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

2020-12-05 任教師分享恩典

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分享的題目: 耶穌是我們的主

我們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分享你的話語。讓我們透過這樣的經文,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能夠把你的話語用在生活當中,也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對我們有何等的幫助。不單單是學習你的話語,更讓我們把你的話語用出來,不再成為知識,而是成為我們的生命,能夠帶動我們的生活。祝福今天的這段時間,聖靈親自來幫助每一個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哥林多前書》1章1-3節

神旨意,蒙召做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寫信給在哥林多 神的教會,就是在耶穌基督裡成聖,蒙召做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

這是保羅很平常的一個書信問安,看起來好像跟其它的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實際上,對哥林多教會的問安,還是有特別的意義。使徒保羅,雖然在眾使徒當中是最有學問的一個,曾經在當時最有名的拉比,迦瑪列的門下受教,就是法利賽人當中的法利賽人,知識非常的淵博,學問、地位都很高。但是保羅對那些崇尚智慧的哥林多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並沒有說,他是迦瑪列的門生,也沒有對自己過去的成就多做介紹,他卻自稱為奉神旨意,蒙召做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強調他是從神而來的呼召;他是強調他現在做的事情是奉神的旨意,那我們也要學習保羅這樣的介紹方法。

對別人介紹自己,這種方式是最合宜的,無論我們的名氣、恩賜、資歷有多大,這一切都是來自神的恩賜,也都是蒙召做耶穌基督僕人的,所以我們應當誇的是耶穌基督,而並非是我們自己。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很嚴重,但是卻沒有定罪、打擊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基督是他們的主。保羅仍然向神禱告,讓恩惠、平安歸於他們。

當一個人真正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他的生命就會發生改變,生活也會發生改變,這是神恩典的力量。而哥林多人只是了解一點點神的恩惠,他們的生活還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保羅期望他們明白神的恩典,並且能夠活出來,這也去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保羅為什麼要這樣去問安哥林多人呢?因為哥林多人當中,有很多人懷疑保羅使徒的職分是自封的、是假的。

所以保羅在書信的一開始,就使用使徒的身份對他們說話。我們來看一下,第一節的內容,奉神旨意,蒙召做做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

奉神旨意,是表示他現在的身份,是出於神的旨意,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己取來的。做耶穌基督使徒,這句話就表明了一個事情: 他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他是受差遣傳耶穌基督福音的人。使徒有一個特點,首先是屬於主的,其次是被主差遣去傳福音的。這節經文其實包括了保羅的蒙召,和他做使徒這兩部分的經歷。保羅從蒙召到成為使徒這期間,其實隔了相當長的時間。根據《使徒行傳》9章所記載的,保羅在得救的時候,就是他真正認識主耶穌督是主,那個時候算起來,一直到後來他出去服侍,中間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實在他在剛得救的時候,神就已經呼召他做傳道人。

那時他的名字還叫掃羅,很多人很害怕掃羅,認為他是個極端分子。把很多基督徒都下到監獄裡邊,也殺了很多的人。很多基督徒一提起掃羅的名字,就特別的害怕。但是當掃羅想大發熱心去護教的時候,就是為了過去的那個信仰大發熱心的時候,在大馬士革的路上,一道大光就擊中了掃羅,主耶穌親自對他說話,然後他的眼睛就看不見了,在《使徒行傳》裡,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段故事,後來我們的主就差遣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亞拿尼亞。

《使徒行傳》9章15-16節:

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 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

你要知道亞拿尼亞,還沒有去給掃羅禱告的時候,我們的主就已經對亞拿尼亞說了,他是我揀選的器皿。以後保羅要做什麼事情呢?在外幫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從這你可以了解到,他使徒的職分,是神親自為他立的讓他奉差遣出去傳揚主的名。但實際上他從得救開始,一直到後來他開始去做使徒的工作,那都是很久以後了。《使徒行傳》13章以後,才記載他受聖靈差遣,開始他第一次旅行布道的見證。在這期間,也就是從他得救,到第一次布道旅行中間的這段時間,保羅曾經到阿拉伯的曠野,有三年的隱藏靈修生活。

後來他又回到大馬士革,再一次回到了耶路撒冷,去見了彼得,這是在《加拉太書》1章裡向我們介紹過了。最後他回到了安提阿教會,與巴拿巴等人同作先知和教師的工作,直到《使徒行傳》13章,他受聖靈差遣,去外面傳道,這中間大約14年的時間。保羅蒙召得救的時間,大約主後33年左右,就是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之後,沒多長時間。然後他開始奉差遣去傳道,是在主後47年左右,就是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大約有14年的時間,他才開始去做外邦人的使徒,在這當中,是參加了各種訓練和侍奉。這些都是神的造就,為要預備他完成日後,神要託付給他的使命。所以在這裡給大家簡單說一下,服侍神,絕對不是學了一些神學理論,就可以開始的,必須要有呼召,和實際服侍的經歷,這個不是一兩年就能練出來的,必須有實際的去服侍的經驗和經歷。使徒保羅對神的認知,和對自己的使命是相當清楚的。

