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明人物故事:張衡發明渾天儀和地動儀

2020-11-22 搜狐網

  我國天文學發展的歷史是悠久的。到漢代已有蓋天、宣夜和渾天等學派。蓋天說認為,天如蓋,蓋心是北極,天蓋左旋,日月星辰右轉。宣夜說認為天無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虛空之中」,並不附著於「天體」之上。渾天說認為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

宣夜說後來不幸失傳了,蓋天、渾天兩說並行,競相爭鳴,比較科學的渾天說漸佔上風。同時,觀測天象的儀器也不斷出現,如武帝時洛下閎製造了渾天儀,宣帝時耿壽昌又造了渾天儀,和帝時崔瑗的老師賈逵更製造了黃道銅儀。

  張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後,他更加勤奮地「研核陰陽」,終於「妙盡璇璣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銅鑄渾天儀,被張衡造了出來。

  渾天儀主體是幾層均可運轉的圓圈,最外層周長一丈四尺六寸。各層分別刻著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列宿,還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緯等等天象。儀上附著兩個漏壺,壺底有孔,滴水推動圓圈,圓圈按著刻度慢慢轉動。於是乎各種天文現象便赫然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件儀器被安放在靈臺大殿的密室之中。夜裡,室內觀儀人員把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及時報告給靈臺上的觀天人員,結果是儀上、天上所現完全相符。

  銅儀的兩側附有玉虯(龍)各一,吐水入壺,左為夜,右為晝。壺上分別立著金銅仙人和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更有妙者:臺階下還有內裝機關與兩壺相聯的瑞輪、莢,靠著滴水的推動,依照月亮出入圓缺的變化,不停地旋轉開合,表示著朔、望、弦、晦等日期,有如活動日曆一般,可見這件渾天儀及其附器,與近世的假天儀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此儀誕生的前一年,張衡先用竹篾製成一個模型,名曰「小渾」,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和校正,然後才鑄作大儀。渾天儀是張衡血汗的結晶。他接著寫了《渾天儀圖注》和《漏水轉渾天儀注》兩本說明書,又撰成《靈憲》一部,繪製《靈憲圖》一份。在這些著作中,張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天文學理論,反映了他的樸素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天體的運行是有規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蝕起因於地遮日光,月繞地行且有升降。他認識到太陽運行(應是地球公轉)的某些規律,正確解釋了冬季夜長、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晝夜等時的起因。他指出在中原可以見到的星有2500個,與今人所知略近。他經過對某些天體運轉情況的觀測,得出一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結論,與近世所測地球繞日一周曆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的數值相差無幾。

  由於研究天文、律歷和製作儀器,張衡對數學的研究相應地加強了。在製成渾天儀後,他寫成了《算罔論》,要「網絡天地而算之」。他用「漸進分數」之法,算出圓周率為十的平方根,為3.16強。這比《周髀》所記載的π=3的數值大大進了一步。直到五-七個世紀以後,印度和阿拉伯的數學家才得出這個數值。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張衡轉任公車司馬令,總領天下徵詔之事。他沒有被繁雜的公務所淹沒,舉足走進物理學和機械製造學的領域之中,並且取得了許多驚人的成就。他成了當時首屈一指的機械製造專家,被人呼為「木聖」,所造器物之精妙,無與倫比。他運用差動齒輪原理,造出了指南車和記裡鼓車。他還精心製造出一隻木鳥,「假以羽翮,腹中施機,能飛數裡」,這簡直是當時世上絕無僅有的一架木製「飛機」!可惜其實物和詳細造法,也像他的許多傑作一樣,後來大多失傳了。

