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滿座之領軍探秘》葉寧:數字海洋,智慧漁業

2020-12-05 騰訊網

本期嘉賓:葉寧

畢業於德國漢諾瓦應用科技大學,獲傳感與自動化技術專業碩士,國家級重點人才項目專家,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兼智慧漁業分會會長,團中央首屆青馬工程農村班學員。

2015年2月,葉寧成立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基於北鬥+網際網路+漁業的一站式漁業數字服務平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葉寧帶領海上鮮團隊致力於促進海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基於北鬥技術自主研發「海上Wi-Fi」通信終端,利用網際網路模式搭建海鮮交易平臺,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使岸到船聯繫更方便、高效、快捷,進而增強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間的協同發展,推動捕撈產品流通,助力鄉村漁業發展,推動中國智慧漁業的領航發展。

2007年,葉寧成為當年十幾萬出國留學大軍中的一員,赴德深造。在學習期間,他就一直找機會實踐自己的創業夢想。

第一次嘗試是去做中德再生塑料貿易,這段經歷不太順利,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因為被不法商人欺騙,這個沒有經驗的小夥子,剛剛勉強支起衝向商海的小船,就賠進去了40萬元。

這是葉寧起步的「第一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後來的行事作風,謹慎認真是他的標籤,堅定不退縮也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後,葉寧重振旗鼓,向同學借了20萬元,再度起航。為了保證貨物質量,每次發貨前,不管在非洲還是北歐,葉寧都堅持親力親為進行監督,幾個月後,他就順利還清之前的債務。

2013年,葉寧帶著留德期間積累的6萬歐元回國創業,雖然貿易生意已經逐漸得心應手起來,但是他心裡一直有一隻「小獸」,年輕的熱血讓他想實現價值——「要做一家有意義的公司」。

隨著北鬥系統民用化的推進,讓葉寧開始關注漁民海上失聯的問題。在傳統海鮮行業中,漁民每次出海需要較長的時間,在茫茫大海上,沒有網絡,海事衛星提供的寬帶服務又極其昂貴。多年來,無法和外界保持聯絡成了漁民出海的最大問題。

與此同時,傳統海鮮行業交易模式落後、中間環節多、信息無法與外界保持同步。因此,迫切需要藉助「網際網路+」的模式加以改造。

這是一條創業路也是一條鄉村振興之路,葉寧有留學背景,有能力有想法,在國家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大政策下,他選擇回到海上,和漁民一起致富。

在海上鮮公司最初的設計中,葉寧是準備做一款基於北鬥系統的通信產品去解決海上船舶的通信問題,講一個「海上QQ」的故事。

產品出來了,自己還要充當銷售員,無論風吹日曬,他都會在港口碼頭向漁民推銷這款產品。要改變漁民固有的思想是很困難的,葉寧就花上幾天幾夜去說服他們免費一試。好的產品自然會有好口碑,慢慢的相信這款產品的漁民也就越來越多了。

按照這個最初的設想去運作的話,那海上鮮公司就成為一個賣「海上WIFI」和流量費的設備供應商而已。按照全國漁船總量計算,即使全國漁船全部安裝到位,也就幾個億的產值,企業成長空間一眼望到底,這使得葉寧在尋求投資時屢屢碰壁。

而在葉寧與漁民們的溝通中,他很快發現,海上鮮公司還需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首先從交易切入打造「海鮮B2B交易平臺」。傳統海鮮行業交易模式落後,存在中間環節多、行情不對稱、價格不透明等諸多弊端。基於「海上WIFI」搭建電商平臺,通過引導漁民在線上平臺發布魚貨捕撈信息,幫助漁民直接對接到海鮮採購方,達成交易。這一次,葉寧藉助「網際網路+」的模式加以改造,成功挖掘了巨大的海鮮電商市場。

圍繞漁業展開的B2B交易平臺,他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升級。但是,有了這一次的基礎,第三種更宏偉的藍圖也漸漸地在計劃當中了。

