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宮廷生活回憶之毓慶宮伴讀英文

2020-12-05 我們的大時代

莊士敦對中國封建官僚的派頭是極為欣賞。他在家裡或是拜訪王公舊臣時,總願意人家稱他「莊大人」。他的名片上用中文印著「莊士敦」,下面還印上「志道」.這是他的別號,非常喜歡人家稱他「志道先生」。他每次與王公貴臣見面,他總愛學中國官場的樣子,拱手為禮。

莊士敦對我們管教很嚴,凡是他不願意做的事,從不教我們做;他不願意見的人,也不叫我們去見。我父親說,莊士敦是一個外國「書呆子」。

到了一九一九年春天,宮內傳出消息,要在近支王公子弟中挑選一個伴讀英文的。因同治、光緒兩個皇帝都沒有兒子,我和溥傑就是與溥儀最近的王公子弟了(註:溥儀、溥傑為兄弟,溥佳與溥儀為堂兄弟),因此成了「競選」主要對象。按照親疏和年齡而論,當然溥傑更為合適,可是把他的名字提上去以後,莊士敦卻不同意。理由是我的英文已有相當基礎,而溥傑必須從頭學起,他感到太麻煩。為此,我五伯對我父親還產生了誤會,以為我們託了莊士敦的人情了。這樣僵持了多日,最後還是尊重這位外國「帝師」的意見,我被「榮選」為溥儀的英文伴讀。但為了敷衍一下我五伯的面子,有挑選溥傑作了漢文伴讀。

溥儀為酬謝莊士敦教他英文,下了一道「上諭」,賞他「頭品頂戴,毓慶宮行走,紫禁城內賞乘二人肩輿,月俸是銀元一千元。我被挑選為伴讀後,溥儀也下了一道「上諭」,派在「內廷行走,伴讀英文,賞在紫禁城內騎馬」;另外,每月還賞月例八十兩。我父親接到這到「上諭」,立刻交給我朝見皇上的禮節,次日便帶我進宮去「謝恩」。一路上,我看見那些護軍們一個個那樣威嚴可怖,以及太監們那種誠惶誠恐的樣子,心裡跳的發慌。父親領我先到上書房,又到奏事處,不知經過了多少道手續,才到了養心殿朝見溥儀。我們側身進入店內,先向他請了一個跪安,接著又跪下,我父親便說:「奴才帶領溥佳叩謝皇上天恩!」然後這才把官帽摘下放在地上,以額觸地,叩了三個頭。溥儀那天穿的是袍褂,端坐在東暖閣的寶座上。我在恍惚之間,似乎聽溥儀說了聲「伊力」(滿語,起來的意思),我們才帶好官帽,側身退出來。之後,父親又帶我分別去四位太妃那裡去謝恩。待到這場「謝恩」戲表演結束時,我已汗流浹背了。

自我被「榮選」為伴讀後,祖母等都說我有「造化」,親友們紛紛前來道喜。其實,我看了宮裡那些繁瑣的禮節,森嚴的氣氛以後,總覺得那樣念書,確實和受罪沒什麼兩樣;但是「君父之命」,是不可違抗的,過了幾天,我就「走馬上任」了。

溥儀讀書的地方是在毓慶宮的西間,裡邊沒有什麼珍貴的陳設,擺的儘是書籍,靠北牆有一個大鐘表,高度幾乎與那牆相等。宮內有專門伺候溥儀讀書的太監,還有伺候師傅的坦達、太監和匠役四、五人。他們除伺候師傅們茶飯等雜役外,幾名匠役還得管理溥儀和師傅們的書寫事務。這些匠役不光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擅長書法,凡溥儀賞人匾額或對聯時,一般是師傅先把擬好的詞句寫在紙上,再由匠役按筆畫用針刺成小孔,撒上白粉;白粉漏在另一張紙上,溥儀就照那白粉的字形來描寫。有時他認為不甚重事的人物,就乾脆全叫匠役們代筆,反正印上他那顆「宣統御筆之寶」的「璽」,受賞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溥儀每天下午到達毓慶宮的時間都很準確。頭一、二年,他從養心殿到毓慶宮都是坐轎子;轎的圍墊都用明黃緞子製成。明黃色是皇帝專用的顏色,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妄用,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就連後、妃也只能用杏黃色。在溥儀轎前大約六、七十米的地方,有一個太監一路走,一路用嘴發出「哧、哧」的聲音,叫做「打吃」。那時,只要一聽到這種聲音,凡在屋裡的人都要停止說笑,在外邊的人都要急忙躲起來;實在躲藏不及的,就得面向牆壁而立,以免「驚駕」。轎子前後,還有不少太監,有的負責護衛,有的挑著圓籠,內置茶水、點心等東西。

我每天進宮,都必須穿長袍馬褂、戴官帽、穿靴子,腰上繫上一根黃帶子。那時在宮內當差的都留著長辮子,因我從來沒留過辮子,我父親就給我買了一條假辮子,掛在官帽上,害得我老是擔心它掉下來。

