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振升級 乘風破浪——蘇通大橋拉索減振措施的研究、更換與啟示

2020-12-05 橋梁雜誌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其主跨跨徑為1088米,建成時為世界第一大跨徑斜拉橋。斜拉索為空間雙索麵扇形結構,每塔兩側各布置34對平行鋼絲斜拉索,最大索長為577米。

蘇通大橋自2008年通車至今已運營十餘年,拉索阻尼器出現了性能退化問題。為了替換原有阻尼器、解決長索出現的高頻振動和未安裝阻尼器的短索的日常振動問題,2018年11月,蘇通大橋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和委託多家科研單位,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拉索減振措施相關的理論、試驗和實測研究(表1)。

在此期間,科研單位針對外置阻尼器更換選型,系統測試了在國內和日本應用廣泛的黏性剪切阻尼器、黏滯阻尼器、新型電渦流阻尼器的減振性能,並對黏性剪切阻尼器的低溫特性進行了測試和評價 ;針對拉索高頻振動問題,研究了其機理,並測試了三種不同的抑振措施方案,即索表面繞螺旋線、索間增設連接器和梁端套管口增設內置阻尼器;針對未安裝阻尼器的短索的日常振動,測試了外置電渦流阻尼器和套管口內置阻尼器兩種減振方案。

拉索外置阻尼器

3種外置阻尼器的實橋安裝如圖1所示。安裝電渦流阻尼器時,對原有支架進行了改造,加強了支架的面外剛度;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均在原支架上進行安裝,對連接位置進行了處理。

(a) 電渦流阻尼器

(b) 黏性剪切阻尼器

(c) 黏滯阻尼器

圖1 三種外置阻尼器在拉索上的安裝情況

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

(1)阻尼目標

蘇通大橋斜拉索減振措施原設計考慮了索的前5階振動,然而日常觀測和監測數據顯示,長索實際發生的振動模態多於前五階,因此在進行外置黏性剪切和黏滯阻尼器更換設計時,對減振阻尼需求目標作了如下調整:

索前五階振動的對數衰減率高於0.03(與原設計一致);

對於其他3.0Hz以下的拉索振動模態,要求對應的Scruton(斯柯頓)數大於10。此項要求對於最長索覆蓋了其前13階模態。

上述第二條要求參考了美國後張力協會(PTI)對斜拉索設計、試驗及安裝的推薦規程(2018)。基於拉索風洞試驗研究文獻,該規程要求:

其中Sc為斯柯頓數,δ為拉索振動的對數衰減率,ρ=1.225kg/m3為空氣密度, D(m)為拉索直徑,m(kg/m)為拉索單位長度質量。當拉索表面採取了有效氣動措施時,上述要求可以放鬆到Sc>5。考慮到蘇通大橋斜拉索表面雖然進行了凹坑處置,但仍出現過風雨振動,因此取Sc>10。根據蘇通大橋不同規格索的直徑和單位長度質量,計算得到抑制蘇通大橋斜拉索風雨振動需要的最小阻尼和對數衰減率,如表2所列。

(2)多模態振動阻尼效果

為了測試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的減振效果,針對蘇通大橋蘇州江側上遊索麵(SJU)的18、26、32號索,分別優化設計並安裝了這兩種阻尼器,進行了實橋試驗。3根索的長度分別為334.2米、454.1米和546.9米,其中針對SJ32U索設計的黏性剪切阻尼器亦安裝在NJ32U(南通江側上遊的32號索,與SJ32U索參數相同)索上進行了測試,試驗結果如圖2。

圖2 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阻尼效果實測結果。水平虛線對應抑制蘇通大橋斜拉索風雨振需要的最低模態阻尼(0.32%,見表2);豎虛線左側對應頻率低於3.0Hz的索振動模態,右側對應頻率大於3.0Hz的索振動模態。

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的減振效果均能達到原設計要求,即拉索前5階模態振動對數衰減率達到0.03(模態阻尼比為0.48%)。

