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指揮大腦」陶純亮:一天兩百個電話,為群眾排憂解難

2020-12-05 中國網

中國網3月9日訊  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指揮中心的負責人,40歲的陶純亮在抓好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協助分局黨委,著力疫情防控處置工作。因為要負責與市公安局防疫辦、區內各部門以及分局12個防疫工作小組的工作協調,高峰時他每天要接打超過200個電話。

及時研判為防疫工作當好參謀

從1月24日開始,全市公安機關啟動停休,而對於陶純亮來說,他從去年12月中旬就開始了忙碌——先是為「三夜」的安保做準備,接下來又要準備春節期間的工作,到了大年三十,指揮中心的民警們又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陶純亮作為九龍坡公安分局防疫辦公室副主任,協助分局黨委,著力疫情防控處置工作。一是抓好統籌協調,搭建防疫工作組織體系。對標上級部署並結合分局實際,牽頭制定分局防疫防控處置工作制定「1+12+N」工作方案, 成立主要領導牽頭抓總,黨委成員分片包幹,各部門「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工作體系,組建綜合協調指揮、人口排查、社會面治安管控、依法打擊處理等12個工作組,搭建從上至下、左右協調、分工協作工作機制。二是抓好督促落實,策動各項防疫工作落細落地。努力吃透各級各部門工作要求,及時報告、傳達和督辦,確保人員排查、打擊處理、內部安全、巡邏防控等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

為確保「1+12+N」工作機制順暢運行,陶純亮每日對疫情進行分析研判,及時向分局黨委提供有效的情報和研判成果,為分局黨委工作安排部署當好參謀。截至2月底,陶純亮累計牽頭核查市局下發可疑人員1.07萬個,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員工「四類」信息核查1.05萬人。

接處警為群眾排憂解難

疫情防控期間,陶純亮仍要負責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的日常運轉。110接處警仍需要處理大量警情,而在陶純亮看來,110接處警的本質是為群眾解決難題。

2月15日深夜,110接到區內一醫院的一名護士求助,由於加班已有2天沒有回家,晚上下班回到小區門口時,物業因為找不到她的登記信息,拒絕她進入小區。該護士出示醫院的出入證件也不行,無奈選擇報警。「疫情防控期間,醫務工作者就是最可愛的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能讓她有家難回」陶純亮隨即聯繫衛健委、疾控中心進行協調,並指令轄區派出所和社區溝通,為這名護士解決了出入問題。

在防控工作中積累應急處置經驗

為了讓戰友們在接處警上少走彎路,陶純亮在疫情防控初期便緊急牽頭制定了工作指引、流程圖和工作職責分解圖等工作規範,進一步明確接處警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根據警情性質等具體情形及時通報相關部門、警種,為妥善處置提供支撐。

