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哥倫比亞號空中解體 七名太空人罹難
中新社紐約二月一日電(記者 趙海燕)美國今天又一次發生航天災難,最老牌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完成科學考察任務返回地面時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當地人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並在空中看到火光和碎片飄落。包括兩名女性在內的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這是美國四十二年載人飛行史上第一次在太空梭返航時發生事故。
-
2003年2月1日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解體
2003年2月1日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解體2018-02-01 09:04 來源: 科普中國 2003年2月1日2003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七名太空人已全部遇難,太空梭解體墜毀事件是一次「災難」。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喜、樂、憂、哀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降落途中解體,七名太空人遇難原載:《航空知識》2003年第3期作者:梁寶林
-
錄像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人的最後13分鐘(圖)
人民網3月1日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月28日公布了紀錄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前,七名機組人員最後活動的數碼影像資料。據悉,這個總長13分鐘的錄像是由地面搜索人員三周前發現的。在影片中,人們可清晰看見「哥倫比亞」號的飛行控制臺和幾位表情非常輕鬆的太空人,並能聽見他們正在互相交談。
-
一個小失誤導致太空梭失事,返航途中解體爆炸,太空人全部遇難
在美國漫長的航天工程發展史上,就曾發生過關於太空梭的慘烈事故,比如2003年的哥倫比亞太空梭事故。 「哥倫比亞號」於2003年失事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
-
哥倫比亞號與挑戰者號爆炸驚人相似
東方網2月2日消息: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昨天在高空分裂解體,導致7人死亡。這震驚世界的意外事件立刻令人聯想到十六年前相差不到幾天、升空即爆炸的挑戰者號的悲劇。比較發現,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媒體認為,這些巧合,簡直是小說也杜撰不出來的情節。
-
2003年2月1日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
2003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七名太空人已全部遇難,太空梭解體墜毀事件是一次「災難」。 美國德克薩斯州公共安全部門發言人說,有關方面已在該州發現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遇難太空人的部分遺骸。
-
美錄像帶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13分鐘(組圖)
人民網3月1日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月28日公布了紀錄著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前,七名機組人員最後活動的數碼影像資料。據悉,這個總長13分鐘的錄像是由地面搜索人員三周前發現的。在影片中,人們可清晰看見「哥倫比亞」號的飛行控制臺和幾位表情非常輕鬆的太空人,並能聽見他們正在互相交談。只見他們有的在觀察飛行儀表,有的在飲水,有的在整理手套,還有的在談論返航時的「重力感覺」,有說有笑的太空人甚至專門讓攝像機拍攝下了太空梭窗外壯觀的太空景色,絲毫沒有感到死神正在悄悄逼近! 從畫面上看,駕駛艙內的四名太空人穿著桔紅色服裝並戴著頭盔。
-
哥倫比亞號失事調查有重大進展 太空人遺骸已找到
當天,以色列一家報紙刊登了一張照片,顯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左翼上有兩條清晰的裂紋,碎片擊中左翼目前仍是失事的「首選原因」。 圖片:調查取得重大進展 迪特摩爾稱,調查人員正在對「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上百條飛行數據傳輸線索進行認真調查,希望從中發現太空梭解體前究竟哪方面出了問題。
-
NASA電郵哥倫比亞號:不用擔心泡沫塑料隱患
中新網7月1日電據美聯社報導,今年2月失事的美「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工程師曾經考慮過太空梭升空時泡沫塑料可能對機翼造成了損害這一問題,但美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飛行主管當時「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
悲劇重演 哥倫比亞號與挑戰者號爆炸有驚人巧合
中新網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昨天在高空分裂解體,導致7人死亡。這震驚世界的意外事件立刻令人聯想到十六年前相差不到幾天、升空即爆炸的挑戰者號的悲劇。比較發現,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媒體認為,這些巧合,簡直是小說也杜撰不出來的情節。
-
NASA首次展出挑戰者號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地球報導)事隔數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舉辦展覽,首次向公眾展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殘骸。
-
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起飛後的爆炸原因:一個不起眼的橡膠O型圈
32年前,「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1986年1月28日上午11點39分,「挑戰者」號點火,一股黑色煙霧從發動機右側尾部噴出,持續了約2秒。這也是挑戰者號機組成員留下的最後一條通訊信息。不到10秒鐘後,挑戰者號在1.46萬米的高空解體。25秒後,殘存的駕駛艙在慣性作用下升至1.98萬米的高空,隨後開始自由落體,數分鐘後以330公裡/小時的高速濺落海面,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事後,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查明,此次事故的根源來自一個不起眼的橡膠部件——O型圈。
-
圖文:「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結構圖
圖文:「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結構圖 這是2月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結構圖。當天,"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預定著陸時間前瞬間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燃燒,機上的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返航時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
2003年2月1日,人類航天史上,第二次嚴重的太空梭事故發生了,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哥倫比亞號」事件。同年1月,美國七位太空人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哥倫比亞號」,執行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務,本次也是哥倫比亞號,第28次執行飛行任務。
-
小學數學:怎樣數線段和角的個數?
我們可以這樣做:一條線段上有若干個點,要數共有多少條線段,可先數出以左邊第一點為端點,其餘點為另一端點的線段的條數,然後再數出以左邊第二個點為端點,其餘點(第一個點除外)為另一個端點的線段條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出最後一條線段為止,把這些條數相加即可。關於相交線中角的數法與線段類似,只是把線段的端點換成角的邊。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領風騷數億年的超級大腕:超大陸
正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各領風騷數億年。讓我們領略一下這些超級大腕的風採吧。Vaalbara--瓦巴拉超級大陸第一個粉墨登場的是非常非常久遠,也是最模糊不清的Vaalbara--瓦巴拉超級大陸。Columbia--哥倫比亞超大陸第四個隆重登場的是哥倫比亞超大陸。說隆重,是因為有中國元素。中國學者趙國春在該超級大陸的研究中成績斐然。同時,中國幾個古老的克拉通諸如華北、塔裡木、揚子開始加入超級大陸復原圖的行列。圖1就是趙國春教授的復原圖,黑色條帶就是古老克拉通之間碰撞拼貼的老造山帶。
-
美宇航局公布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生活照(組圖)
"號太空梭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時拍攝的92張照片和10小時的錄像帶。 這些照片和錄像帶是搜尋人員在過去3個月的搜尋工作中從8.4萬磅"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中發現的。「哥倫比亞」太空梭上其實共拍攝了337盤錄像帶,但是只有28盤錄像帶還能播放。 這些錄像帶向人們展現了太空人在太空梭上的生活,太空人們享受著太空生活,各自幹著各自的事。
-
圖形個數這樣數,簡單不出錯,你會了嗎?
小學數學經常會遇到數幾何圖形個數及其應用的題,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講一講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一>(1)如何數線段的條數問題:數一數下圖中有幾條線段?方法一:我們從A點開始數有線段AB,AC,AD,AE4條,從B點數有BC,BD,BE3條,從C點數有CD,CE2條,從D點數有DE1條,所以共有4+3+2+1=10(條)線段。方法二:我們先數一下圖中共有A,B,C,D,E五個點,然後可以這樣計算:5(5-1)÷2=10(條)即共有10條線段。
-
太空人曾作最後一搏 試圖挽救哥倫比亞號飛船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最新調查發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2月1日解體之前,太空人曾試圖將飛機從自動飛行切換為手動控制,但卻沒有成功,只好和和太空梭一道在空中化為灰燼。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哥倫比亞」號重新進入大氣層的操作通常由電腦控制自動駕駛,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切換成人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