我第一次進宮伴讀那天,是和莊士敦一起去的。御前太監把我們引到毓慶宮,只見溥儀穿著長袍馬褂,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站在八仙桌前,等莊士敦向他行過鞠躬禮後,他才坐下。據說,這就是皇帝的尊師之禮了。可我每天見他,總得給他請跪安,然後才坐在八仙桌前開始讀書。我與溥儀相對而坐,莊士敦坐在中間。我偷偷一抬眼,就看見溥儀那張沒有一絲笑容的臉,我坐在那裡就如同坐在針毯上一樣難受,幾乎連ABC都忘記了。心裡盼著趕快下學,好容易盼到下學的時間,我就象野鳥出籠一樣奔回家去了。

按照宮內向來的規矩,每月逢二放假休息,春節放假十天。

我在宮中伴讀了五年,直到一九二四年溥儀被驅逐出宮,準備考中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除了英文以外,其他課程都必須從頭學起。在這五年中,我受到了只有親、郡王或一品大員才能得到的種種「殊遇」,但是對於我的學業來說,大好時光就這樣白白地消磨過去了。

相關焦點

  • 武當山南巖宮與新北市八裡區紫皇天乙真慶宮結為友好宮觀
    4月26日,十堰市委常委沈學強率十堰文化參訪團一行8人,來到新北市八裡區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參訪。,該宮主委林宇嶽向考察團一行詳細介紹了真慶宮的發展規劃,並就近幾年來跟武當山的宗教文化交流做了系統的回顧。
  • 晚清最美御前女官,精通八國外語,用英語寫下慈禧鮮為人知的秘密
    有時候,宮廷生活是普通人永遠也想像不出來的。趙飛燕能於水晶盤上起舞,(注1)皇族們一餐飯食的價值,可能足夠普通人家一輩子的花用。從清朝滅亡到如今也僅僅過了百年多的時光,今天的人十分有幸,能從當時流傳下的各種回憶錄和訪談中,窺得封建宮廷浮光掠影的一角。晚清宮中,權力最大的當非慈禧莫屬,關於她的回憶也最能引起後人的興趣。曾有一位清朝的美女,陪伴慈禧身邊許久,晚年寫下了對當年的回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這位傳奇太后的。
  • 他從小生活在宮中,並且他還有英文名字,宮裡的內幕只有他知道
    他是在不到三歲的時候,就被慈禧下詔立為皇上而入宮的,在我們的每個人想像當中,古代的皇上生活應該是錦衣玉食、極盡奢侈、並且高大上尚的,雖說我們也看了不少宮廷劇,也對聖上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我們看到的是電視劇裡皇上的生活景象,而不是現實生活,真實的歷史上並不這樣的。他當上聖上很大理由是:因為光緒皇上沒有孩子。
  • 晚清第一神童,7歲便寫出刊行百萬冊的暢銷書,差點成為溥儀伴讀
    而在晚清時期,有位神童9歲時便出版了一本《宇宙畫冊》,向世人描述了火星和土星上的生活。此人是誰呢?他就是江希張。江希張於1907年出生在山東歷城縣江家莊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因為飽嘗不識字之苦,所以下決心供子孫讀書。在祖父的支持下,江希張的父親江鍾秀利用幹農活的時間苦讀20年,終於成了方圓十幾裡的知名文人。
  • 武當山玄天上帝巡境移駕至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十堰市副市長,武當山特區管委會主任李發平在新北市八裡區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武當山玄天上帝駐蹕植樹紀念活動上致辭10月20日,武當山玄天上帝由松山慈惠堂移駕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近6000名玄天上帝信眾齊聚於此,恭候武當山玄天上帝的駕臨。
  • 「雲課程·悅讀」吾師伴讀《Cinderella》
    Cinderella錄音.mp304:12來自瀟湘晨報Cinderella錄音.mp3來自張家港市雲盤小學00:0004:12伴讀教師親愛的同學們,「吾師伴讀」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張老師跟大家分享一個英文繪本故事。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美麗善良的灰姑娘,她總是受到繼母和兩個姐姐的欺負。有一天,王宮舉辦舞會,王子邀請了整個王國的女孩出席舞會,繼母與兩位姐姐不想讓灰姑娘參加,仙女教母用魔法幫助灰姑娘實現了參加舞會的夢想。但是,灰姑娘必須在午夜十二點之前回家。匆忙間,她留下了一隻水晶鞋。王子能不能找到灰姑娘?
  • 宮廷煥新意 《宮廷計》手遊的立體空間
    《宮廷計》手遊現已開啟全平臺公測,開測幾日,入宮的小夥伴已經在皇城的各個角落留下了足跡,甚至已經和小夥伴有了秘密花園。在煥然一新的宮廷大世界中,你最愛它的哪一面? 精心打造的宮廷世界,各式風格建築吸引住大部分小夥伴的目光,升級後宮廷讓大家更有探索的欲望,操作美美的角色穿梭在華麗的宮廷之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下載遊戲就能體驗到咯。
