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哪些發明改變未來健康生活?_中國婦女報<20151228期>第B2版...

2021-01-11 中國婦女報

伊波拉疫苗、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生物印章、隱形助聽器、不易產生抗藥性的新型抗生素、3D列印技術……歲末年終,回首2015年這些充滿了奇思異想、讓醫學界驚豔的重大發明創造,不僅推動人體健康發展甚至挽救生命,還將使我們未來的生活插上科技的翅膀,翱翔在健康的天空。

■ 琳娜

近日,全球銷量最大的生活科技雜誌、美國《大眾科學》總結了本年度12個能改變生活、推動人體健康甚至挽救生命的重大發明。

1.預防下一場疫情暴發:VSV-EBOV 伊波拉疫苗

2014年8月,西非伊波拉疫情上升為全球性健康緊急事件,世衛組織加速了伊波拉疫苗研製進程。該疫苗通過將伊波拉病毒蛋白質轉移到其他病毒,進而引發免疫反應,從而保護人體免於感染伊波拉病毒。通常,一款新疫苗的臨床實驗需要6~10年,而伊波拉疫苗只花了10個月。伊波拉疫苗的快速研發表明,科學家能很快完成重要疫苗研發並投入臨床使用,將來也極有可能更有效地阻止其他疾病在全球蔓延。

2.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Micra Transcatheter 起搏系統

這款由美敦力公司研發的起搏器只有維生素膠囊大小,可藉助導管經股靜脈放進心臟裡。而以往的心臟起搏器通常需由外科手術植入胸腔。該起搏器的一端附著於心臟上,直接向其傳導電脈衝,無須導線連接。它的電池壽命高達10年以上。當電量耗盡時,醫生可將起搏器關閉並在附近安裝新的起搏器。迄今為止,該起搏器的臨床實驗成功率達到100%。

3.更精確解讀人體基因組:人類表觀基因組圖

今年6月,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發布了人體主要器官的表觀基因組圖譜。該研究所基因分析實驗室主管約瑟夫·埃克表示,「若把基因組比作電腦的硬體,那麼表觀基因組就是軟體。」表觀基因組圖有助於科學家弄清楚為什麼細胞會分化出不同種類,如肝臟細胞、心臟細胞或是惡性腫瘤細胞。理解這些原理後,科學家就能從生物工程發展角度出發對基因進行重組,或發現新的致病因素。

4.貼在皮膚上的健康監測器:「生物印章」

「生物印章」電子設備一改可穿戴設備笨重的形象,非常小巧,可粘在皮膚上一周,就像臨時文身一樣。內嵌在郵票大小的黏性膠紙中的超薄傳感器和傳感線路,可以監測體溫、運動強度、肌肉活動、心率和紫外線照射強度等,並將這些數據通過藍牙發送到穿戴者或醫生的手機上。該設備雛形由材料學家約翰·羅傑斯在2012年設計,今年他與英國MC10公司對該設備進行了更多完善。

5.大腦故障報警燈:智能防護牙託FITGuard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專家設計的FITGuard傳感器能測量運動員頭部的線性加速度和旋轉加速度,並將這些數據傳送到場外主教練的手機上。當一名運動員受到猛烈撞擊後,LED燈就會亮起報警,顯示該運動員需要下場休息。配套的應用程式會進行光敏感性和失憶檢測,以評估運動員出現腦震蕩的風險。

6.最舒適的助聽器:隱形助聽器Eargo

傳統的助聽器由硬塑料製成,會阻礙耳中的空氣流通和自然低音的傳導。法國耳鼻喉外科醫生弗洛倫特·米歇爾設計的隱形助聽器Eargo具有由矽膠纖維製成的「翅膀」,能使助聽器懸停在耳道外部,使人幾乎感受不到助聽器的存在。這種創新設計不僅保證聲音的有效傳播,還可增加耳道透氣性,佩戴舒適度極高。Eargo的處理器會將聲音直接傳導到鼓膜上,使佩戴者更精確地確定聲源。

7.新型抗生素Teixobactin:不易令病菌產生抗藥性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分離出一種名為Teixobactin的抗生素,這被稱為是近30年來業界發現的第一種新型抗生素。針對小鼠的試驗表明,它能對抗超級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且不會產生副作用,也不會令病菌產生耐藥性。這為消滅耐藥菌株,比如結核桿菌帶來了希望。科學家稱,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兩年內這種藥物能進入人體實驗階段。

