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院士等發現新冠病毒「劫持」HDL並通過SR-B1受體促進其感染

2020-12-06 中國生物技術網

新型冠狀病毒因其高感染力和高傳播性,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流行,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持續影響,行之有效的治療幹預措施對疫情的控制至關重要。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新冠病毒受體,研究人員基於ACE2受體為靶點開發了許多治療藥物和疫苗,並且已經取得積極的成果。然而,ACE2在許多組織中的表達水平較低,這提示新冠病毒的入侵還依賴未知的輔助受體。近期多篇頂級期刊報導了新冠病毒入侵的新型輔助受體:2020年10月20日,同日兩篇Science期刊發表的研究表明NRP1能夠增強新冠病毒的感染能力【1,2】;2020年11月12日,Cell期刊發表的研究表明硫酸乙醯肝素同樣為新冠病毒的輔助受體【3】

2020年11月26日,軍事醫學研究院鍾輝研究員、陳薇院士和秦成峰研究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六〇醫院曹源教授等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雜誌上發表文章HDL-scavenger receptor B type 1 facilitates SARS-CoV-2 entry發現B族Ⅰ型清道夫受體(SR-B1)是新冠病毒的輔助受體。新冠病毒的S蛋白能夠與人體內重要代謝物—高密度脂蛋白(HDL)結合,HDL隨後成為S蛋白和細胞表面SR-B1的「橋梁」,促進病毒對細胞的黏附和入侵。

圖1. 新冠病毒通過HDL-SR-B1入侵細胞的機制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是脂蛋白的一種,是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的大分子複合物。藉由SR-B1受體,HDL能夠參與膽固醇的逆向轉運,將膽固醇從細胞外組織轉運到細胞內研究者首先對新冠病毒S蛋白的一級序列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六個可能的膽固醇結合基序。進一步藉助微量熱泳動(MST)、表面等離子共振(SPR)等技術研究發現,S蛋白能夠與膽固醇以及與HDL結合。

圖2. 新冠病毒S蛋白能夠與膽固醇以及HDL結合

通過流式細胞術等技術研究發現HDL能夠顯著增強新冠病毒的S蛋白與細胞表面的結合。進一步研究發現,當新冠病毒感染體系中加入HDL之後,能夠顯著促進新冠病毒與細胞的結合和進入侵襲。

圖3. HDL能夠促進新冠病毒對細胞的黏附與侵襲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在HDL存在的條件下,新冠病毒能夠與SR-B1結合。此外,敲低SR-B1能夠抑制新冠病毒對細胞的感染;而將SR-B1過表達之後,新冠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則顯著增強。SR-B1的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對細胞的感染。

圖4. SR-B1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受體

該研究揭示了SR-B1是新冠病毒的輔助受體,明確了新冠病毒與脂代謝之間的聯繫,擴展了對新冠病毒感染細胞機制的認識,也為篩選和開發抗新冠病毒感染藥物提供了理論基礎。

本次研究得到清華大學常卿老師的大力支持。軍事醫學研究院鍾輝研究員、陳薇院士、秦成峰研究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六〇醫院曹源教授,中國醫科大學張睿教授,北京熱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琪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軍事醫學研究院魏從文副研究員、萬祿明助理研究員、博士後楊小盼張軍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焉秋林王曉林為本文的共同一作。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0-00324-0

參考文獻:

1. Cantuti-Castelvetri et al. Neuropilin-1 facilitates SARS-CoV-2 cell entry and infectivity.Science, 13, 370(6518) : 856-860 (2020).

