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收會員費就年賺7億,這家便利店憑啥?

2020-12-04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社,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最近家門口又開了一家全家便利店,這已經是小區附近的第二家了。

全家像這樣密集開店的情況在上海並不少見。我按照全家官網上的門店信息做了簡單的統計,全國 2500 多家門店,大概有 55% 都在上海。

數據來源:全家官網門店信息

根據@新一線財經 的統計,像上海的南京路、人民廣場這樣的熱門商圈,在500 米範圍內甚至會有 14 家門店。

全家到底有多受歡迎?

有上海網友因為經常出差吃不到全家,申請調崗:

上回我出差去了趟北京,跑遍三裡屯愣是沒找著一家全家,第二天我就調了內勤,我再也不想離開照燒雞排了。」

不光是吃的,連全家最普通不過的進店鈴聲都有人粉。前段時間有消息說全家的日本母公司要被收購,網友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希望進門鈴聲不變」。

不過,全家最厲害的,還是它的付費會員制度。

根據@商業地產頭條 的數據,全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 700 萬付費會員。按照它 100 塊一年的會費計算,每年光這部分的收入就能有 7 億元。

除此之外,這些付費會員的客單價是非會員的 1.66 倍,到店頻次是普通積分會員的 2.33 倍,一年能給全家帶來 70 億的銷售額。

全家到底用了什麼套路,讓 700 萬人排隊入坑?100 塊一年的付費會員真有那麼香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全家是如何套路你買會員的?

我作為多年會員,不得不說全家的套路實在太深,往往能不知不覺就把消費者轉化了,心甘情願地掏錢辦卡。

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自己受過最嚴重的「PUA」,就是來自全家的會員。

全家到底是怎樣一步步套路用戶、轉化會員的呢?

1)主打高頻鮮食,迎合用戶需求

首先,全家對你的套路,其實從你買便當的時候就開始了。

像全家這種 24 小時的便利店,商品的價格也比一般的超市貴不少,光是貼吧裡就有很多人吐槽全家的價格。

 

這麼高的商品價格,想要獲客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讓用戶辦會員了。

那全家憑什麼能吸引用戶呢?

秘密就是它高性價比的便鮮食便當。

一方面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工作日的三餐是剛需。全家一份便當只要十多塊錢,和動輒二三十塊的外賣相比,非常有競爭力。

與此同時,全家為了保證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會根據產品的銷售情況,每年更換 70% 的商品。官方在宣傳的時候也會提到,每周都會出新品便當。

有網友為了吃一口全家的飯糰,甚至在微博上求起了代購。

求代購全家的大口飯糰,真的好好吃;

全家的金槍魚角飯糰是便利店裡最好吃的,老闆以後搞代購嗎?

……

全家靠著這些便當、小食、關東煮吸引了一大批死忠粉,也讓消費者逐漸接受了商品的價格,成為潛在的會員。

2)積分會員引流,培養用戶習慣

全家積累了一批鐵粉之後,並不急於把他們轉化成付費會員,而是先引導他們去註冊積分會員,培養用戶習慣。

全家的會員體系包含兩類會員,分別是集享卡會員和尊享版集享卡會員。

集享卡會員就是普通的積分會員,只要註冊就能辦。註冊之後就可以積分,一些指定商品還能享受會員折扣。

而尊享版的集享卡會員則是付費會員(簡稱「尊享會員」),用戶需要支付 100 元年費,在一年的會員期內可以享受更多權益。

這樣的會員體系實際上是基於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

人們在接受了難度較小、容易完成的要求之後,會更容易接受難度較大的要求。

因為對用戶來說,如果直接給用戶推尊享會員的話,難度太大。畢竟需要 100 塊的年費,對很多消費者來說門檻太高,接受度比較低。

我肯把手機號透露給你就算不錯了,還敢收費?

而 0 元註冊的積分會員門檻就低了很多。對於很多人來說,本身就經常來全家消費,現在註冊成為積分會員,不僅能攢積分,還能時不時享受會員活動的優惠折扣。

所以全家先把那些忠實的用戶轉化成了積分會員,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和品牌忠誠度,為之後的付費會員做引流。

3)結合消費場景,轉化付費會員

等到用戶逐漸養成消費習慣,對品牌積累了一定的忠誠度之後,線下的店員就會開始推銷付費會員了。

一般情況下,店員會在用戶結帳的時候主動詢問用戶的會員帳戶,如果是積分會員,就會進一步推銷尊享會員。這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用戶分層,讓推廣更加精準。

為了轉化用戶,店員一般有兩種套路。如果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可以享受尊享會員專屬的活動折扣,店員會順勢拿會員專屬的折扣權益作為賣點。

如果是在年底的時候,店員會利用消費者「損失規避」的心理,讓大家買尊享會員。

因為積分會員的積分會在年底到期清零,但是購買了付費的尊享會員之後,積分就能長期有效了。很多人會為了不讓辛苦攢了一年的分失效,想就會考慮辦尊享會員。

4)贈送開卡禮包,打消用戶顧慮

雖然尊享會員的福利對消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畢竟要 100 塊的年費,很多人會擔心回不了本。

全家是如何打消用戶的顧慮的呢?

