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從冬至這天起,買只老母雞回家煨湯,可以補上一年!

2021-01-12 小李探花愛讀書

人們習慣的「數九」,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老鎮江人有個慣例,每到冬至,都會跑到菜場上買只老母雞,回家煨煨燉上一鍋老母雞湯,全家圍在一起,每人喝上幾大碗,喝得渾身冒汗,喝得其樂融融。

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按民間說法,在冬至這天喝的雞湯,可以補上一年。

當然,還有更補的。寧鎮一帶,有「進九吃雞」的習慣,民間有著「一『九』一隻雞」的習俗。後來問過一些朋友,說揚州、泰州也有這樣的風俗,看來「藥補」不如「食補」,是大家的共識。

今天跟大家來談談怎麼吃雞更補。

01

燉老母雞湯,這個一般是老母親的活。只有媽媽願意忙半天,不喊苦不喊累,燉好湯後,看著家人喝了一碗又一碗,心裡都是幸福。

現在食材一般都是菜場裡清理乾淨後帶回家來,老母雞拿回家再稍稍清洗後泡水兩三遍,漂清爽雞肉的血沫。這時候將蔥、姜切大片,紅棗洗淨,和老母雞一起放入砂鍋內,一次性的加滿清水,大火煮開,然後轉最小火,慢慢煲燉兩個小時左右。

鍋裡的湯保持微微沸騰的狀態,但蓋著鍋蓋,壓著不能外溢。這樣既不能揮發過多的水份,湯的質量也能慢慢煲煮的越發醇厚。

到鍋中香味四溢,雞肉用一根筷子輕輕就能穿透的時候,放入枸杞,蓋上蓋子,小火繼續煲燉半小時左右,一鍋美味的雞湯大功告成。

句容人是吃雞的高手,他們發明了一道「王牌」菜——金蟬花老母雞湯。

金蟬花是什麼呢?

原來句容茅山山脈的九龍山,山裡的竹林中會長出一種特別的花。說是花,實際上是泥土之下,苦竹蟬的幼體被真菌寄生並長出花狀的菌體,這就是金蟬花。金蟬花是蟲菌複合體,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

到了冬天,句容人就會到天王鎮買一隻本地竹林散養老母雞,去毛並衝洗乾淨。將整隻雞放入砂鍋,加入冷水漫過整隻雞。大火煮半小時後,再放入適量的姜、白酒等佐料去味,再加少許開水慢火燉半小時左右。

然後拿20枚新鮮的金蟬花,洗去泥土,剝去外層白色的菌皮,放入雞湯中,並加入適量的鹽,繼續小火燉半小時。

這樣營養豐富、滋味濃鬱,鮮美甘淳的金蟬花燉老母雞湯就製作完成了。

喝這樣的雞湯,心靈都會被溫暖到。

這道菜現在被評為江蘇的十佳鄉村名菜。

用這樣的雞湯下麵,人間美味。

02

現在燒制一鍋美味的雞湯,不像過去那麼複雜,很多人家用電磁爐就可以做出一鍋鄉村好雞湯。

吃法有點像南方的「清水火鍋」,只不過更居家便捷一些。

善於烹飪的主婦,會調好一鍋清湯,近於清水的湯底看上去非常清爽,有了湯底,燒制起來會特別方便。

把準備好剁成塊的雞肉,和青菜、鴨血、平菇等素菜的放入鍋裡,電磁爐上加熱個一刻鐘左右,就可以吃了。

從鍋裡夾出雞肉來,雞肉的質感很有彈性,肉質完全不柴,牙齒與筷子配合輕輕一撕就能將肉從骨頭上分離下來,滋味鮮嫩,自帶一股清香。

雞塊涮一涮後,嘗了個味後,就可以盛一碗湯,體驗獨有的雞湯鮮。

雖然雞肉加煮了那麼多的菜,但淡綠色的湯底仍然清澈,入口之後,雞肉與蔬菜的味道結合成一股清新的氣質流進了腸胃。

雞肉和雞湯是高潮,渾身毛孔舒坦得張開後,再加湯加菜。

這時候可以加葷菜了,將肉滑、魚片、各種食材按滋味由淺至濃的遞進順序依次下入鍋中,調整火候。

然後,鍋滾之後再把煮好的食材放入碟中,用調味的熟油生抽蔥薑汁蘸一下。

不同的食材雖然口感各不相同,但吃完所有食物放下筷子後,「鮮」成了記憶中這鍋湯的最佳註解。

有句鎮江老話:「冬至補一補,來年打老虎」 。

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所以冬天喝雞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和家人一起,圍在桌邊喝上這一口雞湯,暖暖的,就是家的味道。

點擊分享:

老鎮江鎮江女婿白巖松

陶玉玲,永遠的鎮江「二妹子」

印青:軍旅走出的鎮江籍音樂家

雷霆戰將趙文豹!

這,就是鎮江的「辛豐鎮」啊!

這,就是鎮江的「陵口鎮」啊!