8.讓癌症放療一次完成:Xoft體系

通常,乳腺癌放療療程長達8周,且需每天去醫院。現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認證的Xoft系統執行的術中放療療法能將乳腺癌化療壓縮至12分鐘。在乳癌患者接受腫瘤切除手術過程中,放射醫師可以一次性給足放射劑量。這種療法能殺死手術中殘留的惡性腫瘤細胞,有助於防止癌症復發。最近完成的兩例臨床實驗表明,它和傳統放療的療效相當,且能顯著減輕放療的副作用。我們期待它能早日真正廣泛應用於臨床。

9. 控糖好幫手:閉環式胰島素輸注系統

家用閉環式胰島素輸注系統可以自動為患者補充最合適劑量的胰島素。2015年,第75屆美國糖尿病學會科學會議上公布的一項研究提示,它可以幫助改善青少年兒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不管夜間還是白天,且不增加低血糖風險,安全性好。

10.3D列印技術:模擬肝腎臟測試新藥物

美國Organovo公司首次利用人體細胞3D列印出迷你肝臟後,今年又人工合成出模擬腎臟。每個模擬器官中含有不同種類的人體細胞,這樣就可以測試藥物對於不同種類細胞的作用。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基思·墨菲說:「任何一種藥物在被許可上市前都須經過肝腎臟的安全性測試,而這款系統致力於成為最好的檢測體系。」

11.運動愛好者的福音:肌肉脂肪監視器Aim

人體肌肉和脂肪含量是衡量身體健康的兩個重要指標。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聯合研製的Aim設備同時具備上述兩項功能。把它放在皮膚上,它會向身體發送微弱電流,因肌肉和脂肪的電阻不同,Aim可將這兩者區分開。該款產品已在美國等國有售。

12.3D動態牙刷:幫你刷好牙

醫生建議,刷牙最好持續3分鐘,但大多數人無法做到。3D動態傳感器能實時顯示你的刷牙效果如何,它可通過藍牙與手機相連,顯示口腔中的病變區域並建議如何改進刷牙的動作和位置。

