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張衡發明了什麼?除了地動儀你還知道哪些?

2020-11-29 51區

張衡是西漢初年河南人,張衡對很多方面的知識都很精通,其在天文、數學、文學地理等方面都有涉獵。尤其是在地震學和天文學等方面,可以說是開創了此領域的先河。不僅如此,他在為官為政上也頗有業績,以清廉著稱,是我國古代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那麼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什麼?

發明地動儀

早在公元132年,張衡就研發了世界上最早的震後測量儀器,名叫候風地動儀。據後漢書記載,儀器整體由銅製成呈圓形頂端凸起,直徑大概有八尺,外圍還用各種文字鳥獸圖案來裝飾,也很像當時的酒杯,儀器內有八個柱子,安裝驅動機關,儀器外有八條含著銅珠的龍,位居八方,每條龍下都有蟾蜍地震發生後,相應方向的龍珠便墜落,被蟾蜍之口所接。

改進渾天儀

早在西漢時期,耿壽昌就製造出了渾天儀,張衡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得渾天儀更加精準。張衡改進的渾天儀整體是一個直徑大概四尺多的銅球,在球上刻著二十四節氣、南北極、二十八星宿以及黃赤道等元素,形成了渾象(和現在天球儀類似),通過機械裝置,來連接漏壺和渾象,就可以用漏壺的流水來運轉渾象,就可以得到天體運動,時令節氣的規律。

發明瑞輪莢

瑞輪莢是一個自動日曆,張衡是模仿了冥莢(傳說中一種神樹)來製作它的,以流水來驅動,每月從初一到滿月每天會現出葉子一片,之後從滿月到月末,每天又會收葉子一片,循環往復。

發明指南車  

張衡所發明的指南車通過齒輪傳動來運轉,雙輪獨轅,齒輪系統在車廂內可自動離合,車廂外有一個木頭人,無論車子朝哪走,木人的手臂都向南。

對曆法貢獻

在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張衡參與了曆法的討論,駁回了《太初曆》和《四分曆》 ,阻止了中國曆法的倒退,張衡認為《九道法》最為精準,但是按九道法來推曆法,和人們當時的曆法習慣是有很大衝突的,所以沒被採用,所以,這是中國曆法的一個損失。張衡的代表作《靈憲》得出的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與現代的精確測量十分接近。

