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這個波函數的塌縮,已經開始了

2021-02-08 星空天文

願每個人都得到好結果。

M83 南風車星系,看著喜慶。NA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前段日子,走在街上,突如其來地就感覺到了一股新年氣息。可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哪裡來的這種感覺呢?

原來是一家店裡,正放著劉德華的《恭喜發財》。熟悉得老套的旋律,把人一下子帶進了熟悉的情緒裡。心情驟變,生出一種劫後餘生般的慶幸——我竟然還能體會到新年的氣氛。

小時候過新年是一種純粹的歡天喜地,無憂無慮。而現在,可能只有被架到凌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寒風拂面時,潛意識裡激情的火花才有可能微弱地跳動兩下。

所謂新年,其實就意味著未知,代表著許多可能。新年是一個集大成的波函數,不到你面對的那一刻,都是不確定的,都是變幻莫測的。在這個波函數完全塌縮之前,我們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所以願意過新年的人,在年終有感慨要發的人,甚至於到年底只發牢騷的人,心中總還是對未來有期待的。沒有對未來失去信心,至少對自己沒有完全失去信心。

新年在人們心中,多少帶點宗教意味,有點信仰的色彩。信則有,不信則無。

有人相信新年和舊年其實沒什麼不同,宇宙運行的規律不會改變。

而新年的崇拜者們也相信,新年總會好一點,總應該好一點。人生總要走下去,生活總要繼續,新年總會再來,何必看得太淡呢?

所以儘管現在新年這個詞能夠打動人的概率正在變小;儘管許多人已經被禁錮在過往的黑箱裡,連看一眼新綠的願望,都不敢在眼神中透露;儘管聽一曲《恭喜發財》而突然從噩夢中驚醒眼前一片光明的可能性正在越來越渺茫,人們還是願意慶祝新年。

此刻,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人們已經迎來了新年,而中國人的新年實際上還沒到。這可能也是我們那麼與眾不同的原因之一。但不管怎麼說,2018這個波函數的塌縮,已經開始了。