《使徒行傳》20章24節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基督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保羅在說這段話語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被呼召要做什麼了,他知道自己從神那裡領受的職事到底是什麼,就是要證明神恩惠的福音。看到哥林多教會情況的時候,保羅為什麼要介紹自己是使徒呢?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哥林多人有人懷疑,「保羅這就是故意來找事了,看你不像使徒。」那麼保羅他自己心裡明白,他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解釋這個,但是為了哥林多人的信心,他做了一些簡單的強調。

在這裡他又提到了另外一個人,名字叫所提尼。其實在原文希臘文裡,兄弟所提尼的前面,是有一個定冠詞的,這是表示那一位兄弟所提尼。這說明所提尼非常熟悉哥林多教會。他很有可能就是在哥林多教會做管理的。因為保羅所傳的福音,他曾經為福音受苦了,這在《使徒行傳》18章17節裡邊,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保羅在此跟所提尼一同署名,或許就是因為他是哥林多教會原來的成員,目前正跟隨著保羅到以弗所去傳福音,而他對哥林多教會的情況又相當的熟悉,又為當地聖徒所敬重。

既然有人懷疑保羅的這個職分,所以他並沒有像其他的書信那樣,承認自己是神的僕人,而是說奉神旨意。在此我給大家強調一下,傳道人的身份和地位,絕對不是出自於才幹,或者聖經知識多少,而是被神呼召,並且差遣。不能因為這個人聖經知識比較多,就是牧師;這個人聖經知識不太多,就不算牧師。不能憑這些來評判傳道人的身份和地位。主要是看他對神有沒有呼召的回應,以及是不是被神所差遣的。有人說了,「我怎麼才能分辨出來呢?」首先你得知道他到底為什麼而服侍?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的目的性到底是什麼?有些人服侍,是因為他家人就是牧師,所以不得已才做牧師,這就肯定不是被神差遣的。目前是被強逼著出來的。有一些牧者說「我看到了靈魂的渴慕,我看到了靈魂的可憐,所以我願意去做這個事工。」像這樣的是從神而來的。

為了讓哥林多人相信,在《哥林多後書》裡面,保羅講了自己的見證和被神呼召的過程。奉差遣,有一個特點是:行事說話,都是遵照差遣他的那個人的命令,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去隨便亂講的。所以一個真正被神所差遣的傳道人,他講的首先是符合聖經的東西,是主耶穌的命令,而不是隨便在講臺上胡說八道,那個一定不是奉主而來的信息。所以主的僕人所傳講的信息,不應該老是講他自己幹了啥、、、,有什麼成就,而是應當把神介紹給其他的人。所以傳道人所需要自我介紹的,絕對不是他屬世的地位或者頭銜,而是要顯出跟他講話的那一位,也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以此來高舉耶穌基督,而並非我們自己。世人一般在在做介紹時會說,我得了多少個學位,在多少個專業裡面我曾經做過什麼,像做求職簡歷一樣。但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邊,要高舉的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曾經改變可了我。所以我也願意被主差遣,去做主耶穌基督的見證,這才是我們應當去介紹的部分。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裡邊曾經也做過簡單的介紹,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哥林多前書》15章9-10節: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 神的教會。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 神的恩與我同在

保羅在做介紹的時候,他強調並不是自己怎麼樣,他一直在強調說,我今天成為這樣的人,是因為神的恩典才成的,是祂賜給我的恩典,這不是我,是神的恩典與我同在。這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部分。所以當你看到一個牧者,總是強調自己曾經有多少名銜、多少地位,做了多大的事的時候,把主放在一邊不做介紹的時候,我們要謹慎來分辨了。像所提尼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保羅卻非常敬重所提尼。《哥林多前書》是他跟所提尼共同署名的,這點說明了什麼事情呢?首先說明,一個真正神的僕人、神所差遣的人,是尊重其他的牧者的。

那作為信徒來講,也必須先學會去尊重牧者,互相尊敬。高傲、輕視別人的人,並不適合做服侍。而保羅在此尊重所提尼,正好是給哥林多人做榜樣,因為哥林多人的特點就是互相拆毀,連保羅也詆毀,懷疑,說三道四。同時這也說出了保羅的謙卑,他不單知道神的恩典,而且很實際的活了出來。