秘密就在開卡禮包。比如 8 月份的開卡禮包,裡面會贈送 1 張咖啡兌換券和 5 張買一送一券。

       

根據百度指數的人群畫像,全家便利店的受眾主要是 20 到 29 歲的年輕人、上班族。咖啡對於他們來說是消費頻率非常高的商品,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從優惠力度上來看,全家最常見的拿鐵咖啡 12 元一杯,這幾張優惠券相當於節省了 72 元,光是咖啡就能幫用戶「拿回來」一大半的會員年費,

這樣能一來,能讓用戶立即感受到付費會員的價值,「低成本+高收益」,轉化用戶就很容易了。

5)設置積分抵現,讓用戶「佔便宜」

前面說到的都是吸引用戶辦會員卡的手段,全家的最終目的還是想讓消費者們在門店買買買,給自己帶來持續的收入。

而全家的積分策略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其實很多商家都有自己的積分體系,但是大多比較雞肋,一般只能在自家的積分商城裡面兌換禮品,可供選擇的商品也很少。

但全家的積分就很實用,可以在下次消費的時候直接抵用。

每 100 積分可以在門店消費時抵 1 元,

對於會員來說,每次在全家消費都能攢積分,抵現金。消費越多、積分越多,下次消費抵扣現金也就越多。所以有人會為了攢積分,只要買東西就去全家。最後不知不覺就多花錢了。

100 塊一年的尊享會員,怎麼才能回本?

那麼,全家用盡套路推廣的尊享會員,到底劃不划算?怎麼用才能回本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開卡開始,看看怎想才能用尊享會員的權益省錢。

1)開卡禮包

首先每個用戶新開付費會員或者續費用戶都能領取一份開卡禮包,價值 100 元以上,但每個月份禮包裡的東西不一樣。

比如 8 月份會贈送咖啡券、積分券和甄會選(全家的在線商城)的優惠券等等。即使在線商城的優惠券不經常用,光是咖啡券和積分券也已經回本了。

對於經常喝咖啡的人來說,開卡禮包裡的咖啡券可以額外兌換 6 杯免費的咖啡。按照 12 元一杯的價格來算,可以節省 72 元。

贈送的積分券也很實用,雖然有滿減的門檻,但工作日午飯和同事個拼單,也很容易就能賺到 3000 積分,相當於 30 元。加上咖啡券的優惠就已經能省一百多塊了。

2)專屬活動

除了購買付費會員贈送的大禮包,一些專屬活動也是「薅羊毛」的好機會,比如每周的「瘋狂星期三」活動。

首筆消費 滿 25 元及以上,額外贈送 25 倍積分,最高上限 1000 積分。

這 25 塊錢活動門檻對於我這種很少自己做飯的上班族來說,還是很容易達到的。一份便當加上一些小食、飲料,輕輕鬆鬆湊夠了 25 元。

而贈送的 25 倍積分,再加上尊享會員本身的 2 倍積分,就相當于贈送了 27 倍積分。即使只消費了 25 元剛剛達到門檻,也能積累 675 積分,下次消費可以抵扣六七塊。

如果每周都參加,一年下來攢的積分至少抵扣三百多塊。

3)積分抵現

最後還是不得不說一下尊享會員的積分抵現政策,相當於所有消費都打了 98 折。

雖然積分抵現的折扣看上去並不多,但是如果時不時會在全家解決午飯、買零食咖啡,還是能積累不少積分的。像我過去一年不知不覺在全家花了六千多塊。

按照消費 1 元累積 2 分的積分規則,不算活動贈送的積分,我純靠消費就攢了一萬三千分,可以抵用一百多塊錢。

所以總的來看,如果經常在全家買東西,尊享會員還是挺划算的。

結語

根據@第一財經 的數據,2020 年上半年全國的便利店關店 15 萬家。零售行業單純靠瘋狂開店、野蠻生長的方式來帶動業績已經不行了。

而全家依然能夠保持外資便利店門店數量第一的位置,原因就在於它靠著高質量的會員服務,吸引了一大批忠實顧客。

為了讓消費者購買、續費尊享會員,全家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① 鮮食產品吸引用戶

② 低門檻積分會員引流

③ 結合場景轉化付費會員

④ 贈送超值禮包打消顧慮

⑤ 積分抵現讓用戶買買買

而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這個尊享會員確實很香,網絡上甚至有把全家的會員服務比作連鎖超市 Costco。

