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綜改效果顯著引發市場熱議

2020-12-08 中國金融新聞網

  編者按

  此次車險改革對於不同車型的車主來說,保費的變化以及體驗感迥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車均保費從3700元下降到2700元,平均降幅27%,車險保費出現下降的消費者佔比高達90%。其中,保費下降超過30%的消費者佔比達到69%,另有10%左右的車主反映自己的車險保費有所上升,漲幅從100元到3000元的都有。據悉,這些車險保費出現增加的消費者中,高端車主佔絕大部分。

  10月份是車險綜改實施後的首個完整統計月。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車險10月單月保費收入618.77億元,同比下降6.43%;截至10月末,車險市場份額降至59.33%,同比下降4.04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近日表示,車險綜改實施以來,指向的「降價、增保」目標效果顯著,出現保費價格下降、手續費率下降「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上升、商車險投保率上升「雙升」的新局面,市場亂象得到明顯治理。

數據資料

  車險保費增速下降

  對於此輪車險綜改,車險保費的收入變化情況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自9月19日車險綜改正式實施以來,車險保費增速接連下降,從8月份的10%下降到9月份的6.5%,再降至10月份的-6.43%。僅兩個月時間,車險保費增速已由正轉負。

  從各家保險機構看,10月單月,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194.17億元,環比下降18.76%,同比下降7.2%;平安產險車險保費收入151.57億元,環比下降17.63%,同比下降4.3%;太保財險未公布10月車險保費收入。從現有數據來看,具有品牌優勢且風控、獲客和定價能力相對更強的頭部險企的車險保費收入尚且出現下滑,中小險企處境則更加艱難。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多家小型公司單月車險保費同比下降2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30%。

  車險綜改通過對附加費用率、預期賠付率等因子的調整,使車險保單的件均價格大幅下降,進而推動行業車險保費規模下降。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續保業務的出盡以及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車險保費增速或將繼續下降,車險保費規模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

  銀保監會此前曾指出,此次改革也會給車險帶來一些新變化、新挑戰。例如,保費規模可能下降,改革後一定時期內可能出現行業性承保虧損,改革後可能出現中小財險公司經營困難,改革後可能有少數消費者出現車險價格上漲等。

  在業內專家看來,改革後車險市場還會呈現出保費、手續費雙下降,保險責任限額擴大、商業車險投保率上升的新局面,市場亂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規範。

  不同車型漲降費存差異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車險改革對於不同車型的車主來說,保費的變化以及體驗感迥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車均保費從3700元下降到2700元,平均降幅27%,車險保費出現下降的消費者佔比高達90%。其中,保費下降超過30%的消費者佔比達到69%,另有10%左右的車主反映自己的車險保費有所上升,漲幅從100元到3000元的都有。而《金融時報》記者也注意到,這些車險保費出現增加的消費者中,高端車主佔據絕大部分。

  針對高端車保費明顯上漲的現象,業內人士解釋稱,由於車險的計繳保費取決於車型、歷史賠付記錄、投保險種、保險金額等方面因素,對於多次出險索賠及維修成本畸高車型的客戶,保險公司給予的保費折扣也會較少,由此,這部分客戶的保費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這也符合保費與賠付成本相匹配的市場決定原則。

  眾所周知,車險綜改前的車損險保障範圍較小,各類附加險可以單獨購買,但改革後車損險的範圍擴大,將玻璃險、盜搶險等附加險都併入了車損險。車損險保障範圍擴大,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特別是對不買附加險的車主來說,保費漲幅明顯。此前採訪時,就有消費者告訴記者:「車損險涵蓋的保障範圍擴大是沒錯,但保費也隨之大幅提升。我以前認為沒必要買的盜搶險、玻璃險等如今不給我選擇權就直接要求捆綁購買。」

  據記者了解,一些保費增加較多的車主最終選擇只投保交強險,且這部分車主不在少數。一家財險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說:「我們公司單保交強險的這部分車主較去年增加了差不多10%。」該人士坦言,車主放棄投保車損險,一方面是因為部分私家車車主駕齡長,且用車主要在市區或者單位、住所兩點一線,平時出險次數很少,交強險可以滿足其賠付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車位認為,因為選擇餘地小乾脆放棄所有的商車險,只投交強險。「選擇餘地小了,這種捆綁銷售的感覺並不好。」有消費者說。

