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險,打響圍獵戰

2020-11-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鋅刻度」(ID:znkedu),作者 陳鄧新,編輯 孟會緣。36氪經授權發布。

新能源車車險一直沒有標準,如今似乎有了曙光。

2020年11月16日,據多家主流媒體報導,保險行業正在開發針對新能源車的保險產品,有多家保險公司參與其中,其中平安、太保等公司均表示已著手對新能源車保險展開研究,或正在推行相關計劃。

這意味著,新能源車沿用傳統燃油車保險的歷史可能會終結。

那麼,新能源車車險終端消費價格會有下降的可能嗎?相比傳統車險,有哪些不一樣的變化?新能源車車企又會如何應對?

消費者:保費會降低嗎?

當下,新能源車的保費相對更貴。

據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S在25款保費最貴的車輛中排名榜首,而2019年公開數據表明,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的平均每年保費大約為3300美元。

定居上海的一名新能源車車主袁懷林對此深有同感:「買車前很在意新能源車補貼力度大小,萬萬沒想到,補貼力度越大投保時就越吃虧,居然比燃油車還貴。」

袁懷林告訴鋅刻度,其2018年購車時,4S店中陳列的燃油版頂配指導價為18.68萬元,保費約為6900元,而同車型的電動版頂配指導價為29.68萬元,補貼之後實際售價為22.38萬元,然而投保價居然按指導價29.68萬元計算,如此一來保費就多出近2000元。

袁懷林認為這並不公平,保險告訴沒有考慮到新能源車補貼之前價格虛高的問題,「上一輛車是燃油車,車型就是按實際售價計算的,為什麼新能源車就不一樣?」

某保險一線從業者羅禹告訴鋅刻度,行業內一直遵循如下潛規則:傳統燃油車多數情況下是以汽車實際成交價核算投保價格,而新能源車多數情況下是以補貼之前的指導價價格投保,這個操作已成行業慣例。

「新能源車沒有專門的險種,主要沿用燃油車的保險規則,在實際操作時難免有細節出入,譬如車船稅是按照排量收取的,因此新能源車不需要交車船稅。」羅禹表示不排除未來專門的新能源車險種存在降價的可能,「如果向燃油車看齊,以實際成交價核算,保費就會下來。」

新能源車沒有排量不交車船稅

羅禹進一步表示,在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大勢之下,未來指導價與實際成交價的差距可能會不斷縮小。

另外,保險變現捆綁銷售也是消費者關心的一大問題。

長航續版特斯拉車主張權告訴鋅刻度:「買之前問了,是不是可以不在店裡買保險,銷售答覆不會捆綁銷售可以去外面買,提車之後才發現套路深,外面買不到平安、太平洋等大品牌。」

張權為鋅刻度算了一筆帳,大小品牌之間差價超過3000元,「車友群有人爆料不光特斯拉是這樣,其他新能源車也有這個潛規則,譬如小鵬與太保、安盛有深度合作,最後還是習慣了平安,又回去了。」

關於這點,羅禹認為未來的新能源車車險或不會改變:「當前平安、人保與太平洋這三家佔據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與4S點、直營店的利益深度綁定,短時間沒有改變的內在動力。」

保險公司:電池險、自燃險與裡程險才是賣點

消費者關注價格與渠道,而保險公司則側重方案的可行性,正在路上的新能源車車險可能與傳統車險存在三個主要差異。

第一,新增電池險。

新能源車的核心是電池、電機與電控。電池負責提供動力來源,電機負責將動力來源轉變為驅動力,而電控負責採集油門、制動踏板等信號並根據這些信號為電機、電池等發出相應的指令,相當於中樞神經。

動力電池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能源車的運行方式與燃油車存在較大的差異。

太保產險公開對媒體表示:「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在風險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新能源車的電池價值佔整車比重極高,新能源車的風險與其使用的電池關係較大,不同類型的電池的防水防熱等性能不相同,電量衰減折舊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這對車險的定價產生影響。」

換而言之,電池險呼之欲出。

某保險財富中心經理裴行中告訴鋅刻度:「現在新能源車的理賠標準是高於傳統車的,特別是涉及電池方面的故障,的確存在模糊地帶,車企也有電池質保甚至是終身質保,保險公司該扮演何種角色並未明文規定,如果電池險順利推出,今後責任劃分就會更為明晰。」