但全家也好、Costco 也好,它們的成功都是「深耕用戶、重視服務」的結果,值得學習。

相關焦點

  • 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門店閉店 便利店行業疫情下闖關
    來源:經濟日報5月12日,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全時儲值卡、會員積分兌換告知函》稱,因疫情影響嚴重,公司被迫進行戰略性調整,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於5月20日24點0分經營進行調整。擁有儲值卡等的會員可在21日前在直營店消費或退款。這則消息迅速引發消費者關注。
  • 賣玩具年入十多億,泡泡瑪特可不止靠盲盒
    泡泡瑪特憑啥大賺特賺?最近,有媒體稱,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要上市了。對於這家成長飛速的玩具店,其增長邏輯是僅僅是靠盲盒嗎?本次赴港IPO,泡泡瑪特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美元至3億美元。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可能還不了解,但說起盲盒估計大家都知道。泡泡瑪特的盲盒玩具確實非常受歡迎,但實際上,這並不僅是一家賣盲盒的公司。泡泡瑪特其業務圍繞IP和潮流文化展開,產品線早已不只是盲盒。
  • 賣盒子給年輕人的這家公司,憑啥值450億?
    截止目前,超額認購已超96倍,凍資604億。泡泡瑪特本次計劃發售約1.357億股,按每股31.5港元至38.5港元的區間最大值算,將至多募集約52.24億港元,IPO估值將達542億港元。沒有基石投資者,說明一個問題:這些機構認為這家公司太貴了。前端市場火熱,機構投資者理性觀望,這像極了盲盒經濟本身的特性:賺得就是圈子的錢。不過貴與不貴,終歸不是發行價這一個指標來決定的,泡泡瑪特本身還是一家玩具企業,盲盒也是一直存在的玩法。當中國潮玩的用戶土壤逐漸成熟,讓我們回頭再來看,這個450億的成年人玩具到底值不值?
  • 便利店的亮光,簡直是夜歸人的燈塔
    大多數時候我都會先去這家面積不大的便利店逛一圈再回家,哪怕根本沒想好買什麼,也會跟自己說:去了就知道了。最期待有沒有上架新口味的蛋糕或者飲料,總是想試一試;就算沒有「新歡」,買個常吃的麵包或者三明治當第二天的早飯也好。即便偶爾空手而歸,也不覺得是白跑了一趟。
  • 黃金投資可能進入日本的7-11便利店
    黃金投資可能進入日本的7-11便利店 2005年08月15日 10:53
  • 新鮮便當、熱飯糰,京東便利店溫暖「空中飛人」
    京東便利店內的休閒區   這家京東便利店去年就「落戶」在了鹹陽機場,徐姐還記得開店之初,整齊明亮的店鋪、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了很多旅客、機場工作人員的注意,並好奇地走進店裡一探究竟:事實上,在升級成京東便利店之前,門店的定位是特產店,每天的流水只有幾千元。「不會有人在到達一個城市的時候,在機場買特產,在出發區更合適」,京喜通在當地的客戶經理小王在查看門店位置的時候指出,「做便利店更合適,而且目前這一塊沒有其他便利店」。
  • 幫中國戰勝B肝,幫日本戰勝肺結核,這家美國公司卻不收一分錢
    文|擔撲 2020年,中國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到目前已經超過了7萬人感染了這家公司就是默沙東公司。現在全球第六大的醫藥公司,年營收高達400多億美元的公司。不過其實默沙東本來不應該是第六,而是應該第一,因為這家公司總是自己放棄許多賺錢的好機會。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結果發現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讀英文的seven-eleven,有的讀它的簡稱seven,有人讀七么么或七十一,廣東的朋友會讀成七仔。
  • 他物理博士畢業,卻下海經商開便利店,年收入30萬
    在蒙特婁,很多小便利店,雜貨店都是中國人開的。據粗略估計,蒙特婁市的幾千家大大小小的便利店,現在也有近千家是中國人當家了,僅在蒙特婁便利店登記的就有200多家。年近50歲的馬先生幹這行也有很長時間了。他原來的專業是物理,而且已經做到博士學位。
  • 背後靠啥賺錢!
    經常走在大街上,看著很多菸酒店冷冷清清的,整天看不到人,而且裝修豪華,光售貨員就3-4個,卻也不倒閉,到底它靠啥賺錢的? 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我們外行人所不知道的內幕呢?以及開一家菸酒店需要哪些能力要求呢?
  • 日本全家(FamilyMart)打造全新時尚生活方式便利店
