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腦梗去世患者高達200萬。大約12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每21秒就有一人致死,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
每年入冬後,患腦血栓的人數會出現3個小高峰,分別是剛入冬時、春節前以及春節期間,而這3個小高峰,都是天氣寒冷、氣溫降低的時段。低溫是誘發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人體受寒冷刺激後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腦部負荷加重,所以很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者腦血栓形成。我們科裡中風後康復患者中有四五個40歲左右的,父母在院護理,讓人感覺很心酸。
究竟什麼是腦梗?腦梗又是怎麼引發的呢?腦梗,在醫學上又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而臨床上,腦中風又可以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和出血性腦卒中(腦溢血)兩種。並且,腦梗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都非常高,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公害。
多半都是"拖"出來的!
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症狀,小中風又被醫生稱為「暫時性缺血中風」。
其常常發生於中風前的幾天之內,因為小中風的症狀較輕,病發短暫且症狀常見,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個月內中風機率可達30%至50%。
因此,及時發現中風的前兆信號,對於預防中風來說至關重要。
身體4處發出信號趁早就醫第一處:手指
很多人都會有手指發麻的情況,尤其是老年人更為常見,但是,若是突然手指發麻,還伴有合不攏的情況,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短暫腦缺血發作的徵兆。
首先是一隻手或一隻腳失去感覺,然後是一隻胳膊,一條腿,半邊臉或半邊身體變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幾根手指隱隱刺痛,手不聽使喚,手指攥拳無力等。
第二處:舌根
患者若是出現腦動脈供血不足時,就會感覺舌根發硬,說話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現語言障礙,這多是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
且還會表現為喝水容易嗆水、吃飯容易嗆著、易咬到舌頭等等,這時,一定要謹慎,及早去醫院檢查。
第三處:面部
由於腦梗是發生在腦血管處的病變,所以,當病變累及到了神經時,就會導致人體出現面癱等症狀,這時就會表現出睡覺單側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現。甚至還會有短暫性黑蒙,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可恢復,有的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等。
第四處:下肢
雙腿或單腿軟弱無力,即使在平地也會摔跤。因為不論在大腦的哪個半球出現病變,都會導致病變對側偏癱,其程度可有輕有重。
這時,肢體感覺就會出現異常,如腿腳不靈活、無力,這時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信號。
「吃」出來的腦梗1.高油食物
經常性的食用大魚大肉或外賣等高油食物,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
此時血液中脂質沉澱增多,血栓的形成機率也大大升高,加速了腦梗的到來。
2.高鹽食物
鹽分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但是過猶不及,過多的攝入鹽分對身體的傷害可不止一星半點了。食鹽中的氯化鈉在血液中堆積,會造成鈉離子滯留,引發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壓升高。動脈斑塊受衝刷容易剝落,隨著血液流動,一旦堵塞腦血管,腦梗就離得不遠了。
3.高糖食物
甜點、蛋糕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加速血管的病變,增加血液粘度,影響血液對腦部的正常供應。
「喝」出來的腦梗1.喝酒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血管壁內皮組織損傷,造成血管壁表面不平整。血液中脂質在凹凸不平的血管壁更容易沉澱聚集,形成血栓。而且喝酒時,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也是引發腦梗的一大因素。
2.喝飲料
市面上的飲料大多含糖量較多,長期攝入會使血糖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誘發高血脂。而血脂粘稠又會影響血液對大腦的正常供應,加劇大腦的缺血。並且飲料喝的多還會引發肥胖,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爆發的元兇之一。
「作」出來的腦梗1.吸菸
吸菸時產生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質,不僅會引起血管異常收縮,使凝血機制出現障礙,產生的一氧化碳還會和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降低血液含氧量,減少腦部血液、氧氣供應,誘發腦梗。
2.熬夜
經常熬夜會對皮質醇的分泌產生影響,過多的皮質醇會導致體重增加、肥胖,進而導致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的情況,從而產生惡性循環,降低身體免疫力,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3.久坐
久坐不動,或運動量過少,身體代謝緩慢,血液垃圾不能及時排出,會加劇血液粘稠,血流速度較慢。此時血液中脂質易沉澱,不僅易誘發腦梗,還會引發肥胖。
長壽老人在生活中預防腦梗的秘訣秘訣一:吃飯要多彩多姿
防腦血管病要從平時的飲食做起,以下是健康老人的防腦血管病飲食寶典,全部都是細節,大家可以看看:
飲食要多樣化:多顏色、多品種,體現在餐桌上就是:黃色的煮玉米,紫色的蒸紫薯,綠色的煮毛豆,橙色的蒸南瓜,白色的蒸山藥。五顏六色賞心悅目,而且營養搭配絕佳!
另外還有各種蔬菜、蒸魚或燉魚,早晚多配「多寶稀飯」(大米、小米、燕麥、薏米、蓮子、花生、核桃、綠豆、紅豆等十幾種雜糧搭配製成)。
秘訣二:運動心率有公式
有的人說,血管都有問題了,就不要運動了,跑跑跳跳心跳加速,血管更加壓力大,對心臟也不好,這就是很多人的誤解。
專家指出:「血管病人要運動,每天至少運動1次,連續運動不少於30分鐘,每周確保運動5天。但是,要注意心率,具體而言:運動時的適宜心率=170-年齡。」
慢跑、快走或者遊泳都是中老年人適宜的運動,切不可過度,避免著涼。
秘訣三:生氣絕不超過5分鐘
養生必先養心。生氣不超過五分鐘,有事及時解決不悶在心中,什麼事都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可別讓腦子的負擔太重了!經常大笑或者整天保持樂呵呵,笑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
今天還特別推薦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對於幫助防治腦血栓很有用。
用刮痧板刮手指,尤其是兩個手的中指及根部(青筋處)。
為什麼刮中指的青筋可以防治腦血栓?
這是因為中指根部的這根青筋,一般代表腦部動脈硬化程度。
以左手為例,如果青筋出現在中指左側(靠大拇指一側),表示左側動脈硬化、經絡不通比較嚴重;此時,頭部左側容易出現不適;右側同理;如果兩側都有青筋,而且顏色較深,說明腦部的動脈硬化已非常明顯。
中醫刮痧有益無害,大家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