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啤酒的,其實是果蠅| 果殼 科技有意思

2021-01-19 果殼網

(amber_tear/譯)啤酒的特殊氣味我們輕易就能識別,對啤酒迷而言它的魅力更是不可抗拒。然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種香味原本並不是為了吸引人類的,它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吸引另一種生物——果蠅。

事實證明,那些讓人討厭還總也抓不著的小蒼蠅,對啤酒製造商來說並不僅僅是個大麻煩。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這種味道上,酵母和果蠅演化出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酵母能夠產生少量的揮發性物質,這些物質賦予了啤酒類似成熟水果的刺激性氣味。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能夠控制這些芳香物質合成的特殊基因,如果敲除這種基因,釀酒酵母(S. cerevisiae)就不再釋放出水果氣味了,而如果過度激活這種基因,酵母產生的香味就會更濃鬱。

幾年前,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生物工程師凱文·韋斯特裡彭(Kevin Verstrepen)在研究中注意到,實驗室裡的果蠅喜歡聚集在這種基因被過度激活、香味濃鬱的酵母周圍,而沒有香味的變種酵母則無「蠅」問津。「當時我就大概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 他說。

10月9日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韋斯特裡彭帶領的研究團隊就「果蠅對變異的啤酒酵母的反應」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將果蠅裝入籠中,並向籠中鼓入從不同釀酒酵母培養基中收集到的氣體。不出所料,味道最難聞的氣體最受果蠅的喜愛,而對沒有任何果味的氣體,它們則完全不予理會。此外研究者還發現,當果蠅落在散發著水果味的酵母上時,腿上就會無意中沾上酵母菌,然後果蠅就會將這些微生物帶到籠子的其他地方。

把這些趴在酒瓶上的果蠅想像成飛舞在花叢中的小蜜蜂,似乎也是萌萌噠!圖片來源:sciencedaily.com

據韋斯特裡彭所述,酵母和果蠅都可以從這種香味中獲益,而且它們之間的這種關係很可能已經存在幾百萬年了。果蠅以釀酒酵母等微生物為食以補充蛋白質,而這種味道會引導它們飛向香味的源頭;作為交換,酵母可以搭果蠅的「順風車」擴散到新的生境中。韋斯特裡彭認為,「這應該是首次對基於氣味產生的合作模式所進行的研究了。」他還提到,因為酵母無法自己移動,所以它們很可能將此作為從營養匱乏環境中離開,遷往營養豐富環境(比如成熟的水果或者腐爛的垃圾堆,這也是果蠅經常光顧的地方)的新策略。

啤酒科學家史蒂夫·華格納(Steve Wagner)沒有參與此研究,但他也表示:「這種共生關係肯定對雙方都有利,而且我覺得這種關係開始的時間,遠比人類在八千到一萬年前發明發酵飲料的時間要早。」這種以芳香物質為基礎建立的共生關係可能同樣適用於其他微生物。韋斯特裡彭說道:「這種關係實際上應當是很常見的。我們認為一些病原微生物和昆蟲之間甚至也可能使用了這種策略。」

釀酒者通常十分討厭果蠅,因為它們會帶來一些他們不想要的微生物種類。比如說,因為果蠅經常在腐爛的水果周圍飛舞,這樣就會攜帶上一些乙酸菌;然後它們就會把這種能把酒精轉化為醋的微生物帶到啤酒廠,一屋子的酒就全被毀了。

但現在,啤酒製造業開始流行「自然發酵」——讓微生物自發地進入啤酒裡,以獲得更加獨特的地方風味。對此韋斯特裡彭認為:「你可以在你的葡萄園裡捉幾隻果蠅,把它們放進葡萄汁中,然後你就可以得到一杯獨一無二的葡萄酒啦。」韋斯特裡彭還稱,他正在考慮用果蠅替代機器,幫助釀酒者選擇更優良的酵母菌株。

 不過,他也提到:「老實說,這些想法還是在某個周五的晚上,我喝高了之後冒出來的。」(編輯:球藻怪)