    的總面積為579平方米,其中便利店空間 Fammia!!為316平方米,時尚零售空間 Urban Research 為263平方米。門店正中間,設置有38個座位的餐飲空間。面向辦公室一族從門店所在的位置,以及其「WORK TIME SUPPORT」的門店概念,不難猜測其目標客戶群是辦公一族,而便利店與買手店(Select Shop)的結合,意在為彼此「引流」。
  • 天津便利店啟用保溫箱出售飲品 加熱不加價
    記者在採訪中也注意到,天津市很多便利店都在第一時間啟用了保溫箱,保溫箱中裝滿了各種聽裝和瓶裝的咖啡、奶茶、紅茶等熱門飲料。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近連續降溫也讓熱飲料人氣大增,有的時候一天要為保溫箱補十幾次貨。價格方面,與路邊攤販加價銷售不同,在大多數便利店,加熱飲料都不會加價出售。   除了飲料以外,很多便利店還提供食品的加熱服務。
  • 憑啥呢?
    在很多人眼裡,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表示,他有三個理想。我們都知道核反應堆的主要燃料是鈾,而天然鈾中只有約0.7%的同位素能被直接利用。但是,利用行波堆技術,鈾資源的30-40%,甚至60-70%都可以物盡其用。而且,和其他核反應堆不同的是,行波堆技術還可以利用被廢棄的鈾同位素,甚至是只經過簡單轉化的核電站廢棄燃料,對其深度焚燒而產生巨大能量,將沉重廢物負擔轉換為高額經濟效益。
  • 北京後半夜的秘密,都藏在便利店夜班店員的腦袋裡
    北京有近兩千家便利店,其中接近半數24小時營業。國貿的一棟寫字樓下,便有四五家全天運轉。到了後半夜,四面的高樓大多熄滅了燈影,街道變得昏暗,便利店的燈牌成了黑夜裡最顯眼的標誌。小偉和強哥是其中一家便利店的夜班店員。
  • 靠論文拿投資,8年連續虧損,仍估值500億,這家公司靠的是什麼?
    作者丨汶蔚8年,一誕生就具有超強吸金力,從創業之初的0到如今估值500億,背後投資陣容堪稱豪華;8年,爭議不斷,有人稱其為PPT企業,雖標榜自己是行業「先驅」,但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隨著獲批受理消息的傳開,這家飽受爭議的獨角獸自此也揭開神秘面紗。靠論文拿到投資 8年估值500萬時間倒回到2012年,2012年的電子產品市場,還沒有曲面屏的概念。在這一年,29歲的劉自鴻創立了柔宇科技,目標是做可摺疊彎曲的顯示屏。
  • 《脫口秀大會》王勉憑啥能靠「吼」奪冠?楊蒙恩的段子給出了答案
    王勉的表演形式如果要是第一次看的話確實是挺有意思,但是很多網友表示這種表演不耐看,因為每次都是一樣的模板,看幾次過後就膩了,尤其是他的輸出全靠「吼」,以至於看久了會覺得很「吵」。相信有些人會問,如果要是很多人不喜歡王勉的表演,那他是怎麼奪冠的呢?
  • 7-Eleven的擴展之路遭遇「扯後腿」,將關閉1000家未盈利便利店
    日本7-Eleven(7-11)母公司7&I控股(Seven & i Holdings)宣布,將關閉1000家未能盈利的7-11便利店。另外,旗下伊藤洋華堂(Ito Yokado)、SOGO及西武百貨的多家地區分店也會結業,並裁員約3000個職位。
  • 7-Eleven母公司董事長兼CEO鈴木敏文宣布離職
    騰訊證券訊 北京時間4月8日凌晨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便利店行業的先驅、以東京為基地建立起了龐大的7-Eleven「帝國」的鈴木敏文(Toshifumi Suzuki)周四稱其將會離職,此前他在一場董事會衝突中輸給了美國對衝基金巨子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
  • 成立11年,虧損11年,B站股價憑啥暴漲900%?
    2009年,A站鬧了兩波事,6月份團隊起內訌,7月份伺服器故障,直接宕機了一個月。這就讓當時的資深會員Bishi實在看不下去,憤然離去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網站「Mikufans」。當時的打算不是取代,而是作為A站備胎用的,半年後, Bishi把網站名稱改成了與他喜歡的動漫女主角御坂美琴暱稱BiriBiri發音相近的——BiliBili,B站就此誕生。
  • 店面由圍牆隔離,廚房緊靠電線桿,這家蒼蠅館子份量足味道特家常
    而且蒼蠅館子由於其獨特的特性,可能藏在居民小區裡,例如幹海椒抄手;也可能就在小區的大門口或是走廊小巷裡,再就是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家蒼蠅館子了,嚴格來說都算不上店,店面就靠在停車場的出口,店裡面都沒有牆,靠著馬路上的鐵欄杆而已,廚房露天,如此簡陋的館子有啥好吃的呢?上次為了給圓圓配眼鏡,我們跑到了荷花池附近的眼鏡中心購買,中午時分為了果腹,就路過了這家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