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發明了什麼 張衡發明了什麼東西

2020-11-22 天氣網

張衡是西漢初年河南人。說到張衡,我們想到的肯定是地動儀,其實張衡不止發明了地動儀,還有渾天儀、指南車等。於是很多人不知道張衡是屬於文學家還是科學家,因為張衡發明的東西可太多了,一起來看看張衡還發明了什麼吧。

1、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2、改進版的渾天儀

張衡在西漢耿壽昌發明的渾天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渾天說,創製了一個比以前都精確、全面得多的「渾天儀」。漏水轉渾天儀是一種水運渾象。用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

3、指南車

張衡製造的指南車利用機械原理和齒輪的傳動作用,由一輛雙輪獨轅車組成。車箱內用一種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車箱外殼上層置一木刻仙人,無論車子朝哪個方向轉動,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4、瑞輪莢

瑞輪莢就像現代的日曆,用流水作為動力,每天張開一片葉子,一共十五片,月中時又再次合上,如此來回循環,像是一朵綻放的花朵。

5、計裡鼓車

《古今注》裡有詳細記載,車內有木人,行至一定距離可以擊鼓提醒。

6、獨飛木雕

這是利用仿生學的原理,用木雕成鳥的形狀,可以展翅飛翔。

這就是為什麼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來人們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課文被刪除,是什麼原因?
    後來得知,原來這篇課文早已被刪除了,這使我有些驚訝和不解:是什麼原因怎麼會讓這篇文章被刪除呢? 張衡發明地動儀這一篇課文也因此被刪除了。
  • 張衡發明一種「木車」,原理並不複雜,各朝皇帝卻拿它當寶貝
    那麼,張衡發明的這輛木車到底有何與眾不同之處嗎?張衡出生於公元78年,他是如今河南南陽人。不少朋友都在課文當中學過: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一種測量地震的儀器。然而張衡不僅發明出了地動儀,諸如渾天儀、指南車、獨木飛雕、地形圖,這些東西都是張衡發明創造。不過筆者翻閱近朝典籍《古今注》時卻發現,張衡還曾經發明出一種木車,這種木車的學名叫做"記裡鼓車。"
  • 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器—「候風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不過近代地震儀的發明人,英國地震學權威米爾恩教授,這位第一個將《後漢書·張衡傳》翻譯成英文的人,曾大量實驗「懸垂擺」以驗證張衡地動儀,並且公開宣稱:「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震儀是中國的張衡發明的」。現代地震儀器即使是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各大地震臺網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也是以監測地震為主,當然地震監測對研究、防護與救援工作也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同理,在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張衡發明的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們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屬於世界的前列。根據記載我們歷史上有很多實用的發明,我們現在最熟悉也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這幾樣東西了。由於課本上記載得比較多,自然人們從學生年代就比較了解。
  • 張衡發明的地震儀為何被教科書剔除?專家: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王振鐸復原的地震儀人類已經遭受地震傷害幾千年,至今沒有全部解開地震的真面目,如今科學家只是模糊的知道地球是板塊運動或火山噴發引起的,但是最關鍵的「地震什麼時候發生」卻一無所知,如果人類能夠破解「地震什麼時候發生」這個謎團,那人類可以大大降低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傷害和損失,可就是這個關鍵的謎團人類始終無法破解,因此在地震來臨之時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什麼從課本中刪除,原來不是他的問題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了,這是為什麼?不過,古人認為地震是氣候引起的,所以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件東西。課本上出現的地動儀上有八條龍,龍嘴裡有龍珠,龍嘴正下方有對應的張著嘴的蟾蜍。因為沒有注釋,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由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但事實上,這張圖是一位叫做王振鐸的考古學者在1951年的時候,根據後漢書的僅百字的描寫而自己揣摩設計製作的模型。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從歷史課本中刪除?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也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發明造福人類,這些東西的出現無一不是證明了中國古人的高超智慧,比如四大發明,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地動儀。地動儀是由東漢時期一名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的一個驚世傑作。他就是張衡。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時完全沒反應
