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中介窘境:從慧擇上市和深藍保的流量說起

2021-01-13 騰訊網

文: Tony

上周二,我們發了一篇《深度解構: 慧擇保險經紀IPO》,通過招股說明書向大家解構了「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保險經紀的商業模式。

文中我們也講了講,慧擇業務並非是所謂to c,其主要的定位而是保險的分銷平臺,而其主要的收入貢獻中,間接銷售(Indirect Marketing) 佔比高達74.5%。而這裡的間接銷售,主要就是各大自媒體渠道,比如目前保險垂直流域流量最大的公眾號「深藍保」。

據筆者觀察,目前深藍保的閱讀量大約在2-3萬每篇,而其文章的內容目標都是以精準客戶為主,每篇文章對接的小程序中的購買連結,以及公眾號後臺的購買連結的背後,均為深圳慧擇保險經紀。

「深藍保入場時機比較好,正趕上了這一波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的爆發期,其創始人之前是騰訊的產品經理,對網際網路認知比較深刻,做產品能力很優秀,數據這個網際網路to c端最早的布局者,現在更是團隊規模不斷擴大,屬於保險自媒體中的龍頭了「

「深藍保的內容輸出能力非常優秀,原創度高、專業性強、清晰易懂。」

「目前深藍保的月保費規模早已突破1000萬,有不少資本想進行投資,但目前公開信息來看,深藍保依然沒有進行任何融資。這個級別的保費,利潤非常豐厚,沒有融資的想法,也比較正常」

探討起網際網路保險,一家VC專注網際網路理財領域的研究人員告訴我。

得渠道者得天下

和其他很多行業一樣,金融行業本質上也是「渠道為王」,沒有優異的銷售渠道,產品再好,特點再多也很難打出去。以保險為例,在過去20年裡,銀行銷售在其中很多年都是中國最大的保險銷售渠道,同時銀保渠道也造就了一批保費規模排行前列的「銀行系」保險巨頭,比如建信人壽、中郵人壽等。

而隨著監管政策的改變,保險姓保的大環境下,2018年開始,理財型保險產品銷售大幅度下滑,一些嚴重依靠銀保渠道的保險公司保費規模隨之大幅下降,例如安邦、前海人壽等。

但同時,很早就將重心放在培養自身代理人隊伍的中國平安則經營表現非常穩健,原因就在於其主要的的渠道不是銀保、不是代理,而是就是自身的代理人。從下圖可以看到,代理人貢獻的保費規模佔據絕對大頭,這個比例,遙遙領先於其他保險公司。

資料來源:2019年中國平安中期報告

自身的代理人隊伍,對於公司來說,是個上佳的渠道,方便管理,且只賣自己公司產品,相比於大多銀行和保險中介能夠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產品,代理人的渠道始終是最「忠誠」的。有強悍的代理人隊伍,某種意義上也能夠保證公司產品的高利潤率。

然而,培養代理人隊伍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長久計劃,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即便後來有轉型做大代理人隊伍的保險公司,失敗的案例也是相當之多。

除了代理人、銀保渠道,目前發展最快的即是保險中介渠道,即以保險經紀、代理公司。這其中,以大童、明亞、永達理、泛華為主的,均以培養自身的經紀人、代理人隊伍,來構建自己的銷售核心競爭力。而以慧擇為主的則是專注於網際網路銷售。而網際網路銷售的核心競爭力又是在哪裡呢?