相關焦點

  • 春季飲食念好「三字經」_中國婦女報<20160411期>第B2版:健康周刊...
    此時如果鈣供應量充足,則更利於骨骼健康。因此,春季應該多吃富含鈣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奶製品,豆腐、豆乾等豆製品。除了維生素D,以下幾種營養素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第一是鎂。有了鎂的幫忙,才能使鈣均衡地分配到骨骼中去,食物中紫菜、全麥食品、杏仁、花生和菠菜等都含有豐富的鎂。第二是蛋白質。
  • 微信時代的「甜蜜事業」和愛情選擇_中國婦女報<20180521期>第B1版...
    (江東/攝)■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莫蘭 徐旭目前,中國單身人口的數量已超2億,這一數據不禁引人深思:究竟人類找到理想伴侶的概率有多大?英國沃瑞克大學經濟學教師巴庫斯根據計算外星人存在概率的「德瑞克方程式」得出的結果是1/28.5萬,簡直微乎其微。但在「今日相親」微信公眾平臺的創辦者曾克看來並不然,愛情並沒有那麼難覓,你與理想伴侶之間,或許僅僅隔著六個人而已。
  • 科技改變生活:盤點那些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原標題:科技改變生活:盤點那些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中新網7月28日電 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智慧型手機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這些偉大的發明深入生活,改變了人類社會。如今,各項新發明新科技層出不窮,其中就可能隱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那些正在或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 中國教師報2015「年度讀者」:只因為一份報紙
    正因為此,他們三位被評選為中國教師報2015「年度讀者」。當然,在我們的讀者群裡,像這樣的局長、校長、教師並不是唯一,只是因為,他們代表了2015年無數與我們一起攜手同行的人們。  劉習聰:中國教師報是我的「紅娘」  在那邊遠的小山村,沒有網絡、不通班車,沒有任何可以閱讀的東西,每次收到《中國教師報》是最幸福的事情。
  • 毫不手軟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_中國婦女報<20210112期>第1版:要聞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王春霞 發自北京 1月10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婦女報》:「今日相親」—微信時代的「甜蜜事業」和愛情選擇
    近日,《中國婦女報》在婚戀周刊版頭條用了半個版面報導了
  • 趕製130條口罩生產線_中國婦女報<20200207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茹希佳這個春節把居黛霞折騰得夠嗆,「帶著一家老小十口人提前結束假期,飛機改籤回國,復工趕製口罩生產線,忙得沒有白天黑夜。」居黛霞說。居黛霞是江蘇淮安金湖縣金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金湖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她的公司主要製造生產衛生巾、紙尿褲、口罩等一次性生活用紙的設備,公司旗下產品以出口為主,客戶中85%來自美國、韓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109個國家和地區。改籤機票回國救急正當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時,居黛霞和丈夫陳斌已帶著家人在新加坡享受著春節假期。
  • 為了那些孩子,愛上新疆支教_中國婦女報<20171127期>第A3版:女報視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王江平「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質量」的教育,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新時代賦予教育事業的新使命。
  • 世界人口日:中國婦女發展成就巨大
    25年前,聯合國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行動綱領》提出承諾:「制定賦予婦女權力的新行動議程,以確保她們在各級充分參加其社區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  回顧和考察我國婦女發展歷史和現狀後發現,新中國建立後,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婦女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婦女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地位得到顯著提高,婦女精神和人格日益獨立。
  • 未來就在這裡!可能改變世界的五項科技發明
    而問題關鍵在於改變世界,改變世界通過什麼渠道呢? 是的,你沒有看錯,人們通過發明來改變世界。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明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而一項東西的發明或是單個人獨自完成的或是集體創造的,整個世界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發明創造,才有人們現今所享受到一切生活。
  • 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有中國的嗎?
    文/濤聲依舊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看完後才知道中國了不起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進步的最佳體現就是各種發明的出現,科學家們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飛機還是火車這種交通工具,亦或是電腦和手機這種通訊工具,人類的生活都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麼截止到目前,能夠被稱得上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有幾個呢?中國的有嗎?
  • 國鴻氫能這項發明或將改變你的生活!
    國鴻氫能這項發明或將改變你的生活!: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13日,中國發明協會在官網上發布了第二屆發明創業獎成果獎公示
  • 未來十年,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對於未來,沒有人可以預測,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暢想。對於科技,我們有著無限的遐想,也有著無限的憧憬,我們希望未來的十年會成為真正的科技時代,希望科技可以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每一個人。5G已經到來,未來十年它將得到全速發展。6G也已啟動,對於網絡,未來可期。
  • 科技改變生活 看重慶科學家發明的黑科技
    重慶日報消息,年輕時,把自身的健康細胞儲存到專業機構,今後一旦患病就可「取出細胞」進行治療;在沙裡加一種特殊的粘合劑,就可以實現「沙變土」;出門前,用手機App發出指令,汽車就會自動駛離車位,到達指定地點……這些曾經只在科幻片裡出現的情景,現在正悄悄變為現實。重慶的科學們發明了很多黑科技,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 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未來的生活是什麼?
    孩子,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知道,人們總是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夢想。即便如此,我們也不知道世界的真正未來,只有通過電視。、網絡、電影、小說和其他媒體觀看未來探索未知的未來世界。也許孩子們有時會想到將來會出現在我們未來生活中的奇怪發明。
  • 婦女造句和解釋_婦女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鄉下人家) 4、青年婦女在小艇裡高聲談笑。許多孩子由保姆伴著,坐著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18、威尼斯的小艇) 5、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從不吃驚。
  • 2015中國傑出創業女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科學院院士龔巧玉(中)頒發「支持女性創業特殊貢獻獎」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梁志平(右二)、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科學院院士龔巧玉(左五)、中國婦女報社副總編輯禹燕(左一)、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院長、北京大學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詠梅(右一)為「2015中國優秀創業女性獎」獲獎者(25位)頒獎
  • 總局舉辦迎「三八」國際婦女節健步走活動 科學健身引領健康生活
    她們在國家奧體中心內展現著靚麗的風採,用健步走這種綠色、健康的方式,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繫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為新時代婦女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 馬化騰:網際網路+像電的發明 改變人類生活生產方式
    馬化騰【TechWeb報導】4月29日消息,在2015網際網路+中國峰會上,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網際網路+最像是電的發明,一種新的能源的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升了人類改變世界的能力。
  • 倪俊:多功能特種無人車將會改變未來人類生活
    有這樣一位90後年輕人,他已經出版了1部英文專著,發表了SCI或EI論文數十篇,擁有發明專利近30項,曾作為唯一的90後在讀博士生入選了2016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併入選2016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9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2013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019教育部創新創業英才獎、2017北京市青年五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