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G20峰會推動世界經濟間的協調與時俱進

2020-12-05 央視網

專訪:G20峰會推動世界經濟間的協調與時俱進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9月25電 專訪:G20峰會推動世界經濟間的協調與時俱進——訪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所長沃爾夫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是一次重要會議,它使世界經濟協調與時俱進,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歐洲智庫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所長貢特拉姆·沃爾夫日前這樣說。

  沃爾夫近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G20杭州峰會非常重要,這次會議強調提振世界經濟要同時在需求側和供給側發力。一方面,世界經濟需要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宏觀政策要能夠提振需求。

  「這種政策組合是明智的,」沃爾夫說,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各國儘管情況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挑戰是應對不平等問題。以工資收入為例,多年來,普通民眾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例持續下降。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民眾普遍感到經濟增長只有少數人獲益。

  他說,美國中產階級過去30年來的收入水平都處於停滯狀態,這讓民眾感到沮喪。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相對更高,多數民眾的「獲得感」更大。

  沃爾夫認為,在全球經濟治理上,二十國集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在很多領域,各個國家和地區情況各異、訴求不同,但仍有許多領域需要國際協調。例如在金融監管領域,需要為金融機構建立全球標準。他說,在世界經濟協調方面,二十國集團「與時俱進至關重要,它代表了變化世界的經濟現實」。

  2017年德國將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作為德國人,沃爾夫說,德國與中國在推動結構性改革方面有很大共識,因此,明年將會繼續推動二十國集團的結構性改革議題。此外,在應對氣候變化、打擊避稅、提供全球公共產品,以及做好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上,二十國集團峰會都有用武之地。關鍵是,要使會議上討論的政策得到落實。

  談到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沃爾夫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中國牽頭推動發展基礎設施,這會對世界經濟做出很大貢獻。他認為歐洲應該採取積極態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目前,歐洲國家都在密切關注這一倡議,包括它將提供多少投資,建設多少公路和鐵路,使多少相對貧窮的國家獲得發展。

  對於中國經濟,沃爾夫表示樂觀。他說,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降低,但中國的增速仍然非常高,這使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空間較大。沃爾夫認為,中國經濟那種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階段終將結束,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更多地依靠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的進步,以及更好的教育體系。沃爾夫同時提醒,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需要重視,但能夠得到解決。

  「中國經濟面臨著重大轉型,我相信中國能夠管理好,」沃爾夫說。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是近年來崛起的一家知名歐洲智庫,主要關注國際經濟領域。該智庫與中國多家智庫合作密切,為中歐雙方的決策者提供了大量高端政策參考。

