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志(1991-2012)》正式出版刊行

2021-01-21 溫州市政府網

《溫州市志(1991-2012)》於日前完成編纂,並正式出版刊行。12月28日上午,該志主編張聲和在市政協二樓作《歲月多遺策 人物滿東甌·溫州歷代方志編纂淺談》講座時說,歷代溫州志書為永嘉學(溫州學)的研究提供了可遵可循的文獻。活動現場,還舉行《溫州市志》捐贈儀式。

《溫州市志(1991-2012)》是我市有史以來單體文字量最大的文化工程。該志承接199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溫州市志》,上限起於1991年,下限止於2012年,大事記延至2018年,其中區域範圍以2012年溫州市行政區劃為準,另對在外創業且有重大影響的溫州人所在區域或有所涉及。採用篇章節目體,內容由圖照、綜述、大事件、專志和叢錄等部分組成,全書820萬字,共6冊。該志封面沿用了上一輪市志趙樸初先生的題字,封底為張索先生篆刻。

張聲和介紹,溫州有良好的修志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劉宋鄭緝之撰寫的《永嘉郡記》;隋唐至宋代期間,溫州地方志編修逐漸盛行起來;在明代,達到一個高峰,共纂修府志5種;清代康熙至乾隆期間,也修了5種府志。此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溫州就沒再修過府志。

新出版的《溫州市志(1991-2012)》編纂工作於2012年3月啟動,分「分纂、總纂、初審、覆審、終審」五個階段,前後歷經8年時間,市志市民修,凝聚了老、中、青三代修志者的心血。

地方志作為傳承歷史、反映地情的重要文獻載體,具有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張聲和稱,「志」和「史」是一家,雖然「志」是從「史」中來的,其體例更嚴謹科學,使用價值更高。由於政府修志,史料更加詳實。作為歷史工作者、方志學者,在修志編纂過程中,還應承擔對歷代方志校注使命,這也是永嘉學(溫州學)的基礎工作,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為記述溫州的歷史印記和燦爛文化貢獻才智。

此次講座屬「溫州學系列講座」活動之一,由市文史研究館、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主辦,市地方志學會、市歷史學會協辦。(記者 陳恩欣)