我們一起來看,《哥林多前書》1章2節:

寫信給在哥林多 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做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

首先他寫信的對象是給哥林多教會的,但同時他強調,哥林多教會是神的教會,教會是寄居在地上,但是屬神的。我們的神尊重各地方教會,也認可每個教會都需要有帶領的人,也就是服侍人員,這點大家一定要清楚。今天有很多人說,「我們不用分你的、我的了,就不用建教會了,都歸一個人管理,都屬於耶穌基督多好啊。」其實這是否定了地方教會的存在性。

我們應該像保羅對哥林多教會那個樣子,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這就證明這也是神認可的事情,神非常尊重地方教會。每一個地方都有他獨特的存在的價值,每一個教會都應該有神所立的牧者,或服侍人員,因為教會是屬神的。保羅在此特別提到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表明了一個事,教會是屬神的,不是屬於任何一個人。雖然我們做管理的人,在管理這間教會,但這教會仍然是屬神的。作為信徒或服侍人員來講,要怎麼做呢?我們既要尊重神所立的牧者,不要隨意去詆毀一個牧者,因為如果他是神所立的,你就是在詆毀神了。同時也要知道教會是屬神的,決不可以任意而為。想在教會裡幹什麼,我就幹什麼,不服教會的安排,這也是不可取的。對哥林多人來說,強調教會是屬神的特別重要,因為他們正在把教會當做人的,「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 他們就是把教會當做是某個人的,結果按著人分起派別來了。所以大家要清楚,無論是哪一個信耶穌的教會,都是屬於我們的主的。

下一句: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做聖徒的。

這表明了信徒得以成聖,乃是完全根據進到了耶穌基督裡邊。成聖是什麼意思呢?成聖是從世界當中被分別出來歸於神。今天我們讀《哥林多前書》1章2節的時候,就要更新我們過去一些舊的思維和觀念了。很多人一直說,「我們今天雖然是得救了,但是還沒有成聖,我們正在努力的成聖。」可是今天保羅在這裡就告訴我們,他寫信給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做聖徒的。在保羅看來,哥林多信徒已經成聖了,不是正在成聖,是已經成聖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已經信了耶穌了,已經在耶穌基督裡邊了。成聖是完成時,不是進行時

《以弗所書》1章4節: 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這就告訴我們,成聖已經被耶穌基督完成了,不是正在成聖,是已經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了聖潔,無有瑕疵。在屬靈當中,我們已經被主分別出來了。成聖不是因為行為成聖,而是因為真理成聖

《約翰福音》17章16-19節:

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 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

今天有很多人以為成聖是行為改好了,才能稱為聖潔,絕對不可以說現在我們已經成聖了。可是在這裡主耶穌親自就告訴我們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作為神的道,我們怎麼樣去做呢?相信!所以耶穌說,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就是我們信耶穌的時候,我們就被神分別為聖了。成聖是因著聖靈而成為聖潔

《哥林多前書》6章11節: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

如果按照過去傳統的教導,說必須行為變好了,才能夠成聖,成聖是一輩子的事。那麼保羅的這段話語裡說不過去了,因為都知道哥林多的行為真的不怎麼樣,甚至可以用敗壞來形容。可是保羅是怎麼說的呢?你們中間從前有人也是這個樣子,那敗壞的行為,但如今,他們是怎麼成聖的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就是聖靈了,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這是保羅對哥林多人的一個介紹,他們已經藉著聖靈成為了聖潔。

所以我把成聖這個概念通過3點,給大家做了一個分解,後面我們會再做詳細的介紹。儘管哥林多教會的人生命幼小,並沒有活出這聖潔的生活來,但是保羅仍然稱他們為聖徒。不是因為他們行為好了,才能被稱為聖徒,而是因他們們接受了主耶穌,他們就被稱為聖徒因為他們已經蒙恩得救了,在身份和地位上都是被神分別出來的人。

當你接受耶穌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蒙恩得救了,你也被神稱為聖徒,我們都是蒙恩做聖徒的人。弟兄姊妹,一定記得保羅的這段話語,我們是蒙召做聖徒的人,不是蒙召做罪人。很多人蒙召以後,天天做罪人,喊著罪孽深重。天天在罪孽當中活著。除非意識到我們自己是聖徒,在主裡面,我們有何等尊貴的地位和身份。否則你就不可能在地上過聖潔、得勝的生活所以你首先得記得,你已經成聖了,你被稱為是聖徒。

看下一句:以及各處所有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

這封信不單單是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不要認為哥林多人太敗壞了,保羅要借著這封書信歸正他們。這封信也是給全世界承認耶穌基督是主的人,也是給這些教會的。各地的教會都有問題,未必和哥林多教會一樣,但問題都差不多,程度上或許有些差異罷了。而哥林多教會只不過是一個綜合,事情比較多的一個教會而已。

