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擇董事長馬存軍:未來重點投入三大增長戰略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蘇潔

「心情是激動,帶有一點憧憬。」美國時間2月12日,慧擇在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保險電商第一股」時,慧擇董事長馬存軍這樣感慨。

時隔一個多月,慧擇於美國時間3月31日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外遞交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答卷」。

北京時間4月15日,慧擇發布公告稱對其股票進行回購。根據該計劃,慧擇可在未來12個月內回購至多1000萬美元的已發行美國存託股票(ADS)。4月16日美股開盤後,慧擇股價一路看漲,漲幅16.79%,在當日中概股市場表現亮眼。此舉意味著管理層對於未來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

上市後,慧擇動作不斷,行業開始將目光聚焦於未來慧擇的發展模式和未來戰略布局上。近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慧擇董事長馬存軍。

打造網際網路保險入口級平臺

2006年成立至今,14年的堅持,讓慧擇一躍成為網際網路保險平臺領軍者,談起一路走來的艱辛,馬存軍由衷感慨。

「那時只是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團隊,到現在發展到1000多人,在行業有一些影響力,這個過程花了14年。」馬存軍說。

14年時間見證了慧擇成長的點滴,梳理時間的脈絡,每一步都驗證了馬存軍的真知灼見和高瞻遠矚。「創業不是一般的艱難,唯有堅定死磕。」朝著這個目標,馬存軍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

萬事開頭難,熬了將近3年時間,2008年底,美亞保險成為第一個向慧擇提供接口的保險公司,與美亞保險的系統對接電子保單整整用了9個月時間。所有前期的精力,都用在服務平臺的打造上。2009年,馬存軍為了支撐公司運營,為了實現當初的目標,賣掉了四套房子。2011年,馬存軍對員工說,保險網際網路爆發的時代就要到了,在他看來,80後有著剛性需求的他們將成為網際網路保險消費的主力,未來增長勢頭強勁。

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發展勢頭正如馬存軍預料:2012年開始,網際網路保險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2015年,網際網路保險出現了爆發式增長,資本和創業者紛紛加入,成為風口;2016年3月,慧擇宣布獲得B輪2億人民幣融資,同年8月又獲得來自達晨創投1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成為當年網際網路保險賽道裡融資最多的公司。

獲得融資後,馬存軍帶領團隊深耕業務,他將目標鎖定為打造網際網路保險的入口級的平臺,即為用戶線上提供「一站式」保險服務平臺。馬存軍認為,「慢工出細活,網際網路保險也要有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體現就在於『服務』。」

馬存軍致力於將慧擇打造成中國網際網路保險領域一個入口級平臺,類似於攜程是旅遊出行的入口級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根據慧擇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慧擇達成保費總額為6.42億元,同比增長108.4%;在經紀收入的大幅增加下,Q4的營收則同比增長44.2%至2.58億元;2019全年營收9.93億元,同比增長95.2%;調整後淨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265.1%;全年保費總額20.14億元,同比增長114.1%。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長期壽險和健康保險保費約佔保費總額的91.3%。

由此來看,慧擇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長期險和健康險的早期布局,在長期險上,慧擇作為頭部平臺的優勢凸顯。

「雙輪驅動」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

經過14年在網際網路保險領域的深耕和經驗累積,慧擇在業內創造了一家以網際網路技術及數據驅動的平臺業務模式,服務保險客戶和保險公司兩端生態。與傳統保險中介核心經營代理人團隊不同,慧擇旨在經營客戶價值。馬存軍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致力於滿足和經營保險客戶的需求,並以成為中國領先的在線保險門戶平臺為長期發展目標。」

截至2019年,慧擇平臺累計投保用戶630萬人,慧擇的用戶十分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0歲左右,慧擇龐大的高質量年輕客戶基礎,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生命周期價值。「慧擇擁有大量、多維度、高質量用戶數據以及用戶真實需求的洞察,用14年時間打造出了一套高效運營的體系,而這種體系不是簡單地與保險公司共同研發一款保險產品放到網際網路上銷售,而是讓保險產品如何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這是很難複製的。」談及慧擇運營模式,馬存軍充滿自信。

馬存軍坦言,「慧擇的成功取決於『雙輪驅動』,即一方面通過和保險公司產品合作來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對市場和客戶需求反哺保險公司優化產品,這樣的業務模式來連接保險客戶和保險合作夥伴。慧擇也通過與保險公司深層的系統結合,為保險公司輸出風控和定價能力,保險公司依賴於平臺累計的客戶畫像、購買習慣、承保和理賠大數據分析,共同定製高銷量產品。隨著中國保險行業進一步的開放,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和進一步的「產銷分離」趨勢,慧擇將持續得益於「產銷分離」所帶來的業務需求。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的影響,馬存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給了在線保險更多的關注,對於壽險增長方式的轉型而言是一個契機,尤其伴隨著公眾保險意識上升,用戶消費能力回升,在線保險,尤其是健康險很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增長引擎。越來越多的險企在尋求在線業務發展,我們始終堅信保險用戶會在網際網路上成長,保險業的未來在網際網路上。」

