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城故夢
「樸素寬厚,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鞠躬盡瘁」。
2016年9月25日,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它的誕生代表著中國探外領域又前進了一大步。
而建造這臺直徑500米的超大太空望遠鏡的背後,耗費了南懷仁22年的心血,隨著工程落成,這位「天眼之父」也患上了嚴重的肺癌。
發表科技論文222篇,專著7部,技術報告6本,專利36項,論文被SCI收錄56篇、被EI收錄65篇,SCI和EI引用近900次。這樣的科研成就足以說明他在人類科學事業上的貢獻。但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無疑是他生命中最濃墨重彩的一項成就。
1. 理科狀元,清華學霸,享譽全世界的射電天文界專家
1945年,南仁東出生在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的一個小鎮,成績優異的他先後就讀於遼源中興小學校、遼源四中、遼源五中,屢獲學校表彰。
1963年,南仁東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優異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並成為清華大學無線電專業的一名學生。
1963年到1987年7月,南仁東先後從清華大學畢業,又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深造,先後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早在1984年,南仁東就開始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的觀測和研究,成功主持完成了歐洲及全球網十餘次觀測,取得了豐富的天體物理成果。
1993年,在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轉身跟同事們說:「咱們也建一個吧。」這也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開始的契機。
2006年,南仁東擔任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專業委員會委員主席,這是中國天文學界第一次在國際機構的天文委員會任職,他在國際射電天文界得到同行的認可與尊重。
2. FAST973項目正式啟動,跋涉在中國西南大山裡的科學巨匠
1994年始,南仁東首先提出利用喀斯特窪地天然的優勢作為宇宙望遠鏡臺址,建設巨型球面望遠鏡作為觀測宇宙的理論。那年他開始啟動貴州選址工作,為了給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選址,他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在十二年間跋涉在中國西南的大山裡,先後對比了1000多個窪地,最終確立選址。
作為「大射電望遠鏡」中國推進委員會主任的他,除了要負責立項和組織調研、實施工作,還要提出科學策略,確定優先的觀測計劃。
項目開工後,幾千工人同時進場,南仁東和工人們扎堆在一起工作。他到工人的集體大宿舍裡去,一屁股就坐在床架上,自己的青年時代就在他的臉上蕩漾。
他的博士生跟他一起去的,進去後轉身就出來了,說自己「立馬就被那宿舍裡的汗味燻出來」。可是,南仁東就喜歡那味道。他既是司令也是兵。
3. 克服千難萬苦,讓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
FAST項目從策劃到實施,就花了12年,工程前後花了22年,其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完全超出常人想像。
除了選址的困難,經費問題是阻礙工程進度的重要原因。在南仁東提出我國獨立建造一架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方案時,中科院在1999年支持啟動預研究之後,FAST遇到的困難逐漸複雜起來。
首先,美國方面評說FAST過時的聲音,接著國內外都有呼應這些說法的聲音。這期間,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不再對外開放,而南仁東去美國的申請也多次遭到被拒籤。
有人說這個計劃是個虛假的計劃,還有人說是「釣魚計劃」,南仁東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
他開始到處遊說,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無論大會還是小會,南仁東逢人就講大射電項目。他滿懷激情、不厭其煩地向不同的人解釋FAST的每一個創新概念。
有人說,FAST代表了中國科技的長徵,它更是南仁東生命裡的長徵。
他自掏路費,從東北到東南再到西北,先後聯絡了全國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
他一家單位一家單位去談去合作,向人們展示FAST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
在萬山深處的選址工作得到了貴州省的支持與合作,匯聚了無數農民積極參與;
竣工後,貴州建起中國最好的天文館,每年前往接受薰陶的人民群眾從數十萬到百萬計。FAST工程的艱辛挺進,就像是中國新科技時代的宣言書和播種機!宣告著我國在宇宙探索高科技領域的卓越進步。
4. 鞠躬盡瘁,為偉大事業奉獻終生
南仁東一向不要別人照顧,但在工程進入尾聲時,跟隨他出差的秘書張承民已經感到他身體的變化。
由於失眠,他開始服用安眠藥,吃少了還睡不著。為了節省開支,他們經常是同住一間。有一天早晨鬧鐘響了,他發現南仁東沒有動靜,嚇得他趕緊叫九點工作人員來開門。
FAST是個有挑戰性、衝擊性、超越性的項目,南仁東承擔著巨大的壓力。長期疲憊不堪的重負讓他積勞成疾。
2016年9月,「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前,南仁東已經進入肺癌晚期,在一次手術中傷及聲帶讓他說話都成了問題。在患病後他依然帶病堅持工作,儘管身體不適合舟車勞頓,但他仍堅持從北京飛赴貴州,親眼見證了自己耗費22年心血的大科學工程落成。
「中國天眼」是是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品,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超高的靈敏度讓它甚至能夠捕捉外星生命信號!因為南仁東,中國的天文事業比國際整整提前了20年!
南仁東說:「在我眼中知識沒有國界但國家要有知識。」
他用他的一生向人們詮釋了一個信念:當一個人專心去做一件事,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全文完)
-----------------------------------------
作者簡介:以愛為名,以夢為馬。我是南城故夢,一個熱愛文字的程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