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舉報老年痴呆藥造假:金主被罰800次,是史玉柱黃金搭檔!

2021-01-10 騰訊網

阿爾茨海默病,記憶的橡皮擦。

忘記朋友、忘記愛人、忘記自己,甚至忘記生存的本能……阿爾茨海默病就是這麼可怕。

電影《戀戀筆記本》、《我腦海裡的橡皮擦》,電視劇《都挺好》,展示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面臨的痛苦。

11月初,我國自主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獲準上市。這讓無數患者和家屬振奮不已。

「囤點貨,老了自己用」,「奶奶老是忘記我,明明小時候最寵我的,如果這藥早點來就好了」……

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

然而11月29日,北大教授饒毅一篇實名舉報「九期一核心研究人員耿美玉學術造假」的舉報信,質疑了九期一的療效,也再度將九期一推上風口浪尖。

饒毅教授舉報信內容

而該藥幕後的金主——綠谷製藥也暴露於公眾目光之下。

No.1

史玉柱的黃金搭檔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憑藉著兩句常年在央視霸屏的廣告詞,腦白金給無數中老年人洗腦。史玉柱也成了中國保健品大王。

腦白金電視廣告

而綠谷製藥的創始人呂松濤,與史玉柱關係匪淺。巨人集團瀕臨破產時,呂松濤曾向其伸出援手,借給了史玉柱50萬人民幣。兩人是過命的兄弟。

史玉柱

呂松濤,1965年出生於安徽省淮北市,1983年考入東北工學院工程管理系,後來又讀了社會科學系研究生。

呂松濤

90年代,呂松濤在國企短暫工作一段時間後辭職,帶著妻子到珠海創業。他開過大排檔,炒過地皮,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珠海,呂松濤還結識了老鄉史玉柱。1993年,兩人返回上海,合作創辦公司。但因盲目擴張、資金鍊斷裂,公司倒閉,呂松濤也宣告破產。

1996年,史玉柱拜訪了陝西衛生廳藥政處長趙斯安。請處長給「中華靈芝寶」、」靈芝片「、」靈芝膠囊「等5種藥的批文開綠燈。

趙斯安後因受賄罪入獄

趙斯安給出的價格也非常公道,他只收了1.5萬好處費。就這樣,中華靈芝寶,沒有經過任何臨床實驗和正規測試,僅僅用了10天時間就拿到了批文。

抗癌神藥:中華靈芝寶

中華靈芝寶拿到批文的第二年,史玉柱和呂松濤正式分家了,呂松濤拿走了中華靈芝寶。在1997年註冊成立綠谷集團,正式進軍醫藥行業。

No.2

「抗癌」神藥

綠谷製藥早期主打的產品是一款被宣稱為「有抗癌功效」的保健品——「中華靈芝寶」。

為了營銷中華靈芝寶,綠谷開創了會議營銷——後來醫藥界最常見的營銷方式。

綠谷集團

請來了各路的「專家」和上百個所謂的「抗癌勇士」,召開研討會,現身說法,在全國大搞坐堂會診。

類似的會議營銷現場

2002年,西安市一位小學教師張茜花在患肺癌晚期之後,在廣告的吸引下開始服用中華靈芝寶。

她被當做宣傳案例,被媒體們紛紛報導。說她本來已經被下達病危通知書,結果服用中華靈芝寶之後,胸也不悶了,骨頭也不痛了,渾身都有勁兒了,張女士見人就誇:中華靈芝寶就是好。

然而事實上,張女士當年8月去世。

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呂松濤也沒放過。綠谷的銷售人員,編造南懷瑾先生吃了綠谷的保健品,身體特別好。並以南懷瑾先生的口吻讚揚產品功效。

呂松濤和南懷瑾

南懷瑾的幾個學生本來要找呂松濤打官司,被南懷瑾阻止了。

「中華靈芝寶」一盒10袋,售價1590元。一療程3盒4770元,一般要吃3個療程以上,那就是14310元。

一盒重20克,每克售價80元左右。而黃金的價格也不過每克90多元。

賣出黃金價格的中華靈芝寶,不到一年,銷售額超過4億元。

「神藥」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各地工商、衛生部門開出了雪花一樣的罰單。

但因為信息傳播不夠通暢等方面的原因,中華靈芝寶改了一個又一個名字,仍在大肆流通,而且價格貴得嚇人。

而據中國經濟時報報導,至2006年底,綠谷製藥因虛假宣傳被罰800多次,創「違法廣告」之最。

不過綠谷並沒有放棄,從最開始的「雙靈固本散」,現在叫綠谷靈芝寶,還在繼續售賣。

No.3

耿美玉的九期一

2009年,通過朋友引薦,呂松濤認識了從日本留學歸來的耿美玉。

耿美玉是日本東京大學藥學博士,2006年5月以研究員身份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耿美玉