第二,自燃險或成標配。

燃油車一般不建議購買自燃險,但新能源車動不動就自燃成為行業的痛點,包括特斯拉、蔚來、威馬等品牌都曾因為自燃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業內人士指出,自燃的因素很多,既可能與快速充電過熱相關,也可能與車輛碰撞有關,還可能跟電池故障有關,無論哪種因素對消費者而言都是意外之災,理應在保險範圍之內。

裴行中也認可這個觀點,自燃險的意義在於風險轉嫁,在極小概率之下最大限度減輕車主的經濟損失:「自燃險是車輛附加自燃損失險,全憑消費者自願購買,未來或成為行業標配,譬如涉水險就被納入車損險中,自燃險就相當於新能源車的『涉水險』。」

第三,按裡程計費。

傳統車險的保費是根據使用期限、前一年的出險次數等參數計算而來,在該算法之下同一輛車只要不出險,開1000公裡與開10000萬公裡保費沒有多大區別。

然而,新能源車開1000公裡與開10000萬公裡的區別較大,中間需要多次充電,這就是涉及電池衰減等問題,因此開發按裡程計費的險種就頗有必要,新能源車行駛的裡程越少,保費可能就越便宜。

這麼來看該險種可能成為新能源車保險一個重要突破口。

車企:多了條數據變現渠道

保險公司的動作,對新能源車車企也有莫大的影響。

一方面,保險覆蓋範圍擴大化,消費者不再擔憂出了事故之後因為保險理賠標準過高導致的推諉,從而增加購買慾望,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銷售的壓力。

另外一方面,保險的精細化要求對不同新能源車品牌、車型有不同的保費定價,譬如保險公司圍繞電池做文章,電池安全性越高、自燃事故率越低與車輛耗能越低,保費可能越便宜如此一來就會要求車企開發品質更高、性能更強的新能源車,進而促進行業技術進步。

對此,某新能源車品牌銷售李路向鋅刻度表示認同:「同等價位下,A產品比B產品保費高得多的話,消費者的信心會打折扣,這是肯定的。」

此外,也會令特斯拉等車企加快涉足保險業務的步伐。

特斯拉CEO馬斯克將車險視為公司下一個業績增長極,其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會議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保險將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保險業務的價值佔整車業務價值的30%到40%。」

特斯拉CEO馬斯克

事實上,早在2019年4月特斯拉就與利寶保險合作推出了定製車險Tesla Insurance,藉助對存量特斯拉的駕駛行為、車輛性能的跟蹤數據,可準確地估計事故風險和維修成本,從而提供比第三方保險公司低20%~30%的投保價格。

而在國內,特斯拉於2020年8月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公司,這意味著恐將聯合國內保險公司開發定製版車險產品。

有市場人士稱:「燃油車保險的核心是售價,而新能源車車險的核心是數據,車企直接掌握各種數據,而保險公司掌握執業牌照,雙方聯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簡而言之,正在醞釀的新能源車車險將是一個龐大的藍海市場,保險公司必將群雄逐鹿,而車企也可從中分一杯羹,消費者也獲得更全面、更精細的保障,呈現一個三方共贏的格局。