這,就是鎮江的「大路鎮」啊!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裡!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相關焦點

  • 30元買只老母雞回家,貓咪一見立馬舉起爪子:雞哥別衝動,我投降
    30元買只老母雞回家,貓咪一見立馬舉起爪子:雞哥別衝動,我投降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有很多經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見得到,而有些卻離我們很遙遠。而在我們身邊大多都是可愛的小貓和呆萌的小狗,它們很多時候都會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而小編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身邊的動物趣事都分享出來給大家,讓大家在工作勞累的時候看見這些搞笑的事情可以緩解疲勞哦,那麼我們話不多說小編馬上就給大家講故事吧!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那麼大,為了緩解這樣的問題都喜歡在家裡養上一隻寵物。很多人都認為養寵物能夠讓心情更加放鬆,很好的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寵物身上。
  • 歲寒又冬至:你在北方看大雪紛飛,我在南方狂吃雪糕
    2019-12-22 11:15 羊城派文、圖/羊城派記者 李煥坤今日(12月22日)12時19分,2019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將如約而至。何為冬至?古人有言: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在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此後,太陽將逐漸北移,正是「冬至陽生春又來」。而廣州人對「冬至」最強烈的印象,莫過於長輩常掛在口頭的「冬大過年」說法。
  •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
    因為,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寒天,只待過了小寒、大寒兩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就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冬至為何大過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 老母雞燉湯,味道更鮮美
    燉雞湯通常用料簡單:老母雞,生薑和鹽,用時2-3小時。這是清燉法,目的是燉出味道鮮美的雞湯,原汁原味。(加紅棗、枸杞或當歸等輔料,會影響口味)。 為什麼要用老母雞?公雞、青年母雞不可以嗎? 不用公雞,是傳統習俗裡認為,公雞是發物,少吃。什麼是發物?簡單說,發物就是容易引起舊病復發的食物。
  • 今天冬至吃餃子2020冬至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時間幾點幾分幾秒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氣候特徵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 農村老人常說:冬至魚生夏至狗!對這天的荔枝狗肉節咋看?
    「冬至魚生夏至狗」其實是一種曲解的說法,冬至並不是代表冬季的開始,而冬至的「至」是到頭之意,指這天北半球的太陽要開始北移了,而且這天的白晝時間最短,在民間也有「冬至吃麵,一天長一線」就是指冬至後白晝會逐漸變長。而在寒冷的冬至吃魚生我們這邊沒有這個習俗,因為魚生本身生冷,並不適合在冬至食用,屬於冷上加冷傷害脾胃之嫌!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
  • 小公雞與老母雞,哪個的營養價值高?
    的營養都是差不多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吃的豬肉一樣,有可能是公豬的也有可能是母豬的,但是兩者在營養成分上並沒有太大懸殊,如果有高有低的話,不就分開來售賣了嗎,所以說小公雞和老母雞在營養價值方面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很好的食材,很好的滋補品。生活中,我經常聽到。一些女性朋友說,母雞才是最好的大補食材,並且越老越滋補。
  • 一年冬至夜偏長 2019最長的夜晚
    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度。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今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2018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到了吃什麼?
    2018冬至時間:12月22日 星期六今年的冬至時間是12月22日,恰好是周六,相信不少朋友在這天都會選擇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個溫暖的冬至吧,這也是冬至的節日習俗之一哦。有趣的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今年的冬至特別多2?
  • 冬至,你們那裡吃什麼?
    冬至這一天,很多地方會習慣熬製藥膳大補湯,而有的地方呢,習慣是喝一碗濃濃的羊肉湯!
  • 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     原標題: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今日冬至!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古語有云:「冬至大如年」,在古人心中,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它是農曆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意味著這一年將要結束.
  • 聽說野鴿煨湯對身體好 兩名「彈弓俱樂部」成員射殺7隻斑鳩
    聽人說用野鴿煨湯對身體好,為給親人補身體,10月11日晚8時許,周某某約上「彈弓俱樂部」好友李某某,攜帶彈弓、廣播等捕鳥工具,開車來到句容市白兔鎮古隍村一樹林內。隨後,兩人使用彈弓獵捕野鴿子,被白兔派出所巡邏民警現場查獲。
  • 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轉眼之間就到了2018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一年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們知道,每年的冬至節氣,太陽在南回歸線,對於我們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們來說,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天,同時也預示著到了每年的數九隆冬的日子。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
  • 最高溫24℃冬至暖如春 今天白晝約10.5小時比夏至短3小時
    今起「數九」一年最冷在小寒和大寒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我市各地日出到日沒大概為10.5個小時。而在夏至,我市白晝最長可達13.5個小時左右,兩者相差了3個小時。
  • 冬至大過年,有你才完美,老蘇州的冬釀酒,浸潤江南煙雨的桂花香
    你飛法國買拉菲嗎?哥:……我就在觀前街,前面排了還有幾百米隊,天黑能回來不錯了!我一拍腦門:你小子該不會去元大昌買冬釀酒了吧!趕緊放棄,他們家從來都是賣到中午就沒酒了,你還排個川普啊!真的,都說鎮江人新年打醋狂熱,其實蘇州人冬至前拷冬釀酒也不遑多讓。我表哥給我發了一張圖片,觀前街那家老字號居然排起了長龍。你以為買奶茶都是託嗎?
  • 冬至俗語:「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二九五裡多」,是什麼意思?
    說起冬至(我們那叫冬年),可以說是筆者年幼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二十四節氣了,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而每年冬至這一天母親總會燉上一鍋或用豬蹄或用土雞加上一些滋補的藥品一起熬製的藥酒,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大補湯心裡別提有多美了,當然,小孩和大人的關注點自然是不同的,農村人更加關注的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而他們用以預測未來的依據通常都是口口相傳的農諺俗語,就比如今天所講的:「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