三大關鍵增長戰略

慧擇總部在深圳,在成都設有技術研發中心,在合肥設有後援服務中心,綜合布局較為完善。馬存軍介紹,上市後,慧擇在精算能力、保險科技「新基建」、品牌信任度、服務體系上的頭部效應愈加明顯。

近日,慧擇又與西南財經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打造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錨定保險領域有經濟價值和科技價值的熱點場景,進行聯合立項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慧擇科技治理體系,實現產學研用共贏。

對於上市後的戰略部署,馬存軍坦言,慧擇將堅守長期險賽道並將「服務用戶保險生命周期」不斷落地實踐,未來將重點投入在三個關鍵的增長戰略上:第一,將加速擴大客戶量,利用成功IPO所提升的品牌知名度來提高C端的獲客能力,並進一步擴大與用戶流量渠道的合作夥伴關係;第二,計劃在特定的戰略地點部署服務中心,提高客戶參與度,並提供更多種類、層次更為豐富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這將進一步提升為客戶提供的生命周期價值;第三,在客戶轉化效率方面,將專注投資於技術,尤其是在數據分析方面,繼續加強大數據在用戶需求洞察和產品開發中的應用,同時加大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的應用,並對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落地場景保持關注,以進一步提高客戶轉化、風險管理、市場營銷和運營效率方面的能力。

在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在保險科技的未來發展中,監管方、保險企業、保險科技公司之間的聯繫將會更加緊密;更多的新興技術將融入到保險領域中改變行業業態,保險從業機構需要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度,以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相關焦點