黏性剪切阻尼器和黏滯阻尼器的減振效果能達到抑制風雨振的基本要求,即索振動頻率在3.0Hz以下的模態對應的Scruton數>10。

對於索振動頻率小於1.0Hz的模態,黏滯阻尼器阻尼效果更好;對於頻率大於3.0Hz的拉索振動模態,黏性剪切阻尼器的減振效果優於黏滯阻尼器;索振動頻率為1.0Hz到3.0Hz之間時,兩種阻尼器的阻尼效果相當。

(3)黏性剪切阻尼器低溫性能分析

黏性剪切阻尼器為工程界熟知的一個特點是,其使用的黏性介質的剪切性能對溫度敏感。黏性剪切阻尼器的整體性能、其對索的阻尼效果是否對溫度敏感一直未有明確答案。試驗將黏性剪切阻尼器單體放入冷藏室進行降溫,然後在不同的低溫條件下進行單體性能測試。結果表明,隨著溫度降低,黏性剪切阻尼器的剛度係數和阻尼係數均有一定變化,在兩種變化的綜合影響機制下,理論估計其對索的阻尼效果並無顯著變化。此外,通過不同季節的實橋測試和長期監測,亦可以直接分析黏性剪切阻尼器在不同溫度下的阻尼效果:

2019年5月(氣溫在25度)和2019年11月(氣溫在15度),對安裝了黏性剪切阻尼器的SJ26U索和SJ32U進行了實橋測試,測試得到的模態阻尼基本吻合(如圖3),都能達到上文所述的設計目標。

圖3 安裝黏性剪切阻尼器的索阻尼效果在2019年5月和11月的測試結果對比

長期監測數據分析表明,安裝黏性剪切阻尼器的索夏季和冬季的日常振動無明顯差異。索NJ32U(2019年6月底更換為黏性剪切阻尼器)夏季(8-9月)和冬季(2020年1-2月)監測得到的振動加速度的日均方根值如圖4所示。可見,除了出現高階渦振的日期外,索振動加速度日均方根值在冬季和夏季無明顯差別,索的日常振動的幅值在2020年1月下旬最小。

圖4 安裝黏性剪切阻尼器的NJ32U索夏季和冬季振動對比

電渦流阻尼器

湖南大學在蘇通大橋7根拉索上設計安裝了電渦流阻尼器,進行了索阻尼效果測試和長期振動監測。安裝有電渦流阻尼器的索的測試結果顯示:

安裝電渦流阻尼器的7根索測試得到的附加阻尼效果好,最高附加模態阻尼比能達到1.62%,甚至超過了理想黏滯阻尼器的最優單階阻尼效果。

圖5 電渦流阻尼器對蘇通大橋較長索的阻尼效果測試結果。所測試模態均進行了3次試驗,對應結果標記為1#-3#。圖中,水平虛線對應控制蘇通大橋斜拉索風雨振需要的最低模態阻尼(0.32%,見表2);豎虛線左側對應頻率低於3.0Hz的索振動模態,右側對應頻率大於3.0Hz的索振動模態。

圖5為其中3根索安裝電渦流阻尼器後的實橋阻尼測試結果。實橋試驗最高測得NJ26D索的26階模態阻尼、最高測試振動模態的頻率達到7.291Hz(NJ18D索的第19階),所有測試的模態的阻尼比均達到抑制渦激振動的要求(Scruton數>10)。

對比電渦流阻尼器和黏性剪切阻尼器的效果,可見,電渦流阻尼器在3.0Hz以下的頻段,對索的附加阻尼優於成熟阻尼器;當頻率繼續升高時,黏性剪切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效果與電渦流阻尼器的阻尼效果接近。

電渦流阻尼器對索7階左右的模態的阻尼效果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電渦流阻尼器的參數針對索的更高階模態進行了優化;二是電渦流阻尼器轉子的慣性放大作用能提高其在索振動中的耗能效果。