網際網路保險,流量即渠道

網際網路某種意義上改變了傳播商品的銷售模式,然而渠道為王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只不過「渠道」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就是「流量」。

李佳琪,淘寶最能帶貨的網紅主播,5分鐘就賣掉了1.5萬支口紅。一句"買它" 就是對產品最好的廣告。網際網路意見領袖(KOL)的力量可見一斑,他們對商品的點評往往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銷量。

而在財經領域同樣如此,在基金界,一些網絡大V積累了大批忠誠粉絲,他們篩選基金,構建自己的基金組合,以自己買入為「擔保」,粉絲自願進行跟投,在此過程中,為粉絲的買入和賣出提供顧問服務,而這個過程,是能收到相關基金一定的銷售費用。

保險方面,類似深藍保這樣的自媒體通過專業科普匯集了大量垂直度極高的粉絲群體(潛在用戶),而慧擇的角色則是作為中間商,為他們提供保險產品的對接。

我們從招股說明書中的一些細節也能看出一二:

資料來源:慧擇招股說明書

在慧擇的人員分布中,總共僱員920名,最多的就是銷售和市場人員,共計313名,這中間的大部分都是為深藍保這樣的「間接銷售(indirect marketing)」服務的人員。其中,trainers to consultants and operations support personnel 174名(針對顧問和業務支持的培訓員);consultants for indirect marketing (間接銷售市場顧問)103名;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indirect marketing(間接銷售市場的商務拓展專員)36名。

渠道窘境

然而,在整個的銷售鏈條上,深藍保這樣直接對接用戶的流量主無疑是強勢方,為和其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慧擇需要付出的渠道銷售費用也必然相當之高。而同時,不少的同質競爭對手也在這個領域不斷發力,例如i雲保(保通保險代理)、小雨傘保險經紀等。

相比於明亞、大童、永達理已經有成熟的營銷員隊伍的傳統中介,主打網際網路的保險經代公司們在強勢的渠道和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無疑將遭遇更強的挑戰。

其實,在88頁的招股說明書中,慧擇對貢獻自己收入高達74.5%的間接銷售(深藍保這樣的自媒體們)幾乎可以說是惜字如金,也背後凸顯的也是這種弱勢窘境。而另一方面,慧擇也是在努力突破尋找到自己直接對接到客戶的方式。比如自己孵化的「大白保」,其模式和深藍保幾乎一模一樣,又比如,慧擇也在通過百度搜索競價排名廣告等方式去讓客戶直接對接自己的專業顧問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慧擇自己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提到了政策監管的一系列風險。公眾號能否直接賣保險目前本身就是灰色地帶。未來是否會被勒令停止,都很難判斷。一旦監管收緊,那麼類似深藍保這樣的「間接銷售」也就無法再為慧擇貢獻收入,而慧擇們也將會失去收入來源的絕對大頭。

可以想像,要想成為網際網路保險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無論是慧擇,還是其他家,目前都面臨著這樣的「渠道窘境」,如果不能想辦法直接將保險賣給用戶,其實就很難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能抱「深藍保們」的大腿。另外,完全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更多的玩家進場,未來競爭對手一系列搶佔渠道的「補貼戰」完全可能出現,肥了流量主,卻也完全有可能會將整個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拖入長期不盈利的泥潭。