(文中袁懷林、羅禹、張權、裴行中、李路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壁虎車險發布重量級產品機器人車險系統
    機器人車險系統:讓車險變簡單    4月13日,壁虎車險發布車險行業重量級產品:機器人車險系統。    機器人車險系統的定位是連接,連接保險公司、車險代理商、代理人、車主;覆蓋續保、報價、對帳、單證管理、車主CRM等多個業務場景,核心是打通信息流和支付流,提升整個車險行業效率。
  • 2021年車險怎麼算的,車險一年多少錢?最新車險保費計算方法
    車險改革已經過去幾個月,不少車主之前車險還沒到期,對此不是很關心。直到最近自己要續保了,才發現新的車險讓人「看不懂」。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度,全國交強險投保機動車共計2.78億輛,可見車險與大家的關係之緊密。所以今天就來為需要續保的車主介紹一下,2021年車險保費究竟應該如何計算,以及改革後車險怎麼買的問題。
  • 車險綜改效果顯著引發市場熱議
    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車險10月單月保費收入618.77億元,同比下降6.43%;截至10月末,車險市場份額降至59.33%,同比下降4.04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近日表示,車險綜改實施以來,指向的「降價、增保」目標效果顯著,出現保費價格下降、手續費率下降「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上升、商車險投保率上升「雙升」的新局面,市場亂象得到明顯治理。
  • 【平安車主卡】和車險的超超超超級組合
    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首次申辦平安指定信用卡的新客戶:已持平安指定信用卡的客戶:溫馨提示:需下載平安信用卡官方APP「平安天下通」並綁定本人平安信用卡方可參加活動積分換平安車險,保費免繳消費積分可全額兌換平安車險保費,刷越多省越多,愛車保障,安享無憂!
  • 解讀新版車險「費率係數」 附係數表
    記者從陝西省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本月起,各家保險公司的車險將統一為A、B、C三套條款,按新車險要求,各公司的險種、保費價格和賠償標準已基本統一,這標誌著車險競爭從單純「價格戰」轉向「服務競爭」時代。本報就廣大消費者最  關心的影響保險費高低的「費率調整係數」問題,專門邀請了陝西省保險行業協會的專家進行解讀。
  • 如何在中國打通「車險生態」
    資本寒冬、行業下行、新冠肺炎,一個個壞消息下,好消息更為不易。「這是一次非典型的融資」,主要的目標是豐富化股東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CCCIS如是告訴億歐汽車。 這家進入中國10年的-保險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已經走過了40年的裡程。1980年,CCCIS在美國芝加哥成立。
  • 眾安在線:車險綜改有效改善了行業嚴重同質化問題
    眾安在線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車險綜合改革進一步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強化險企對車險服務質效的重視度,在實際應用中更好地起到經濟補償和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此外,車險綜改前,車險行業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對整體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此次車險綜改有效改善了這個問題。
  • 解讀新版車險「費率係數」 附係數表(圖)
    記者從陝西省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本月起,各家保險公司的車險將統一為A、B、C三套條款,按新車險要求,各公司的險種、保費價格和賠償標準已基本統一,這標誌著車險競爭從單純「價格戰」轉向「服務競爭」時代。  三款車險任您選擇  陝西省保險行業協會車險部主任陳林稱,在我省現有的14家財產保險公司中,選擇A款(人保公司制定)的有中國人保、永安、大地、華泰、天安、中華聯合、陽光和安邦8家,選擇B款(平安公司制定)的有平安、太平、華安、永誠和都邦5家,選擇C款(太平洋公司制定)的只有太平洋財險一家。
  • 車險理賠要自己墊付嗎?別再被坑了
    車險一般最少有一個,就是交強險,其他的附加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決定的,在出現了意外的時候可以用保險進行理賠,那麼車險理賠需要自己墊付嗎?小編通過你的問題帶來了以下的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 商業車險中的不計免賠險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功能呢?
    商業車險五花八門,為什麼還要加入「不計免賠」呢?商業車險承保的是「責任事故」,所謂責任交通事故指以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為前提,導致與第三方(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或公私財物等)碰撞造成損失。這種交通事故理論上是存在違法行為的,車險等於默認了這一事實並且替代車輛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這是車險存在的價值,也是用戶提前支出費用換來的服務,但是作為金融行業的保險似乎感覺有些「虧」。