在疫情中摸索的,還有內部安全管理的工作模式。近期,陶純亮每三天就要組織一次「點名」,確認指揮中心每位民警、輔警及其家屬的身體情況。在陶純亮看來,疫情期間調度會多,每日分局各警種、各個科所隊都有人到指揮中心,可以說這裡是公安機關防疫的中樞部門,因此即便是有家屬感冒,也必須到醫院,民警帶來診斷書才可以上班,保證內部工作環境的安全。(陳粵)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調度的「最強大腦」 他在高峰時一天接兩百個電話
    在最近這種連軸轉的工作狀態下,陶純亮的確抽不開身回家休息。「手機也『紮根』在手上了。」短短10分鐘,他接打了4通電話,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指揮中心的負責人,40歲的陶純亮在抓好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協助分局黨委,著力疫情防控處置工作。
  •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海量資料庫的「潛泳師」 公安機關的...
    作為確保平安九龍的「中樞神經系統」,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指揮中心擔負著反恐指揮、社會公共安全應急指揮和110指揮的職責。110接處警、指揮調度、信息研判、視頻巡查、交通管控,五個崗位相互聯動,迅速完成接收警情、發出指令的全過程,讓基層所隊能第一時間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 快遞小哥的「最強大腦」:為千個包裹規劃路線、一天和500多人通電話
    一天配送300單+;從早上7點到晚上21點連軸轉;微信步數3萬+;手機呼出呼進超過500通;士力架、冰紅茶扛一天。這或許是全國快遞員雙十一的日常。面對巨大的包裹配送量,快遞員們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大腦、驚人的抗壓能力,這樣才能保障每一個包裹都精準送達。
  • 戰疫情 | 每分每秒都在戰鬥,常常做夢聽見電話鈴聲被驚醒!
    面對史無前例的嚴峻疫情,堅強有力的指揮是戰疫勝利的重要保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有他們的存在。回顧這場戰疫,市衛生健康局指揮辦下設的8個工作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是「螺絲釘」。「組內每個成員大家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萬分負責的態度,仔細又仔細,為戰勝疫情做貢獻。」加班到深夜對他們而言是常事,有一天不加班反而都會覺得很奇怪。
  • 颱風來時誰在指揮?來看看杭州應急指揮大腦如何工作
    但颱風來臨時,是誰在指揮整個城市的防臺抗臺工作呢?上個周末,記者走進杭州市應急管理局的應急指揮大廳,體驗了一次防臺抗臺的應急指揮大腦。步入應急指揮大廳,16個分屏幕構成的全彩LED屏映入眼前,足足有兩米高左右,大屏幕面前設有54個坐席,供杭州市氣象局、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城管局等相關部門會商時使用。
  • 110男接警員居多,接電話要學心理學
    記者 楊潔規 攝如果說公安機關是一座城市安定和諧的保障,那110指揮中心就是這份保障的神經中樞,它收到的每條訊息,發出的每道指令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1月10日是公安部確定的全國公安機關110宣傳日,9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就走進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走近這群幕後英雄,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 ...南通通州用 「最強大腦」 構建基層治理「神經網絡」,南通網...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縣域治理水平全國第二 南通通州用 「最強大腦」 構建基層治理「神經網絡」 2021-01-07 11:15:45 來源: 通州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中國內地的縣(市)區中,縣域治理水平最好的是哪一個?
  • 東莞各鎮政府網站設立鎮長信箱為市民排憂解難
    中新網東莞3月3日電(李映民王慕宇王程靈)廣東東莞市30個鎮街設有政府門戶網站,這30個鎮街政府網站都設有「鎮長信箱」欄目,群眾直接與鎮長對話,鎮長為廣大群眾解決大大小小的投訴、諮詢類問題。其中常平鎮政府網站的「鎮長信箱」從2003年設立到目前,一共收到16603條群眾來信,每一條群眾來信皆有回覆。
  • 「指揮中樞」裡的「最強大腦」,他這樣說……
    三年間,他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強化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研判,通過創新垂直打擊、聯動查處、閉環督導、以及長線預測分析等四項工作機制,有效指導實戰部門開展打擊工作。至2020年4月,通過指揮中心牽頭分局開展的一系列打防巡工作,各類刑事、治安警情數量全部同比下降,最大降幅達67%,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 婁底:應急指揮有「大腦」,湘中明珠更智能
    目前婁底市應急指揮中心已成為防汛指揮的重要場所,並成為婁底市應急指揮的大腦,除水利外,中心還接入城管、綜治、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市政府值班室等多個業務系統,實現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全方位監測監控和高效處置,全面提高婁底市應急管理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 蘭州西站聯勤指揮「大腦」啟動
    蘭州西站聯勤指揮「大腦」啟動每日甘肅網7月12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伊曉明 特約記者趙富寧)7月11日,蘭州西站聯勤指揮部指揮調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蘭州市公安局舉行揭幕啟動儀式省公安廳副廳長、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肖春等領導為蘭州西站聯勤指揮部指揮調度中心揭幕。2017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由蘭州市公安局牽頭,與包含武警蘭州市支隊、七裡河區政府等單位和部門聯合組建蘭州西站聯勤指揮部,並籌建蘭州西站聯勤指揮部指揮調度中心。
  • 探訪南昌市公安局「最強大腦」:信息化手段護一方平安
    4日,在南昌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上,數十位接警員正在接聽、記錄市民打過來的報警電話。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中新網記者走進南昌市公安局,探訪人民警察為維護社會穩定、守護一方平安,在信息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圖為南昌公安智慧指揮平臺內部場景。
  • 一年接125萬個電話!支撐他們的是……
    2018年,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累計接聽群眾報警電話125萬餘個,受理報警42萬餘起。其中為民排擾解難6.8萬餘起,調處各種糾紛8.8萬餘起。今天,小編帶你走進該局110指揮中心,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 巴彥淖爾市全力建設應急指揮中心打造「智慧應急」中樞大腦
    建成後將逐步接入安全生產、自然災害、城市安全領域感知網絡數據,全面提升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指揮保障、風險監測預警、智能輔助決策、輿情引導能力,最終實現我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一、打造一張圖的「智慧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作為應急管理的「大腦」,在災害事故發生時,「大腦」越智能,越能快速高效精準合理地調配各種應急力量和資源。
  •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0-08 摘要:上海臨港國慶上演科技版「海灘救護隊」,ET城市大腦指揮無人機自動巡邏
  • 「戰疫金盾」施力亦城農產品
    點開「戰疫金盾」微信小程序,首頁便能看到長子營果蔬的銷售專欄,點進專欄就進入了鳳河大食堂的銷售平臺。鳳河水果、葉菜、鮮菌菇 ……小程序裡,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一應俱全。 「可以看到,通過『戰疫金盾』進入之後,是我們專門為長子營鎮設計的一款農產品銷售的小程序 ——鳳河大食堂。
  • 戰疫中的巾幗英雄
    李成玲回憶,當時覺得曹孟是個女孩子,怕她體力上吃不消,可曹孟在電話那頭回答說,「我是黨員,我上。」態度很堅決。1月28日,四川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徵武漢,作為新冠肺炎診治院級專家組成員,曹孟與本院其餘七名醫護人員一道,從宜賓出發隨隊前往武漢。經過一系列崗前培訓,1月30日,四川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進駐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 每分鐘10個電話緊急打入!
    1月5日,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聯合舉辦「風雨徵程三十五載,昂首闊步新徵程」主題宣傳活動紀念 110報警服務臺成立35周年 。35年來,從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代指揮中心到現在的第三代指揮中心,我省公安機關一次次引領110報警服務改革發展向前邁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 12315熱線電話一天接線近400個
    市民生活的樂享圈 「你好,這裡是資陽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指揮中心,請問有什麼可以幫你……」1月26日,是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資陽市市場監管局取消春節假期的第一天,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12315熱線電話已經接到近400個投訴舉報。
  • 怒江州強化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
    1月6日,怒江州招商委副主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張杰率州投資促進局、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深入瀘水市粒述咖啡莊園和怒江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創業孵化園項目建設地進行實地調研,並召開項目建設協調推進會,現場研究、協調解決企業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企業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