相關焦點

  • 真正「懂」啤酒的,其實是果蠅
    (amber_tear/譯)啤酒的特殊氣味我們輕易就能識別,對啤酒迷而言它的魅力更是不可抗拒。然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種香味原本並不是為了吸引人類的,它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吸引另一種生物——果蠅。事實證明,那些讓人討厭還總也抓不著的小蒼蠅,對啤酒製造商來說並不僅僅是個大麻煩。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這種味道上,酵母和果蠅演化出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酵母能夠產生少量的揮發性物質,這些物質賦予了啤酒類似成熟水果的刺激性氣味。
  • 姬十三:果殼有意思,我沒意思
    這是一個越來越浮躁的時代,我們每天被快節奏的信息擠壓,焦慮、崩潰的情緒時刻撲面而來,如何在這樣的時代真正「把有限的生命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成為我們時常思考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虎嗅聯合掌上生活App,對話六位獨具生活態度的先鋒人物,講述他們的選擇、堅守、創造和改變。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萬種,在這裡,或許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果蠅愛吃水果?錯,其實果蠅不吃水果,消滅它們有這些方法
    要問我夏天什麼蟲子最討人厭,我肯定會仰天長嘯大喊三聲:果蠅!果蠅!果蠅!反正大家對果蠅肯定不陌生,它們長得很像蒼蠅,只是體型迷你了許多。但有時候就算及時清理垃圾也沒用,果蠅體型很小,會鑽紗窗,你家樓上樓下的鄰居家如果有果蠅,也會順著紗窗飛進你家,大夏天的也不能一直關窗戶悶著,簡直喪病!好了,發洩得差不多了,我們來好好認識一下果蠅吧。果蠅,正式名黑腹果蠅,學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雙翅目、果蠅科、果蠅屬的成員。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2015-06-02 15:05
  • 樹立正確手淫觀| 果殼 科技有意思
    對此,李志民老師認為:真正的危害不在於手淫,而在於對手淫的不正確認識。(來自性學家李志民博客)(果殼性情微博,重口味慎入 http://t.sina.com.cn/guokrsex )
  • 果殼220W+之後:未來科技傳播怎麼玩?
    那麼果殼是用了什麼法寶,讓高冷的科學對大眾敞開懷抱呢?2016年科技領域無疑還會爆發無數大頭條——我國迎來宇航發射大年;基礎科研方面新粒子、暗物質有望取得突破;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網際網路加速融合,走入生活;全球氣候變化讓科學家預言「人類世」的到來……如此之多的大事件,科技報導如何真正找到內容價值+社交傳播的雙重潛力呢?
  • | 果殼 科技有意思
    根據Sciencedaily網站的報導,亨利和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魯特.戈雷利克(Root Gorelick)副教授提出,儘管遺傳多樣性可能源自於基因的不同組合,但是性行為的主要作用卻不是促進遺傳多樣性,更確切地說,它的作用其實是保證基因體儘可能穩定,從而維持一個物種的特性。 這篇論文 已經被《進化》(Evolution)雜誌選為封面文章發表了。
  • 果蠅何來?
    其實這些基本上都是果蠅啦。。。。。。。。粘捕式捕蟲燈上捕獲的黑腹果蠅。【二】果蠅算個什麼東西?果蠅隸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環裂亞目(芒角亞目)果蠅科的門下哦。植物莖幹上的果蠅【三】果蠅是天上飛下來的嗎?當然不是。若發現果蠅數量較大,周圍必定有其喜好的孳生物質,這是必然。
  • 酒桌上一杯白酒到底等於幾瓶啤酒?專家解釋後,網友:懂了懂了!
    現在白酒和啤酒可以收這麼多,酒友們在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飲品了,當然在餐桌上有的人非常喜歡喝白酒,也有的人喜歡喝啤酒,不過大家知道酒桌上的一百八九到底等於幾瓶啤酒嗎?其實近段時間臨近年關了,我聚餐到最後也越來越多了,那麼在九州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酒桌上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把白酒和啤酒混著喝,默默把白酒和啤酒混著喝的酒又往往是第一批最早的,接下來就是那些只喝啤酒的酒友們,反而比喝白酒的酒鬼們要先這一步,為什麼白酒度數明明要比啤酒的度數高那麼多,反而喝啤酒的會先醉呢?酒桌上一杯白酒到底等於幾瓶啤酒?專家解釋後,網友:懂了懂了!
  • 知乎與果殼:情懷之下,只有無奈