星空天文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老孫的推薦

《三體》日曆 2018

(禮盒裝1月3日發貨)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購買,回復「推薦」獲更多推薦。

相關焦點

  • 波函數與薛丁格方程
    量子力學的學習一定要對波函數以及薛丁格方程這兩個概念有深刻的認識。目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量子力學第一章內容,對於這些概念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波函數是描述一個物理系統的時間演化規律的唯一基本函數。知道了它,原則上就可以得到該系統的所有物理量。
  • 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
    所謂的波函數塌縮的意思,其實就是那個值瞬間變成了一個確定值,而不再是一個概率。或者說電子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上了。用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就是,波函數就是拋到空中的硬幣,每一面朝上的一個概率分布,塌縮就是指這個硬幣掉地上了,概率不存在了,變成確定的了。這裡沒意識什麼事。
  • 物理學界的百年戰爭:波函數是物理實在嗎?
    玻恩在苦思幾個月之後,指出方程所刻畫的,其實是一種概率波,|ψ|2代表粒子被測量時塌縮到狀態ψ的概率。這就是哥本哈根詮釋的起點。自那時起,一場長達近百年的論戰便拉開帷幕,其中歷經多番波折,至今仍迷霧重重,懸而未決。
  • 探索人生的真諦——「塌縮」的命運與人生
    我們生命的過去,已經塌縮成身後一條唯一的軌跡,而我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則如薛丁格的貓,正在隨著一個個「此刻」的到來,隨著「此刻」的時間維度被抽走,而不斷塌縮為一個個「確定的唯一」。我們的未來和餘生,是多種狀態的可能性並存,就如量子糾纏,但在我們命運終結時,當個體的生命終止時,當屬於生命的時間維度全部抽走,人生終究將塌縮成為一條唯一的、確定的、獨特的命運軌跡。生命的塌縮,只在我們「當下的此刻」發生。
  • 量子世界中 波函數到底是數學描述還是實體(下)
    我們知道,如果光子已經選擇了走一條路徑,那麼在右上角的交匯處放置半透鏡不會發生幹涉。那麼這個實驗結果就給出了一個神秘奇特的解釋:後發生的事情(是否在交匯處放置半透鏡)能夠改變先發生的事件(到底是選擇走一條路徑還是選擇同時走兩條路徑)。觀察者現在的行為決定了光子過去的路線。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事情發生後再來決定它應該怎樣發生。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和量子塌縮
    量子力學苦澀難懂,很多人都避而不談,今天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聊一下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及量子塌縮。大家對量子力學最熟悉的可能是愛因斯坦和波爾的一段對話,愛因斯坦說:「上帝是不擲色子的"。波爾又駁道:"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愛因斯坦和波爾是上個世紀的兩位科學巨人,他們爭論的就是量子力學。
  • 很遺憾,這個理論錯了
    薛丁格指出,必須要對波函數的塌縮過程給出物理描述和說明才能完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這種不完備性並不是哲學上的虛幻,而是真實的物理存在。由于波函數的塌縮過程中有很多奇異的性質,比如瞬時性和非連續性、超距性等,這導致一些物理學家為了走捷徑而選擇了多世界假說。因為在多世界假說中,沒有波函數的塌縮,世界又重新回到經典的定域性和因果性。
  • 很遺憾,這個理論錯了
    薛丁格指出,必須要對波函數的塌縮過程給出物理描述和說明才能完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這種不完備性並不是哲學上的虛幻,而是真實的物理存在。由于波函數的塌縮過程中有很多奇異的性質,比如瞬時性和非連續性、超距性等,這導致一些物理學家為了走捷徑而選擇了多世界假說。因為在多世界假說中,沒有波函數的塌縮,世界又重新回到經典的定域性和因果性。
  • 中國科學家巧設實驗詮釋量子力學波函數真實存在
    儘管量子力學深刻變革著人類生活,但用於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波函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至今懸而未決。哥本哈根概率波理論、德布羅意導航波理論、多世界理論……物理學家們提出各種假設和詮釋,卻未達成共識。作為主流量子力學解釋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波函數只是數學描述。
  • 引力假說可能無法解釋量子態塌縮
    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粒子會隨機出現在兩個位置中的一個。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
  • ...理工大學大珩量子調控協同創新中心科研團隊首次實驗證實波函數...
    近期,大珩量子調控協同創新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了量子理論中波函數的物理實在性!為玻爾與愛因斯坦始於上世紀初的巔峰論戰——測量前的波函數是否描述量子客體真實的存在狀態與動力學特性(物理實在性)——畫上句號!
  • ...我就在這裡」——中國科學家巧設實驗詮釋量子力學波函數真實...
    儘管量子力學深刻變革著人類生活,但用於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波函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至今懸而未決。哥本哈根概率波理論、德布羅意導航波理論、多世界理論……物理學家們提出各種假設和詮釋,卻未達成共識。作為主流量子力學解釋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波函數只是數學描述。
  • ...我就在這裡」——中國科學家巧設實驗詮釋量子力學波函數真實存在
    儘管量子力學深刻變革著人類生活,但用於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波函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至今懸而未決。哥本哈根概率波理論、德布羅意導航波理論、多世界理論……物理學家們提出各種假設和詮釋,卻未達成共識。作為主流量子力學解釋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波函數只是數學描述。
  • 紫金山天文臺毫米波望遠鏡發現初始塌縮階段的纖維狀分子雲
    科研人員利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13.7米毫米波望遠鏡觀測發現巨蛇座纖維狀分子雲(The Serpens filament)正處在初始塌縮階段
  • 中國科學家克服雷射傳播臨界塌縮現象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雷射誕生不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Townes在其奠基性理論文章中指出「雷射在二維自聚焦非線性介質中難以實現穩定傳播,會發生臨界塌縮」,
  • 圖說古玉塌縮不可仿(原創)
    現就第三個《古玉的塌縮不可仿》舉例如下:1、因氣候變化或其它因素,玉皮殼上會表現出膨脹或萎縮。膨脹的結果是出現桔皮紋、象皮紋、皮疹紋,而萎縮的結果是出現縮斑、縮紋。縮斑又稱爛班,爛班嚴重的是為古玉的老化萎縮現象。
  • 引力假說可能無法解釋量子態塌縮
    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其基本思想認為引力場會抗拒粒子的疊加態,當一個粒子既處於這裡又處於那裡,其引力場也會嘗試同時在兩地,但這個場不能長時間忍受這一張力,它塌縮了,而粒子也隨之而去。
  • 內家拳最獨特的內功~渦輪塌縮
    渦輪塌縮內家動力的根本,是塌縮。但動態的根本是渦輪。動力與動態組合,就是拳。所以練拳必須要知道兩點,第一,動力是什麼。第二,動態是什麼。比如吃飯就要做飯,火怎麼取,其次是怎麼燒火,再次是飯怎麼做。連綿不斷就叫快,一口氣掄出上百拳,自然知道了什麼是圓力行駛,只有圓,水潑不進。拳打一個點,掌做一條線,圓轉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