所以神的僕人所傳給不同教會的信息,都是我們應當去留心、注意的。在這裡說,給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有人說了:「我不求告耶穌,是不是這書信就不是給我的呢?」求告一詞,在這個地方不是形容一種動作,也不是指禱告,是形容一種人的存在。求告主的名,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時期,指的是信徒的日常生活,已經跟當時的人有所不同了。他們在做事的時候,去求告主名。在特徵上,就是在行為上,已經有所不同的這麼一群人。比如說,這群人他們嘴裡會經常說,「讚美主!感謝耶穌。」很明顯,他們是在求告主名。比如說我們一提到「阿們」就知道那是信耶穌的那一類裡邊的。如果提起別的號,可能知道他是信那個的。這些都叫做一種求告主名,一種信耶穌之人的特徵。大家明白了嗎?

在當時那個時代,求告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就被稱為是聖徒,就是已經稱主耶穌是他的主了,心裡已經相信了。所以如果相信,你是一個耶穌基督的門徒,或者說,你也是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那麼這封信裡邊的教訓也是給你的,你要留心去聽啊。在《啟示錄》當中,有一句話經常被提起來,那就是:「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那麼怎麼樣去聽神的話語呢?後面,保羅也給我們做了一些介紹,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雖然這是一句很簡單的問安語,很多保羅的書信一開頭都是這麼去問,只有在本書當中加上這麼一句話,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那麼保羅的用意是在什麼地方呢?用意是使那些哥林多教會當中,分門結黨的人把目光放得遠一點,基督耶穌不單單是那一群人的主,也是一切在各處求告主名的人的主

很多人就說了,「我就覺得彼得所信的那個主才是我們的主。」「我不那麼認為,我覺得保羅所信的那個主才是我們的主。」他們把那一小群人所信的主當做主了,好像別人信的都不是一樣。保羅在此告訴他們說了,基督不僅僅是你們所說的那個彼得的主,也是在各處求告主名之人的主。他們都是屬主耶穌基督的,所以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就算你今天說了,彼得信的那個主,保羅信的那個主,亞波羅信的那個主,不是一樣的嗎?如果我們信的是同一位主,那我們憑什麼在各地就開始互相攻擊呢?所以這一點是我們一定要謹慎的方面。

今天甭管他是律法下的,還是恩典下的;國內的、國外的,只要他信的是耶穌,我們就不要去彼此攻擊,因為你攻擊信耶穌的人,實際上你就是在攻擊你的肢體。既然都是屬於主耶穌的,我們就應當彼此相愛。這一點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去學習的部分,就是你首先要打破這門派的觀念。今天國內外有多少分門結黨的事情啊,有的一個教會裡面有好幾個派別,天天在那兒爭鬥,這不正就是哥林多教會的一些問題嗎?他們的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就是沒有把主當做主,也沒有看到主耶穌就是教會的頭。所以保羅在此告訴他們說,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這是很重要的。希望今天這段話語,我們時時刻刻記在心裏面,不要輕易去貶低某一個牧者,也不要輕易地去攻擊某一個信徒。如果他真是信耶穌的,你就是在攻擊你的神了。

主耶穌希望的是我們彼此相愛,把各門派的觀念全都放下來。你只屬於耶穌基督。你有一個管理者,比如某個教會的牧師,他是你的管理者。但你的目光,要仰望的絕對不是這個人。而是耶穌基督。我們尊敬人,同時我們也要聽從神的話語。如果這個牧師所講的違背了《聖經》,把他違背的部分忽略掉就可以了,但不要去攻擊這個人,就算某一個牧者很有能力、很有恩賜、能行神跡,你要切實記得一件事情,他仍然是神的管家。你不能把這個人高舉超過了耶穌基督。你得知道一件事情,基督是他的主,也是你的主。也絕對要記得;耶穌不是某一小片人的主。最近有些異端就說,「你不知道啊,耶穌基督第二次都已經再來了,我們這一小群人,我們都已經看見了呀。」這就肯定出了問題了,耶穌基督絕對不會為了一小部分人,就偷偷的就降臨下來。祂的出現一定是為了所有相信祂的人。所以我們有這些智慧之後,其實分辨一下,教會裡邊有一些錯誤的東西就很容易了。