  • 晚清洋務大臣盛宣懷外孫回憶:我在巢縣勞改隊造汽車
    晚清洋務大臣盛宣懷外孫回憶:我在巢縣勞改隊造汽車 2019-06-29 1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寓意深遠的紋樣之美 NAZEN納珍匠心打造宮廷元素珠寶
    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它們成為了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並且光彩奪目的一部分。如彩陶上的花紋圖案,有許多是與古代的圖騰意識相聯繫。又如青銅器上的各種動物紋樣,也多反映了當時人們一定的思想、意志和情趣。宋、元、明、清的各種花鳥紋,亦多具有一定的寓意。有的象徵吉慶,有的表示昌茂繁榮,大多含蘊豐富。
  • 溥儀英文老師莊士敦回憶:紫禁城內的幾件轟動性事件
    遜帝剪辮嚇壞了太監第二件震動宮廷的大事,一般人認為是與我直接有關的,就是遜帝剪去他的「御辮」那一行動了。他曾經好幾次表示過要剪去他背後那條辮子。他的叔侄以及皇族人員,多數已經把辮子剪去了,他也要剪,但宮廷那班人卻說什麼人都可以剪辮,獨有他不可以,因為他是滿族的主人,他要尊重祖宗傳下來的留辮子的傳統,萬不能剪去。
  • 旅行記,世界五大宮之凡爾賽宮
    凡爾賽 宮在 巴黎 城西方向,出城幾十公裡,自駕就方便了,首先坐地鐵到奧賽博物館這裡下車奧賽博物館【奧賽博物館】,被譽為 歐洲 最美的博物館,它位於 巴黎 塞納河左岸,前身是奧賽火車站,1986年改建為國家博物館,堪稱建築改造的典範
  • 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
    但是眾所周知,古代皇宮裡的宮女、太監都是沒有自由之身的奴隸,再加上太監又是有生理缺陷之人,這就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宮女和太監到底是如何做夫妻的?中國古代宮廷是否真的存在「對食」一事呢?其實,「對食」就是古代皇宮裡的一種畸形婚戀,這種宮廷裡的畸形夫妻關係,就源於中國古代宮廷裡的淨身制度。古代宮廷需要大量差役從事一些力氣活,可是帝王為了保持皇室血統的純潔,又強制性要求男性閹割淨身入宮,如此以來,中國古代後宮便有了這樣一群喪失生育功能不男不女的畸形人:太監。
  • 晚清三屠:袁世凱殺義和團不眨眼,張之洞一人花光朝廷國庫
    晚清官場有三屠之說。何為民屠、官屠、財屠?這是晚清三位大臣的外號,合稱晚清三屠。這三位分別是誰呢?民屠袁世凱,官屠岑春煊,財屠張之洞。三位皆是晚清的封疆大吏,慈禧老佛爺跟前的大紅人。三人的外號因何而來呢?且聽我慢慢敘來。民屠者,屠民也。屠,即屠殺。袁世凱得到這個稱號,與他在山東當過巡撫有關。
  • 晚清時期的貴族生活都十分奢靡,那麼具體奢靡在什麼地方呢?
    晚清時期的貴族們,生活非常奢侈,一點也不知道節儉。 通過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晚清時期封建制度已經走上末路,從古至今許多王朝和國家的興衰都印證了一個道理,由節儉進入奢侈是非常容易的,而由奢侈腐靡重回節儉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伴讀 | 牛津樹【中國篇5-4】Lady in the Moon
    嫦娥飛向了天空,最後落到的月亮上,永遠的生活著。Forever after, Hou Yi looked sadly up at the full moon.從此,後裔悲傷的抬頭看著滿月。next page
  • M·A·C魅可新年限定系列私享晚宴攜手新年大使萬寶寶,釋放宮妝魅力
    12月20日,M·A·C魅可在北京文華東方酒店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M·A·C魅可新年限定系列新品發布會,特邀業界知名的彩妝權威、時尚媒體齊聚京城共享私密晚宴,向傳統文化致敬,探尋最美中國妝,共同感受一場傳統與時尚兼備的穿越之旅。
  • 晚清民國時期銅香爐身價漲10倍
    晚清仿明銅香爐  近日,記者從武漢市收藏品市場得知,以前是收藏市場冷門的銅香爐,近兩年收藏價值逐漸凸顯,部分工藝精美的晚清民國時期銅香爐近幾年價格翻了10倍。  徐東古玩城一銅香爐藏家謝先生介紹,品相好的銅香爐,三年前才兩三百元,現在都賣到了兩三千元。
  • 文明的維度——晚清洋風畫的歷史及其與中國近代美術史的關係!
    儘管張氏提及歐洲文化之東漸蓋出於「歐洲商賈、遊客、專使及軍隊」與「宗教家」之東來,以及「由中國留學生之傳來」,但是,在涉及繪畫的傳播上,他僅僅提到了民國成立之後的事。他這樣寫到:近今西洋各種文化如怒潮之輸入中國,然美術則輸入極緩而最後。誠以美術為太平時代之裝飾品,而一時習尚又不易改革。方今全國鼎沸,民生困苦,社會對此無需要,教美術者不足以立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