所以本次慧擇上市,補齊現金彈藥後,能否燒出一條自己的to c渠道,才是公司未來的關鍵。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從慧擇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摘要◐圍欄養魚,慧擇商業模式與其他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有所區別。網際網路保險中介行業快速發展,多方參與其中:1)以微保和螞蟻保險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2)以水滴和輕鬆為代表的眾籌、互助、保險集團;3)以慧擇為代表的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網際網路銷售的本質邏輯都是流量變現,但各方商業模式有所區別。
  • 慧擇Q3財報:總營收雙位數增長 平臺型保險中介頭部效應持續增強
    雖然疫情對居民短期保險需求的負面影響遠超預期,但慧擇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財報顯示,三季度慧擇促成總保費7.79億元,同比增長41.16%;總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22.87%,超預期實現在二季度公布的業績指引。總保費及總營收更實現雙位數增長,延續了穩健增長的勢頭。慧擇憑藉「保險+科技」雙引擎,快速搶佔網際網路保險賽道。細品慧擇三季報,數據透露出穩中向優態勢。
  • 出海記:金融界帶你一文讀懂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控股
    2019年11月,慧擇保險在2019「中國鼎」保險行業評選中榮獲「年度最佳網際網路保險平臺」。2019年12月,慧擇保險獲評「2019畢馬威中國領先金融科技 50企業」。公司業務慧擇旗下擁有慧擇網、聚米網、開放平臺和保運通四大業務平臺,覆蓋了個人、家庭及企業用戶。
  • 慧擇董事長馬存軍:未來重點投入三大增長戰略
    根據該計劃,慧擇可在未來12個月內回購至多1000萬美元的已發行美國存託股票(ADS)。4月16日美股開盤後,慧擇股價一路看漲,漲幅16.79%,在當日中概股市場表現亮眼。此舉意味著管理層對於未來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上市後,慧擇動作不斷,行業開始將目光聚焦於未來慧擇的發展模式和未來戰略布局上。近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慧擇董事長馬存軍。
  • 深藍保旗下專心保險商城:提供專業保險管家服務,專業靠譜獲口碑
    專心保險商城是深藍保旗下的網際網路保險經紀自營平臺,持有中國銀保監會頒發的全國性《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註冊資本5000萬,具備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法定資質。致力於打造保險經紀服務「新供給」,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更透明、更高性價比、更全面的專業保險服務。
  • 股價連續拉高 「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HUIZ.US)進入行業領導者象限
    回購股票背後估值被低估2月12日,慧擇作為「保險電商第一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根據慧擇早前發布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從上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網際網路保險平臺正在迎來春天,而慧擇2019年的發展,也是穩中有升的狀態。由此可見,慧擇目前的估值確實被嚴重低估了。然而,中概股並不是全部「傾覆」,慧擇估值被低估恐怕還要受「網際網路+」的影響。對于慧擇而言,當下將自己的業務講明白、講透徹,讓投資者看到真實價值成了當務之急。
  • 網際網路保險「五軍殺」
    網際網路保險,是美麗桃花源,還是危機四伏的沼澤地? 不同於網際網路的單純流量法則,保險業務的勝負取決於產品設計、風控模型,最關鍵的是能否盈利。 01 強強相爭:網際網路挑戰線下霸權,五股勢力明爭暗鬥 就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有的經營模式來看,大致有五種: 分別為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電商平臺、專業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專門的網絡保險公司和近些年新生的網際網路健康等產業方平臺。
  • 慧擇保險發布三季度財報:精準用戶洞察持續驅動增長,長期險佔比超9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民眾的保險需求加速釋放,為「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保險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外部推力。11月19日,慧擇再次交出靚麗成績單,其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促成總保費7.79億元,同比增加41.16%;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22.87%,超預期實現上一季度指引,這與其持續迭代的用戶洞察和多年深耕的長期險戰略密不可分。
  • 財聯社保險早會(4月24日)
    這個在國內不溫不火二十多年的舶來品,突然受到A股上市公司的集中關注,還有另一個重要催化劑:3月1日起施行的新證券法。監管趨嚴了,信息披露要求大大提升,由此刺激了保險需求。安達保險中國區金融險部負責人周一芳告訴記者,據統計,97%的美國上市公司和90%的歐洲上市公司都購買了董責險,但A股上市公司的投保比例不到10%。
  • 快訊:小米科技投資保險測評自媒體「深藍保」
