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比鄰星行星上的「文明」溝通?一枚81萬噸的氫彈爆炸即可!

2020-12-0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在距離地球4.3光年的比鄰星邊緣,正在發生星際戰爭,人類文明能觀測到嗎?

所謂的比鄰星就是半人馬座α星c,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人馬座南門二三星系統,而比鄰星就是三星成員中最暗淡但最靠近太陽系方向的一顆恆星(4.22光年),這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視星等為11.05等,絕對星等只有15.49等,肉眼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天文望遠鏡,要找到這顆不起眼的恆星也有少許難度!

上圖是太陽系附近10光年內的恆星的方位,據歐洲天文臺前幾年的消息,比鄰星可能存在一顆宜居的行星Proxima b,根據引力紅移計算,這顆星星剛好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因為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的宜居帶極度靠近恆星(整個宜居帶相當於水星軌道內)

比鄰星宜居帶如圖

上文我們說到了比鄰星的行星並非直接觀測到,而是根據引力紅移計算出來的一顆行星,假如這顆行星上或者行星附近正在發生戰爭,那麼估計是沒法觀測到了,畢竟我們的望遠鏡連行星都觀測不到,這麼可能觀測到比行星小得多的飛船之類的文明戰爭證據呢?但有一個假設,比如Proxima b上發生熱核戰爭,那麼其熱核爆炸產生的閃光我們能觀測到嗎?大概需要多大的當量?也許我們可以不靠譜的來計算下!方法:

哈勃觀測極限星等為:28等星

太陽的絕對星等值為:4.83

太陽的總輻射功率為:3.8×10^26W

那麼我們可以將在比鄰星距離4.22光年的28等星換算成絕對星等後計算閃光功率,即可了解比鄰星上的文明需要折騰多大的核武器讓人類觀測到了!

我們查不到比鄰星的輻射功率,因此只能用換算絕對星等的方式來計算,相鄰星等之間的差異是2.512倍,那麼如何將極限的28等星換算成絕對星等呢?

將上述數據代入公式後計算得:M=32.441等

那麼太陽的絕對星等:4.83

M1=32.441-4.83=27.6111

那麼這個功率釋放必須大於:W=3.8×10^26W/2.512^27.6111

約為:3426111170642525.8W功率,假如這枚熱核彈在0.001S內即可釋放完畢,那麼它的總能量為3426111170642.526J!

假如按一噸TNT釋放4184000000J計算

約需:818860.222噸TNT當量的核彈即可!

即:81.8萬噸熱核彈頭,即可製造一次絕對星等為32.441等的閃光,讓哈勃望遠鏡觀測到!

(以上計算包含太陽非可見光波段的輻射功率,因此存在比較大的誤差,僅供各位參考)

當然一個星等為32.441等的閃光是不會引起哈勃注意的,除非哈勃剛好盯著這個位置觀測!保險一點的方案是對方在此連續製造了一個類似莫爾斯明碼的方式,比如發送一個SOS的求救信號:

莫爾斯電碼簡表

那麼至少要發送 ...---... 這一段信號!

假如用兩枚熱核彈代替-長信號的話,3+6+3=12枚熱核彈頭即可實現!

當然我們地球上也不可能一直對著那個天區觀測,估計要形成一個連續發送機制的話,按10組,每天重複發送10次,連續發送一年,也許就能引起地球人的注意了!

N=12×10×10×365=438000枚熱核彈頭!

因此假如比鄰星上正在發生戰爭的話,只需要一枚即可理論觀測,但如果要確認是文明信號的話需要12枚,如果要保證一年內觀測到的話則需要43.8萬枚!但要提醒一下的是,無論多少枚,至少也要在4.22年後地球上才能觀測到,因為即使是光跨越這個距離也是4.22年!