  張衡還製造出一種測影儀器——土圭,用來研究天文、地理。他繪製成一幅《地形圖》,一直流傳到唐朝。他善畫山水、動物,與趙歧、劉褒、蔡邕(文姬之父)同為東漢四大畫家。他對音樂舞蹈等藝術也有精深研究。如在《觀舞賦》裡,他曾這樣巧妙地形容舞蹈演員的舞技:「連翩絡繹,乍續乍絕,裾似飛鸞,袖如回雪」。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材
    渾天儀分為兩部分,渾天儀和渾象渾天儀用來測量天體的位置和坐標,而渾象用來計算天象的變化。兩者相輔相成,成為幫助人們觀察和探索宇宙的利器。渾天儀的發明凝聚了張衡的智慧和汗水以及中國人民的勞動和想像力。渾天儀的誕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文/歷史大齒輪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東西是在東漢時期被張衡發明出來的,渾天儀是一個關於天文的東西。地動儀是關於地震的東西,能夠預測地震方位。渾天儀和地動儀在古代看來都是兩個非常、非常高明的東西,當然了,現在看來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但是在現代渾天儀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甚至被韓國印道的紙幣上面,但是地動儀卻地位非常的底下,甚至連教科書都沒有了,地動儀的地位。小編覺得,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古代的發明到現在地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發明的用途,或者說真實性出現了一定的區別吧。
  • 地動儀被移出教材後,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卻被印在韓國的紙幣上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人,也發生了不少的大事,更是產生了多次朝代的更替,並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張衡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也是個全面發展的人,在多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成就,因此被稱之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不過,如果要說這些成就裡面對後世的我們影響最大的,便是張衡發明「渾天儀」這件事情了。「渾天儀」也被稱之為地動儀,是張衡通過對地震的親身體驗進行總結和研究,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而於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的東西。
  • 渾天儀被印刷在韓幣上,地動儀巧奪天工,為何卻被中國教材除名?
    渾天儀被印刷在韓幣上,地動儀巧奪天工,為何卻被中國教材除名?很多人常以為古代中國的科技一直落後於世界,其實在閉關鎖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科技水平一直都在世界前列。早在東漢時期,古人為了減輕勞動負擔就已經發明了水利灌溉,為了書寫方便則發明了偉大的印刷術。說到東漢的發明家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張衡,他所研製的渾天儀被韓國印在了錢幣上,而地動儀卻被我們從教材中刪除了。東漢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國,與西方國家類似,此時社會上也出現了那麼一批人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宇宙,開始嘗試解密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錢上,地動儀卻移出了我國的歷史教材?
    文/蕭蕭精彩歷史在現在的世界上,眾多民族之中,猶太人是公世界認的最聰明的民族,這個民族中出現了許多在世界上有名的人物,他們有的是國家總統,有的是金融家,還有的是發明家……然而在上千年前,猶太人的祖先們還在埃及被法老奴役的時候,遠在亞洲大陸上的中國,已經出現了許多有名的發明家和超越時代的發明。
  • 一個「急剎車」讓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一個是渾天儀,另一個就是地動儀了。小編在前一篇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了渾天儀的誕生,我的這一篇文章給朋友們講講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張衡發明地動儀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在必然性中,張衡的科學素養(長期研究觀察天象和地理),工作崗位(太史令),社會痛點(張衡生活的時代地震特別多)都是重要因素,但偶然性因素卻與一次「急剎車」有關——當然這個「車」是馬車。
  •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除了四大發明,我國古代還有很多璀璨的重大發明,比如誕生於東漢時期的渾天儀、地動儀。在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當時的地動儀的具體的詳細結構,隨著朝代的更迭,很多詳細資料已經遺失了,沒辦法進行特別詳細的還原考證。
  • 為啥渾天儀被印在韓國貨幣上,地動儀卻消失在中國的歷史教材中?
    為啥渾天儀被印在韓國貨幣上,地動儀卻消失在中國的歷史教材中?在古代,由於科學知識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想要發明一樣東西就變成了一件非常難得事情。不過,雖然那時候的社會大況是這樣的,也是有很多思想比較超前的人存在的,於是他們就用自己的想法,發明了一些儀器,雖然很多人都不接受,可是至少證明我們中國人也是非常厲害的。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東漢的時候,張衡發明的兩樣東西。關於張衡這個人,不知道大家對他有沒有了解,在古代,他也算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家了。
  • 渾天儀被印在韓幣上,地動儀巧奪天工,為何中國教材卻把它除名?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的科技水平一直領先與世界,更是有著家喻戶曉大的四大發明,而除此之外,我國古代還有著許多震驚世界的發明,比如渾天儀和地動儀。它們都是由張衡發明的,但二者的待遇卻相差許多,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的錢幣上,地動儀卻從我們的學生教材中除名。
