯智深閒談、飲酒,只見女使錦兒紅著臉,慌忙來報,夫人在廟裡的五嶽樓下正和人鬥嘴。林衝慌忙辭別了魯智深,跑去嶽廟,在五嶽樓下,看見一後生正在調戲自己娘子。林衝扳過肩胛,正欲打時,卻認得那人是高太尉養子——高衙內,先自手軟了。高衙內手下見是林衝娘子,勸了林衝,哄走了高衙內。

結果:林衝第一次忍了自己娘子被高衙內調戲的事實。

分析:林衝自己不動手,還阻擋前來詢問情況的魯智深也不要對高衙內動手。原因只是高衙內是高太尉的養子,高太尉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怕官,只怕管」,這是林衝對魯智深說的心裡話。林衝知道高太尉位高權重,自己曾被提攜過;更兼他那府裡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去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林衝為了保全自己職位,保全家小,第一次忍了,放過了高衙內。

事件二:林衝被好友陸謙欺騙,娘子再次被高衙內調戲。

且說那高衙內在嶽廟偶遇林衝娘子後,對其好生著迷,在府裡日漸煩躁,怏怏不樂。幫閒的幹鳥頭福安獻了一計,欲使高衙內得了林衝娘子。那計謀便是收買林衝的好友陸虞候——陸謙,讓陸謙到林衝家謊稱要林衝到自己家去喝酒,實際二人去了樊樓喝酒。過一會後,卻使另一人哄騙林衝娘子,告知林衝在陸虞候家喝酒醉倒了,使其到陸虞候家和高衙內見面。

那陸虞候第二日依計謀行動後,果然騙得林衝娘子到陸虞候家和高衙內見面。幸運的是,女使錦兒和夫人到了陸虞候家後,看到高衙內,知道情況不妙,錦兒慌忙跑出來,四下裡尋找林教頭。街上賣藥的張先生告知錦兒,林教頭在樊樓和人喝酒。

於是,得了消息的林衝丟下女使錦兒,慌忙跑向陸虞候家,在樓上佯裝是陸虞候,喊到:「大嫂開門!」林衝娘子聽到是丈夫聲音,只顧來開門,那調戲未遂的高衙內奪窗而逃。怒氣衝天的林衝砸爛了好友陸虞候家,和娘子及女使錦兒回了家。之後,林衝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到陸虞候家等了一宿,未見其回家。後來,在他家門前又等了三日,未果。

結果:林衝第二次又忍了自己娘子被高衙內調戲的事實,只把怒氣撒在陸虞候身上。

分析:高衙內二次調戲林衝娘子,林衝再次忍了,原因還是礙於那花花太歲高衙內是高太尉的養子。他不想和高衙內起衝突,不想得罪高太尉。但這實在欺人太甚,他只把一腔怒氣撒在陸虞候身上。之後,這怒氣也是漸漸的淡了。

高衙內二次調戲林衝娘子未果,可以說是豹子頭林衝被逼上梁山的起因。正是林衝對高衙內的一次又一次的忍讓,使得陸虞候和富安等奸邪之人不依不饒。為了使高衙內得了林衝娘子,以解相思之疾,挽救性命,陸虞候向高太尉獻了一計,以除掉林衝。於是就有了林衝街上買寶刀,被騙誤闖白虎堂,刺配滄州的經過。