耿美玉向呂松濤介紹了自己手中正在研發的項目——GV-971。呂松濤在聽完耿美玉的介紹之後,立刻決定資助其研究。

在過去10年時間裡,綠谷藥業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GV-971,至今已累計投入巨資30億元。

11月初,這個押注宣布成功。國家食藥監局批准了綠谷的原創藥九期一有條件上市。而綠谷宣傳這是「全球首款老年痴呆症藥物。」

九期一

消息一經發出,便引發了學術界眾多質疑的聲音。

首先,這並非是全球首款老年痴呆症藥物,在此之前已有5款藥物獲批上市,但都只能延緩而不能治療這一病症。

其後,耿美玉的相關論文被美國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質疑造假。

另外,多位科學家質疑實驗周期太短。一般對於阿爾茲海默病的隨訪要求在2年左右,而九期一的三期隨訪時間卻只有9個月。

打假鬥士方舟子發聲質疑,稱耿美玉有多篇論文造假數據,擅長用PS大法代替實驗,有實驗造假前科。

這款藥是「有條件批准」,藥物上市之後,研發機構還需要繼續進行研究並提供後續數據,不排除撤回批准的可能性。但檢驗的只是「長期安全性」,而不是「療效」。

耿美玉和她的核心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耿美玉在呂松濤控制下的多個公司都有任職,擔任高管職位。兩人的利益關係,似乎早已捆綁在一起。

END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歲月是把殺豬刀,老了容顏,忘了知交。

除了遺忘,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在患病後平均存活年限僅5.9年。中國有1000多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 九期一的問世給了患者希望。

