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今天誕生一個超級富豪,身家250億,曾沉迷遊戲自嘲是學渣

2020-11-29 紅星新聞

「科技造富」正在延續。

7月20日,AI晶片獨角獸企業寒武紀(688256.SH)正式登陸科創板。

寒武紀發行價64.39元,發行4010萬股,募集資金25.8億元。上市首日開盤大漲288%,總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元。截至下午收盤,漲幅回落至229.9%,收報212.40元,總市值850億元。

以收盤價計算,寒武紀創始人、85後年輕人陳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紀1.19億股,持股比例29.87%,對應市值超過250億元。

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

承載著人們對「中國芯」的期望

寒武紀是由中科院計算所孵化出來的一家初創公司,成立僅4年,卻是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掌握了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技術的企業,一直專注各類人工智慧晶片的開發。

寒武紀由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的陳天石、陳雲霽兄弟於2016年創辦。前身是中科院計算所2008年組建的「探索處理器架構與人工智慧的交叉領域」10人學術團隊。之所以公司取名「寒武紀」,是想借地球自然史上曾經的「生命大爆發」來憧憬人工智慧即將迎來的大爆發。

紅星新聞查閱招股書發現,公司最近幾年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84萬元、1.17億元、4.44億元。但由於研發投入過大、需要大量資本開支等原因,最近三年分別虧損3.81億元、4105萬元、11.79億元。

最近三年寒武紀連續虧損

晶片行業歷來就是一個高投入、回報慢的行業,各界對於寒武紀十分期待,特別是對於國內半導體產業有重要意義,同時它也寄託了國人對於「中國芯」的殷切希望。

寒武紀的研發投入比相當高,2017年至2019年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80.73%、205.18%、122.32%。公司的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近八成。截至2019年底,公司擁有研發人員680人,佔員工總人數的79.25%。且研發人員70%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根據寒武紀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55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9%。寒武紀同時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收在8200萬元-8600萬元之間,預計同比下降約12.24%-16.32%。但公司對於全年業績頗有信心,預計主營業務同比增長35.15%-102.73%,收入約為6億元-9億元。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一度沉迷遊戲

陳天石畢業於有「天才集中營」之稱的中科大少年班。過去幾十年裡,一大批人才從中科大少年班脫穎而出。包括最年輕的哈佛大學教授尹希、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百度前總裁張亞勤等人。

不過與這些「學霸」相比,陳天石2018年在「首屆中國科大微電子行業全球校友峰會」上做主題演講時,自嘲自己的學習成績有些像「學渣」。

其實陳天石和哥哥陳雲霽都是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哥哥1983年出生,14歲即考進中科大少年班,19歲轉入中科院計算所碩博連讀,24歲便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

弟弟陳天石1985年出生,他曾經說自己上中學時調皮搗蛋,還天天沉迷於遊戲。後來哥哥告訴他,上大學後打遊戲更方便,因為在家打遊戲父母還要管一管。這居然成了陳天石要考少年班的動力之一,於是他「努力了一下」,16歲時也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初入中科大少年班的陳天石果然繼續沉迷於遊戲。大二時一些科目快掛科了,撐到期末只好去求老師破例單獨考試,臨時抱佛腳考了70多分才躲過留級。這在中科大少年班,已經算是妥妥的「學渣」了。

大三、大四時別的同學都在想著留學深造,陳天石卻面對糟糕的成績單陷入了煩惱,想要不要換個專業再考研,不然以後「可能會沒飯吃」。

在換什麼專業上,陳天石居然用抓鬮的方式決定。他隨手撕了幾張紙片,把自己想讀的專業寫上去,最終計算機專業靠抓鬮勝出。

不過陳天石的成績還是像個「學渣」,滿分150分的試卷,最擅長的數學考了不到120分,計算機只考了97分。後來回學校作報告,他都在感謝:承蒙恩師陳國良院士和姚新教授「不殺之恩」。

陳天石進入中科大計算機系讀研究生,並一直讀到博士畢業。期間有兩位導師,一位是陳國良院士,以及現任南科大系主任的姚新老師,姚新本身也是少年班出身,而且順利地「忽悠」到陳天石學習人工智慧(AI)。