欲知詳細過程,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最後的山頭:與梁山齊名,卻遭昔日同道殲滅
    然而,就在王慶的新婚之夜,他的行蹤被房州官軍發現,官軍隨即前來抓捕。就在王慶等人不知如何是好之時,李助表示,自己與佔據房山的廖立相識,建議王慶等人立即前往房山投奔廖立。隨後,王慶、段三娘等四十多人離開段家莊,趕往房山。
  • 《水滸傳》梁山武功最好的十大強者排名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一百零八將,他們是按照資歷來排名的,就像玩腦子的宋江、吳用,還有開掛玩法術的公孫勝等,這些是雖然排名靠前,但是其武力值卻是弱的一批。所以老夫今天就從這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挑選出武功最強的十個人,因為眾口難調,所以下列排名只代表個人觀點:
  • 《水滸傳》作者安排梁山好漢大吃牛肉用意頗深
    《水滸傳》是否參考了作者生活的年代。施耐庵(約1296年—約1370年),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代表作品有《水滸傳》。大明立國2年後,施耐庵卒,故耐庵是元朝人,耐庵未必了解北宋的情況,他寫作水滸傳有可能參考元朝的習俗,難道元朝就可以放開吃牛肉嗎?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八十三,首位上梁山的好漢,卻成最後陣亡之人
    前文談到了梁山首位陣亡的好漢——雲裡金剛宋萬,本文要說的是梁山最後一位陣亡的好漢。巧合的是,此人與宋萬一樣,都是梁山的元老。如果按照山上的前後順序,此人是首位上梁山的好漢。此人便是排名第八十三位、綽號摸著天的杜遷。
  • 他在《水滸傳》108梁山好漢中排名79!綽號最悲催,死得最窩囊!
    《水滸傳》,是我國最著名的古代四大經典名著之一。《水滸傳》描述了水泊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在頭領及時雨宋江宋公明的領導下,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反抗朝廷的封建壓迫,書寫了一副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聽著綽號就讓人敬佩不已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像「豹子頭」林衝,「八臂哪吒」項充及「黑旋風」李逵和「玉麒麟」盧俊義等。哪一個不是威名赫赫、武藝超群的大英雄?!但梁山108位梁山好漢裡,也不乏充斥著一些打醬油充當綠葉角色的人物;還有一些綽號聽著挺霸氣,卻和實力極不般配的人物。
  • 《水滸傳》梁山頭領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是什麼意思?
    古典名著《水滸傳》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每位梁山頭領都有自己獨特的綽號,比如呼保義、智多星、花和尚、黑旋風等等。能否熟記一百零八個綽號也是評判水滸喜好者的重要指標。由於《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當時的某些詞語與如今不同,所以如今有些讀者不是太了解《水滸傳》中的有些綽號的意思。
  • 梁山有鱷魚一條,勞苦功高排名僅九十二,但無須伸冤
    研究表明,這種動物遠在兩億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雖經歲月變換,模樣的特性基本沒發生什麼變化,可見生存能力之強。這種動物聽覺、視覺都異常靈敏,捕食兇狠,隱蔽能力出色,生存能力極強,是動物界的殺手。他便是梁山開山四大元老之一的旱地忽律朱貴。不過,這個綽號與鱷魚扯上關係並非出自中原傳統文化,而是來自契丹語。忽律就是鱷魚的意思。朱貴的這個綽號因何而來,書中沒有交待。但就其工作性質而言倒是比較貼近。名義上他是梁山山下一家酒店的老闆,實際上做的卻是地下工作,負責情報的收集、人員的接待、轉運,責任重大卻又默默無聞。
  • 「金毛犬」是國際玩家,《水滸傳》中的地狗星 梁山好漢
    從今天開始,聊一聊《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影響深遠的草莽小說,有評價說,這是一本怒書。在清、民國兩代,大部分的草莽英雄都是學著《水滸傳》來成立幫會。還有許多英雄用的綽號實際上都是仿效《水滸傳》的。
  •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好漢?有標準嗎?
    王倫時期,梁山泊「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卻只有三個半頭領。除了王倫、杜千、宋萬算是正式頭領外,朱貴只能算是半個。為什麼?梁山上根本就沒有朱貴的交椅!柴進介紹林衝上梁山,說的只是三位好漢;朱貴對林衝自我介紹,也說是「王頭領手下耳目」,並不是山寨「第四把交椅」。宋江上山之前的晁蓋時期,梁山捉拿了前來徵剿的一二百人,加上晁蓋帶來的一些人,差不多有一千人,也不過是十一位頭領,就是增加了截取生辰綱的七人。