但這個希望是否真實,還需要時間來驗證。醫學科學,容不得半分虛假。

更多內容,歡迎點擊~

請點「在看」,分享文章哦!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
  • 北大許晨陽為何重返美國?看完對天大教授的舉報材料就明白了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教授張裕卿被退學研究生舉報的事件,引起網友們的極大關注。退學研究生用123頁材料舉報張裕卿學術造假舉報者是天津大學的一名退學研究生,自稱是呂翔。可以說張裕卿的造假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學生想畢業,也必須跟著導師造假。張裕卿可謂是一個「造假狂人」。這樣的造假,這樣學術不端,徹底讓呂翔感到絕望,於是選擇了退學。之前呂翔曾向學校舉報過相關的材料,但是沒有後果,反遭張裕卿的郵件威脅。這次用123頁的材料,以論文的形式進行舉報,一擊斃命,可以說幹的漂亮。
  • 明目張胆的造假?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每經記者:陳星 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今日(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饒毅在信中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GV-971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金擺件造假:豁口是金其餘是黃銅
    在廣州海珠區做生意的金先生(化名)近日心情鬱悶:1個月之前,他邂逅了一位「賤價處理」黃金擺件的同行賣家,欲將儲存多年的金佛、金獅子等擺件以不足百萬元的低價處理,自稱「黃金跌了價,不想再投資;生意上也缺錢」。
  • 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近日,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研究生實名舉報舉報臺料長達一百二十三頁裡面通過各種數據案例,分篇章詳細而又嚴謹地列舉了導師老張裕卿師學術造假的實錘讓人震驚啊!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學校:已解聘!
    近日,一則「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的消息引起熱議。他並不是一廂情願的傾訴感情、反而是認認真真地把所有的有造假的文章和細節都一一列舉出來。他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前途受阻去舉報自己的導師,正相反,他是因為導師對科學的褻瀆才做了這個事情。
  •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
    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網站19日消息,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感慨真的很多。
  • 怎麼看待首醫大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學術界需要打假!
    怎麼看待首醫大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饒毅實名「炮轟」3人論文造假?太有魄力了!我覺得學術界的激濁揚清,需要這樣的校長!學術界需要打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饒毅到底是何許人也。36年前,饒毅畢業於江西醫學院,拿到了學士學位;34年前,饒毅拿到了上海第一醫學院的碩士學位;28年前,饒毅拿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12年前,饒毅回國後成為北大教授,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饒毅也成為首醫大的一校之長,如今可謂志得意滿。舉報學術不端的行為,讓學術造假者寢食難安,我覺得是相當有必要的。
  • 他被饒毅舉報「17年如一日造假」,培養2個天才子女,今被免職
    他和施一公,回國後,就任清華和北大兩所頂級高校的生命科學院院長。然而,就是這樣的地位,饒毅也是照樣舉報。在饒毅的舉報信裡,說李紅良教授是「17年如一日地造假」,這話夠嚴重的,不是短期的,而是多年來一直如此。對於李紅良涉嫌造假一事,當時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調查結論是,李紅良團隊不存在學術造假,只是論文數據上存在個別疏漏。
  •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此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花了點時間仔細看完了,原本以為和導師是有什麼個人恩怨,或者有什麼冒名頂替的學術問題,怎麼還能寫出100多頁PDF的實名舉報的論文來。第一就想懷疑背後有什麼推動目的,是不是有人又在造熱點。
  • 遭舉報論文造假,裴鋼教授接受記者專訪,對規範學術不端他這樣說
    繼李兆申、曹雪濤兩位院士先後被舉報學術論文存在問題之後,前幾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一封似是而非的舉報信,把前南開大學校長、院士裴鋼等3位學術名人捲入了論文造假的輿論漩渦中,讓國內學術圈「大地震」。這樣的舉報,無疑是拋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一個「刺蝟」:查實了舉報內容,學術界有汙點;舉報內容不實,學術界同樣要留汙點,沒有「贏家」。對此,科技日報還專門撰文,強調「科學家的初心是求真務實,應更有潔癖」,並從科研單位、管理部門、制度保障等層面對學術造假「零容忍」,保持「對科學界的充分信任」,表示「不放掉一個壞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這篇文章還得到了人民日報公號的轉發。
  • 不法分子用假黃金騙貸 19家銀行被罰
    「金磚」外金內鎢  隨著陝西金融機構隨後的自身盤查以及公安機關的偵查,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的是假黃金,隨後西安市長安信合也發現了質押用假黃金。  據悉,這些被抵押給金融機構的假黃金,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準金,裡面則裹包著鎢塊。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 抄襲他人著作
    前不久,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王宇澄舉報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記者經過一個多月的明察暗訪,發現了舉報背後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長達100多頁舉報有理有據,呂翔認真地把所有的有造假的文章和細節都一一列舉出來。應該說,這才是我們當代中國大學生應該有的樣子,他們才配得起我們星辰大海的雄心。大學生就應該如此,一身正氣,不畏險阻。前途不可限量。學術追求的是嚴謹和真實,必須要和皇后一樣貞潔。而張裕卿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卻公然學術造假,讓人情以何堪,如何能教好學生?學術如何進步?這所大學還能有好的學術氛圍嗎?
  • 天津大學教授被舉報學術造假!學生寫123頁PDF血淚重錘!
    這一次,天津大學也「不甘落後」 教授被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教授被實名舉報! 舉報文檔123頁!
  • 學術造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被研究生實名舉報
    2020年11月19號,一封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信在圈內瘋傳,舉報信名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張裕卿,男,漢族,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化學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學專業學生。《舉報信》主要列舉了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論文造假,為其女以不正當手段發表論文,讓女兒得以從外校保送到天津大學。
  • 天津大學一教授學術不端被舉報,論文和實驗數據多次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11月19日,天津大學一教授學術造假被實名舉報,經校方調查情況屬實,該教授承擔全責,後校方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網傳舉報材料長達123頁,稱該教授論文和實驗數據多次造假,多次幫助其女兒修改論文、發表論文,還將其研究生的學術成果稍做修改,用其女兒的名字發表出來。
  • 教授被指學術造假17年:用SCI篇數來論英雄、評職稱,被指有弊端
    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學術造假,在網絡剛剛熱炒,就迅即被有關部門回應,稱其舉報早有定論。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關於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表明,被指17年持續學術造假的李紅良團隊,舉報者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耿美玉所在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武漢大學一樣,高度重視質疑耿美玉論文造假的問題。據有關報導,耿美玉所在的藥物所已組織專家進行初步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