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師範學院陳紅老師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上發表第一作者...

2020-11-28 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17:00,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陳紅及其所在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A Cambrian crown annelid reconciles phylogenomics and the fossil record」的最新研究成果。六盤水師範學院為該論文第三完成單位,陳紅副教授與其英國牛津大學的合作夥伴Luke Parry博士為該成果共同第一作者,雲南大學侯先光教授、馬曉婭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雲南大學翟大有研究員和英國布裡斯託大學Jakob Vinther博士為該論文的合作作者。該成果描述了一個距今約5.14億年叫做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的寒武紀新屬種。

  陳老師正在採集化石

  據悉,環節動物(身體分節的蠕蟲)是當今動物界中一個物種多樣性十分豐富的重要門類,廣泛分布於各種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中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常見的蚯蚓、水蛭和沙蠶。多毛類動物是環節動物中物種最豐富、進化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類群,身體具有成對帶剛毛的疣足,主要生活在海洋中。對早期多毛類動物的研究一直是揭示環節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熱點之一。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tucolus復原圖(Robert Nicholls繪)

  儘管環節動物是當今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動物門類,它們在寒武紀早期地層中的化石記錄卻非常罕見。雲南省東部寒武紀地層豐富,盛產特異保存了軟軀體的寒武紀動物化石。陳紅副教授及其所在團隊的該項成果將為研究環節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過程提供有力的化石證據。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多毛類環節動物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陳紅供圖)

  該研究顯示,丹尼多毛蟲屬於現生多毛類環節動物中的長手沙蟲科(Magelonidae),具有一個典型的鐵楸狀頭部(shovel-headed)和一對細長的觸鬚(palps),這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丹尼多毛蟲和現生環節動物同由一個最近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統稱為環節動物冠群,而此前已發現的寒武紀環節動物則均為環節動物的原始遠祖。此外,該成果揭示了丹尼多毛蟲的營管居固著生活,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的最早化石證據。

相關焦點

  • 貴州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女教授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第一作者文章
    近日,記者從六盤水師範學院了解到,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陳紅及其所在團隊,於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雜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中國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保存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距今約5.14億年前。
  • 普通本科高校80後女教授一作發Nature!
    陳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A Cambrian crown annelid reconciles phylogenomics and the fossil record」的最新研究成果。
  • 長江師範學院黃輝勝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近日,長江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黃輝勝教授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曾曉成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oseph S. Francisco院士等在高能量密度材料及多氮化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J. Am. Chem. Soc.》上,該期刊最新影響因子14.357。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上,論文第一作者為馮海濤博士,寶雞文理學院是第一通訊單位,寶雞文理學院AIE中心名譽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第一次以第一單位在高水平Nature子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 盤點| 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圈都發表了哪些文章?
    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其上的文章是各個學科研究前沿的風向標。隨著我國核能研究能力及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內學者逐漸開始在這些頂級期刊上嶄露頭角。 應讀者要求,小編嘗試整理了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能領域發表的研究型論文。鑑於小編水平有限,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
  • 博士在讀的副教授一作發Nature、80後教授半年發45篇論文...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首席教授、在德國獲得化學學科終身教職的華人第一人。2011年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從谷歌學術統計的馮新亮老師目前已發表論文數百篇,文章總被引超60417 次,h因子117,i10指數437。其中僅2019年被引次數就超過1萬次。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劉若川研究員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在線發表
    該雜誌是國際數學界最權威的期刊之一,與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被認為是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 p進霍奇理論是當前國際算術幾何研究的一個熱點,許多重大問題的解決,例如Wiles對費馬大定理的證明,p進霍奇理論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河南一青年教師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雜誌(影響因子43.07)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salicylic acid perception by Arabidopsis NPR proteins的研究論文,首次闡述了水楊酸與其受體NPR蛋白結合的結構基礎,為進一步了解NPR
  • 科學網—科技論文作者如何選擇發表論文的國際英文期刊
    這種網上查詢手段大大減輕了學者對期刊初選的工作量,很受歡迎。但缺陷是使用者必須有一定的計算機檢索技能和網際網路支撐系統;第三種渠道是通過交流獲得信息, 包括和導師、師兄妹、同事之間的交流,以及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等,有目的地與同行學者交流發表文章方面的經驗,從中了解本學科內的國際期刊種類與名稱。
  • 河南一青年教師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雜誌(影響因子43.07)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salicylic acid perception by Arabidopsis NPR proteins的研究論文,首次闡述了水楊酸與其受體NPR蛋白結合的結構基礎,為進一步了解NPR受體蛋白在水楊酸
  • 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原標題: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近期將刊登一篇論文,其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化學系大四學生趙彣,這也是臺灣首次有90後大學生的論文登上《科學》。   臺灣一年難超過十篇論文可登《科學》,學者表示,別說碩博士生,連「中研院」的研究員也不見得能達到,非常不容易。
  • 我國高校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發表的情況
    易智編譯EaseEdting統計了今年我國高校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這些頂尖期刊上發表的情況。易智編譯隸屬於北京易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專業、高效、安全,期待為您服務!
  • 復旦大學唐世平教授在國際關係頂尖期刊Security Studies發表論文
  •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本網訊(通訊員 張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湘南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新冠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相關前沿工作攻關。
  •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子刊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研成果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學研究成果「Pyropia yezoensis genome reveals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rbon acquisition
  • 蘇州大學一碩士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期刊《Nature》發表論文!
    日前,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的《Nature》發表了以蘇州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報導了面內各向異性和超低損耗聲子極化激元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該研究為構建新型平面光學器件以實現低損耗的信號處理和光熱能量管理
  • 遼寧"硬核"女教師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
    近期,瀋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呂逍課題組與格裡菲斯大學教授姚向東合作以&34;為題在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論文。《Advanced Materials》期刊是材料與化學領域的頂尖期刊,在國際材料科學界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