  • 《水滸傳》梁山108好漢中,誰才是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
    《水滸傳》中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當然他是一個為君子,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好,實際上壞的一肚子流膿。宋江派人害死了晁蓋,晁蓋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因此才死不瞑目。在《水滸獵人》中,晁蓋並沒有死,他又回來找宋江報仇。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但可能會遲到。
  • 水滸傳有位好漢,入梁山很晚,排名卻比林衝還高,他是誰
    在《水滸傳》中,梁山108位好漢的排名,並不是按照武功高低來排名的,要不然軍師吳用也不會排在第三了,而是排在末尾了。 排名的順序,是宋江根據綜合情況來的,比如他要考慮到是否有助於以後的招安工作,是否自己的嫡系親信,是否有一定的威望,是否能給梁山帶來資金,然後才會考慮到武藝方面。
  • 電視劇《水滸傳》,看起來非常的經典!
    楊志因為丟失生辰綱和吳用、晁蓋、劉唐、公孫勝等結下了梁子,後被逼上二龍山和魯智深等落草,後來吳用為了勸眾位好漢上梁山,願意一命相抵,這才化解了雙方的隔閡,楊志也因此而上山。這樣的改動,因為符合楊志、林衝等人的性格,符合他們行事的原則,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同樣的處理,在新版《水滸傳》中也隨處可見,如李逵之死。
  •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但真正的好漢只有5位
    在《水滸傳》中,梁山乃是「四大寇」中實力最強的一支,號稱有一百零八好漢,但這一百零八人真的都算是好漢嗎?其實不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算是被迫入夥梁山的,還有一些本來就是濫殺無辜的惡人,這些人其實都算不得是好漢。什麼叫好漢?
  • 解析《水滸傳》的管理之道丨共同的價值觀、強大的凝聚力和替天行...
    《水滸傳》隱含著企業管理之道,更有值得借鑑的人才管理策略。宋江:我是呼保義及時雨黑三郎宋江宋公明,眾位兄弟,隨我一起替天行道。 《水滸傳》是一本管理學書籍,更是一本尖端的人才管理書籍。
  • 大家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今天就是簡單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梁山好漢的功與過,究竟如何?一宋江等人的替天行道真的是順天而為嗎?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水滸傳》其實也是一本充滿封建迷信色彩的神魔小說。二不同時代的讀者,需要不同時代的宋江梁山兄弟多濫殺成性,渾水摸魚之輩諸如李逵鮑旭之類,就是用無辜百姓的鮮血為之正名。
  • 外國人翻拍《水滸傳》,好漢的綽號該怎麼翻譯?
    雖然梁山確實在水邊,但是僅僅把故事發生地指明,就只表達出「水滸」的表層意思,沒有體現其深層含義。羅爾綱在《水滸真義考》中說,「水滸」出自《詩經·大雅·縣》:「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因為仁德得到人民擁戴,在岐下建立周朝開國的基業。水滸,指古公直父來岐山時經過的漆、沮兩水的旁邊。
  • 評《〈水滸傳〉與中國古典政治哲學》
    遠之也者,天下之兇物,天下之所共擊也;天下之惡物,天下之所共棄也。若使忠義而在水滸,忠義為天下之兇物、惡物乎哉!且水滸有忠義,國家無忠義耶?」 金老先生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水滸傳》表面上是在描寫梁山好漢的「忠義」,但其實此書意在揭露梁山好漢的無「忠」無「義」!
  • 此人與關勝大戰三十回合,卻難敵公孫勝,遭梁山八將圍攻而亡
    在《水滸傳》當中,除了梁山之外,還有五大勢力:北宋朝廷、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在這六個勢力當中,除了身懷絕技的高手之外,還必定會有一個使用道術的異人。例如梁山上有入雲龍公孫勝和混世魔王樊瑞,田虎手下有喬道清和馬靈,王慶手下有寇威,方臘手下有包道乙和鄭彪。
  • 《水滸傳》中的「滸」是什麼意思,其創作的背景到底是什麼
    我們知道,水滸好漢聚居的地方叫作水泊梁山,也就是靠近水邊的一座山上,其名為梁山。而這個水泊呢,也是有名字的,就叫做梁山泊。那麼講起梁山好漢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梁山泊,而提起梁山泊又得了解大運河。圖1 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煬帝我們知道隋煬帝時期開鑿了大運河,其後歷朝皇帝都對之不斷地疏通與完善。隋朝之所以開鑿大運河,其目的自然是為了運輸兵員、控制南北,轉運漕糧、聚斂財富,以此達到連接九州,天下一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