那個曾經沉迷打遊戲的陳天石,從此沉迷於人工智慧,並很快完成了「學渣」的逆襲。

讀博時,陳天石主攻人工智慧,哥哥陳雲霽研究的方向是晶片。人工智慧+晶片=人工智慧(AI)晶片,兄弟彼此聯手,專搞AI晶片的寒武紀在2016年誕生了,並迅速成長為國內AI晶片企業的標杆。

32家機構雲集,估值三年增長44倍

寒武紀背靠中科院計算所,出生就是「豪門」,頭戴AI晶片王冠,一路受到資本追捧。到IPO之前,身後已經雲集了32家知名投資機構,包括國投創業、阿里創投、聯想創投、元禾原點、國新資本、中金資本等。這些機構都大名鼎鼎,投資額少則上千萬元,多則數億元,最高的達到12億元。

寒武紀身後32家機構雲集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寒武紀2016年3月成立以來,一共經歷了6次增資和3次股權轉讓。

寒武紀成立時註冊資本90萬元,其中陳天石出資63萬元、中科院計算所旗下中科算源出資27萬元。僅僅幾個月後寒武紀便迎來首次天使輪融資,時間是2016年8月,估值為5億元,作為初創企業這樣的估值已經相當驚人。

當時參與天使輪融資的機構有3家,分別是:古生代創投3000萬元、科大訊飛1000萬元、謹業投資1000萬元。

科大訊飛本身是中科大的校辦企業,創始人劉慶峰也是中科大91級校友,來當天使投資人這個好理解。但古生代創投卻是在「賭一把」,背後是知名風投機構元禾原點,以聚焦早期投資、發掘初創期的優質項目著稱。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寒武紀找過多家投資機構,但無人願意投資,大家都不相信寒武紀能做出高精尖的晶片。不過元禾原點卻認為,未來5-10年人工智慧可能爆發,這個領域還找不到什麼可投的公司。幾位合伙人都是創投老兵,喜歡「賭一把」,而且每年至少拿10%的資金「賭」種子期的創業項目。面對寒武紀這個當時看不懂,甚至有點「稀裡糊塗」的項目,元禾原點直接就砸了3000萬元。

寒武紀AI晶片

第二次融資是2017年7月,參與的機構包括:國投基金1.5億元、國科瑞華3307萬元,古生代創投、謹業投資繼續跟投。這次投後寒武紀的估值已經到了45億元,相當於1年時間翻了9倍,也創下了估值增長的奇蹟。

第三次融資是2018年7月,參與的機構包括:阿里創投1億元、納遠明志1億元、洛陽圖靈2250萬元,而國投基金、國科瑞華、古生代創投、謹業投資等也繼續跟投。

這次融資有個背景,寒武紀正與華為緊密合作,華為全球首款麒麟970晶片搭載了寒武紀的嵌入式IP,麒麟970也成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慧處理器。華為讓寒武紀名聲大噪,也為其融資帶來了巨大吸引力,包括明星機構阿里創投、聯想創投旗下納遠明志均在此時參與投資。

第四次融資是2019年1月,寒武紀已經成為AI晶片標杆企業,吸引了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中金資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TCL資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跟投。這輪融資投後估值已經達到156億元。

第五次融資是2019年9月,這也是寒武紀IPO申報前的最後一次融資,此次融資15.5億元,其中招銀國際一家就出資12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寒武紀的估值已經高達222億元。

短短三年時間,寒武紀的估值就從5億元暴增至222億元,增長44倍之多,其估值增長堪稱「神速」。而從32家投資機構的屬性和資金來源來看,「國家隊」才是寒武紀絕對的投資主力。

隨後,寒武紀踏上了IPO之路。從今年3月26日獲受理,到6月2日獲上市委會議通過,寒武紀僅僅用了68天,刷新了科創板審核的最短時間紀錄。

券商研報看好寒武紀的成長性

寒武紀董事長兼CEO陳天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特爾今年52歲,AMD今年51歲,英偉達今年27歲。與他們相比,寒武紀只有4歲,還只是個「孩子」。他還說,作為一家中立的晶片公司,我們走最正統的晶片設計公司的路徑,把應用場景留給人工智慧行業的客戶,我們願意做大家的「墊腳石」。

