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2、會認「錄、銅」等生字,會寫「傑、吉」等生字,掌握「傑出、貢獻」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破除迷信、相信科學,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教學難點:教育學生大膽破除迷信、相信科學,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理解詞語意思,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那大家了解張衡嗎?
2、簡介張衡: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有許多重大的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
3、板書課題:9、張 衡
【設計意圖:從古代文明談話導入,簡介張衡,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小黑板出示自讀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②想一想課文講了張衡的什麼事。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設計意圖:識字解詞是學習課文和理解課文的基礎,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可以讓學生讀正確、讀流利。】
三、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張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 2、小組討論。
3、反饋。(相機疏理課文的內容)
4、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直奔課文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師指導書寫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9、 張衡
東漢 科學家
地動儀 測定地震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記( )狀( )灑( )析( )徵( )
紀( )壯( )酒( )折( )證( )
3、選詞填空:
發生 發明 發現
①他認真記錄產,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②同學們繼續向前走著,突然( )小路旁的大樹上,掛著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③這個故事( )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