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猴間距離究竟幾何?耶魯實驗——部分猴子先富, 結果竟嫖娼了

2020-09-03 肖走地球還是圓的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

step1:讓猴子認識、貨幣

首先,研究人員做了許多像銅錢一樣的圓環,再在這些圓環中間穿一個小孔,讓他們看起來就像中國的「圓形方孔」錢,用以作為實驗貨幣。剛開始時,這些猴子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好處,一個個視金錢如糞土,把這些貨幣直接從裡面扔出來,砸向研究人員的腦袋。

於是,實驗人員換了一種方式,拿出手中的食物在猴子們眼前晃悠,只要猴子把貨幣扔給實驗人員,他們就給猴子手中的食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童叟無欺。

漸漸地,一些猴子就知道了這些圓形鐵環的好處:用來交換實驗人員手中的食物!於是,猴子們不再把這些東西當糞土一樣的扔掉,而是好好的保留起來,等到要吃的時候,就拿著這些鐵環向實驗人員換,慢慢的他們愛上了手中的圓形鐵環,也就是貨幣。

step2:讓猴子對物價做出反應

猴子們知道這些貨幣的好處後,實驗人員開始教它們分辨物價,如果猴子再來換食物,就不是隨便給多少了,而是規定一個貨幣換一個果凍或者一根香蕉。

然後,讓香蕉漲價,兩個貨幣才能買到一根香蕉,果凍的價格仍然不變,結果這些猴子們很快做出反應,雖然它們更愛吃香蕉,但因為香蕉太貴,它們選擇了果凍。

接著,研究人員又讓香蕉降價,果凍的價格維持不變,猴子們果然很快又做出了反應,香蕉的銷量立刻大增。等到果凍價格上漲,猴子們就只買香蕉了。

step3:讓猴子自由競爭

猴子徹底掌握貨幣的好處後,實驗人員開始改變原來平均分配貨幣的辦法,改為一次性向猴子們投擲貨幣,猴子們開始瘋搶,年輕力壯的猴子搶到更多的貨幣,弱小的猴子只能搶到一兩個,或者乾脆沒有,伴隨這種分配的不公,驚人的一幕出現了!

一隻搶到大量貨幣的公猴子先是用這些貨幣買了一大堆的食物,大吃一頓後竟開始「飽暖思淫慾」,它從它那搶得的貨幣中拿出一枚送給了一隻沒有搶到任何貨幣的母猴子,把貨幣給這個母猴子後,竟公然親熱起來,母猴子沒有任何反抗的與這隻公猴子發生了性關係。完事後這隻母猴子拿著這枚貨幣坦然的到實驗人員手裡購買食物。

沒錯,這隻公猴子嫖娼了!而母猴子為了生計成了一隻「失足猴」。

step4:猴子的終極財富實驗

研究人員們收走所有的貨幣,將這些猴子關起來,連續餓兩天,再把大量的貨幣交到其中的一隻猴子手上,現在,有且僅有一隻猴子手中擁有貨幣,這隻猴子可以為所欲為了嗎?請看接下來的驚人一幕!

眼看只有一隻猴子手裡擁有這些貨幣,其他6隻猴子看得眼睛都直了,僅僅幾秒鐘的眼神交流之後,這些飢腸轆轆的猴子一哄而上開始搶錢。

結果,手捧貨幣的猴子被咬的落荒而逃,非但一個貨幣也沒有了,還被咬得遍體鱗傷,戰鬥結束,6隻猴子開始分搶散落在地上的貨幣,有的多,有的少,買食物又開始了,籠子裡恢復了最初的太平。那隻原來擁有最多貨幣的猴子帶傷蜷縮在角落,成了最可憐的猴子!