2018年八部委提出改進和加強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結合傳統漁業群體授信缺失等問題,通過與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合作,獲得了幾億元的授信,解決了水產企業融資難、漁船主養船費用昂貴等煩惱,將普惠金融落實到實處,真正實現了鄉村漁業的經濟振興。

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積累數據,針對漁船開展智慧加油服務,根據海上作業漁船的加油需求,打造「海上智慧加油」的服務模式,幫助漁船減少加油回程時間和油耗,節能減排,提升加油效率,更加深入地切入到漁業產業鏈,並且增強了客戶粘性。經過五年摸爬滾打構建有價值的商業模式,創造價值增量快速增長,實現規模化盈利。

目前,海上鮮從行業痛點出發,結合政策紅利,抓住時代的契機,因時因勢開闢了漁業信息化發展道路,從交易驅動到服務驅動,從數據驅動到智慧驅動,現在已經成為全國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海鮮一站式漁業綜合服務平臺。

儘管目前公司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他從未止步。在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海上阿里巴巴」。在實現這樣目標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全國性的布局和行業跨界糅合,團隊如何運作,公司如何運作,都是未來葉寧需要思考並為之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名創業者,葉寧也有很多創業經驗和感悟想分享給大家:

1.堅持比選擇更重要。堅持自己選擇的路,努力付出並衝破困難坎坷,都會在行業內取得一定成績。

2.學會換位思考。所有的成績離不開背後的團隊,隊伍團結就需要彼此之間的互相理解,學會換位思考,更有利於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編輯:胡琳芸

