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觀音》受關注 媒體呼籲「正能量」影片

2020-12-05 網易娛樂

電影《不肯去觀音》遭遇排片不公的待遇受到了眾多媒體和觀眾的熱議,一時間院線排片的標準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網易娛樂8月2日報導 由無錫廣播電視集團、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北京絲賓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中影集團聯合出品發行,匯集了斯琴高娃、聶遠、「謀女郎」李純、中野良子、中泉英雄等多名中日著名影星聯袂主演的中國首部觀音題材故事電影《不肯去觀音》遭遇排片不公的待遇受到了眾多媒體和觀眾的熱議,一時間院線排片的標準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肯去觀音》排片遇冷 不公待遇令媒體吶喊

《不肯去觀音》作為中國首部觀音題材的故事電影,自7月26日上映以來便遭遇了排片尷尬,形成了「上座率高、口碑好,排片差」的怪現象。影片排片不足1%,多數影院都未在黃金時段提供場次,更有不少影院兩天後便將電影草草下線。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肯去觀音》的上座率和口碑卻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全國範圍內上映《不肯去觀音》的影院,放映廳的上座率普遍都達到了八成以上,很多一線城市甚至出現了座無虛席的情景。針對此類現象,眾多媒體都對院線的排片標準產生了質疑,認為應該提升此類正能量影片的排片,減少一些低俗、搏眼球、搏出位影片的上映場次。