這種實驗在某些人看來簡直是瞎胡鬧,但實驗揭示的結果卻發人深省。

認識到貨幣好處的猴子們為了財富你搶我奪,破壞了原先和諧的秩序,接著,先富裕起來的猴子開始尋求更多的肉慾刺激,而貧窮的猴子為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不得不賣身賺取貨幣,所有猴子為了財富殊死拼搏,直到肚子的呼喚讓6隻猴子開始搶劫,搶劫後再次瓜分財富。

可見,佔有最多財富的猴子最終引來的是暴力而不是幸福,財富是有「度」的。人類自詡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目光遠大,智力絕倫,可透過這個實驗的結果去看,也不知人猴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實驗:讓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結果先富的猴子嫖娼了
    ,只要猴子把貨幣扔給實驗人員,他們就給猴子手中的食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童叟無欺。「飽暖思淫慾」,它從它那搶得的貨幣中拿出一枚送給了一隻沒有搶到任何貨幣的母猴子,把貨幣給這個母猴子後,竟公然親熱起來,母猴子沒有任何反抗的與這隻公猴子發生了性關係。
  • 讓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 結果猴子嫖娼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step3:一部分猴子富裕了,出現了嫖娼猴子徹底掌握貨幣的好處後,實驗人員開始改變原來平均分配貨幣的辦法,改為一次性向猴子們投擲貨幣
  • 美國用猴子做收入分配實驗,結果令人震撼
    美國人愛做實驗,也愛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實驗,美國沒有歷史,但美國瞄向了未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
  • 科學家用猴子證明什麼叫溫飽思淫慾
    科學家們往往是最腦洞大開的一撥人。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基思·陳(Keith Chen,華裔)有一天突發奇想:動物能不能學會花錢?於是他跟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Laurie Santos)組成了一個團隊,進行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找來了7隻僧帽猴(三隻雄性、四隻雌性)來研究它們的財富分配消費行為。
  • 西班牙科學家在中國創造首個人猴嵌合體
    近日,科學家首次製造出了含有人類細胞的猴子胚胎。圖:AP在希臘神話中,奇美拉獅首、羊身、蛇尾;而在遺傳學中,奇美拉則指代嵌合體,即一個機體身上同時帶有2種或以上的DNA,且彼此耐受,無排斥反應。而近年來,科學家則著眼於探究不同物種間存在奇美拉的可能性。
  • 哈洛恆河猴實驗,毀掉了幾代猴子的幸福生活,卻挽救了千萬兒童
    這一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愛存在的重要變量:接觸。接觸帶來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與人之間產生愛的最重要的元素。無論是什麼人,他都遵循固有的自然賦予的生長發育規律來的,所以這些方法都是違背了身為一個具有豐富思維的個人所需要的情感、安全需求!不過因為這殘忍的實驗,這些小猴子長大之後都出現了自閉、反社會或攻擊性的行為。而且小母猴成年後不懂性行為,於是哈利·哈洛們設計了 「強暴架」 來讓她們生了下一代。
  • 發現「愛」——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發展心理學家亨利·哈洛用猴子做了一系列實驗,揭示了愛的存在與其對幼體成長的重要性。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
  • 心理 | 哈洛恆河猴實驗:生存,需要關係的存在
    幸的是,歷史上的許多政客在這方面則顯得尤為大膽和迷之自信,他們只看到了人口統計學中的「人」,忽略了人性的複雜,甚至在不經意間打開了人性的「潘多拉魔盒」。 人在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刻起,就在尋找客體,這就是媽媽。如果缺少了與媽媽的關係,嬰兒的大腦與心理髮育就將停滯,甚至病變。從來沒有人敢用實驗來驗證母親與孩子分離後,孩子會如何成長——因為這種實驗太「喪盡天良」了。但歷史上還真有人,在猴子身上做了這個「瘋狂」的實驗,這個人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
  • 猴歡喜,猴子見了空歡喜
    猴歡喜,攝於福建雲霄20181003還記得上回說過的果像慄子的七葉樹嘛(複習:關於七葉樹的幾年記錄,及幾種七葉樹分享),不只是人覺得像,其它動物見了類似的果也會傻傻分不清吧,比如這個猴歡喜,不知道這名字是不是和其產地一樣來自廣東,聽著感覺一股子粵語味
  • 英國實驗用猴:每年數千淪為犧牲品(組圖)
    裝船運輸前,可憐的猴子被關進籠子。英國人在鑽法律的空子  母猴看到不遠處有一段多汁的甘蔗,它興奮地跑過去,正想撿起來,這時身後傳來一聲巨響,它被關在了籠子裡。一隻年輕的公猴拼命把手伸進籠子,想救出被困的伴侶,它絕望地胡亂抓著,弄亂了母猴身上柔軟的毛。
  • 代母實驗,這個用猴子做的殘忍實驗,揭示了人類養育孩子的關鍵