    天眼查數據顯示,12月22日,小米科技的投資實體之一天津金米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新增對外投資,被投資方為深圳存真求實科技有限公司,即「深藍保深圳存真求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註冊資本6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深藍保創始人許春波,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子商務技術研發、電子商務平臺運營;信息安全技術研發服務;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服務及數位化資源開發等。公司最大股東為許春波本人,持股比例66%。
  • 保險科技行業深度研究:未來真正有前景的方向是什麼
    未來 10 年,隨著 00 後逐步接近 30 歲,我們預計大量的新客戶將會選擇通過網際網路保險來滿足保險需求。從客戶畫像來看,網際網路保險客群特徵明顯,以慧擇為例:1)年輕一代,慧擇的壽險和健康險的投保人的平均年齡為 32 歲。2)收入較好,慧擇 55.7%的客戶來自高線級城市。3)教育程度較好。4)喜歡線上消費和投資。5)對價格比較敏感。
  • 科技賦能,專業靠譜,深藍保旗下專心保險商城入選「2020中國金融...
    專心保險商城是深藍保旗下的網際網路保險經紀自營平臺,持有中國銀保監會頒發的全國性《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註冊資本5000萬,具備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法定資質。致力於打造保險經紀服務「新供給」,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更透明、更高性價比、更全面的專業保險服務。
  • 深藍保旗下專心保險商城獲評「2020中國金融品牌價值100強」
    近日,由中國商報社和市場觀察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金融與投資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上,深藍保旗下專心保險商城獲評2020中國金融品牌價值100強,同期獲獎者有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 分子實驗室:網際網路保險反思
    大規模流量聚集、高頻的商品信息衝擊、適應客戶心理的產品形態(低價、高顏值、社群營銷等)、發達的支付工具、消費貸、現金貸等網絡金融工具配合,充分調動著年輕人的腎上腺素。從淘寶到京東,再到拼多多,網際網路電商的重點不是在解決用戶需求,而是打破交易壁壘,創造需求。網際網路強調新媒體、新產品、新渠道。從對電商的觀察,也能解釋一些成功的網際網路保險案例(無論長期險還是短期險),為何總是強調「價格」和「佣金」因素。
  • 萬字長文回望保險專業中介40年
    在財政補貼的鼓勵下,保險中介公司紛紛在新三板掛牌,但有的公司並未做好上市的準備,也沒有想好上市的價值意義所在。地方政府有意願推動企業上市,因為保險中介機構產權清晰,沒有很多小企業存在的確權難題,特別是和金融沾邊,在地方金融發展政績上比較好看。但最終,保險中介掛牌後整體換手率低,再融資乏善可陳。
  • 財聯社保險周報
    同昌保險遭二股東減持187.05萬股股份 交銀國際:償付能力監管趨嚴 預計對上市保險公司影響有限 原央行行長周小川撰文剖析公司治理巨大缺陷,點名MT系、安邦系 廈門國貿終止設立緊急救援責任保險公司 慧擇或將入局消費金融領域
  • 大利好丨網際網路壽險細則最全解讀,打開中小險企與中介增長空間
    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約1個月後,第一個相關配套細則《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發。縱覽全文,這一次人身險網際網路規範,給出了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定義之餘:保險公司通過設立自營網絡平臺,或委託全國性保險中介機構在其自營網絡平臺,公開宣傳和銷售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專屬產品、訂立保險合同並提供保險服務。
  • 慧擇「達爾文」系列為何頻頻獲獎?科技能力成底層邏輯
    在人們健康保障意識提升、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新技術發展等綜合作用下,中國網際網路健康保險也呈現井噴式增長;與此同時,隨著保險細分市場的不斷湧現,以慧擇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的優勢也正在凸顯,慧擇通過平臺資源接觸廣大用戶,以科技能力積累用戶多元風險數據,打造出一批以「達爾文」為例的網紅健康險產品IP,頻頻引爆市場熱點。
  • 保險科技大爆炸,顛覆了什麼?
    2017年,我國第一家僅有4歲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標誌著「保險科技「正式成為保險行業下一個競爭前沿。經過幾年的發展,科技加持的保險市場已經是另一番模樣。從銷售渠道、產品設計到服務體驗,保險行業正逐步實現著以「渠道變革」為主要目標模式轉向以「產品和服務創新」的科技型目標管理。自2012年至2017年底,保險科技行業發生的私募股權交易總金額超過113億元人民幣。截止2017年年末,國內保險科技的創業公司成立200餘家。悅保科技就是其中一家是站在保險業背後的技術賦能的公司。
  • 財聯社保險早會|寧波銀保監局|保險|財產保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
    2、保險業協會:上半年網際網路財險保費收入371.12億元同比下滑2.73%8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市場業務數據通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業務同期出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