電影改變生活 《不肯去觀音》成浮躁社會靜心劑

除了眾多媒體對《不肯去觀音》給予了肯定外,觀眾對該片的題材、內容和意義也做出了自己的評判。在電影《不肯去觀音》上映前,眾多知名人士便表示了對這部「特殊「題材電影的關注,著名的延參法師就曾在微博中表示對這部電影「期待已久」。《不肯去觀音》上映後,新穎的題材和動人的情節淨化著每位觀眾的心靈,震撼了所有人。很多觀眾甚至因為這部電影而改變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一位待人冷漠的個體老闆看完影片後,被觀音的慈悲所感動,自掏腰包包下整個影廳請觀眾共同感受《不肯去觀音》的魅力,並表示以後每個月都會親自參與慈善活動;另一位平時經常與父母吵架的90後女孩在看過《不肯去觀音》後,當即對自己的行為向父母道歉,並表示要像影片中那樣與人為善、孝順父母。此外,還有很多觀眾在看過影片後,認為《不肯去觀音》就像一針靜心劑、一杯清茶,注入每個浮躁的人心中,使心靈甚至靈魂都得到淨化。對此,《不肯去觀音》的片方也堅定了繼續拍攝的決心:「票房不能代表一切,能打動觀眾就值!觀眾的口碑使我們拍攝此題材電影的決心更加堅定,我們也會繼續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回報他們」。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觀音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有一座普濟寺,裡面就供奉著一尊「不肯去觀音」。關於這尊「不肯去觀音」,有一個這樣的傳說。話說唐代末年,日本臨濟宗高僧慧鍔對觀音菩薩十分仰慕,他不遠萬裡來到東土大唐,想朝拜觀音菩薩,並且學習佛法。
  • 舟山蓮花洋鐵蓮花,留下了觀音不肯去
    這裡有嫋嫋的梵音淨化心靈,有觀音道場和觀音學院,還有老謀子操刀的實景演出「印象普陀山」。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聖地,觀自在菩薩的道場。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誕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三個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普陀山人湧如潮,如過江之鯽。中外很多善男信女和全國各地寺廟的和尚尼姑們,都會趕過來朝拜。
  • 馬郎婦觀音、蛤蜊觀音與「不肯去觀音院」的由來是什麼?
    觀世音即觀聽世間音聲之意,如《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所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故知,「觀世音」實乃菩薩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
  • 《不肯去觀音》主演李純 演出過程的幾個「最」
    李純:因為是表演專業的,最容易就是臺詞表演,包括去理解這些東西會比較快。宗舜法師:覺得最難的是什麼?李純:最難的就是因為年紀輕,很難深刻的理解佛教的含義,去了解菩薩的精神。宗舜法師:比較難,可見學觀音還是一輩子的。李純:一輩子的事情。宗舜法師:說不定還有下輩子,咱要繼續學,一直要學到跟觀音菩薩一樣。
  • 不肯去觀音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它是傳說還是史實?
    這個塑像下面有塊石碑,上面刻著明朝周應賓《普陀山志》裡的故事:梁貞明二年,日本僧慧鍔得觀音相與五臺山,將歸日本。舟觸新羅礁,蓮花擋洋,舟蔽不前。鍔禱曰:「使我國眾生無緣見佛,當從所向建立精藍。」有頃,舟向潮音洞泊焉。有居民張氏目睹斯異,遂舍所居,築室供之。號為「不肯去觀音院」。
  • 不肯去觀音,你心中的普陀山是什麼樣的?我心中的是這樣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道場,在中國地藏、普賢、文殊、觀音四大菩薩,老百姓最為熟知的就是觀音菩薩,遇到什麼困難總是會在心中默默的祈禱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保佑,因為觀音菩薩總是在人們危難刻出來救苦救難。所以觀音菩薩在我國民間的信仰度最高。
  • MACD炒股指標:不肯去觀音,抓住牛股不鬆手!終於拿了一個主升浪
    MACD葛南維八大買賣法則(免費課程部分):下跌,乖離,水下金叉(第一個買點),回撤不破(第二個買點),拉升乖離(賣出之後會以更高的價格去追),水上死叉(誘空),再次金叉(梅開二度,第三個買點),主拉升行情。
  • 旅遊故事:這尊觀音為何會叫「不肯去」?它又因何成就了普陀山?
    旅遊故事:這尊觀音為何會叫「不肯去」?它又因何成就了普陀山?大家好,歡迎來到旅遊小常識!在國內傳承了近2000年的佛教,可以說對我們影響巨大,國內佛教信眾很多。這當中,位於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相必大家都有聽說,在國內,大家把這兒當做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的原始道場。
  •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紫竹林內,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攝影者取景地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紫竹林內,這裡是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加上「不肯去觀音」的傳說,使它成了「普陀三大寺」之外最有名氣的寺院。每天來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又因為寺院建在海邊,也是攝影愛好者的理想取景地。從紫竹林禪院往海邊走,不一會兒就能到不肯去觀音院。
  • 普陀山系列故事——不肯去觀音
    觀音大士結緣四海,當地有句俗語為:「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世界的信仰。」
  •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受關注 創11月動畫紀錄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受關注 創11月動畫紀錄 雖然影片表面上是一出爆笑動畫,但更多觀眾發掘了影片另一層面的內涵。全片的重要題眼是「你長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四兄弟的精英之路更像是一出團隊成長與企業管理的「摩擦之旅」。影片開場四兄弟就離開南極,不走尋常路——去進行一場沒有其他企鵝進行過的榮耀冒險——由此拉開了團隊的打拼之旅。
  • 飛機上男子裝睡不肯走,結局……大快人心!
    飛機上男子裝睡不肯走,結局……大快人心! 2020-12-01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觀音為何要念七遍咒語「死的去活的住」?
    你平日家受用無窮,做個清淨道士;今日裡不免享些穢物,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一則體現了莊子「道在屎溺中」的思想,二來也做個心理安慰。那麼回到通天河這裡,金魚精來到通天河後,每年抓一對童男童女,後來抓唐僧後被悟空找到珞珈山,觀音於是不得不去收伏了金魚精,但是奇怪的地方在於觀音念了一段經文,並且是連續念了七次,這是為何呢?
  • 【滴水觀音】滴水觀音為什麼不滴水?
    很多花友都知道之所以海芋叫滴水觀音是因為其葉子能滴水,那麼有花友疑惑了,自己的滴水觀音為什麼不滴水,如果想要知道原因,那麼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滴水觀音的習性及原產地
  • 佛教:馬頭觀音、白衣觀音、六時觀音、青頸觀音、送子觀音
    在佛學文化傳承中,馬頭觀音又稱馬頭菩薩、馬頭觀世音菩薩,是觀音菩薩為方便度化眾生所現的忿怒相。她的形象有很多種,比如:四面八臂、三面八臂、三面四臂、三面二臂、一面二臂 一面四臂、四面二臂等。基本都是全身紅色,頭上有馬,而且毛髮豎直,牙外露的威猛的形象。
  • 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 地震題材電影《我要去遠方》10月16日登陸...
    影片內容和主題順應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通過「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這個電影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防災減災救災文化,積極引導社會公眾關注防震減災工作,是一部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的影視作品。北京市地震局局長任利生提到,「以電影的形式來表現地震行業日常的工作點滴、藉故事劇情反映地震工作者的內心獨白是一種創新和嘗試。
  • 探索益生菌奧秘 養樂多聯合媒體呼籲公眾關注腸道健康
    上海2019年6月19日 /美通社/ -- 日前,來自中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的三十多位資深媒體人前往日本,參加了由養樂多組織的媒體訪日活動。 該項活動已成功舉辦多年,養樂多作為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邀請各國媒體代表參觀訪問,實地了解養樂多在益生菌科學性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以及在普及腸道健康理念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導演江平:微電影在變革 服務型創作將受關注
    導演江平:微電影在變革 服務型創作將受關注     對於微電影的成長,我們應該做到揚長避短,可以接受不同人群、不同專業和不同作用的微電影作品,但作為觀眾絕不能抱有「逐臭」和「審醜」的態度去任由其無序的發展;讓更多的微電影飽有正能量,這樣,微電影的未來發展將大有可觀。
  • 《血觀音》的野心:有一種齷齪叫做「愛」
    太簡單就不是《血觀音》了。金馬獎頒獎臺上,《血觀音》導演楊雅喆說:「有一種劇本叫做「案頭本」,只應該放在書案上,永遠不會被演出來。」最後他舉起鮮紅的標語:「沒有人是局外人」——這是臺灣原住民反對政府侵佔土地的口號。所有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不會把《血觀音》看成一部簡單的電影。沒錯,很多人確實把《血觀音》當做現代版的《甄嬛傳》。
  •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寫甚至刺血書寫《觀音心經》?
    《觀音心經》又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人說看《觀音心經》在天上是能量,在人間是智慧,在陰間是錢。歷代大書法家寫《觀音心經》的人不少,如趙孟等人,當代書法愛好者為了附庸風雅或者出於對菩薩的虔誠,也經常寫心經。佛教弟子為了裝點門面,也經常集名家的字成為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