高階渦激振動及減振方案

長索高頻渦激振動問題

蘇通大橋拉索在原阻尼器安裝前後,現場施工人員就發現了拉索的高頻振動情況。結合蘇通大橋的監測數據,後續研究明確此高頻振動為渦激振動。同時,2018年以來的試驗和監測工作(表1)亦表明,安裝了電渦流阻尼器或者黏性剪切阻尼器的長索仍出現了此類高頻渦激振動:

根據湖南大學的拉索振動監測報告,安裝電渦流阻尼器的NJ32D和NJ31D、安裝原MR阻尼器的NJ32U索(2019年6月底更換為黏性剪切阻尼器),在監測期間均發生了明顯的渦激振動現象,對應卓越頻率為9.98Hz和10.26Hz,最大加速度幅值超過50m/s2。

對比2019年7月至12月NJ32D和NJ32U(安裝黏性剪切阻尼器)索的振動情況(圖6),兩根索均在多日出現了大加速度幅值的渦激振動(剔除了加速度測量的漂移點),面內外均出現了此類振動,面外振動的幅值大部分情況下約為面內振動幅值的一半。

圖6 NJ32D和NJ32U索2019年7月至12月面內外加速度日最大值統計圖

可以明確的是,長索外置阻尼器不能有效控制此類渦激振動的主要原因在於,外置阻尼器接近此類振動時索振型的駐點,因而基本無耗能效果。此外,長索高階振動時自身的阻尼很低,模態阻尼比低於0.5%,靠自身阻尼難以將渦振振幅控制在很小的幅度內。

高頻渦激振動的減振措施

(1)拉索表面繞粗直徑螺旋線

湖南大學採用風洞試驗研究發現,粗直徑螺旋線(直徑10mm,螺距12倍索直徑)可有效抑制蘇通大橋拉索的渦激共振響應。並注意到,抑制索渦激振動相比抑制索風雨振,要求螺旋線的直徑更粗,例如明石海峽大橋吊杆抑制渦振的螺旋線的直徑也為10mm。

(2)索間連接器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優化設計並實橋安裝了連接SJ31D、SJ32D和SJ33D索的兩個連接器。安裝前後索振動監測結果表明,索間連接器對索模態的阻尼有提高作用。

(a) SJ18U索

(b) SJ26U索

(c) SJ32U索

圖7 3根索套管口橡膠阻尼器安裝完成照片

(3)長索套管口安裝日本內置橡膠阻尼器

根據文獻和工程調研,日本多多羅橋長索渦激振動控制採用的是套管口安裝片狀橡膠阻尼器。一般而言,橡膠阻尼器具有較好的高頻減振效果。蘇通大橋在SJ18U、SJ26U和SJ32U三根長索的梁端套管口內安裝了多多羅橋上使用的橡膠阻尼器,完成後的照片如圖7所示。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引入這種現場灌注式的套管口高阻尼橡膠阻尼器。安裝前後索的振動測試和監測結果表明,套管口阻尼器能有效控制索的高階渦激振動。雖然其對外置阻尼器的低階阻尼效果有一定影響,但受影響的低階阻尼效果仍能滿足設計目標要求。具體如下——

長索單獨安裝套管口高阻尼橡膠阻尼器相對於索不安裝阻尼器,索振動的阻尼具有一定提升,提升效果與理論估計吻合。

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間,對蘇通大橋同時安裝有黏性剪切阻尼器和日本套管口橡膠阻尼器的SJ32U索,以及僅安裝了黏性剪切阻尼器的NJ32U索和僅安裝電渦流阻尼器的NJ32D索的振動監測顯示:套管口橡膠阻尼器有效限制了索的高階渦激振動。圖8所示為這3根索在監測期間加速度的日最大值統計圖。可見,安裝了套管口橡膠阻尼器的SJ32U索的面內面外,未出現明顯的渦激振動。

圖8 NJ32D、NJ32U和SJ32U索2020年1月19日至3月15日索麵內外振動加速度日最大值對比

安裝橡膠阻尼器前後對索阻尼測試的結果顯示,長索套管口安裝橡膠阻尼器後,外置阻尼器對索前幾階振動的阻尼效果有所削弱,外置阻尼器對更高階索振動的控制效果未受到明顯影響。在套管口阻尼器的負面影響下,安裝黏性剪切阻尼器的斜拉索的低階振動的模態阻尼仍能滿足設計目標。