  • 張衡只發明了地動儀嗎?他還發明了這些不為人知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從課本上學習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但張衡一生中不僅發明了地動儀這一偉大成就,而且還有許多發明,只有這臺地動儀是最著名的。畢竟古代有很多自然災害,沒有現代科學的方法來準確預測,所以只能建造一個相對簡單的地動儀。
  • 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科書,怎麼回事?
    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雖說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和落後的,但是值得驕傲的是,在封建時期,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文化方面都曾是一個強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驚人的科技成果,四大科技發明是令我們至今提起都滿是驕傲的事情。
  • 國際烏龍:「渾天儀」被印韓國萬元紙幣上,難道又來爭文化遺產?
    在如此悠久的文明中,中國的祖先用其智慧發明、創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事物,其中就包括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雖然它們都是出自張衡之手,但是在千年之後,它們的命運卻大不一樣。「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的紙幣上,當成了韓國本土的文化,而地動儀卻被移出了中國教材。這是究竟是為什麼呢?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凝結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對整個世界具有深遠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
  • 地動儀被教材刪除,渾天儀印上韓國鈔票,張衡的發明怎麼差這麼大
    張衡是中國人婦孺皆知的古人,在遙遠的漢朝,科技落後的時代,從他手裡問世了眾多發明,利用機械原理的指南車、自動日曆、可以計算裡程的鼓車、模擬鳥類飛翔的木雕......當然最著名的當屬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項與天文地理有密切相關的非凡科技儀器代表了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也因為這兩個儀器不同一般的歷史地位,張衡的紀念郵票上也出現了它們的名字。然而,在韓國新版1萬韓元的鈔票上赫然出現了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這不僅引來我國網友的極大憤慨,即使在韓國國內也出現抨擊聲音。難道韓國人想要竊取張衡的發明權?
  • 東漢張衡發明了什麼?除了地動儀你還知道哪些?
    尤其是在地震學和天文學等方面,可以說是開創了此領域的先河。不僅如此,他在為官為政上也頗有業績,以清廉著稱,是我國古代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那麼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什麼?發明地動儀早在公元132年,張衡就研發了世界上最早的震後測量儀器,名叫候風地動儀。
  • 課本上消失的地動儀,韓國鈔票上的渾天儀,世界全是我的思密達
    單從其發明的測地震地動儀來說,更是對後來產生了深淵影響。然而以現在科學推測可能有錯誤,就從課本中刪除。而張衡發明測天象的渾天儀,卻被韓國人搶先申遺,最後印刷在鈔票上了!傳聞張衡就是受此啟發,經過一番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之後「渾天儀」出世,平時用來觀察天文星象,由渾象跟渾儀兩個組成部分。據說,渾儀具有gps定位的功能,能測出天體的大概位置,而渾象能對定位數據進行演算,真是相當的厲害。渾天儀的價值相當的牛啊,不得不讓世人讚嘆,中國古代科技那是多麼的輝煌!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了中國的歷史教材?
    渾天儀為什麼會被印在韓國的錢幣上,地動儀已經被移除在我們國家的教材裡面?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的事情。以前有個雙胞胎兄弟,一個了解天文,一個了解地理,他們的父親就是東漢的張衡,現在一個被印刷在韓國的錢幣上面,另一個卻被我國的教科書刪除。
  • 地動儀被我國歷史教材移除,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又申遺了?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渾天說,也就是最早的地圓說,許多人認為渾天儀是東漢張衡發明的,其實張衡是改進了落下閎的渾天儀,但地動儀是他的傳世傑作。地動儀為何會被刪除東漢時期,地震相對頻繁,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當中,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地震,為了能夠預防地震,張衡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 張衡的兩大發明,一個被移出中國教材,一個卻被印在韓國紙幣上?
    中國古人憑藉智慧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優秀的歷史發明以及發明家數不勝數,其中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被稱之為古代四大發明。下面,我們就來看古代知名人士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渾天儀的發明凝結了張衡的智慧與汗水,他的橫空出世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因此,渾天儀被稱之為最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學最高水平。除了渾天儀外,張衡還發明了地動儀。相傳,地動儀的外形十分精緻,機關也十分别致靈活,更重要的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地震。地動儀有8個方位,分別代表實際生活中的8個方向。
  • 張衡兩項發明命運坎坷,渾天儀被印上韓國紙幣,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明很先進發達,在清朝之前,一直領先於世界,是整個世界的領跑者,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與我們抗衡。除了強大的國力之外,古代科技也相當發達,有些古人們發明的東西,甚至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都難以複製,令人著實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