    地動儀這東西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曾經在教科書上寫的有。張衡地動儀、祖衝之圓周率、四大發明,這都是耳熟能詳的古代智慧結晶。其他幾種都比較常見,或者都用過,唯獨這地動儀比較陌生而又神秘。中國近些年發生過不少地震,卻從沒聽過地動儀有什麼新聞,讓不少人對地動儀的真實性產生質疑。現存的地動儀確實是假的,唐山大地震時期存放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地動儀也是仿製的模型,而且還是木頭做的,中間的立柱也沒有放上去。所以唐山大地震時沒有任何反應,並不能說張衡的地動儀沒用,而是它壓根就只是模型。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學習過和地動儀有關的知識,地動儀是張衡為了測試地震而發明的。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用嗎?有人說它根本就沒有用,因為它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反應,認為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就是用來糊弄人的。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解一下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中國近些年可以說也發生了很多場地震,但是對地動儀的關注並不是很大。可最近有人說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地動儀就沒有任何動靜,所以人們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疑問。
  • 東漢張衡發明了什麼?除了地動儀你還知道哪些?
    那麼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什麼?發明地動儀早在公元132年,張衡就研發了世界上最早的震後測量儀器,名叫候風地動儀。
  •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在我們古代,雖然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材料也沒有現在這麼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創造出了許多精密的儀器,這些儀器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實惠
  •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原理是什麼
    由此看來,張衡發明創造的地動儀是有八條龍的,這八條龍不僅讓內部與外部構造上有一個非常巧妙的銜接,而且可以比較準確的預測地震。張衡的這項創造震動了古今,促進了科學的發展。漢賦四大家之一張衡簡介張衡,字平子,後人尊稱木聖。生於公元78年,卒於公元139年。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材
    真相是什麼?在沒有高科技測量儀器的時代,人們對宇宙充滿了好奇。然而,人們只能依靠想像來探索奧秘。在蒙昧時代,人們堅信圓天圓地的理論。他們認為宇宙是球體,而地球是正方形。然而,這時產生了不同的聲音。在古代,人們提出了「亨廷頓理論」。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嗎?為何它被移出教科書?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曾經預料成功過一次地震。公元134年12月13日,當時地動儀一條龍口中的機關被觸動,但是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地震,有人認為地動儀沒用。幾天後,隴西一帶傳來地震消息,隴西距離洛陽一千公裡,地動儀都準確預料到了地震,可見地動儀的巨大作用。
  • 張衡發明的地震儀有用嗎?如果百裡內有振動,珠子豈不是天天掉?
    在韓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的時候,張衡發明出來的地震儀突然有所動作,衝著一個方向吐出了銅球!這在當時是意味銅球跌落的方向會有地震的,但是當時的人們卻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有關地震的感覺,於是便開始議論著地震儀是不是沒有用?但是沒過幾天,就有人來報告了,說前幾天那裡確實發生了地震!這個時候的人們便開始對張衡地震儀所表示信服。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管用?為何被移除課本資料?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不管用?為何被移除課本資料?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時候,這也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預知的儀器,並且全國的人都是想看一看這個儀器的厲害,大家第一眼看到地動儀的時候,他的八方都有一個龍嘴裡含的珠子,並且在下面還有一個蟾蜍,因為一旦有一方發生地震的話,那麼龍口中的珠子就會掉到蟾蜍的口中,這樣的話,人們就可以知道哪裡發生了地震。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張衡是中國古代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所著《靈憲》、《渾儀圖注》等作品都體現了他在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淵博知識;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更是對中國的天文學和地震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人譽為「木聖」。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現實
    說到張衡發明的地震儀,沒人知道。這是小學時課本上教給我們的常識。筆者至今還記得,這本書名叫《張衡傳》,選自南宋史家範冶所著《後漢書》。本文不僅介紹了張衡從讀書到仕途的一生,還介紹了他作為東漢著名地理學家和發明家的生平。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看完漲知識了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看完漲知識了 很多人從小便從教科書中,讀到過關於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往往還有這一張精美的配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橢圓的大水壺,同時有八個仰著頭張牙舞爪的金龍,對於底下張嘴的金色大蟾蜍。每一條龍都象徵著一個方位。
  •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
    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的圖片,為什麼被中小學教材「除名」了?張衡和地動儀除去「地動儀」圖片的原因,小編在仔細查閱資料之後了解到了其中的原因,原來,我們上學的時候所看到的這種地動儀,並不是歷史上真正的地動儀的樣子,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並沒有被出土過,歷史上的地動儀究竟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