    無獨有偶,僅幾天後,果殼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個輕型應用,叫做「分答」。因為兩款產品都是「知識共享」與「知識變現」的探索,一時間在科技行業內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知乎和果殼作為國內的兩大知識社區,推出至今即一直被眾多媒體關注,而它們常被受質疑的也是「如何變現」的話題。如今,它們推出的產品正是「一次有關內容變現的實驗」,引發廣泛傳播和熱議也順其自然。
  • 【專訪】MOOC學院宗唯伊:她比科技更有意思
    【專訪】MOOC學院宗唯伊:她比科技更有意思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 專挑處女果蠅?實驗人員:為了科研
    原創 子墨先森 果殼 收錄於話題#科學X計劃3個提到果蠅,很多人立馬想到爛水果旁邊那堆煩人的小蠅子,轟都轟不走,然後掏出手機搜索:「怎麼消滅家裡的果蠅?」生活中的果蠅太煩人了 | Cartoon Hangover其實,果蠅並非一直都是這副令人厭惡的面孔。作為現代遺傳學之父摩爾根一手提拔的遺傳學大將,果蠅至今都在為全世界的科研立下汗馬功勞。一隻小小的果蠅,為何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 每次喝啤酒都會招來蒼蠅,作為啤酒發燒友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現在天氣是越來越冷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與親朋好友一起去吃火鍋,然後再喝上幾瓶啤酒,但是喝酒喝得正起興的的時候,總有一些不識趣的蒼蠅不請自來,它們在酒杯上空盤旋,在啤酒瓶上空降,在餐桌上與你共品美酒,這種場景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作為一個啤酒發燒友你是否會困惑,為什麼每次喝啤酒都會招來蒼蠅呢
  • 知乎與果殼的殊途同歸
    反而是Quora,這個對知乎而言真正意義上的產品鼻祖,現在卻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在知乎上,有一條名為「知乎和Quora的差距在哪」的問題,吸引了23個回答,其中大部分用戶反應知乎在專業性上遠不如Quora,賣弄機靈的居多,真正貢獻知識的偏少。
  • 【果殼3周年】性情站十大文章推薦!
    轉眼間,果殼已經3歲了。(此處應有掌聲)三年來,果殼主題站奇文屢出,力求將有意思的科技融入簡明生動的文字中。哈姆太郎曾經曰過:「即便我身處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節操之王。」作為果殼網最有節操、沒有之一的主題站,性情站三年來最受矚目、最值得推薦的10篇文章究竟是哪些?現在就為你揭曉。  PS: 什麼?你問如果把這些文章都看完了,接著該做什麼?唔,你說呢?
  • | 果殼 科技有意思
    (參考資料3中有果殼網友整理的《人類性反應》的內容)。性愛的科學在《人類性反應》一書中,馬斯特斯醫生與維吉尼亞首次提出人類的性反應分為四個周期——興奮期、平臺期、高潮期和消退期。這四個階段的劃分並不是臆想,而是來自於包括心律等生理數據的分析和比對,具有很高的精確性。
  • 果殼顧曉斌:2014,智能手錶真正破冰之年
    蘋果Apple Watch的發布,Moto 360的面市,再加上包括果殼電子、三星、LG產品的更新迭代,2014年智能手錶領域算是真正開始熱鬧起來了。來自諮詢機構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據瑞銀集團(UBS)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0%的消費者聲稱他們明年很可能會購買一款智能手錶。瑞銀還認為蘋果明年將售出2400萬隻Apple Watch。
  • 氮氣啤酒是什麼鬼? 啤酒中的黑科技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氮氣啤酒是什麼鬼? 啤酒中的黑科技了解一下 氮氣最近非常流行,不論是傳統的健力士,還是美國的各大酒廠,甚至中國的一些家釀愛好者們,都開始使用氮氣作為填充氣體用來打酒。今天,我們就聊聊氮氣啤酒那些事。
  • 松鼠的11年果殼夢-虎嗅網
    隨著最高領導人「把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的觀點提出,以及去年中小學課標裡「科學」課程的加入,將給未來科學愛好者提供充足的土壤。創業如同混實驗室在果殼成立第二年的時候有過一場關於「午餐到底應該幾點吃的辯論」。
  • 果蠅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01果蠅是發酵水果的跟隨者果蠅包括果蠅科(Drosophilidae)中的許多小蠅,例如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櫻桃果蠅(亞洲果蠅)(Drosophila suzukii)。這些昆蟲非常小(約2至4毫米長),顏色從黃色到棕色到黑色不等。它們遍布在世界各地,尤其在潮溼的熱帶地區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