  • 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誕生 豪車可以少交保險了
    【TechWeb報導】11月15日消息,專注智能安全駕駛汽車大數據的杭州好好開車公司宣布,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英文簡稱ABI)已在中國誕生。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誕生 豪車可以少交保險了好好開車CEO何崇中說,該車險指數模型是基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生成的大數據開發的。
  • 老司機提醒:這幾種車險不用買,買了也是給保險公司送錢
    車險是每位車主都必須購買的,但是對於不少新車主來說,如何購買車險,其實算是一個難題。畢竟車險數量確實挺多的,但是每位車主可能會遇到的風險都不一樣,因此你需要這些險種,但是對於另一部分車主來說,這些險種又是不需要的。
  • 9月19日起,車險綜合改革新規實施,「三大紅利」為車主保駕護航
    但如果買高額的車險,自己的生活壓力又會增大,所以很多人都非常頭疼。保監會於9月3日發布了新的車險綜合改革方案,這項政策將於9月19日正式實施。此項措施關乎到了國內數以億計的車主,涉及範圍包括交強險和商業車險等多個部分,不知道的車主最好提前了解一下,這關乎到我們每個人的利益。
  • 01.04丨2020前11月產險承保虧損76億;銀保監連開兩次車險座談會...
    今日要點  2020年前11月產險盈利50億,較2019年同期減少540.69億元  2  銀保監再開車險座談會:保費手續費下降,車險市場亂象規範(13個精算師)  銀保監連開兩次車險座談會:手續費大幅下降  據悉,在銀保監會近兩次就車險問題召開的座談會上發布了三組數據佐證車改以來「雙升雙降」的趨勢:  消費者的車險保費支出明顯下降。
  • 調查:你如何看待部分地區將商業車險係數均值管理調整為逐單管控?
    最關鍵的是對於各渠道各業務的自主定價係數的管理:比如全渠道自主係數不得低於0.7;寶馬、奔馳、奧迪、雷克薩斯、凱迪拉克五個品牌的家用舊車自主係數不低於0.85;出租(網約)、攪拌(新、舊車)自主定價係數為1.35;營業貨車、非營業貨車逐單(新、舊車)自主定價係數不低於0.95等等。
  • 11.17丨人保平安10月車險保費環比降兩成;中裝建設終止入股崑崙健康
    今日要點  1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下降近兩成2北京人壽4.9997%股權被轉讓3中裝建設終止5.25億認繳崑崙健康3.5億股4中信證券:預計明年A股保險權益配置淨流入作為補充醫保領域的新業態,城市定製醫療險處於發展初期,模式尚不成熟,需要進一步明晰公私合作制中的行政邊界、市場行為的底線、目標受益人群和政策績效評價體系。(新浪)  車險綜改衝擊波: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下降近兩成  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10月份車險保費收入環比一改此前上漲之勢,環比下降近兩成。
  • 車險的不計免賠是什麼?不懂可能要吃虧
    一般在買車險的時候,考慮較多的其實交強險和商業險,很少關注一些附加險,比如不計免賠險。那麼車險的不計免賠是什麼呢?不懂可能要吃虧,有些車主表示後悔現在才知道,一起來看看吧。免賠,在汽車保險中,指的是當汽車出現交通事故時,比如需要對某些損失進行金額賠償,在一定範圍內,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但超出這個範圍,保險公司也只是賠付超出的那部分的財產損失。
  • 車險如何搭配?內行人:還在買全保?買這3種省錢一半,功效一樣
    除了壽險健康險這些之外,其中當然也包括車險,並且有相當一部分車主為了儘可能獲取到更有力的保障,會把各種車險具體險種都買全。那麼要是充分考慮性價比的話,該如何搭配這些車險險種呢?對此內行人是這麼說的:車險還在買全保?別浪費錢了,只買下面這3種省錢一半,功效還基本一樣!1、第三者責任險。
  • 行駛證年檢日期和車險保單到期日期是同一天麼?
    而車險,則是每年需要購買的針對車輛的保險,是向保險公司購買。車險除了交強險是國家規定的必須購買的險種之外,其他險種都屬於商業險,不強制,但是小編還是建議諸如車損、第三者這類比較有用的險種還是需要購買的。保險的有效期都是一年,一般都是在車輛開票提車時購買    所以,車輛行駛證有效期與保險有效期很多時候是不會同時的,也不是一回事。只是車輛年審時,車管所會要求車主出具有效期內的交強險保單。
  • 上海車險理賠服務中心「服務現場視頻監控」系統投入使用 專治監管...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數據顯示,目前保險理賠服務中心承擔著全市110報警車險事故近45%的定損理賠業務,年服務事故車輛超百萬臺。為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交通排堵保暢、便民利民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上述負責人同時表示,下一步上海保險業將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車險服務「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有機互動,實現「事故處理、定損理賠、車輛維修、服務評價、大數據分析」等項目的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發揮保險的社會輔助管理功能,為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交通的排堵保暢、便民利民服務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