  • 慧擇保險發布三季度財報:精準用戶洞察持續驅動增長,長期險佔比超9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民眾的保險需求加速釋放,為「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保險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外部推力。11月19日,慧擇再次交出靚麗成績單,其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促成總保費7.79億元,同比增加41.16%;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22.87%,超預期實現上一季度指引,這與其持續迭代的用戶洞察和多年深耕的長期險戰略密不可分。
  • 慧擇Q3財報:總營收雙位數增長 平臺型保險中介頭部效應持續增強
    雖然疫情對居民短期保險需求的負面影響遠超預期,但慧擇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財報顯示,三季度慧擇促成總保費7.79億元,同比增長41.16%;總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22.87%,超預期實現在二季度公布的業績指引。總保費及總營收更實現雙位數增長,延續了穩健增長的勢頭。慧擇憑藉「保險+科技」雙引擎,快速搶佔網際網路保險賽道。細品慧擇三季報,數據透露出穩中向優態勢。
  • 股價連續拉高 「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HUIZ.US)進入行業領導者象限
    4月15日,慧擇(HUIZ.US)公告稱,經董事會決議,同意對其股票進行回購。根據該計劃,慧擇在未來12個月可回購至多1000萬美元的已發行美國存託股票。消息一經發出,慧擇當日股價應聲大漲8.95%,次日再漲16.79%。
  • 出海記:金融界帶你一文讀懂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控股
    董事長、執行長馬存軍將擁有全部B股,後者每股對應15票表決權。標普500指數已經不再接納類似採用多重股權架構的企業股票為成份股。下面我們就來了結以下這個即將與今晚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的全球保險電商第一股惠澤控股。企業概況慧擇保險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深圳。
  • 慧擇「達爾文」系列為何頻頻獲獎?科技能力成底層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慧擇「達爾文」重疾系列產品第6次斬獲行業權威獎項,頻頻驗證慧擇「達爾文」系列的良好市場口碑。 健康保障缺口下慧擇持續發力健康險,「達爾文」系列頻頻拿獎 與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相比,中國的健康保障還存在巨大缺口。網際網路商業健康險的出現,不僅分擔了社會醫療成本壓力,也成為眾多家庭分散家庭健康風險的重要選擇之一。
  • 慧擇公布小馬理賠年度數據,心腦血管問題需引起重視
    對此,慧擇壽險商品中心副總經理王寅表示,重疾規定修訂前的老產品在疾病的劃分方面有優勢,而未來的新品的手術定義更符合實際情況,不同的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關注的保障重點,選擇符合自己風險缺口的產品。,加上年齡增長,人體分泌抗氧化物減少,久而久之習慣堵塞,便可能產生心腦血管問題。
  • 日本2020年經濟增長戰略 <日本再生戰略>總論
    為了適應新的狀況,日本政府對《新增長戰略》進行了修改,出臺了旨在指引日本未來經濟增長方向的《日本再生戰略》,希望通過受災地區的復甦,讓日本整個國家比大地震前更具魅力、更具活力、實現再生。    日本在全球中有著引以為榮的經濟實力,很早就確立了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的地位。
  • 網際網路保險中介窘境:從慧擇上市和深藍保的流量說起
    文: Tony上周二,我們發了一篇《深度解構: 慧擇保險經紀IPO》,通過招股說明書向大家解構了「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保險經紀的商業模式。文中我們也講了講,慧擇業務並非是所謂to c,其主要的定位而是保險的分銷平臺,而其主要的收入貢獻中,間接銷售(Indirect Marketing) 佔比高達74.5%。
  • 卓寶科技與油漆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本次戰略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卓寶科技與油漆堡雙方合作的正式啟動,藉助雙方在建材領域豐富的開發及管理經驗,強強聯合,與時俱進,共同打造時代精品。未來,雙方將建立長期穩定的深度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優勢,信息共享、資源互惠,共同創贏未來。
  • 安博通2019年安全管理收入增長85.36% 研發投入增長42.25%
    原標題:安博通2019年安全管理收入增長85.36% 研發投入增長42.25%      4月24日下午,
  • 汪群斌升任聯席董事長,復星啟動高層輪崗
    來源:一財網郭廣昌的董事長職務不變,角色不變,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主要聚焦於公司戰略層面的工作。 2月21日,復星國際(00656.HK)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及行政職位變更。公司執行董事汪群斌升任為公司聯席董事長,不再擔任公司CEO一職;原公司聯席總裁陳啟宇與徐曉亮升任公司聯席CEO。職位的變更伴隨著分工的相應調整。汪群斌在升任為公司聯席董事長後,將同公司董事長郭廣昌一起,投入更多精力在公司頂層設計、戰略制定和團隊發展上。陳啟宇與徐曉亮升任聯席CEO後,將全面接手整個公司的業務經營和管理。
  • 繼往開來 安捷倫中國戰略放眼未來
    安捷倫科技在北京總部召開「2013媒體見面會」,安捷倫科技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化學分析和生命科學業務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霍豐,安捷倫科技電子測試測量集團中國區市場總監鄭紀峰,Dako中國總經理金科銘,安捷倫科技中國通信產品中心總經理魏向東,安捷倫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博然,安捷倫科技化學分析集團新興市場測量系統事業部市場部經理王剛出席見面會,與媒體分享安捷倫2012年業績、創新成果、本土人才培養及未來發展戰略
  • 中國移動將在2021年投入10億級資源
    在上午舉行的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作題為《共創信息服務新生態 共拓數字經濟新藍海》主旨演講。其中提出要:打造」運營"信息高鐵",拓展豐富多彩新應用,劃重點是:加快5G消息、和彩雲、視頻彩鈴、移動認證等特色應用推廣,構建"全千兆+雲生活"服務體系。
  • 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推進食品工業科技創新
    >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帶來了多份建議,其中不少都與「科技創新」有關。他掌舵的鹽津鋪子即在踐行這一發展理念:生於休閒食品行業,卻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創新開發果乾、烘焙兩大系列新品,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增長。推進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在張學武看來,食品工業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傳統民生產業,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 國外基礎研究投入呈現顯著新趨勢
    韓國和俄羅斯近年均將40%以上的政府研發經費用於資助基礎研究,韓國政府2019財年基礎研究經費預算同比增長23%,俄羅斯最新出臺的2030年科技發展規劃提出,要確保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不低於2015年的水平(14.4%)。
  • ...研討未來發展規劃 ——2020年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理事長工作...
    毛予鋒同時指出了「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行業發展的六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強人才培養,夯實行業發展基礎;二是完善創新體系,實現重點技術突破;三是跟蹤信息技術發展,全力推進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四是加強標準與質量工作,推進產品品質升級;五是建立產業發展研究體系,保障產業發展戰略的連續性;六是搭建交流服務平臺,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 圓通未來重點在航空和國際,2020年飛機要增至50架
    「未來的發展重點就是航空和國際。」圓通速遞掌門人喻渭蛟表示,圓通將來要做的,一定不僅僅是一家送快遞公司,而是成為全球一流的綜合供應鏈集成商。後續按照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規章完成運行合格審定後,公司即可正式首航並投入生產運行。航空大戰略拼圖加速補齊隨著擴充機隊、開闢航線、強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等一系列布局加速推進,圓通航空物流生態圈日漸成型。
  • 我國未來15年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轉向
    過去15年,在「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方針指引下,我國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綜合創新能力從全球25位進位到15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2019年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總體上,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