  強化監管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此次車險綜合改革複雜與艱巨程度超過歷次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系統工程。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為了保障車險綜合改革的順利進行,及時發現問題,自車險綜改「滿月」後,監管部門多次召開總結會、座談會,確保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改革目的來看,讓規範經營成為行業習慣,以高質量的供給滿足消費者對車險的需求,促進行業可持續性發展,凸顯了監管對於未來車險發展的規劃。但在改革過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現了諸如高手續費反彈,自主定價係數不均勻, 新舊車險價格差距依舊大等問題。

  10月26日,寧夏銀保監局發布通知要求加強車險費率回溯監管,嚴禁發生虛構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虛開發票、捆綁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現場檢查調查,及時掌握轄內車險綜合改革動態,及時發現車險市場上的風險苗頭和亂象問題並採取有效處置措施,確保轄內車險綜合改革平穩有序、取得實效。

  「許多問題開始顯露出來,一些新問題也開始滋生,」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車險綜改措施的推進,監管部門將密切關注市場實際運行情況,一旦個別地區、個別領域因為搶業務而重搞手續費競爭,監管部門需要及時出手幹預。由於大型保險公司佔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對於市場的穩定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大公司將成為監管重點關注對象。同時,新車領域手續費相對更高,也是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領域。

相關焦點

  • 眾安在線:車險綜改有效改善了行業嚴重同質化問題
    本報記者 蘇向杲自9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施行以來,已經滿兩月,在這期間,車險綜改對財險公司帶來了哪些影響?消費者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眾安在線。
  • 四輪車改,監管從限制底線到放權
    來源:經理人雜誌文/李凌 來源:經理人傳媒旗下《中國保險家》雜誌銀保監會將2020年9月19日落地實施的新一輪車險綜改定位於「解決車險市場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是綜合性、全方位的改革」,涉及交強險、商車險及條款、費率改革,包括傳統車險和新能源車險。
  • 壁虎車險發布重量級產品機器人車險系統
    機器人車險系統:讓車險變簡單    4月13日,壁虎車險發布車險行業重量級產品:機器人車險系統。    快速報價    o   只需輸入車牌號,10秒鐘快速報價,快速報價成功率95%以上;    o   支持人保、平安、太平洋三大公司等主流保險公司    o   支持費率地區、非費改地區報價
  • 11.17丨人保平安10月車險保費環比降兩成;中裝建設終止入股崑崙健康
    渠道在權益類公募產品發行上依然積極,預計全年淨流入8000億;北上資金仍會增配A股,預計淨流入2000億;理財子權益預計淨流入800億;保險權益配置跟隨保費穩定增長,預計淨流入2000億;私募和遊資跟隨市場趨勢,預計也將呈現淨流入態勢。
  • 2021年車險怎麼算的,車險一年多少錢?最新車險保費計算方法
    車險改革已經過去幾個月,不少車主之前車險還沒到期,對此不是很關心。直到最近自己要續保了,才發現新的車險讓人「看不懂」。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度,全國交強險投保機動車共計2.78億輛,可見車險與大家的關係之緊密。所以今天就來為需要續保的車主介紹一下,2021年車險保費究竟應該如何計算,以及改革後車險怎麼買的問題。
  • 二次費改助推DRP落地 事故車後市場或化繭成蝶
    近一個月來,車險領域可謂熱點頻發。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吹響號角,攪動行業變局,針對車險業亂象,颳起監管風暴。中國保監會先於6月9日下發《關於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拉開二次費改帷幕;7月1日發布《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規範保險銷售行為,7月18日印發《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啟動車險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 面對綜改,高校如何培養氣象人才?
    雖然官方隨即予以否認,但人才培養模式、科研經費分配的巨大懸殊、就業難等高校敏感問題引起熱議。  擴招和重科研的負面效應  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改的多是重大問題和敏感問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王欣認為,重大問題和敏感問題很多就集中在「結構性矛盾」上。
  • 開局之年看浦東綜改:「共振」效應促國家戰略落地生根
    新華社上海4月17日電 題:開局之年看浦東綜改:「共振」效應促國家戰略落地生根  新華社記者季明、何欣榮  「十三五」開局之年,浦東新區圍繞促進自貿區建設、科創中心建設、政府職能轉變、城鄉發展一體化等四大方面,部署了13項綜合配套改革具體任務。