《哥林多前書》1章3節的內容: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

從人的角度來看,哥林多人已經如此敗壞了,生活是如此的混亂,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按照今天很多傳統教會的做法,那就是,你都敗壞到這個程度,直接把你排擠出去,免得你汙染了這間教會。那如果這間教會裡面全都成這個樣子,怎麼辦?直接把他們打為異端,就完事兒了嗎?這樣的處理方式多簡單呀。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哥林多教會的這群人,就不該被拯救。這樣的一群人,活在世上簡直就是說讓主蒙羞啊。最近有很多人就說,「你看你活的,生活這麼敗壞,你簡直就不配活在這世上,你還信耶穌呢,簡直就是讓主耶穌基督蒙羞了。」那哥林多教會實際上就是這麼敗壞,你們仔細地讀完整卷的《哥林多前、後書》你就明白了,他們的生活真的非常的糟糕,幾乎全都是順從世俗在活著。

按照今天很多人的說法,那就是這群人,應該好好的去背一背十條誡命,應該讓他們多明白律法,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多麼的敗壞。然後讓他們天天向神去痛哭流涕的認罪,這才是出路啊。但是保羅的處理方式似乎卻不是這樣。保羅卻認為他們今天的生活,之所以如此的敗壞,跟沒信的差不多。甚至說,比不信的還糟糕,正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大家能理解保羅的這個心意了嗎?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一提起恩典,他能誇誇其談,能說出很多恩典的教義,能說出很多恩典裡的不定罪、赦罪、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做了什麼。可是用到生活當中的時候,一點兒小事兒就能把他絆倒。就能懷疑神、埋怨神。這證明他還是不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

所以今天我們教導大家的,絕對不是讓你們去明白更多的知識,去聽無數牧師的講道,讓你知道耶穌。你是要活出來,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如果我們把這當做是一種知識、一套系列課程去學習,最終你學習的腦袋很大,身子很小,不會用,這也是白搭。所以說,在哥林多教會,他們各方面的恩賜都很全備,知識也很多,就是遇到生活不會用。這個教會就很奇葩,很多人非常軟弱。有很多病人,還有很多人年輕輕的就死了。是一個不健康的教會。不是他們不知道耶穌基督的恩典,他們知道的太多了。

所以今天很多人說了,「我也聽恩典啊,我也聽很多遍了,聽很多年了。為什麼我的情況沒有一點改變呢?」我給他講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真正用出來的部分太少了。其實你真正能會用的部分,才是你領受的部分。其他的不過是知識,就是我們所說的理論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剛上完神學,出來牧會的時候,遇到很小的事,就不知道怎麼處理了,需要有一個年老的指導者,來幫助他的原因也在這兒了,不是他沒有理論,是他的理論太多了。可是如果照著書上的理論,去解決事情,就會變成紙上談兵,一點小事兒也解決不了。保羅是一個身經百戰的人,不僅僅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自己也曾經經歷過無數次耶穌基督的拯救。所以他現在去解決哥林多教會的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用過去一些人的方法,他還是說,「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保羅一直認為,哥林多人之所以生活沒有改變,是因為他們對主耶穌的恩典認識的太少;對耶穌基督的和平知道的太少。所以保羅還要繼續給他們講,講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今天有些人就說,「能不能講些新鮮的東西啊,怎麼又是講恩典呀,你能不能講點別的?怎麼又講耶穌基督這個最基礎性的東西?我都知道很久了,我都聽很多遍了。」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會用才行

我們來看一下:願恩惠。恩惠指的到底是什麼呢?原文恩惠和恩典是可以互用的。什麼是恩典呢?神賜給人的禮物,叫人白白享受的,這是恩典。所以恩典跟你的行為無關,是神賜給你的。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說,我們所有的一切是從神那裡白白領受而來的;我們的生命是從神那裡白白領受的,藉著耶穌賜給我們的;我們的生活,也是從主耶穌那兒白白領受而來的;我們所用的一切,都是從主那裡白白領受的。所以我們把這一切都稱之為恩典。願恩典還有什麼呢?平安。我去查了一下希臘原文,平安,其實翻譯成和平、和諧,或者和睦更符合這一段經文,其實保羅是要強調的是,

願恩惠、和睦,或者說和諧,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

因為他們不但不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也不明白神的平安到底是什麼。如果你明白了神的平安,也就是和平、和諧、和睦。你絕對不會搞分門結黨的事情了,絕對不會做拆毀教會的工作。正是因為人不明白耶穌的平安,所以才會做了這樣的事情,上了魔鬼的當。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概念,原文希臘文用的是SHALOM,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安,其實翻譯成和平、和諧、和睦都正確。這裡所說的平安不是指環境的平安、順利,主要描述的是人心裡邊的狀況,也就是心裡邊的平靜安穩.換句話來說,耶穌基督的平安,是因為人明白了祂的恩典,然後帶出來的一種內心的安寧。他活出來的生活是給人帶來和平、帶來和諧、帶來和睦。