相關焦點

  • 我國僅有30枚氫彈,一枚爆炸威力有多大?氫彈之父親口認證
    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汙染,儘管從未曾在實戰中使用過,但軍事家仍將之稱為戰場上的「戰神」──一種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武器。】一枚氫彈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氫彈是一種熱核彈,爆炸之後產生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一枚設計當量為100萬噸的氫彈在實際爆炸中可以產生330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根據這樣的數據可以得出,氫彈的實際威力比同當量的原子彈威力大得多。蘇聯曾經試爆過一枚6000萬噸當量的沙皇炸彈,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到4600米,巨大的火球馬上席捲地面,1000公裡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 比鄰星若有文明發生星際戰爭,我們能看到嗎?若來攻擊該如何應對
    比鄰星和距離它不遠的南門二甲乙雙星是個有三顆恆星環繞運行的系統。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經在作品《三體》中描繪那裡出現的科技相當發達的文明,而且那裡的文明還和我們的地球文明發生了戰爭,但最終卻都被更高等級的文明所滅,科幻迷們因此常將比鄰星和南門二甲乙雙星稱為「三體」星系。
  • 比鄰星軌道上的行星:該行星存在液態水?公轉周期短!
    ,繞著比鄰星公轉。由於其與母星的距離十分合適,所以該行星上很可能存在液態水。科學家近期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這一發現,實現了科幻小說作家長久以來的夢想:這是一個潛在的可居住的世界,與地球的距離也很近,足以讓人類發送他們的第一個星際太空飛行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天文學家艾斯庫德主持了這項研究,他表示:「尋找外星生命從現在真正開始了。」
  • 中國現存30枚氫彈,一枚爆炸威力有多大?專家講解答案遠超預估
    一枚原子彈爆炸就足以造成毀天滅地的破壞力,甚至在幾十年時間內,都會對人體和周圍環境造成持續不斷的傷害。正因為見識過原子彈的威力,所以自二戰結束後,各國非常忌憚,不敢輕易嘗試。氫彈也是核武器的一種,甚至專業人士表示比原子彈威力更大。早前原子彈之父就曾親口證實,我國現存的30枚氫彈威力難以想像。我國的核武器發展現狀如何?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
    前幾日,澳洲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比鄰星信號的消息掀起了新一輪的外星人討論熱潮,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或者說從來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無論外星文明存在與否,我們身處地球,就是地球文明的一份子,要做的,就是繼續維護自己文明的發展就是了,沒必要把我們想像中的那些設定強加到外星文明身上。只要外星文明不是高我們一個維度的存在,那麼他們生命的演化也必須和我們一樣,由初級到高級。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這次我們接受到來自比鄰星信號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
  • 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手機百度
    今天最重磅的新聞莫過於「朝鮮氫彈試驗成功」的消息了。小悶不跟大家討論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也不討論三胖會怎樣威脅地球安全,也不討論為什麼老美非要打壓三胖,只想從技術角度解析下,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在說氫彈之前,先說說原子彈。原子彈和氫彈一樣,都是核武器,不過原子彈是第一代,氫彈是第二代。其原理就不多說了,百度一下都可以知道。
  • 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太恐怖了
    這幾天最重磅的新聞莫過於「朝鮮氫彈試驗成功」的消息了,但是這裡不跟大家討論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也不討論三胖會怎樣威脅地球安全,也不討論為什麼老美非要打壓三胖,只想從技術角度解析下: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在說氫彈之前,先說說原子彈。
  • 中國現存的30枚氫彈,一枚威力到底有多大?氫彈之父親口認證
    目前核武器是已知的威力最強的武器,雖說只在二戰末期使用過一次,但當時兩枚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不僅讓日本損失慘重,也加速了這場世界大戰結束的步伐。隨後,為了保證核武器不被無度使用,國際上對核武進行了嚴格控制,不過,對於核武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
  • 比鄰星是否擁有第二顆行星?
    令人興奮的是,從宏觀上講這顆行星看起來和地球差不多大而且離地球也不遠,距離大約為4.2光年。那麼在這個附近的星系中會有其他行星嗎?另一個研究小組在2020年1月15日公布了他們的證據,證明有第二顆更大的行星圍繞著比鄰星運行。不過這時,這個更大的第二顆行星仍然被認為是候選行星。雖然目前還沒能證實,但研究人員確實為該行星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 一枚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氫彈的爆炸原理與原子彈是不一樣的,原子彈的因為其材料存在臨界質量,因此裝藥結構比較複雜,而且在被炸散前參與裂變的有效質量比較有限,因此原子彈基本上會有一個當量的上限,一般其很少會超過30-50萬噸!鏈式反應的裂變過程,理論上也是無限的,但實際操作很難做到這個無限當量!
  • 蘇聯第一顆氫彈才40萬噸當量,為何中國直接達到330萬噸?
    但是,原子彈畢竟只是第一代核武器,當年的美蘇雙方都在追求提升核武器威力,在這種情況下,氫彈就誕生了。和第一代的原子彈相比,氫彈的當量更大,威力也更大。當時,美蘇先後成功試驗了氫彈,而中國在經過努力後,也於1964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因此氫彈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 已確認比鄰星的第二顆行星
    2016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就在幾天之前,天文學家宣布確認比鄰星恆星擁有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Proxima Centauri c)。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擁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其中最小且離我們最近的一顆。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比鄰星周圍的行星可能不止一個
    天涯若比鄰。比鄰星b。ESO還記得半人馬座比鄰星b嗎?
  • 如果比鄰星有文明存在並且在打仗,人類能夠坐山觀虎鬥嗎?
    這樣根據恆星的光變數據,就可以得到這顆行星的體積了;再根據行星對恆星軌跡造成的幹擾,就可以計算出它的質量。比如歐南臺用HARPS光譜儀對比鄰星細緻的觀察,發現比鄰星有時候會以5km/h的速度靠近地球,而有時候又以相同速度遠離地球,這個徑向速度重複周期為11.2個地球日。這就是引力攝動。
  • 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在這幅藝術家繪製的想像圖中,比鄰星這顆紅矮星出現在這顆行星的地平線上方,而在比鄰星這顆「太陽」的右上方還能看到另外兩顆亮星,它們是半人馬座α(南門二)雙星。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 假如太陽系發生危機,比鄰星已確認不宜居!哪顆恆星我們能投奔?
    二、比鄰星值得我們投奔嗎?這絕對是一個問題,我們捨棄一切到達比鄰星卻發現並不是理想之地,那麼花了太大的代價和太多的努力還有無盡的時間成本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的未來,如果不合適極有可能斷送文明!那麼比鄰星真的合適嗎?
  • 我國僅存30枚氫彈,一枚爆炸後的威力有多大?足以摧毀300個廣島
    但是人們也深知核武器爆炸後會產生的危害有多大,所以至今為止,也只有一次投入到戰爭中的實例。而核武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種類有很多,除了原子彈以外,氫彈也是其中一種。 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就完成了首顆氫彈的爆炸試驗,而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製造技術的國家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我們已經鎖定比鄰星了
    不管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我們身在地球上,只是地球文明的一部分,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自身文明的發展。如果外星文明並不存在於高我們中的一維,那麼它們的生命進化也必須與我們一樣,從初級到高級。從比鄰星信號中得到了這個信息,實際上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第一,比鄰星是最接近太陽系的恆星系統中的可居住的行星,據推測,它上面可能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