2. Daly et al. Neuropilin-1 is a host factor for SARS-CoV-2 infection.Science, 13, 370(6518) : 861-865 (2020).

3. Clausen et al. SARS-CoV-2 Infection Depends on Cellular Heparan Sulfate and ACE2. Cell, 183, 1043–1057 (2020).

來源:BioArt

相關焦點

  • 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新冠疫情】科學前沿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受體參與了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步驟,參與了使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機制。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與一種名為神經纖毛蛋白-1(NRP1)的受體結合,這種受體存在於人體內部的各個地方。這種連接促進了刺突糖蛋白和ACE2受體之間的關鍵聯動。
  • 陳薇院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逐步深入 仍有未知需要探索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姚遠)昨天(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舉行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作為抗疫戰場上的女科學家,「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現身,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能殺死強大的人體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本應殺死病毒。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2日報導,由上海和紐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意外地發現了這一點,而這剛好符合一線醫生的觀察結果,即新冠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和紐約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活性新冠病毒置入實驗室培養的T淋巴細胞系。
  • 西湖大學冷凍電鏡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結構:「開關」雙構象
    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好比是一把「鎖」,病毒要想進入人體細胞,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新冠病毒的「鑰匙」是其S蛋白,而ACE2則是病毒入侵的「鎖」。通過解析生物結構可以了解病毒細胞是如何與人類受體結合,進而入侵人體的。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該研究通過冷凍電鏡Cryo-EM 技術,解析出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體3.5埃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並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表面蛋白S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從生物物理及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為冠狀病毒的識別和感染的分子基礎提供了重要的見識。
  • 陳薇院士的新冠疫苗專利,剛剛獲得授權
    8月11日,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同一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陳薇院士帶隊研發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其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發明名稱為《一種以人複製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專利申請人為陳薇院士所在的軍事醫學研究院,以及合作方康希諾公司,陳薇院士為第一發明人。
  • 前沿研究丨陳薇院士:新冠疫苗研製面臨的挑戰
    肺炎大流行仍在持續,快速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已成為當務之急。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研究員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分析了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製中面臨的挑戰。一是疫苗安全性評價,應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疫苗安全性研究來評估和監測新冠疫苗的安全性。
  • 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獲得專利!
    近日,有一則激動人心的消息發布,陳薇帶領的疫苗研製團隊所研製的Ad5-nCoV新冠疫苗正式被國家授予專利。在轉基因小鼠上的研究顯示,該疫苗單次免疫14天後能夠明顯降低肺組織內部的病毒載量。最讓人激動的是,這種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該疫苗的專利申請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此次被授予專利權,標誌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的誕生。
  • 過於狡猾:西湖大學/復旦大學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新受體
    冠狀病毒通過其表面的S蛋白與宿主受體結合,從而介導膜融合和病毒進入。SARS-CoV-2入侵人體細胞的受體是ACE2,而TMPRSS2能夠協同激活S蛋白,促進病毒入侵。,可促進對肺和支氣管上皮細胞的感染)的研究論文。
  • 點讚陳薇院士團隊,研究出我國首個新冠疫苗
    8月16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我國首個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於3月18日通過申請,此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國家知識產權局,8月11日授權Ad5-nCoV疫苗通過專利申請。
  • 石正麗研究員及陳化蘭院士新研究發現,貓咪對新冠病毒易感
    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目前確診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00萬,並且這一數值還在持續猛增中。隨著人們對SARS-CoV-2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已經有科研人員進行了動物傳染性方面的研究。雪貂通常被用作人類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動物模型,因此,研究人員率先測試了SARS-CoV-2在雪貂中的易感性。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複製,但無法在其他臟器中複製。新冠病毒可在雪貂體內複製長達8天而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
  • 新冠病毒可利用細胞內在膽固醇代謝增強感染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的鐘輝及其同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利用細胞的內在膽固醇代謝增強感染。
  • 陳薇院士 | 研發團隊新冠疫苗專利獲得國家授權
    8月11日,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陳薇院士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和其他三位工作者同時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還是這一天,陳薇院士團隊遞交的疫苗專利申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是我國在新冠疫苗領域獲得的巨大突破,陳薇院士團隊,百折不撓,從「非典」到伊波拉,再到新冠病毒,一路走來,從未退卻。這件專利申請於今年3月18日,也就是Ad5-nCoV疫苗開展臨床試驗後的第三天。
  • 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人群為何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據西班牙《20分鐘報》網站12月8日報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參與新冠病毒感染的蛋白質可能會使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傷害。新冠病毒能與不同動物的宿主細胞結合。
  • 柳葉刀發布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安全,能誘導免疫反應
    開放標籤、108名健康成年志願者參與的I期臨床試驗顯示,「結果令人滿意」;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進行評估;此外還需進一步試驗,來評估該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這一研究成果來自中國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團隊研發了前述Ad5新冠疫苗,並率先開展了I期和II期臨床試驗。
  • 【新聞】新冠疫苗研製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陳薇院士團隊:中國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據3月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由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聞令即動、爭分奪秒,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在新冠肺炎疫苗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 【陳薇院士:病毒突變對疫苗的影響微乎其微 】18日,在中關村論壇...
    【陳薇院士:病毒突變對疫苗的影響微乎其微 】18日,在中關村論壇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表示,對病毒突變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效果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關心。據她們研究發現,當前病毒變異的位點是D614G,這個位點位於B抗原細胞區,根據同源建模,該突變對該區結構影響很小。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