安裝有外置阻尼器的長索出現渦振的情況在其他斜拉橋上幾乎未見報導,這可能與蘇通大橋斜拉索長度大有關。為了防止這類渦振的出現,理想的情況是在橋梁設計之初採取塔端安裝內置式套管口阻尼器進行控制,塔端安裝的橡膠阻尼器的減振效果能與梁端的外置阻尼器完美疊加。但是,套管口安裝的橡膠阻尼器不僅需要像外置阻尼器一樣進行優化設計,還要有配套的工藝保證其長期有效。此外,橋梁設計之時亦可以採取輔助索和索表面繞線的方案,它們會對橋梁的風荷載和美觀性造成一定影響,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設計。

成橋以後,塔端進行阻尼器增設施工困難,在梁端增加套管口阻尼器是最為便利和不影響美觀的選擇,其需要和外置阻尼器共同優化設計。

短索減振措施

針對蘇通大橋原設計未設置外置阻尼器的短索,開展了採用支架安裝電渦流阻尼器和在套管口安裝日本粘彈性材料填充阻尼器兩種方案的實施、測試和監測工作。

圖9 索間連接器安裝完成照片

安裝粘彈性材料填充阻尼器後,SJ9U索前5階振動(3.0Hz以下模態)的阻尼在0.15%左右(對應對數衰減率為0.01),與理論設計吻合。阻尼效果主要受限於套管口到索錨固點的距離(約為索長的1%)。

索SJ9U和SJ8U振動的監測對比表明,套管口阻尼器對索日常振動起到顯著的控制效果。圖10統計了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間,兩根索麵內、面外振動的最大振幅。可見,SJ8U索幾乎每天出現加速度幅值大的振動,最大加速度超過測量量程(50m/s2),一半日期最大加速度超過20m/s2;安裝套管口阻尼器的SJ9U索在監測期間出現了三次加速度幅值較大的振動,面內加速度最大為13.5m/s2、面外加速度最大為11.28m/s2,均出現在2020年2月15日。

蘇通大橋的NJ8D和NJ9D索,在索長2.5%位置安裝電渦流阻尼器後,NJ8D索4階和12階振動的模態阻尼達到0.4%和0.36%以上;NJ9D索4階和11階振動的模態阻尼達到0.74%和0.38%以上。

圖10 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間SJ08U、SJ09U和NJ09D索振動加速度日最大值統計圖

在圖10所示的監測期內,安裝電渦流阻尼器的NJ09D索麵內加速度最大為4.57m/s2,發生在2020年3月9日;面外加速度最大為5.93m/s2,發生在2020年2月16日。可見,採用了支架安裝的外置阻尼器,由於安裝位置的提升能進一步提升對短索的控制效果。

正視差距補短板

針對蘇通大橋拉索阻尼器更換、長索高頻振動處置和未安裝阻尼器的短索振動處置需求,蘇通大橋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的減振方案(裝置)設計、阻尼器選型試驗和拉索減振效果實測,研究和試驗監測結果表明:

國產外置阻尼器能達到索低階控制需求,可以替代進口阻尼器,且在價格和後期維護上有較大優勢,同時新型電渦流阻尼器能夠提供更大的阻尼效果。

三種外置阻尼器對特長拉索的高頻渦振控制效果均不理想,而在梁端套管口增加高阻尼橡膠阻尼器效果比較明顯,對短索的日常振動也控制較好。

在整個研究工作和索減振措施設計中,我們發現:(1)針對斜拉索的減振設計國內缺少減振目標確定、阻尼器參數優化、阻尼器支架設計等規範標準;(2)同時套管口阻尼器的選取和施工缺乏設計,在設計理念和施工工藝方面均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問題亟需在後續斜拉橋的設計和維護中解決。