這種平安他指的是兩方面。第一方面: 指的是神與人之間的和平、和諧、和睦。這一點,哥林多人是不明白的,他們不知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給他們做了什麼。所以一直覺得這個神是可有可無。在教會裡面,覺得我恩賜大,又可以去領導其他人,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就證明他跟神的關係不是和平的,不是和諧的,也不是和睦的。所以他跟人也好不到哪兒去。我們過去多次強調說,只有你跟神的關係正確了,你跟人的關係就正確了。如果知道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給你和神之間成就了和睦,那麼你跟人之間也就是和睦的。你會透過耶穌去看所有的人。所以保羅在這強調的是,平安就是神與人之間,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明顯,哥林多教會的人與人之間並不和諧、並不和睦、互相拆毀、互相告狀、互相詆毀,還算是和諧嗎?一點兒都不和諧,一點都不和睦。其根本原因在哪裡呢?不認識耶穌基督的恩典。

所以保羅就告訴他們,願恩惠、平安從哪裡來呢?因為他們跟神的關係是糟糕的,所以他們都忘記這一切都是從哪來的。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為什麼保羅要這麼囉嗦,又說這些事情呢?從神是指的是從世人的所說的那個神,我們的父,祂卻是指我們的父,明白了嗎?因為他們隨從了很多外邦人的習俗嘛,保羅在告訴我們說,恩惠和平安確實是從神而來的。祂是世人的神,但是祂卻是我們的父親。這證明了哥林多人,並不了解天上的這位神是他們的父親,是愛他的那位父親。

今天有很多人把我們的神就想成恐怖、嚴厲、苛刻的一個存在,「那是神啊,我得在神面前每天必須畢恭畢敬,然後就算我再怎麼樣,也得謙卑的趴在主的面前,我都不敢抬起頭。」他跟神的關係就是這樣,神是高高在上,他是無地自容。總是看到自己敗壞。但是保羅在這兒說了,恩惠和平安從哪兒來呢?從神我們的父。如果你不知道天上的這位創造萬有的這位主,是你的父親。心裡邊不會覺得,你跟祂的關係是多麼的和睦、和諧、和平的。神,也就是我們的父,祂是恩典和平安的源泉。而我們作為祂的兒女,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是享受祂的恩典,享受祂的平安。就是說,我們領受從神而來的和平、和諧、和睦,然後你才能跟人之間是和平和諧和睦。這是哥林多人最缺乏的部分。

然後緊接著說,並主耶穌基督。保羅以同等的的語調提到了父神和主耶穌,就表明了一件事,保羅在這要強調的是,主耶穌和我們的父神是同等的,是合而為一的。在這裡要強調什麼呢?甭管是誰,保羅也好,亞波羅也好,彼得也好,或者是過去某一個有名的牧師也好,只要他們信的跟我們是同一位神,你就應該知道您所需要的恩惠、和平、和諧、和睦都是從我們的天父而來的,絕對不是那個人賜給你的。就算你牧師的能力很大,你尊重他,但你首先要清楚一件事,這些能力都不是從他而來的,是從我們的天父所賜下來的。

然後保羅就特別強調說 今天你們所需要的恩典、和平、和諧、和睦,這些都是由耶穌基督歸於你們的。歸於你們是什麼意思呢?白白地賜給你們的。你們指的就是信徒,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我們都可以領受從天父而來的恩惠和平安。我們的神,祂才是賜下恩典和平安的源頭,而主耶酥基督是中保。所以我們經常會去做禱告,做禱告的時候,我們所禱告的對象就是我們的天父,也就是我們的父神。所有你禱告的事情成就者就是我們的父神。所以我們今天會說,「天父啊,今天我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想向你述說。」 所以你禱告的對象是天父。恩惠、平安都是從我們的天父賜下來的。是以誰的名字來禱告呢?透過誰賜給你的呢?神的恩典是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臨到所有信耶穌的人身上。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明白,今天很多人說,「那耶穌不是為世人而死的嗎?為什麼我們必須信祂,我們才能得著耶穌那樣的生命呢?」 原因就在這了,天父確實是一個賜下恩典和平安的施恩者,但如果人不相信耶穌,這些神不會賜給他,比如說生命,你不信耶穌,天父不可能把耶穌的生命賜給你。

所以今天給大家簡單分享出來,是希望大家明白,我們不能糊裡糊塗的禱告,你得知道為什麼神的恩典和平安會賜給你?是借著耶穌賜給你的。為什麼藉著耶穌可以給你呢?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你所有的罪,解決了你跟天父之間的關係,讓你跟天父之間今天是平安的,就是和平的、和諧的、和睦的。所以說透過耶穌,天父的恩典才能夠臨到你的身上。那有人說,「我不會禱告怎麼辦呢?」 當你不會禱告,聖靈是一個幫助者了,會幫助你。有人說,「我不知道神怎麼幫助我呀?」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有時候你在靜下來禱告的時候,你心裡會有一種話語出來,你要留心去聽,安靜去聽,那個有可能就是聖靈給你的,但是聖靈你給你的任何話語,絕對不會超越《聖經》,不會與聖經違背的,是符合《聖經》原則的,這點大家明白了嗎?感謝讚美主!

