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兩隻麻雀結伴飛 一隻猝死 一隻盤桓不去

2020-12-0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3月6日訊 昨天上午,市區安莊新村出現動人一幕:一隻麻雀死在地上,另一隻麻雀在其身邊盤桓逗留半小時都不忍離去,令人動容。

市民張先生住在安莊新村24棟樓。他說,當天上午10點多,他從外面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兩隻麻雀最初一起在24棟一單元4樓樓道裡,試圖飛出去。飛行中,一隻突然從空中掉落地面猝死,可能是撞到玻璃了,地上還有一點血跡。後來,另一隻麻雀就一直圍著這隻麻雀飛來飛去,嘴裡發出著急而悲傷的叫喚聲,「這隻麻雀圍著死去的麻雀飛了半小時,看到的居民都說『兩隻麻雀感情好呢!』」

事情的結局更令人悲傷,張先生回家拿了東西後再出來,竟發現另一隻麻雀也掉在死去的麻雀旁邊,一動不動,看樣子剛剛死去。

相關焦點

  • 窗外:鳥語花香,春光明媚,麻雀,木瓜海棠,還有一隻是什麼鳥?
    圖為兩隻麻雀。(王子瑞 攝)木瓜海棠樹上,這是一隻什麼鳥?海棠花,紅豔豔。花花綠葉,色彩十分悅目。鳥擇良木而息?這是什麼鳥?在此,請教方家!機警的麻雀。三隻麻雀,什麼關係?順光,效果相對不錯。【《瑞視覺》發布的照片視角獨特、有溫度,全部是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
  • 一隻麻雀在我窗前失眠
    一隻麻雀在我窗前失眠 官方權威發布平臺 關注 一隻麻雀在我窗前失眠 □雷盛成 午夜 夜來香已沉沉入睡 海棠和山茶 朦朧馨香和露潤
  • 老人馴服數百隻麻雀當寵物 馴服第一隻用時三年
    楊大爺告訴記者,他餵食的時候,常常需要將手伸出去一絲不動,坐在那裡等一隻麻雀。可能一般人等了幾分鐘,麻雀不來就走了,但他會很有耐心得一直待在那,有時候甚至會等十幾二十分鐘。  「我養的第一隻麻雀其實還是一隻成鳥。」後來,在楊大爺餵養了它五年之後,不見了蹤影。楊大爺推測,應該是老死了。楊大爺告訴記者,現在他養的這群麻雀,其實都是它的後裔,就這麼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 飛進辦公室的麻雀
    飛進辦公室的麻雀   黎大傑(南充)  打開辦公室門,一隻麻雀立馬被驚飛。這大概是一隻沒歸宿感的麻雀,誤入了辦公室。  辦公室窗戶預留有一條不大的縫,麻雀是從縫中進來的。見我進門,撲稜著翅膀往透明玻璃窗上飛。
  • 「我是一隻小小鳥,卻怎麼也飛不高」,一隻小鳥能不能飛得再高?
    臺灣著名歌手趙傳,在90年代初推出了一隻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李宗盛作詞、作曲),歌曲推出後愛到廣泛的歡迎和喜愛,也成為趙傳的代表作品之一,在2010年12月12日「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榮獲「30年30歌」「華語金曲獎」。
  • 作文園地:麻雀
    不知什麼時候,我家房簷的瓦楞裡住進了兩隻麻雀!麻雀是我們這兒最常見的一種鳥。它褐色的羽毛裡雜著小黑點,尖尖的嘴殼兒,黑黑的眼珠兒,十分逗人喜愛。 晨曦微露,兩隻麻雀就嘰嘰喳喳地叫起來。在門前的小樹枝上引吭高歌一會兒,便飛到晾衣服的鐵絲上相互梳理起羽毛來。我想它們一定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吧!
  •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小麻雀不會進食,哀鳴聲引來麻雀爸媽。近半個月來,這對老麻雀天天輪流銜食餵養小麻雀,一直在小麻雀附近飛來飛去。    昨日記者一走進丁立英婆婆位於江北區洋河新村17號3-2家裡,就聽到陽臺傳來一陣陣「唧唧喳喳」的聲音,好不熱鬧。記者想走近看看,兩隻老麻雀「撲騰」一下飛走了。    「老麻雀怕人,人一靠近,它們就飛跑了。」丁婆婆介紹,每天天剛亮,老麻雀就會前來餵食。
  • 一隻鳥飛到哪都是樹 兩隻鳥飛到哪都是家
    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孤寂的孤單,一家人走到哪裡,都是幸福的港灣……這就像鳥兒一樣,一隻鳥,飛到哪裡,都是樹;兩隻鳥,飛到什麼地方,都是家。因此,只有先成家,方可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地去奮鬥、去拼搏,去成就屬於自己的事業。
  • 餘秀華2021年第一首詩,《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水平如何?
    2021年,又是嶄新的一年,餘秀華寫下了三首新詩,其中第一首為《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這首詩的水平如何呢?這首詩的視角獨特。有人認為是一首詠物詩,整首詩,以一個旁觀者視野,目睹了一隻麻雀的悲慘命運,而面對被擺布的命運,即使被困入水泥之中,麻雀還是天真無知。詩人以麻雀為對象,麻雀是弱小的,是無助的,與整首詩的格調,非常之吻合。整首詩分為三個小節。
  • 二年級《一隻想飛的貓》,高頻考點匯總,孩子再也不用擔心附加題
