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民眾生活追求是十分樸素和功利的,本質上就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命延續的追求。在農耕社會,生命力是生產力的象徵,而生產力的多少又是生命力能否延續的保證,所以在民間多子多孫就是一個家族和群體生命力和生產力強大的證明。這就使得早生子、多生子成為民間人們生活追求的最重要目標之一,長壽和子孫滿堂成為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這種人生目標反映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就是對實現求生、趨利、避害的追求。在陝北,窗花的內容和形式十分龐雜和豐富,諸如獸類中的獅、虎、鹿、兔、猴等;鳥類中的鷹等;植物類中的牡丹、石榴、桃等;人物活動場景類型中的娃娃坐蓮花、鞭春牛等;以及各種組合。
它們大多數自從誕生開始就是服務於民眾世俗生活的生命訴求的,在數年的發展過程中基本上不曾脫離過它們的這一「使命」,共同地表現和肯定著民間生活對「恆常主題」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各種追求。尤其是對析子延壽、多子多孫的祈盼。陝北人將生殖、繁衍、性愛等生命訴求都依附在剪紙活動和窗花中。例如在嫁娶時,在新人嫁妝上的雙喜圖案,在密洞窗戶、室內、器具上貼的剪紙團花,在「上頭」儀式用的「兒女饃饃」面花上貼的對魚、對鳥等圖案,絕大多數都是「男女耦合」「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的寓意和主題。
此類表達在剪紙中不勝枚舉,如石榴寓意多子,魚戲牡丹寓意男女之情,蛇寓意能產,雞寓意多產等等。在陝北,抓髻娃娃是象徵繁衍子孫的人形剪紙,結婚時貼在洞房裡,有早生貴子、多子多孫之意,一般稱為「喜娃娃」或「喜花」。這種喜花在陝北農村地區的變體非常多,樣式十分豐富。如有獨立的娃娃、拉手的娃娃,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蓮花圖案,隨著佛教的傳入廣泛流傳以後,出現的娃娃坐蓮花樣式的「蓮花人人」,陝北民諺「娃姓坐蓮花,兩口子好緣法」,寓意婚姻美滿、子孫長續。
這在陝北也叫作「娃踩蓮」,它的內涵主要是生殖繁衍的原始觀念。這些喜娃娃的顯著特徵是誇大、突出生殖器官,主要包括:一是赤裸裸地正面誇大,突出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的形象特徵;二是把男陽女陰自然形象特徵抽象化為符號,以符號隱語突出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器官。比如「雲勾子」和「掛錢」的上下組合、「雲鉤子」和「掛錢蓮花」的上下組合、男陽和象徵女陰的蓮花的上下組合、象徵太陽和男陽「十」字符號與象徵女陰的「叔刺朝」符號的上下組合。扣碗是陝北窗花中常見的生殖題材。其形象為上下相扣、飾滿紋樣的一對碗,常常出現在新婚的洞房裡。據專家考證,扣碗與古代「合登之喜」有著密切的關係。
陝北剪紙扣碗上半部是一隻男蛾的裝飾紋樣,周圍是象徵男陽的「當字不斷頭」的圖案;下半部是一隻飾雙乳女陰女蛾,周圍是象徵女陰的「椒刺刺」圖案,曲折地表現陰陽結合,化生萬物,早得貴子。「喜」字婚俗剪紙是陝北剪紙最為重要的部分。婚俗剪紙用大紅紙,專門貼於或擺放於結婚時的家具、箱櫃、被褥、禮品之上,充滿了喜慶。其中「喜」字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帳房密內、新婚物品、大門、窗戶格子、迎親的沿途都需要它裝飾。婚嫁貼「喜」字很講究,女方家要貼「禧」字表示喜慶、吉祥,男方家則要貼「囍」字。雙喜字是民間創造的字,寓意喜上加喜。
陝北婚嫁之時必剪「石榴百子」的窗花。在陝北剪紙中,牡丹主要寓意女性,常與象徵女性的物品搭配表達男女配對之意,民間有《風凰戲牡丹》《石榴賽牡丹》。老鼠陝北剪紙中,老鼠往往象徵男性,可以理解為繁行的符號民俗剪紙《老鼠嫁女》,其最初功能是祭祀生殖神子鼠,目的是祈求結婚早生子、多生子。而《老鼠合抽菸》,以「煙」諧音「姻」,「合抽菸」即結婚之意。《老鼠爬蠟臺》《老鼠偷油吃》用眾多老鼠「爬登」和「偷吃」的動態象徵性愛、繁衍。而在《老鼠吃南瓜》《老鼠吃葡萄》《老鼠吃麥穗》《老鼠吃石榴》等剪紙中,人們看重的不是南瓜、葡萄、石榴等物的外形,而是它們裡面的籽。他們把南瓜、葡萄、石榴等看成母體子宮,把裡面的子看成子孫繁行,以此象徵多子,析求人類繁衍不斷,子孫滿堂。
喜字剪紙中的獅子大多用於婚嫁喜花,也稱「喜獅子」,常成雙成對出現。陝西有「對對獅獅對對蓮,二十三四兒女全」的民諺。另外,因「獅」與「事」諧音,所以常見的獅形瑞圖有象徵著「事事如意」的雙獅並行。其中的「獅子滾繡球」的樣式,獅子象徵男性,繡球象徵女性。雞在陝北婚俗剪紙中喻陽喻男,有送子的寓意,陝北傳統剪紙中有《雞銜魚》《金雞探蓮花》等,這裡雞為陽,魚、蓮花為陰,喻男女相合,生殖繁衍,並有「金雞探蓮花,兩口子好緣法」的吉語。陝北剪紙中雞的這種寓意最多,也最為古老,是近千年來原始生殖繁行觀念的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