相關焦點

  • G20峰會推動世界經濟間的協調與時俱進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是一次重要會議,它使世界經濟協調與時俱進,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歐洲智庫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所長貢特拉姆·沃爾夫日前這樣說。
  •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於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基於當前形勢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會主題確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中方將從創新增長方式、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等4個重點領域進行峰會籌備工作。  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是每個成員的二十國集團。中方將保持開放、透明、包容姿態,同各成員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把二十國集團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相信2016年峰會將呈現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
  • 經濟戰「疫」錄:G20特別峰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經濟戰「疫」錄:G20特別峰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李曉喻)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正在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舉行特別峰會。中外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這是一次全球經濟命運攸關時刻的會議,會議釋放的團結合作信號將為遭受重創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當前疫情幾乎已席捲全球。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全球確診病例已接近50萬例。疫情所到之處,很多國家和城市已經「停擺」,工廠停工,商店關門,火車、輪船、航班停開。
  • 專訪:協調和持續的國際行動對世界經濟復甦至關重要——訪IMF副...
    新華社華盛頓4月18日電 專訪:協調和持續的國際行動對世界經濟復甦至關重要——訪IMF副總裁張濤新華社記者高攀 熊茂伶 許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已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
  • ...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
    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協調整合資源,公平有效分配疫苗。中國願同各國加強合作,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2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恢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探討重要醫療物資貿易自由化,便利人員有序往來。希望更多國家參與中方提出建立的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
  • 橋聯四海情誼,船載世界希望——寫在G20杭州峰會閉幕之際
    「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的峰會議題形成共鳴,達成響徹世界的「杭州共識」,如錢塘江畔八月狂潮激蕩。  用創新開闢增長源泉,靠開放拓展增長空間,以聯動釋放發展潛力,用包容夯實共贏基礎。  G20杭州峰會開出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
  • 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
    第二,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第三,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第四,實現更加包容的發展  ■ 二十國集團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時俱進,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第一,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第二,完善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架構。第三,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 張曉強:世界大國應加強對話合作,推動建立更為協調的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在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講話。 夏賓 攝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夏賓 王恩博)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在大會總結髮言時表示,世界主要大國應加強對話與合作,推動建立更為協調的新型國際關係。
  • 【羅茲視線】2014年,G20峰會主要目標是重振合作
    目前,G20峰會催生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體系已經開始瓦解。世界迫切需要各國合作來找到通往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道路。展望明年,重振G20峰會的經濟政策引領非常必要。 目前,G20峰會催生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體系已經開始瓦解。世界迫切需要各國合作來找到通往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道路。
  • 日本經濟學家:期待G20為擺脫世界經濟不穩定狀態發揮作用
    他們認為,支撐世界經濟的任務交到了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各國首腦手中。其中,在加緊推進結構改革與維持經濟穩定之間的平衡以及匯率政策的可預見性等難題方面,期待中國肩負起重要責任。此外,他們還期待G20在擺脫世界經濟不穩定狀態,提供穩定增長的路徑、協調金融市場穩定方面發揮作用。
  • 尹偉倫:森林經理學的內涵與時俱進
    尹偉倫強調,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森林經理學的內涵也應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他回顧了森林經理學科的發展,評析了影響最大的四種主要理論。        起初是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森林永續利用理論。尹偉倫說,這一理論始於17世紀中葉,是以生產木材為目的的世界各國傳統林業的理論基礎。
  • 劉文娟: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
    劉文娟: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 2016-12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張曉曦)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經濟室博士、全國港澳研究會秘書處課題部副主任劉文娟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十三五」規劃下,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 全球治理中G20的戰略使命與中國角色擔當-光明日報-光明網
    二十國集團(G20)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平等對話、溝通協調的重要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安全和社會性議題加入,G20已經不僅是經濟事務協調的平臺,更呈現出全球綜合性治理平臺的特徵。 G20:擔當全球治理責任和構建公平國際秩序的重要平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時,G20臨危受命,從財長會議升格為領導人峰會,逐漸形成了全球治理的重要機制,在維持全球金融、經濟穩定,促進世界主要經濟體互利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
    (十八大報告解讀)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 全國人大60周年·回眸:與時俱進是人大制度的品格
    60載春秋,不變的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變化的是這項制度在改革與創新中與時俱進。民主制度不斷發展健全,民主形式不斷豐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和人民代表大會工作不斷向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能夠把億萬中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具有面向未來、面向實踐、與時俱進的屬性和品格,它總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不斷走向完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60年的歷史,是一個堅持與發展、加強與改善、鞏固與創新的歷史。
  • 金磚峰會「比G7更酷」 新興經濟體主導世界版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比西方G7峰會更酷!」德國《日報》8日稱,金磚國家這個最大的新興市場聯盟近來更加壯大。這次峰會要向世界表明「我們能行,即使沒有西方」。報導稱,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外匯儲備是金磚峰會的代表性成果。這次峰會將開啟實際工作。新銀行可以共同資助「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項目讓整個亞洲再次與歐洲連接。
  •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和世界經濟怎麼走?搜狐財經峰會告訴你答案
    可以說,這是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遭遇的一場病毒浩劫,同時,這場病毒浩劫又連鎖帶來了全球經濟的斷崖式萎縮和緩慢復甦,甚至伴隨著大國間的還有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等逆全球化的反向操作。總之,我們周遭和世界大局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
  • 兩場G20之間,世界已變樣
    今年G20輪值主席國是沙烏地阿拉伯去年的第十四屆峰會是在年中的6月27日至29日舉行的。當時在大阪發生的一切,仍歷歷在目。可世界已變得不同。即使以今春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與今天開幕的峰會相比,兩場G20視頻會議,時隔八個月,世界已變樣。  北京時間今年3月26日晚舉行的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是一場緊急情況下、臨時決定的會議。而今天開幕的第十五屆G20峰會,是一場計劃內的會議。這是兩場會議的不同之處。而兩場會議的相同之處則是——全都在線上舉行。
  • 習近平如何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齊聚杭州,圍繞「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峰會主題,共商世界經濟發展大計。這是習近平連續第4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從2013年到2016年,4屆峰會,10多次演講和致辭,對準全球經濟的疑難病症,習近平「望、聞、問、切」,把脈開方,彰顯了中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
  • G20峰會特稿:發展新理念傳遞中國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世界經濟大調整大變革的緊迫形勢,面對國內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人民期待,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的總體思路,為未來中國的發展路徑標註了更清晰的方向,也為世界經濟航船駛出金融危機陰影標註了更科學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