張衡六十二歲因病去世,被後人稱為「木聖」或「科聖」

相關焦點

  •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原理是什麼
    張衡生在東漢時期,據記載當時竟然出現連續20年無年不震,地震災害十分猖獗。可想當時的朝堂和民眾受此影響之大,嚴重的年份可謂是民不聊生。
  •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談到東漢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張衡,大家都會想到他為中國古代科學界做出的傑出貢獻,作為一名數學家,他曾經寫過一部《算罔論》,他給立方體定名為質,給球體定名為渾,最重要的,他是中國第一個算出圓周率的人,雖然並不精確,但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了。
  • 除了地動儀,張衡還發明了哪些好玩的東西
    東漢時期的張衡,堪稱一個全才。他在天文學、數學、地理學、文學等方面都有著很高的造詣。 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 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器—「候風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今天的人們對他了解最多的應該就是耳熟能詳的地動儀了。
  •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課文被刪除,是什麼原因?
    張衡是地動儀的發明者,地動儀因為能夠預測地震,因此讓人們敬佩,地動儀也廣為人知。筆者最早了解到地動儀,是從小學課文裡學到的。這也使我對張衡有了一種敬佩之情。 張衡是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在我們古代,雖然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材料也沒有現在這麼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創造出了許多精密的儀器,這些儀器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實惠
  • 張衡發明了什麼 張衡發明了什麼東西
    說到張衡,我們想到的肯定是地動儀,其實張衡不止發明了地動儀,還有渾天儀、指南車等。於是很多人不知道張衡是屬於文學家還是科學家,因為張衡發明的東西可太多了,一起來看看張衡還發明了什麼吧。1、地動儀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什麼從課本中刪除,原來不是他的問題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了,這是為什麼?原來不是他的問題說起張衡,許多人都認識,他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成就非常多,不過大家有許多人都是因為他的一個發明出現在課本上認識他的,那就是地動儀。地動儀是用來測試地震的,張衡的地動儀比國外的早一千多年。可是在2017年課本上關於地震儀的內容卻被刪除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們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屬於世界的前列。但其實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發明不僅僅只有這些,要知道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家,發明可不只局限於這幾樣,但是有很多的東西雖然之前有過記載,但是慢慢的都被從書本中移除了,所以了解的人也就慢慢變少了,自然也就很難被人們記住,今天我們要說的一項發明,就是歷史上很實用的一項創造,但是如今也被從書本上移除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從歷史課本中刪除?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也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發明造福人類,這些東西的出現無一不是證明了中國古人的高超智慧,比如四大發明,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地動儀。地動儀是由東漢時期一名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的一個驚世傑作。他就是張衡。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嗎?為何它被移出教科書?
    而地動儀作用如此巨大,為何現在還沒有被普遍使用呢?又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呢?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他在我國的天文學、地震學方面都做出巨大貢獻。張衡的祖父就是當地大儒,漢光武帝登基後,張衡的祖父張堪就被漢光武帝提拔為蜀郡太守。在蜀郡內,張堪清正廉潔,備受百姓愛戴。
  • 發明大王張衡,不只發明了地動儀,地動儀後他遇到了什麼大麻煩
    張衡,字平子,南陽人,眾所周知,他發明了地動儀,公元139年去世。除了地動儀之外,他還發明了很多東西。他還寫了一本有關天文學的著作,叫做《靈憲》,當時他就指出宇宙是無限的,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芒,日蝕其實就是地球遮住了太陽光。所以你看張衡在東漢那麼遠古的年代,就已經測到了天文的秘密。現代人為了紀念張衡在天文學上的偉大功績,把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把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 《張衡》教學設計告訴你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2、會認「錄、銅」等生字,會寫「傑、吉」等生字,掌握「傑出、貢獻」等詞語。教學重點: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教學難點:教育學生大膽破除迷信、相信科學,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張衡是中國古代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所著《靈憲》、《渾儀圖注》等作品都體現了他在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淵博知識;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更是對中國的天文學和地震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人譽為「木聖」。
  • 張衡地動儀為何要退出歷史教科書,知道真相後你就明白被騙了很久
    時間上溯到近二千年前的東漢末年,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就發明了估測地震的儀器,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地動儀,這位集數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身份於一體的偉大人物就是張衡。張衡自小聰明過人,用現代化說就是「神童」一般的人物,張衡自小離家到外地求學,而且對地理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去了東漢都城洛陽並進入到了太學在那裡講學,結識了很多大家名人。張衡的名氣很大,甚至後來和班固、司馬相如、楊雄一起並稱為漢賦四大家,他先後在東漢朝廷裡擔任郎中、太史令、尚書等職,在天文、機械和地震學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震儀等作品。
  • 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 地動儀發明於什麼朝代
    地動儀大家都知道,它能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發明。但是地動儀的發明是哪個朝代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吧。地動儀是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學習過和地動儀有關的知識,地動儀是張衡為了測試地震而發明的。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用嗎?有人說它根本就沒有用,因為它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反應,認為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就是用來糊弄人的。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解一下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中國近些年可以說也發生了很多場地震,但是對地動儀的關注並不是很大。可最近有人說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地動儀就沒有任何動靜,所以人們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疑問。
  • 張衡只發明了地動儀嗎?他還發明了這些不為人知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從課本上學習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但張衡一生中不僅發明了地動儀這一偉大成就,而且還有許多發明,只有這臺地動儀是最著名的。畢竟古代有很多自然災害,沒有現代科學的方法來準確預測,所以只能建造一個相對簡單的地動儀。
  • 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知地震嗎?
    除此之外張衡還是一位發明家,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盛傳為他所發明的地動儀,相傳此儀器能夠檢測地震。根據傳說,地動儀主體為筒狀物,有八條龍接於其身,分別在八個方向,龍嘴中含有金屬球。每張龍嘴下方為一張口蟾蜍。但凡任何方位發生地震,則金屬球便會從龍嘴中落入蟾蜍口中,以此來監測到地震。《後漢書》中記載,地動儀曾經多次準確預知當時各地的地震情況。
  • 地動儀被移出教材後,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卻被印在韓國的紙幣上
    張衡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也是個全面發展的人,在多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成就,因此被稱之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不過,如果要說這些成就裡面對後世的我們影響最大的,便是張衡發明「渾天儀」這件事情了。「渾天儀」也被稱之為地動儀,是張衡通過對地震的親身體驗進行總結和研究,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而於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