我們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內容,

保羅對哥林多人強調了,今天給他們寫信,教導這麼多的話語,不是出於自己的意思,而是神的旨意。而他做耶穌基督的使徒,也不是自封的,而是神親自差遣他去的。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神尊重各地方的教會也認可各地方教會的牧者,還有服侍人員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教會的牧者,還有服侍人員。也許他們做的成績並不如我們,成就並不如我們,但是他們仍然是神所立的,不要隨意的去詆毀他們。萬一他們確實是在做神的工,那你就是在抵擋神了。保羅把這樣的話語賜給我們,也讓我們知道,我們今天的身份是在耶穌基督裡面成聖的人,都是被神稱作是聖徒的人。保羅所信的那個主,彼得所信的那個主,今天也是我們的主,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我們所需要的恩惠、平安都是從我們的父神,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所以耶穌是我們的主

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藉著這樣的話語,更新我的心思意念,我所在的教會當中也有問題,告訴我要透過耶穌基督去看我的牧者,透過耶穌去看服侍人員,他們有缺點,你仍然使用他們,仍然看他們是寶貴的。我也願意透過耶穌,去看我身邊的弟兄姊妹。因為你是這樣來揀選我,這樣來將我分別為聖的,你是我們的主,是你把我們從世界當中呼召出來,歸給了你,我願意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周圍的人,也願意更多的去明白你的恩典,並且活出來。讓我的生命改變了以後,我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我相信你是充滿恩典的神,我也相信,通過不斷的教導這樣話語,我明白之後,我可以透過聖靈的幫助,在生活當中活出來,我願意去透過你的眼睛,去看我周圍所有的人,我以耶穌基督之名為他們祝福,感謝讚美你!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最後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共同禱告,讓我們能夠一起來學習《哥林多前書》:

