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近二十年內中國人的血脂已經上升了近30%。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
高血脂與「吃」息息相關,但何藥師認為又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高血脂也不是胖子的專利,瘦子也有患高血脂的可能,所以不能以「貌」取人。
對於「吃貨」而言,管住嘴就像一種酷刑。除了吃,其他日常生活方式也會影響血脂的變化,如吸菸和缺乏運動等。那麼高血脂究竟是如何危害人體的呢?
一、高血脂究竟如何危害人體的?
高血脂危害人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鑽入」血管壁。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因素能導致血管內膜破損,此時如果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就有可能通過破損的血管內膜「鑽入」血管壁,在血管壁中緩慢沉積下來。
第二步,「沉積」成斑塊。沉積在血管壁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與其他物質結合後「變異」,並在動脈壁內聚集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些斑塊凸向血管腔,會加重血管腔狹窄程度。
第三步,發生疾病或事件。斑塊有穩定和不穩定之分,穩定的斑塊不容易破裂,但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管狹窄,依然會引發冠心病、腦缺血、腦梗塞的發生。不穩定的斑塊一旦破裂,血小板就會粘附在破裂處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堵塞血管就能引發急性心肌梗死、腦栓塞和猝死等。
由此可見,降脂可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研究表明,人體內的血漿膽固醇每降低1mmol/L,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就可降低21%。而已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患者積極服用藥物降脂,也能有相同的獲益。
二、高血脂和冠心病、腦卒中有著緊密的關係
人體內的膽固醇80%來自體內代謝,剩餘的20%則完完全全是由我們吃進去的,所以說「管住嘴」對控制體內的膽固醇意義重大。
膽固醇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高血脂人群的血清總膽固醇超過正常水平就是有害的。研究發現,血清總膽固醇水平超標越嚴重,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就越大、時間也越早,患者發生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概率就越高。
這些血脂在血管內多以何種形式存在?有何優劣?膽固醇分為兩種,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脂肪斑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則像清道夫一樣,能夠穿透動脈內膜將沉積在裡面的膽固醇清除掉並攜帶出血管壁,修復血管內皮破損細胞,恢復血管彈性。控制血脂主要是針對低密度脂蛋白,自然越少越好。
三、調脂治療的目標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AS)公布的最新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指出,對於像急性冠脈症候群、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後等極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降至1.8mmo1/L以下,也就是32.4mg/dL,或在原有基線上降低50%以上。
四、降脂藥能停嗎?
細節定勝敗:很多患者到醫院來複查後發現血脂檢查都正常了,心裡就會想是不是可以不吃藥了?這裡我要告訴大家一句「真理」:想活多久吃多久!
人體內導致血脂異常的因素會長期影響血脂,當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時,醫生可能會囑咐患者適當減少劑量,而非停止服藥。
任何一種調脂藥物都無法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盲目停藥或不適宜的減少劑量都會造成血脂的反彈上升,此時患者若發病,二次治療的效果將很難保證。
長期堅持服藥不僅有助於血脂指標的改善,還能夠大幅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死亡率,特別是對支架術後患者尤為重要。
總之,要根治一種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開始就遠離疾病的誘發因素。心梗、腦梗也是同樣的道理,從源頭上根治高血脂是很有必要的。儘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對於中老年人是非常有益的,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做起,一切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