本文刊載 /《大橋養護與運營》雜誌 2020年 第3期 總第11期

作者 / 王敬民 孫利民 陳政清

作者單位 / 江蘇蘇通大橋有限責任公司

同濟大學、湖南大學

相關焦點

  • 江蘇闢謠拉索斷裂 蘇通大橋公司正在緊急搶修滑絲脫落的阻尼器
    今天早上,有網友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位於江蘇境內的蘇通大橋斜拉索斷了。對此,記者向江蘇蘇通大橋有限責任公司核實,大橋公司回應稱:視頻系誤傳,視頻中是斜拉索的阻尼器,由於颱風比較大,導致斜拉鎖阻尼器連接螺栓滑絲脫落,不影響斜拉索性能,該部件作用是減少斜拉索的震動。蘇通大橋公司會儘快對其進行修復,目前,工作人員已經趕往現場進行緊急搶修。
  • 航空結構減振降噪技術研究
    因此,飛行器的振動噪聲問題一直是國內外科研機構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如何開展減振降噪設計來提高飛行器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性也是我國飛行器設計的重點關注方向。在多渠道的預研項目、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撐下,強度所在飛行器減振降噪技術方面,已形成了涵蓋各類飛行器振動噪聲的仿真預計、測試分析以及減振降噪設計的完整技術體系,具備了在飛行器立項評估階段、詳細設計階段、驗證定型階段和運行維護階段提供全方位技術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
  • 電梯驅動主機減振隔振方法的探討
    1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目前一些學者分析了驅動主機異常振動和噪聲的來源及產生原因,但真正解決由於驅動主機低頻振動引起的住戶不適感卻很少。李海花[1]、梁曉[2] 和馬鵬[3] 等人研究了電梯振動的現狀,進行了電梯振動及噪聲的原因分析;張長友、朱昌明提出了電梯系統動態固有頻率計算方法及減振策略[4];李志明分析了簡諧激勵強迫振動理論在電梯的應用[5]。
  • 桃夭門大橋上的非接觸式斜拉索索力監測
    有研究表明,對於407米的斜拉索,垂度對拉索基頻影響達到4.9%,對拉索索力的影響則更大。要在面內振動信號中識別對稱還是反對稱振動是很困難的,國內外也有文獻引入相關參數進行評價。在實際測量與計算分析過程中,建議優先分析拉索麵外振動頻率,其次通過分析拉索的高階頻率來計算索力,以求減小斜拉索垂度影響所產生的誤差。
  • 河北工業大學科研人員提出抑制電抗器振動的新方法,減振效果好
    減振降噪是電抗器在製作和應用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減振方法多集中在被動減振方面,無法從根源上減小電磁振動。省部共建電工裝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北工業大學)、河北省電磁場與電器可靠性重點實驗室(河北工業大學) 的研究人員閆榮格、趙文月、陳俊傑、張曉傑,在2020年第16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針對串聯電抗器提出一種基於諧波注入的主動減振方法,仿真與實驗證明該方法對電抗器有很好的減振效果。
  • 三大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保駕護航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一年中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這不論對橋梁的設計、施工還是將來的運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且強風或地震可能會造成橋梁大幅振動、損傷、甚至垮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減振抗震措施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安全非常必要。
  • 手握減振降噪「硬核」 天鐵股份有望發力新基建
    「近年來,隨著軌交向客運高速化、貨運重載化的方向發展,環評環保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傳統的減振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和重載鐵路對於減振的需求,軌道結構減振產品開始逐漸在軌交行業的建設中得到了更多的應用,公司的減振降噪產品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如今,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新基建將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重要抓手,公司有望藉助自身的優勢,在新基建大潮中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
  • 12月會議推薦:2020中國交通減振降噪環保材料及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非常感謝貴司對超評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超評商務服務(煙臺)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中國交通減振降噪環保材料及創新技術高峰論壇」的關注與支持。本屆盛會將於12.16-17日在南京召開。副主任 我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噪聲預測與評價 發言嘉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研究員 軌道車輛振動噪聲測試技術研究