  • 陽曲法院學習貫徹侯曉東院長在山西綜改示範區學習調研座談會上的...
    8月4日下午,陽曲縣法院召開黨組中心組(擴大)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及太原中院黨組書記、院長侯曉東在山西綜改示範區學習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黨組書記、院長楊效熙主持會議,其他院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各員額法官、院黨支部各委員參加學習。
  • 如何在中國打通「車險生態」
    在中國市場上,CCCIS中國也已經開拓了不少客戶。它為多家國內排名前十的財產險公司提供智能化的車險解決方案,也在為廣大的汽車後市場經銷商集團,維修企業以及零配件供應商服務。過去幾年裡,業務一直都在高速增長。完成融資後,CCCIS中國將成為一個不僅在研發能力、交付能力、生態化能力方面實力強勁的本土化企業,也將逐漸成為「由中國資本佔主體、完全融入中國的企業」。
  • 新能源車險,打響圍獵戰
    新能源車車險一直沒有標準,如今似乎有了曙光。 2020年11月16日,據多家主流媒體報導,保險行業正在開發針對新能源車的保險產品,有多家保險公司參與其中,其中平安、太保等公司均表示已著手對新能源車保險展開研究,或正在推行相關計劃。 這意味著,新能源車沿用傳統燃油車保險的歷史可能會終結。 那麼,新能源車車險終端消費價格會有下降的可能嗎?
  • 中金所董事長:歷史全面地認識上證綜指 其代表性在降低
    原標題:歷史全面地認識上證綜指 摘要 【中金所董事長:歷史全面地認識上證綜指 其代表性在降低】今時不同往日,A股「第一指」——上證綜指的代表性在降低,已不能反映股改後流通股本價格的變化以及滬深全市場股價變化情況
  • 「逆周期」綜N代攪動Q4市場,優酷矩陣打法破題突圍
    帶著優質綜N代矩陣,優酷Q4春色佔盡,憑藉節目在口碑、評分、話題度等各個核心指標方面的優異表現,助推市場持續升溫。8月6日的2020年度發布會上,優酷公布了綜藝策略,以超級綜藝為主軸,通過三條排播帶形成特定用戶心智:潮流文化、女性生活及喜劇綜藝。而眼下,火力全開的優酷,依靠過去幾年持續探索沉澱下的跨產業協同能力、內容能力,用多檔綜N代的集中爆發點「燃」了Q4綜藝市場。
  • 調查:你如何看待部分地區將商業車險係數均值管理調整為逐單管控?
    係數均值管控是本次車險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他的設計初衷就是給予市場主體一定範圍內的自主定價權,差異化市場競爭。; 目前的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存在偏差,未真實反映經營情況; 車險風險成本指標出現上升,主要是出險頻度和案均賠款都有一定程度的異動 ,行業整體賠付成本壓力劇增。
  • 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誕生 豪車可以少交保險了
    【TechWeb報導】11月15日消息,專注智能安全駕駛汽車大數據的杭州好好開車公司宣布,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英文簡稱ABI)已在中國誕生。首個智能駕駛車險指數模型誕生 豪車可以少交保險了好好開車CEO何崇中說,該車險指數模型是基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生成的大數據開發的。
  • 海通策略荀玉根:上證綜指2804點缺口類似「馬奇諾防線」沒有實質意義
    5月上證綜指在第一周大跌後,回落至2800-3000橫盤震蕩區間,最近一周市場持續下行,上證綜指觸及低點2822點,投資者中有觀點將2804點視為很重要的一個技術支撐位,源於2月22-25日上證綜指出現2804-2838點跳空缺口,2月22日周五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金融供給側改革」,25日周一市場跳空上漲,當日上證綜指大漲5.6%,成交額1.03萬億,較年初以來日均3537億元成交額顯著放量。
  • 眼角膜不屬於器官 引發網友廣泛熱議
    眼角膜不屬於器官 引發網友廣泛熱議時間:2015-10-16 11:03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眼角膜不屬於器官 引發網友廣泛熱議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的妹妹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了出去,本來紅十字會答應將其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但是一年過去了功德碑上仍不見名字,為此紅十字的工作人員回應稱眼角膜屬於人體組織而不屬於人體器官
  • 01.04丨2020前11月產險承保虧損76億;銀保監連開兩次車險座談會...
    今日要點  2020年前11月產險盈利50億,較2019年同期減少540.69億元  2  銀保監再開車險座談會:保費手續費下降,車險市場亂象規範(13個精算師)  銀保監連開兩次車險座談會:手續費大幅下降  據悉,在銀保監會近兩次就車險問題召開的座談會上發布了三組數據佐證車改以來「雙升雙降」的趨勢:  消費者的車險保費支出明顯下降。
  • 改讀音網文引發關注:賡續漢字音韻之美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引發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如今卻得到「認證」。對此,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說服到底念shuō fú還是shuì fú,鐵騎究竟是tiě qí還是tiě jì?事實上,這些讀音出現爭議,並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