相關焦點

  • 張友權:數字海洋預報服務漁業發展 衛星遙感與通訊融合利民生
    主要是針對海上的海洋環境要素開展預報預測,要素包括:風暴潮、海浪、海嘯、海冰、海流、海溫、鹽度、潮汐、海平面變化、厄爾尼諾、水質、海岸侵蝕等。 通過海洋預報能準確預測特定海域在一定時間的海況,漁業從業者能夠提前安排漁業生產作業,有效地保障漁業從業者生命財產的安全。 主持人:在我們剛開始做海洋預報的時候,主要通過哪些技術來進行預測?
  • 廈門海洋職業學院:「智慧漁業管理系統」助力活魚供應
    廈門海洋職業學院教師開發的智慧漁業管理系統把這些難題一一化解。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嵩口鎮的養殖戶陳正斌有一輛活魚運輸車,每天要從當地出發,往廈門的超市配送活魚。但現在他不用派人跟車,只要司機配送就可以了。「我在家裡用手機,就可以觀察活魚運輸全過程,是否缺氧、水溫是否合適,我都能心裡有數,還能自動生成運輸軌跡圖。」陳正斌說,「這解決了最近缺人手的大問題。」
  • 2020「領軍先鋒」評選《智慧約見》直播節目—智慧經濟專場
    2020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之「領軍先鋒」評選已經啟動啦!    為配合本次評選特別推出《智慧約見》直播節目。該直播節目圍繞智慧政務、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經濟四大板塊,邀請歷屆領軍先鋒走進直播間,就相關話題發表觀點,為2020年「領軍先鋒」的評選營造智慧城市發展氛圍。    本期智慧經濟直播,特邀上海海勃物流軟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桁、上海吉貝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平出席直播。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師生代表共同參觀科普館探秘海洋生物日照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仲強,山海天管委副主任季作會出席並致辭。市紀委監委第五派駐組、市科協、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海洋與漁業監察支隊、山海天旅遊局、山海天海洋與漁業局、日照科技館等部門領導,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海洋工程學院、金海岸小學、山海天實驗小學等師生代表出席開館儀式。
  • 【展館】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
    「海洋漁業科學館的宗旨在於倡導尊重知識與人才,激勵創新與協作,讓公眾在愉快的參觀體驗中,感受海洋與漁業的魅力,普及海洋生物知識,傳播了海洋環保的力量」。省水產研究所的負責人表示,科學館歡迎廣大青少年、群眾來參觀。 走入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藍色為主調的牆體、波浪形的天花板,以及各種與海洋漁業有關的陳設,無處不讓人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海洋氣息。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真抓實幹 擔當作為 努力開創葫蘆島市海洋與漁業事業新局面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落實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部署,總結回顧過去五年及2017年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成效,籌劃今後五年工作任務,安排2018年主要工作,動員和團結全市海洋與漁業系統幹部職工真抓實幹,擔當作為,推動海洋與漁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奇妙海洋探秘之旅」線上公眾科學日
    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吸引了超過8萬名觀眾參與觀看。本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形式舉辦,並通過今日頭條、抖音進行同步直播。2個小時的直播中,公眾跟隨主持人的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並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可謂是開啟了一場「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2020-11-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葫蘆島:海洋漁業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確定
    葫蘆島:海洋漁業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確定 作者:馬東飛 2018-03-16 11:22   來源:葫蘆島日報     3月9日,葫蘆島市海洋漁業生產工作會議召開,研究部署了2018年全市海洋漁業安全生產重點工作。
  •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在青開建
    項目建成後,將以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儲藏、研發與利用為目的,填補我國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和研究的空白領域,建成國內種類最多、容量最大的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功能完備的海洋漁業科學研究綜合服務技術平臺和信息最全面的海洋漁業資源科技共享中心;將收集保存我國不同種類、不同水域、不同年代的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有效保護我國優良的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以及瀕危的海洋漁業生物物種,同時通過鑑定與評估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威海市政府重視遠洋漁業發展,遠洋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其他市政府也都積極採取措施,推動「海上糧倉」建設。我廳和發改委編制了《「海上糧倉」建設規劃》,確定了今後5年「海上糧倉」建設布局和重點工程項目。  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志視察我省海洋漁業時,對我省建設「海上糧倉」和海洋牧場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
  • 海南休閒漁業發力,斥資15億打造雪花島
    9月29日,第十屆中國(海南)海洋產業博覽會傳出捷報,海南休閒漁業協會會長、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勤富計劃投資15億打造全球首座海上休閒漁業綜合體——雪花島。在本屆海洋產業博覽會上,由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執行會長朱龐推薦,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與中科深海產業(深圳)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將攜手建造全球首座海上休閒漁業綜合體——雪花島,打造國際休閒漁業精品示範基地、國際海釣賽事基地、國際旅遊目的地新地標。
  • 廣州白雲緣何榮膺「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區」?
    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2020亞太智慧城市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廣州市白雲區憑藉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獲得的豐碩成果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項。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要保證海洋環境監測業務正常經費支出,努力將海洋環境監測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省廳每年安排部分資金補助市、縣兩級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二、實施績效考評,強化監測結果應用一是進行監測質量評價。在監測的基礎上,開展全省海洋環境質量狀況評價工作,注重對監測結果的總結、歸納、分析和提煉。除每年編制發布《遼寧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外,省總站每月向省廳報送海洋環境質量狀況信息。
  • 2020-2024年中國海洋漁業發展分析預測
    年,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26406.5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2934.49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築業產值5899.17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7572.83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0:22.3:28.7。
  • 世界|全球主要海洋國家漁業資源治理經驗及啟示
    為儘快解決近年來我國近海漁業資源面臨的過度捕撈問題,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借鑑國際上主要海洋漁業強國的成功經驗,完善我國海洋漁業資源治理,在投入控制上完善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評估和捕撈許可等制度,在產出控制上完善捕撈總量制度和漁業配額管理。
  • 東方海洋:科研助力 讓「耕海牧漁」更智慧
    (簡稱:東方海洋),直觀感受東方海洋如何依託科研力量,讓「耕海牧漁」更智慧。2019聚焦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媒體採訪團走進東方海洋藻類科研大有文章 博士在海裡「植樹造林」藻場構建是近岸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海洋牧場建設的基礎。
  • ...帶領青島海洋漁業駛向深藍 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國信1號」採用遊弋式封閉養殖技術,投入運營後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等海域開展大黃魚的深遠海養殖,預計年產能3200噸、年產值2.2億元。
  •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2017-02-17 16: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瀏覽量: 150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下發2017年執法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