    《一隻想飛的貓》閱讀提綱1、作者:陳伯吹2、故事內容:《一隻想飛的貓》《阿麗思小姐》3、主要內容:一隻貓它非常想飛,它試過無數次都還不會飛,它一下子就把一個花盆或什麼東西給弄壞,有一次它看到兩隻蝴蝶在鳳仙花上跳舞,於是貓一把撲過去,結果蝴蝶飛了,它又把花給壓壞了。
  •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一隻麻雀築巢油煙管道居民廚房遭"憋氣" 2007-07-25 08:18:00    作者:記者 莊文石   來源:SRC-5353
  • 麻雀的友誼
    聽到頭頂上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抬頭一看,是一隻麻雀在撲稜翅膀。找了一會兒,才發現有隻麻雀順著衛生間換氣扇的通氣口鑽進來了。之前的塑料管老化了,要換新的管子,還沒有換,所以麻雀就從玻璃窗上的圓口鑽了進來,由於向光的一面都是玻璃,麻雀大概眼花了,所以找不到出口。麻雀飛到家裡來,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相反,是很常見的現象,就像走在街上總能遇上小黃毛。
  • 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這兩隻一定是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那在洞中不停嘰嘰鳴叫的,一定是它們的孩子。我可愛的鄰居們。在小麻雀的歌唱裡,我每天平靜地工作著,這歌聲提醒我,我的身邊存在著一窩生命。
  • 千隻私販麻雀獲救僅有兩隻會飛 其餘都瀕臨死亡
    千隻麻雀獲救放生僅有兩隻會飛 其餘的都瀕臨死亡  9月20日下午,商丘市交警支隊二大隊民警查獲了1000多隻正被販運的麻雀,當民警將這些麻雀放生時,僅有兩隻飛走,其餘的都瀕臨死亡。民警更加懷疑,立即強行打開,結果發現裡面全是麻雀。  另外,民警還發現了捕鳥的網。  當民警和周圍群眾將這些麻雀放生時,一袋麻雀只有兩隻飛走了,其餘的奄奄一息。經清點,這一袋麻雀共有1000多隻,摩託車車主交代,這些麻雀是運到商丘市內某酒店供食客「享用」的。  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早在2001年8月就將麻雀列為保護動物。
  • 貴陽一隻猴子捕捉到麻雀,瘋狂在麻雀身上找鹽分,讓麻雀一臉無奈
    近日在貴州貴陽一動物園中,就拍攝到:一隻猴子捕捉到一隻麻雀,這隻猴子並不是要食用這隻麻雀,而是要從麻雀身上尋找鹽分,可麻雀在猴子手上,只能任由戲弄,無法逃走,一臉無奈。剛開始發現這隻猴子捕捉到麻雀,都以為猴子要準備吃鳥,不會輕易放走這隻飛鳥,畢竟在食物鏈中,猴子的食物來源也是比較廣泛的,平時以植物水果等為食,但也會捕捉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也會偷吃鳥蛋等等,猴子是雜食性的動物,偶爾也是肉食動物。
  • 麻雀骨頭的硬度
    仔細辨識,哦,那是麻雀的叫聲。不知何時,幾隻麻雀光臨窗外,在那裡高興地交談著什麼。聲音絲絲縷縷,像一根棉花棒在掏耳朵,讓人痒痒的、酥酥的,直擊神經與心跳。久居都市,鳥聲漸遠。有時在公園裡和居民區裡,才看到被關進籠子裡的鳥兒在跳來跳去。偶爾飛過幾隻麻雀,或者見到幾隻麻雀嬉戲飛起,剎時會湧出久違的親切與兒時的懷想。麻雀,我們已經分開得太久太久。
  • 麻雀·彈弓·燕子窩
    那年景,麻雀異常活躍,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家家戶戶的房梁間,草垛上,房簷下,隨時都能見到成群的麻雀,或盡情地鳴叫,或飛來飛去覓食,或飛落在離人較近的地方,仿佛想與主人搭話或親近。         麻雀嘰嘰喳喳的聲音陪著我長大。        也許正是由於它們太普遍,才未能引起我們對它足夠的重視和關愛。然而,即便是人們對它重視了,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 有兩隻小鳥,曾在我家停留
    一天,女兒下班回來,拿著一個紙盒子,我走過去一看,裡面有兩隻剛長出絨毛的小麻雀。兩隻小麻雀是從路邊撿來的,女兒說當時鳥兒在地上躺著,周圍有兩隻野貓正虎視眈眈,於是就把它們撿回來了。網絡圖片那兩隻小鳥靠在一起,蜷縮在一角,其中一隻幾乎奄奄一息了,把頭埋在另一隻的懷裡,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記得小時候,每到寒暑假,小夥伴們都有結伴抓麻雀,主要是用來養著玩,而大多數麻雀是養不活的,因為麻雀「氣性大」,抓住後不吃不喝,沒幾日就餓死了,所以,遇見這樣的麻雀一般一兩天就放了相信很多八零後都有這樣的經歷,現今的孩子已經不會再去逮麻雀玩了,一是有了更多新奇好玩的事物,二是課業繁重,無暇在這方面浪費時間。然而,對於我們的祖父輩乃至父輩來說,麻雀卻是有著深刻的記憶,他們大多參與過打麻雀的經歷。
  • 桶裝水中發現兩隻蜘蛛 一隻死的一隻還活著(圖)
    突然發現桶裝水裡有兩隻蜘蛛,一隻死的,一隻還活著。從生產、銷售到使用,桶裝水都處於封閉狀態,蜘蛛的個兒根本鑽不進直徑只有兩釐米的口子。它們是怎麼進去的呢?昨日,豐都縣城一家酒店的經理鍾先生向記者講述了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