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一共錄取了48位新生,唯一的上海學生是閔行中學高二年級的徐小航。要知道,兩年前他的中考成績在學校裡並不名列前茅,這次能邁入少年班的大門,也算是成功「逆襲」了。
多才多藝的徐小航
閔行中學校長何美龍介紹,學校的生涯規劃課程給了徐小航很大的幫助,也由此確定了他立志科學研究的奮鬥目標。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生涯規劃指導課,通過學習,徐小航為自己設立了第一個目標——進軍「上海市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該計劃在全市只有70多人,為了爭取入圍,他自學了在科學實驗中十分有用的大學課程《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在老師的舉薦下,經過層層選拔,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成為2019年度的本市少年科創後備英才。
在加入了後備英才培養計劃後,徐小航的「專用教材」幾乎都是大學本科水準的。《高等數學》《數學分析新講》《線性代數及其應用》《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等專業教材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更主要的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學會了利用大學圖書館以及專業資料庫等資源查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在寫論文時,我還掌握了一些在科研中常用的方法。從選題立項、物理建模、查閱文獻、搭建課題框架到參加論文答辯,每完成一個步驟都是一次獨特的學習和探究經歷,而且還讓我更加獨立、堅定地朝著心中的目標邁進。」他說。
1
2
3
徐小航在閔行中學的高中學業「三步並作兩步走」。兩年裡,他還考上了上海市業餘物理學校的大學物理先修班。在這個「學霸」雲集的班級裡,他學得特別有勁,還主動要求擔任課代表工作,為的是能多一些機會與小夥伴們交流,也為了能更近距離地獲得導師的指點。去年,憑著在物理學校打下的功底,他撰寫的《風力輔助波浪能滑翔器高效推進裝置的設計研究》,獲得了第35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這項研究成果還展示在了上海國際青少年博覽會上。
「要說取得的成績,其實都離不開閔行中學眾多老師的幫助。起初,我不會寫研究報告,是科創老師手把手地教我怎麼入題。課餘時,我還與數學老師討論無限矩陣、推演微分方程,與物理老師討論波動光學,與信息科技老師探討指針運算。」徐小航說,豐富的生涯規劃課程為他提供了很多學習與發展的機會。他還是學校科學社的成員呢,在那裡,每每為討論一道競賽題與同學們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都成了美好的記憶,也讓他能夠在數學、物理、生物乃至勞動技術等多項市級和全國競賽中抱獎而歸。
得知中科大在全國面向高二學生招生的消息後,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下,徐小航躍躍欲試。平時,他有些偏科,語文、英語都不是強項。複試時,中科大對物理和數學的要求極高,還規定了高考成績以語數外三門成績為選拔標準。在插班高三年級後,學校安排老師為他「開小灶」,尤其是針對他的薄弱點施以「猛藥」,這讓他的成績有了突飛猛進。
「別以為我只會刷題,我還喜歡鋼琴和素描呢,而且都是8級水平。功課做累了,我還會坐到琴凳上,信手彈奏一曲。」徐小航說,中科大少年班9月4日就要開學了,這幾天除了準備行囊,他還在抓緊學習大學的英語和數學知識。作為今年本市唯一的中科大少年班大學生,他說要為上海爭光、為母校閔行中學爭光。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 蔚
圖 片 | 採訪對象提供
編 輯 | 陸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