天父,感謝讚美你!今天讓我知道保羅有一顆謙卑服侍的心,他不看人怎麼看他,他知道他是奉主的旨意,奉差遣去拯救靈魂。今天你也把這樣的心放在我的裡面,讓我透過你的眼睛,去看其他所有的世人,因為你愛世人。雖然有些人他們生活並沒有改變。他們的行為很敗壞,但你是主你仍然愛他們,請你賜給我一顆造就的心,讓我用安慰的言語,常常去幫助更多的人。也賜給我一顆謙卑、聆聽的心,讓我放棄過去所有的世上的觀念,單單來領受你的話語你是我的主,你會帶領我透過《哥林多前書》,讓我明白更多你的旨意。不單單是要學習、認識、明白你的道,我更願意把祂活出來,讓世人透過我,看到耶穌基的榮耀!也透過我讓更多人的生命、生活都被翻轉!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相關焦點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5-凡事相信
    林前-13-15-凡事相信(JP文字組-beloved整理)我們現在進行的是愛的系列,分享的題目:凡事相信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讓我們共同領受你的信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上生活,所以來到你的面前,領受你的這份愛。
  • 講道024 | 審判活人死人的主
    ‍‍我在講道裡一直強調,我們看聖經一定要看上下文,不能只取其中的幾個字,脫離上下文,按照我們現在自己的信念邏輯思維隨意私解,或按照世界的說法去理解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
    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不做害羞的事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給我們這麼美好的時間,我們一起來到你面前。不管我們在哪裡,當尋求你的時候,你的話語會在我們身上發生作用,今天借著話語來更新我們,讓我們明白基督的愛,讓基督的愛充滿我們,我們在人的面前不做害羞的事,成為別人的幫助,成為別人的益處,不但造就我們自己,也造就更多的人!感謝讚美主!聖靈更新每一個來尋求你的人,得著新的供應!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天國的奧秘|主耶穌給出得到永生最明確的答案關鍵是你信麼(上)
    這些信徒即不認真聽主耶穌的教導,也不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他們認為得救就像說句話那樣簡單,做個決志禱告,將來就一定可以上天堂。請問耶穌基督何時教導信徒得救與行為無關,恰恰相反,主的教導都是針對信徒的行為與品德展開的。主耶穌是永生之門,得到永生只有耶穌最有資格教導人。我們應當明白,在得救這件事上,救贖主耶穌基督最有發言權,祂的教導就是終極真理!
  • 逐漸固化的教會職務,先知講道是什麼?執事為何要大有膽量?
    那麼這部分作用在基督教的先知身上依舊是存在的,那就是先知講道。而根據保羅的書信可以知道先知講道的主要作用是「造就」。先知講道不僅造就人還造就教會,所以先知不僅僅是安慰人,勸勉人那麼簡單。他的作用是通過對神的認識,再進一步體現和推進信徒對神的認識,然後樹立和提高自己以及信徒對神的關係。當然在基督教這裡,對神的認識和建立跟神的關係,都是通過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完成的。
  • 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今天就是受難節,我們應當紀念
    事實上耶穌是全然無罪的人,但此時此刻他背負世人的罪,成為徹底的罪人,被神離棄。由此可知:①神的憎惡和報應多麼可怕;②耶穌原與神為一,卻存心順服以至於死在十字架上(腓2:6-8);③耶穌愛我們,愛到底甚至被神離棄,也替我們受代贖之死。
  • 《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牧師:好的講道最重要的是什麼?
    唯有耶穌基督能改變生命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才能改變人的生命,除他以外,別無拯救,所以,辛牧師強調,他在每次主日禮拜時,一定會宣講耶穌基督的救恩,因為他不知道成千上萬的信眾中哪一位也許之後就無法聽到基督的福音了,因為他們教會大部分信徒都是社會底層人士:吸毒的、流浪漢、妓女等。他深深明白了宣講福音的迫切性。
  • 聖經中主耶穌和門徒都是守的安息日嗎?
    【路4:16】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4:31】耶穌下到迦百農,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訓眾人。【路6:1】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
  • 救贖的奧跡: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天主的聖言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若3:16-17)在一次教友分享會上,我們談到一個話題: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 詩篇23:1/6節耶穌是好牧人
    (2)是--阿們、實在、絕對的「林後1:19/20」耶穌是生命的糧,使人得飽,耶穌是生命的光,照亮我裡面的黑暗。耶穌是愛,愛我從未改變。耶穌是生命,使我死裡復活 。耶穌是生命的水,使人解渴,耶穌是真理,是我行事的法則。耶穌是永遠的大君王,統管萬有。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主耶穌意味深長的問——「摸我的是誰?」
    (西2:23)我們可以直接到活水的泉源那裡白白汲取生命的活水,主耶穌就是這活水的泉源:「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4:14)自以為義並不是真正的義,凡秉承這種心理的人,必收穫自欺欺人的後果。
  • 日禱記|| 主啊,無論我在什麼位置,願我記住自己蒙召的身份!(2018-2...
    【林前7:22】讀經默想使徒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存在的身份問題,教導他們應保持原來的身份——如果某人在信主時是個奴隸,他毋須為此感到困擾,因為他是主所釋放的人,他已經從自己的罪和撒但的捆綁下得到釋放;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在信主時是自由的,他應知道從此以後他是個「奴僕」,完完全全是屬於救主的了。
  • 「神國論壇」兩種侍奉2—區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 劉牧師
    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披著宗教的外衣,有敬虔的外表,沒有敬虔的實意,讀聖經,禱告、禁食,十一奉獻,道貌岸然,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主耶穌說他們是毒蛇的種類(太7:15,太23:33)。【太12:22】當下,有人將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醫治他,甚至那啞巴又能說話,又能看見。
  • 十年以來的信主經歷——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2018年10月份左右,用精度聖經app搜索查考一節經文,查到林前3:6-11節這段經文。猛然間,眼睛一亮,這段不就是說如今的傳道嗎?不就是說我現在的「職業」嗎?神在這裡說,我們傳道所做的是比先知摩西更大的更有榮耀的呼召。理解到此,淚如雨下。再讀幾遍,每次都是如此。——所風聞的呼召,就在此刻。
  • 耶穌的門徒-彼得
    路加福音 5章8/10節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約翰的兒子西門和弟弟安得烈的性情完全不同,當安得烈把耶穌介紹給西門時,耶穌給他一個新名:彼得,他沒有太大的反應。
  • 從歷史長河看 耶穌基督給女性地位帶來了怎樣的巨變
    因此有學者曾提出觀點:「耶穌的降生是婦女歷史的轉折點。」耶穌基督的出現使得當時希臘、羅馬、猶太婦女千百年來極其低下的地位受到了根本性的衝擊,耶穌基督的言行也將婦女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儘管他對婦女所做的一切常常令周圍的人感到吃驚、驚愕與不解。在了解耶穌基督如何改變婦女當時的生存狀況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當時婦女地位是如何的卑賤與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