  • 一塊減振墊走天下:天鐵股份毛利率高於同行令人生疑
    天鐵股份(300587.SZ)是一家生產軌道橡膠減振墊的公司,2017年IPO首發的時候股價在8個交易日瘋漲一倍以上而引起市場熱議。  這家公司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毛利率畸高,已有資料顯示銷售毛利率從未低於50%;二是客戶集中度高,對前兩大客戶的銷售額就佔了營業收入的65%以上。
  • 江蘇蘇通大橋深水樁群完工 建設又創"世界之最"
    蘇通大橋首根斜拉索於9月25日上午順利安裝就位,該索長155.1米,重10噸。蘇   中新社蘇州十月六日電(杜國峰)世界最高橋塔——三百零四米的蘇通大橋昨天順利完成了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
  • 裝上「安全氣囊」,系好「安全帶」,328套阻尼器為平潭海峽大橋保駕...
    為此,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部聯合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大橋研發了304套斜拉索臨時減振器、24套塔梁阻尼器及304套斜拉索擺式槓桿阻尼器。塔梁阻尼器「塔梁阻尼器就像是為大橋裝上的『安全氣囊』,在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它能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衝擊載荷對大橋結構的衝擊能量,大大緩解大橋結構受到的衝擊和破壞。」
  • 汽車減振應用中的橡膠種類及特點
    應用:用於車身用於車身、駕駛室駕駛室、副車架襯套副車架襯套、防撞塊等防撞塊等4、三元乙丙橡膠三EPDMEPDM是另一種優良的橡膠減振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減振產品中。它具有較好的耐氧化好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蝕的能力抗臭氧和抗侵蝕的能力。
  • 水下機器人及聲吶探測為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完成沉井基底檢測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設工程名為「滬通長江大橋」,是中國江蘇省境內一座連接張家港市(由蘇州市代管)和南通市的橋梁工程,位於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上遊、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下遊,跨越長江江蘇段。採用主跨109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結構,是世界上首座超過千米跨度的公鐵兩用橋梁。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主航道6座橋墩都採用沉井基礎,2座主墩鋼沉井就有12個籃球場大、35層樓房高。
  • |「通用微科技(GMEMS) 」 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新品「減振矽麥...
    此外,針對目前智能音箱等IOT設備因機身振動而造成的語音交互效果不佳的痛點,通用微將「減振矽麥」的概念引入業界,並將在今年的下半年實現量產。據通用微科技團隊透露:「該類矽麥可以有效消除IOT設備上麥克風所承受的振動,改善回聲消除的效果,讓智能設備聽的更『懂』,人機互動更加流暢自然,大幅提升用戶的語音交互體驗。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滬通長江大橋「豎琴」開始調弦
    晚報訊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調纜21日在密集的江雨中拉開帷幕。調纜是滬通大橋全橋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階段,也是中國纜索結構橋梁技術進步最為顯著的階段。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鄭州索纜公司密切合作,對全橋432根斜拉索的拉力進行精確調整,最終使主橋的線型達到設計要求。
  • 滬蘇通鐵路今日開通運營 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6分鐘
    滬蘇通鐵路今日開通運營 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6分鐘 2020-07-01 08:38:23 來源 : 科技日報
  • 卡羅拉雙擎安裝減振彈簧緩衝膠使用有感:優點多於不足
    迄今為止,2017年3月18日提的卡羅拉雙擎已經行駛了2718公裡,2017年4月5日完成安裝減振彈簧緩衝膠,已經十天過去了,自己的整體感覺優點大於不足。
  • 把減振做到極致,記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
    項目組成員黃遵國、曾令賢、李海雄(從左至右)三人正在研討中在項目負責人、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動力總成部動力總成一體化開發室NVH主任工程師李海雄的帶領下,該項目團隊歷時5年多時間,通過對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怠速舒適性、可靠性、輕量化、模塊化等內容的研究,推動東風中型商用車動力總成懸置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使東風商用車新一代中卡天錦D560成為國內外競品車型中動力總成懸下振動值最小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