不過對於「中國芯」的代表企業,多家券商研報仍然十分看好寒武紀的成長性。國信證券認為,寒武紀是引領「芯二代」的先鋒。AI晶片的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的11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726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7%。算法是AI晶片與傳統晶片的最大區別,寒武紀的算法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憑藉先發優勢和國內市場規模優勢,有望在AI晶片領域領先全球,實現國產化。

寒武紀對政府項目形成了新的依賴

國元證券則以寒武紀已獲得的訂單以及潛在訂單為出發點,預計2020-2022三年營收分別為6.27億元、9.12億元和13.2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77億元、-1.91億元和0.85億元。也就是說,寒武紀預計2022年有望實現盈利。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白兆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一個數學學渣
    摘要:距今5億多年前,因為環境的變化,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難以置信的生物,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公司創始人陳天石在35歲這年,身家接近300多億元,上演了一個驚人的財富神話。天才兄弟陳天石有個天才哥哥,叫陳雲霽。陳雲霽1983年出生於江西南昌,9歲入中學,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歲進入中科院計算所碩博連讀,並成為當時首個國產通用CPU 龍芯 的研發成員。25歲成為8核龍芯3號的主任架構師,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術天才。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少年強則國強說到中科大,不得不提到鼎鼎有名的少年班。作為中國學術精英的「黃埔軍校「,儘管只有41年的辦學歷史,但畢業生在各行業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我敢說,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學院能超過我們。」中科大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暘說。中科大少年班,起初叫「預科班」,後來改名叫「少年班」,最初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導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於1978年創立。
  • 中科大少年班學霸,科研成果舉世矚目,拒絕國外高薪,只為報國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科學家,他是真的是心繫國家。他叫曹原,出生於1996年。很多人可能就會想說太年輕了吧?是的,他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他的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他在14歲的時候就成了中科大少年班學霸,在18歲的時候獲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獎學金,22歲就成為了科研界中的翹楚,他的科研成果舉世矚目。還獲得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家,並且排在榜單的第一位。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現狀,是否人才都跑到美國去了?
    中科大少年班36年走出202位教授,106人美國任教就職「境外大學的教授」,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下面就讓小編盤點一下中科大少年班的早期校友。一晃,他從少年班的近代物理系畢業也已經21年了。大學四年,李巨收穫了異常紮實的基礎理科教育。「少年班對我科研事業成長有極大的幫助,總體來說應不遜於地球上任何一所大學的任何program(項目)。」
  • 中科大自旋磁共振實驗室團隊一半來自少年班 習近平點讚
    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杜江峰告訴總書記,年輕的科研團隊中,有一半來自科大少年班。習近平稱讚道:「後生可畏啊! 38年前的3月8日,21名智力超常的少年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開創了中國超常教育的先河。30餘年來,科大少年班培養出一批最年輕的國內外著名高等學府的博士和教授,少年班已經成為中科大的驕傲。 1974年,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給毛主席寫了一封建議書,建議中國要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藝、體育那樣從小培養」。
  • 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幾年前的一部電影《少年班》,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特殊的教育存在,那就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電影裡的少年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那麼,現實中的中科大少年班,這個截止目前經歷了40年的特殊存在,培養出來的究竟是天才還是庸才呢?
  • 「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提到少年班,我們總是會聯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毫無疑問,「少年班」見證了重新重視知識與人才的改革年代。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謝彥波、寧鉑的同學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個突破口就是對早慧少年進行超常規的培養。」 ——李政道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教育存在,那就是中科大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可以說在全球都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它招收的是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來接受大學教育,是針對一小部分特殊群體(智商超群的少年)實行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
