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表挖土有啥難的?難道其他國家不會?

2020-12-03 力學Nerd王小胖

摘要: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未來將在月表工作兩天,獲取月壤。嫦娥五號將採用表取和鑽取兩種方式,獲得月球表面和2m深的月球土壤樣本。那麼,表取和鑽取,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1、引言

我國的探月工程始於2004年,制定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2007年嫦娥一號圓滿完成任務,2012年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今天的嫦娥五號將會帶回2kg的月壤。可以說,嫦娥五號為當初制定的探月三步走戰略,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

探月工程

嫦娥五號的工作過程分好幾個階段,從發射胖五開始,經過一系列地月轉移、近月制動、著陸器分離、動力下降、月面工作、上升器月面上升、軌道對接、樣品轉移、上升器分離、軌道器月地轉移、軌道器釋放返回器、返回器再入。每一個階段都困難重重。但是相比於之前的繞和落,月面取壤和返回是嫦娥五號面臨的新的問題

嫦娥五號工作流程

嫦娥的返回,依靠的是發動機的精確控制,在這方面,我們的技術已經足夠強大了,登月的成功,其實就意味著返回也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這麼看來,月面取壤的工作才是整個嫦娥五號遇到的最新問題。

嫦娥五號的月球取壤工作分兩種方式:表取和鑽取,分別取1.5kg的月球表層的月壤樣本,和取0.5kg的2m深度的月壤樣本。前者依靠鏟子的鏟挖工作就可以獲得,後者依靠鑽頭的鑽入。在這兩種方式的取壤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2、表取的難點

月壤的表取是採集月球表層的土壤樣本,總共需要採集1.5kg,這一步相對來說較為容易些。月球表層分布著風化以後的巖石塵埃,下圖就是當年阿姆斯特朗的月球腳印,可以看到到處都是灰塵。在地球上,對付灰塵最好的辦法就是吸塵器,不過月球上沒有空氣,吸塵器無法正常工作。所以,鏟子是最佳的工具。我們的嫦娥五號,正是採用挖鏟的方式來獲取表層樣本的。通過鏟,獲取月表的塵埃、浮動的小巖石等。通過挖,獲取淺層的被埋入的月壤樣本。

月表的塵埃

在挖鏟的過程中,會遇到堅硬的大石頭,需要嫦娥預先判斷。一個是通過圖像判斷,如果是個大石頭,就不要去挖了。另一個是通過傳感器,淺層的石頭無法通過圖像識別,當挖掘力太大時,就表示這個地方有石頭,換個位置吧。

根據這個挖鏟的過程,月壤表取的難度並不是太大。真正的難點在於鑽取,這也是預計鑽取的量才0.5kg的一個原因。

3、鑽取的難點

根據工作計劃,鑽取需要鑽入月表2m左右的深度。即使是在地球上,把一個杆子插入2m深也不是簡單的事。洛陽鏟可以深入地下,但是那都是土,相對容易些。但是在月球表面,底下埋的是什麼,我們一無所知

洛陽鏟

大概率,2m深的月下,是一些巖石,大的小的,都有可能。所以,取樣並不是像洛陽鏟那樣,靠蠻力把洛陽鏟插下去,而是通過鑽頭的旋轉,不斷地破壞可能的巖石,從而減小向下的力。這裡面就有一個關鍵問題:鑽頭。

衝擊鑽

我們日常中接觸最多的就是這種衝擊鑽,這是裝修師傅的必備工具。這種鑽頭用來破除混凝土還行,但是如果破除巖石就必須打上一個問號了?巖石的鑽頭要複雜多了,如下圖這種是地球上用來鑽井的鑽頭。在月面上,必然也是採用類似的鑽頭。

鑽井的過程

地球上,我們會看到裝修師傅在鑽的時候,會給鑽頭噴水。因為在鑽取的過程中,鑽頭與巖石摩擦破壞,會產生大量的熱,而巖石的導熱性能不太好,這些熱量堆積在鑽頭附近,會讓鑽頭溫度急劇升高,這會降低鑽頭的性能

冷卻液降低鑽頭的溫度

鑽取的過程,其實就是機械行業的鑽削過程,為了保證鑽頭的使用壽命和狀態,長時間工作的鑽頭必須用冷卻液進行降溫冷卻。但是,在月球上哪來的冷卻液。所以,月球的鑽取過程,就是乾乾的鑽削過程。

如果是比較易碎的石頭,鑽取時間就不會太長,那麼可以一次性鑽到底。但是如果遇到堅硬的石頭,問題就來了。鑽削必須依靠一定的鑽速,否則就無法實現破壞效果,這就表明不能通過降低鑽速來降低溫度的提升。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工作一會,休息一會,這就延長了鑽取的時間了。


鑽削的有限元仿真

這種工作方式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究竟工作多久需要休息?我相信,嫦娥工程的設計師們肯定做過這樣的仿真試驗。針對目標月球地區的年輕的玄武巖,根據設計的鑽頭,通過有限元仿真,分析出鑽頭的受力和溫度變化,從而確定鑽頭的溫升時間。另外,月球的玄武巖跟地球的玄武巖力學性能是否一樣,也無從所知,這應該也是本次任務的一個目標。

4、總結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真正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月面取壤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力學難題,等待著嫦娥五號慢慢去攻克。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月表挖土,你可知背後有多少國防專利?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還要在月球上再挖兩天「土」。作為我國航天史上最難的一項工程,嫦娥五號可是有一系列「月表挖土」相關專利噠!,只介紹一下著陸器上和月表挖土相關的專利布局情況。比如下面這張「嫦娥五號月表挖土」效果圖(來自央視新聞),從圖上可以看出著陸器在月表採樣工作時,包含一個採樣的機械臂,還有一個底部的鑽頭。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有絕招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最新動態:嫦娥五號正在月面「挖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12月2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正在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 最新動態:嫦娥五號正在月面「挖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12月2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正在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用這招就夠了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鄧孝慈】《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12月2日攝)。新華社發   歷時7天曆經38萬公裡嫦娥五號遠赴月球成功著陸,開啟本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夢想更近一步。兩種「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成功落月!嫦娥五號要開始挖土了
    【成功落月!嫦娥五號要開始挖土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嫦娥登月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 約1.7 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胡俊 劉曉慶 劉璐 馬聰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通過機械臂表取、鑽具鑽取,通過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供圖/國家航天局繼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成功著陸後,2日凌晨,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正在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揭秘最強「挖挖機」:嫦娥五號如何開啟月面「挖土」之旅?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並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這將是我國甚至全球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嫦娥五號將怎樣開啟這場前所未有的「挖土」之旅呢?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挖完了土,即將返回地球全球矚目。不過要回地球還要通過六大難卡,這每一個關卡都困難重重。不過這些困難我們偉大的航天科學家們都已經考慮到,也已經在嫦娥五號返回的路上給出解決方案。我們作為普通人,無法理解和解決這些困難,我們只要知道很牛逼就好。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
    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圓滿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摘要: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順利完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