相關焦點

  • 野生植物「家譜」 溫州出版浙江首部地市級植物志書
    日前,繼《杭州植物志》出版後,溫州也推出了野生植物首部「家譜」《溫州植物志》。該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是浙江省內第一部地市級植物志書,是近百年來溫州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研究的系統總結。編寫植物志是植物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一個地區植物分類學研究水平和研究隊伍實力的展示。2009年,曾於1982年至1993年參與《浙江植物志》編研工作的丁炳揚教授,在一次會議上與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林霞、市林業局教授陳餘釗、溫州科技學院高級農藝師王法格就編著《溫州植物志》的想法引發共鳴。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2020)》《阿壩州年鑑(20… 2020-12-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雅安市第一部市級綜合志書——《雅安市志》(—2006)出版發行
    11月,《雅安市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雅安市志》(—2006)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志上限追溯事物發端,下限截至2006年,分上、中、下三卷,共34篇177章,卷首前置概述、大事記、專題記述,卷末設文件、文選、紅軍石刻標語、碑銘、詩詞曲賦聯、音樂作品等。全志520餘萬字。
  •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2015-12-18 新華網 吳晶晶 【字體:大 中 小】
  • 《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2020)》《阿壩州年鑑(2020)》出版發行
    《資陽市志(1998—2015)》出版發行2020年12月1日,資陽市委黨史研究室(資陽市地方志編纂中心)組織編纂的《資陽市志(1998—2015)》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編修歷時5年半,是資陽設地建市以來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市級志書,也是全市二輪修志「收官」之作。
  • 《紅巖春秋》雜誌刊行百期
    昨日,在《紅巖春秋》雜誌刊行百期座談會上,專程來渝的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對此感慨不已。  老同志張文彬、於漢卿出席了座談會。  由重慶市黨史研究室主辦、誕生於1989年5月的《紅巖春秋》,走過了17個年頭,出版發行100期。
  • 華大海洋參與的英文專著《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
    近日,華大海洋參與編寫的英文專著Encyclopedia of Marine Biotechnology(《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圖1)。紙質版和電子版於8月底完成全新上線。本書由世界第一大獨立學術圖書出版商John Wiley& Sons Inc.(約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印刷發行。
  •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2015-12-21 新華網 【字體:目前該植物志系列3卷冊已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和劍橋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  「泛喜馬拉雅地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及其所連接的橫斷山、喀喇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跨越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和阿富汗等7國。地區擁有植物2萬餘種,高山植物豐富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同時該地區還是亞洲6條大河的發源地。地區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
  • 《中國植物志》手機版正式上線蘋果應用商店
    11月14日,「《中國植物志》Lite網絡版」正式上線蘋果應用商店,並提供免費下載。   「《中國植物志》Lite網絡版」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植物項目組開發,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推廣。
  • 關注|新時代的修志世家——記永州市盤福德一家三代修志人
    1983年12月調入零陵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先後任辦公室副主任、行政科科長、院志辦主任、工會主席(副處級),1998年正式退休。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獲得最高人民法院頒發的"長期從事人民法院工作"(即30年)榮譽稱號和獎章。他是《零陵地區志·法院志(1928-1992年)》主筆,還被《湖南日報》聘任近10年的評報員,寫有《筆韻》《歲月回首》《我的家鄉》三本書,100多萬字。
  • 一草一木 以書明志 五卷本《樂清植物志》出版發行
    一部志書一生緣2014年3月11日,陶德生先生在接受樂清日報記者採訪的時候,就說過《樂清植物志》和《陶德生桉樹論文集》這兩部書是一生心血所系,因此他希望能早日看它們的正式出版。就在最後的定稿階段,資金基本到位時,陶先生也因積勞成疾,在2016年1月走了。志書的修訂者李振南在首發式上說:「現在差幾天就已經是三周年了。我想,今天的這個首發儀式是對老陶最好的紀念了。」
  • 《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首部昆蟲志》出版
    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組織出版了《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昆蟲志》,該志記錄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分布的鉤蛾科4亞科35屬71種,尺蛾科5亞科196屬357
  • 昆明動物所出版《雲南省鳥類志下卷·雀形目》
    由昆明動物所楊嵐、楊曉君等編著的《雲南省鳥類志下卷·雀形目》,已於近日由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雲南省鳥類志下卷·雀形目》是《雲南省鳥類志 上卷·非雀形目》(楊嵐等,1995)的續編,內容含各論和總論兩個部分。各論部分記述了雲南省有分布記錄的雀形目鳥類計28科,另4亞科,508種,另177個亞種及上卷非雀形目的補遺24種,隸屬於12科,11目。
  • 《衛藏圖識》,挖掘西藏地方志的價值
    》是一部特點突出且影響較大的方志著作,可稱為乾隆後期西藏地方志的代表作,《中國地方志綜錄》及《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皆有著錄。> 清代西藏地方志是中國清代地方志的一個組成部分。《衛藏圖識》作為一部清代西藏方志著作,刊行之後能長時期有影響,原因之一就是編纂時注意廣泛收集資料,書中載有大量值得注意的有價值的資料。除了周藹聯《西藏紀遊》及官修嘉慶《四川通志·西域志》注意摘錄其資料外,道光年間姚瑩所著的《康輶紀行》摘錄的《衛藏圖識》資料也很多,其書十六卷,多卷皆有摘引;光緒年間黃沛翹所纂《西藏圖考》引其資料亦不少,其《西藏源流考》篇就摘錄不少《衛藏圖識》中《西藏源流考》的資料。
  •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 溫州市應急管理局 關於印發加快推進溫州市...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附件:《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docx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溫州市生態環境局 溫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0年11月26日
  • 《中國礦產地質志·貴州卷》將出版
    10月9日,《中國礦產地質志》系列志書全國項目辦公室在貴陽組織召開成果終審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領銜、全國18位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中國礦產地質志·貴州卷》進行終審,並評定為優秀級。
  • 中國植物分類學著作——《中國高等植物》出版
    《中國高等植物》植物分類學知識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為滿足林業、農業、畜牧業、中醫藥、環境保護、植物學科研和教育等部門廣大科技人員,特別是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一部14卷冊的《中國高等植物》於2012年10月全部出版。該著作的編研於1997年1月作為中科院重點項目而立項。
  • 徐文堪︱千古文章未盡才 ——敬悼辛島靜志教授
    為了更好地掌握佛教漢語的詞彙、語法和漢語音韻學,從而進行印漢對比,辛島在1987年來到北京,進入北京大學,跟隨季羨林(1911-2009)先生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為《法華經漢譯本與梵藏本對比研究》,1991年夏完成。離開北京後,他又前往德國弗萊堡,師從封興伯(Oskar von Hinüber)教授學習印度學三年。
  •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史(1)
    《中國植物志》是一部總結我國維管束植物(蕨類和種子植物)系統分類的巨著,全書共80卷,計126分冊,包括了3萬多種植物和9000餘幅圖版。《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歷史實際上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至1958年才正式啟動。全書126卷冊的編研工作共經歷了45年的漫長歲月,於2004年全部完成。
  • 《香港志》面世 一本香港的「百科全書」
    >  一本香港的「百科全書」  《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近日面世,這是由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中心編纂的首部以香港命名的志書。據香港地方志中心透露,他們擬在香港回歸30周年之際,完成涉及十個部類共計42冊、約2500萬字的《香港志》修編工作。  著力突出香港特色  香港地方志中心於2019年8月成立,以「團結牽頭、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學者編纂」的民間修志方式,在同年9月正式啟動編修首部《香港志》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