  • 他是中科大少年班學霸,科研成果舉世矚目,拒絕國外高薪只為報國
    接下去我們要了解的這位科學家,他年齡不大,但本事不小:他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學霸,他14歲上中科大,18歲獲得中國科技大學頒發的郭沫若獎學金,22歲時,他成為科研界的翹楚——他的科研成為舉世矚目。更為難得的是,他果斷拒絕國外的高薪聘請,只為一心報國,他就是95後的學霸兼「研霸」——曹原。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額公布,來看看「小天才」們來自哪所學校
    說到少年班,大家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天才班」、「神秘組織」吧,不得不說,少年班給人的感覺便是神秘,說白了就是我們平常人根本接觸不到,也沒可能接觸了,畢竟都這麼大了,智商就擺在那了。少年班的兩大特點便是智商高、年齡低。
  • 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時至今日,中科大少年班依然是天才們的聚集地。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要求,必須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16周歲),高二(含)以上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具體流程,當滿足年齡條件後,提出申請,參加普通高考,然後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進行面試。
  • 海嘯衝擊 英富豪身家暴跌4成創20年來最大跌幅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7日援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今年的英國富豪榜上的1000名超級富豪與很多人一樣,同受金融海嘯的衝擊,這次的身家縮水,總值2580億英鎊,比去年的4130億英鎊下跌37%。過去1年內,1550億英鎊被蒸發,是富豪榜出版21年以來最大的跌幅。富豪人數也由75人減少至43人。
  • 福布斯最年輕富豪,90後,身家19億美元,娶大7歲單親媽媽
    2.亞歷山德拉安德烈森年齡:23,身家:11億美元3.凱薩琳娜安德烈森年齡:24,身家:11億美元2007年,這對挪威姐妹各自繼承了家族企業Ferd 42%的股份。6.郭基浩年齡:28,身家:20億美元郭基浩繼承了已故父親郭炳湘在香港最大的開發商新鴻基地產的股份。7.約翰克裡森年齡:29,身家:32億美元白手起家,Stripe是約翰和哥哥創辦的支付公司,公司估值達到350億美元。
  • 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5位院士,其中4人是外國院士
    少年班是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在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建議下,中國的部分大學開始招收少年大學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都曾招收少年大學生。少年班的創辦,可以說是寄託著時代和國家對人才的渴求。
  • 遊戲公司Sea聯合創始人David Chen成為新加坡億萬富豪新面孔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David Chen,SEA LTD.供圖新加坡遊戲和電商公司Sea(紐交所上市)憑其手機遊戲Free Fire名聲大噪。最近,該公司湧現一位新加坡新晉億萬富豪。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投入遊戲和網購,Sea的股票大熱,其聯合創始人David Chen躋身億萬富豪的行列。David Chen持有該公司2%的股份以及期權,身家達到11億美元。Sea現在的股價是109美元,較5月中旬上漲了57%。當時Sea宣布第一季度的營收為7.149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1978年3月中國科大正式成立了少年班,並於同月8號,舉行了第一期少年班的開學典禮。四十二年前的三月,經過全國範圍的選拔推薦,有21名天才人才被選入中科大,成為首屆中科大少年班的學員。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天才少年」曹原曹原,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後隨父母前往了深圳,並在11歲時被選入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並在隨後的3年時間裡,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初中、高中所有課程學習。
  • 科大少年班複試兩學科難度大,天才少年有何共同點?真要從小培養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近兩天,中科大少年班的錄取喜報在多地宣傳張貼,社會各界關注度頗高。因與科大坐標一致同處合肥,又正值高考錄取季,我和同事們也對這件事情津津樂道。科大少年班自1978年創立以來,輸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其中一些成為科學界的領軍人物,一些成為了新興企業的精英。比如中科大副校長杜江峰、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寒武紀的創始人陳氏兄弟等。
  • 莊小威:中科大少年班難以打破的神話,42歲與諾獎擦肩引公憤
    提到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女莊小威,至今學弟學妹們都將她奉為神話——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裔院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34歲就能擁有同名實驗室,42歲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引起華人界的憤慨和爭議……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如皋市。
  • 高二學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高考成績超一本線104分
    今年6月,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廣附」)「00」後學生鄢浩明、呂力行與高三學長們共赴高考考場,取得了理科589分和579分的成績,分別高出理科一本線104分和94分,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簡稱「中科大少年班」)。  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創建,專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