    說起哈利哈洛(Harry Harlow)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起他的一個學生,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那就是創造了「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哈洛, 1905—1981,美國比較心理學家,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51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58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 美國十大殘忍試驗:恆河猴實驗
    美國心理學會前會長亨利·哈洛曾做過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實驗中最具爭議的,是他將從幼年起就被隔離的母恆河猴放入群體後,發現其無法融入猴群進而無法受孕
  • 從小缺愛的人長大後會怎樣?著名的猴子實驗給出答案,讓人警醒
    那麼,從小缺愛的人長大後會過上怎樣的一生?結果可以從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得知。「恆河猴」實驗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研究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證明「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之所以選用恆河猴來做實驗,是因為恆河猴和人類基因有94%的相似性,其行為模式、學習能力也居高不下,是和人類在多種層面上都非常吻合的、極具情感的社會化動物。
  • NSR:人腦關鍵基因 轉移給猴子變聰明猴?
    中科院昆明所宿兵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構建了攜帶人類基因(MCPH1)拷貝的轉基因恆河猴,成功獲得了8個F0代和3個F1代轉基因猴,最終5隻倖存並參與了實驗。聰明猴?倫理問題一些西方科學家,甚至其中一位研究的合作者,指責這些實驗不計後果,而且質疑基因改造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道德規範。科羅拉多大學進行靈長類動物比較研究的遺傳學家James Sikela說:「使用轉基因猴來研究與人類與大腦進化相關的基因是一條非常冒險的路。」
  • 紀錄片披露內幕:美國秘密實驗給猴子換頭
    當前蘇聯科學家弗拉季米爾·德米科霍夫教授1954年炮製出「雙頭狗」轟動世界後,美國科學家不甘落後,也開始了「換頭手術」實驗,1970年3月14日,美國器官移植先驅羅伯特·懷特將一隻恆河猴的腦袋移植到了另一隻猴子的身上,實施了世界首例真實版的「換頭手術」。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既然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成果公布後,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既然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已經克隆出來,是否意味著下一步就可以複製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這是公眾高度關切的,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複製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 猴子和人類能無障礙交流了?這隻猴竟還會玩手機,網友:成精了吧
    導讀:許多人都在現實生活當中見過猴子,這類動物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聰明、好動、頑皮、喜歡模仿人。喜歡戶外爬山的朋友,相信都有被猴子騷擾過的經歷,它們頑皮起來就跟小孩子一樣。其實猴子的智商就跟小孩子一樣,相當於3-4歲的小孩,但也有一些智商更高的,智商可以達到10歲。
  • 揭秘:為何猴子有和人一樣的發聲器官卻不會說話
    恆河猴儘管擁有和人類一樣的發聲器官卻不會說話,原因在於缺少傳遞語言信息的腦迴路。這一結論同樣適用於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靈長類如舊大陸猴(譯者註:舊大陸猴是某些類人靈長類的統稱,與新大陸猴即闊鼻猴有所區別。
  • 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推翻一套坑人的育兒法,拯救無數兒童
    今年3月份,一則新聞刷爆了媽媽圈,引起無數人淚目,一個三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媽媽接受某機構的睡眠引導服務,對孩子的哭聲免疫,導致孩子活活被悶死,全國上下一片譁然。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時,出於本能媽媽很想過去看看,但是因為太相信機構了,她不停的在群裡詢問要不要過去,結果所有人都告訴她要堅持,結果這位母親就在監控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悶死......
  • 孩子成長的力量|恆河猴實驗
    50多年前,哈羅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恆河猴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