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隻小鳥,曾在我家停留

2020-12-06 寧澈如水

一天,女兒下班回來,拿著一個紙盒子,我走過去一看,裡面有兩隻剛長出絨毛的小麻雀。兩隻小麻雀是從路邊撿來的,女兒說當時鳥兒在地上躺著,周圍有兩隻野貓正虎視眈眈,於是就把它們撿回來了。

網絡圖片

那兩隻小鳥靠在一起,蜷縮在一角,其中一隻幾乎奄奄一息了,把頭埋在另一隻的懷裡,另一隻卻很健康,雖然兩腳虛弱,站立不穩,但求生欲望很強,不時抬起頭,張大嘴巴想要找吃的。相對於那小小的頭,它的嘴可真大,一張開,嘴裡全是粉紅色,像兩瓣鮮豔的杏花。一會兒又低頭和另一隻貼在一起,一副相依為命的樣子,實在令人憐惜。我們就給它們起名,那個弱的叫小憐,另一隻叫小惜。

因為一時沒有泡好的小米,就找來饅頭,掰一點搓成小蟲子的形狀餵它,小惜一餵就能吃到嘴裡,小憐也掙扎著站起來,努力地張開嘴,也吃到了幾口。鳥是鐵,飯是鋼,這個真理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吃了東西的兩隻小鳥都精神起來,站得更挺,叫的聲音也更響了。

次日早晨,我們一醒來首先看一下鳥,一走到鳥兒跟前,兩隻鳥就張開粉紅的大嘴叫起來,叫得很亮,我們把昨天泡好的小米拿來餵它們,它們吃得很香,並不斷地叫著,一副猴急並歡喜的樣子,好有趣!我們也很高興,心中充滿了對兩隻小鳥的憐愛。

網絡圖片

又過了兩天,小鳥兒的小絨毛竟然又長出兩毫米,揭開紗網餵它們的時候,小惜撲稜一下就飛出來了,先飛到沙發上,我用手一抓,它就飛到地上,我趕忙去逮,它很靈巧地鑽進沙發底下。我不出聲地在那裡等著,不一會,它自己一跳一跳地走出來了,我一把抓起來,放回箱子裡。

兩隻鳥越來越活潑,此起彼伏地叫著,大張著粉紅的嘴,甚是可愛。

又過了三天,小鳥可以飛到一尺高了,我們想著,等小鳥會飛了,就把它們放回大自然,讓它們自由自在地飛。

網絡圖片

黃昏的時候,女兒發現小憐不動了,急忙叫我來看。小憐已經站不起來了,臥在那裡,偶然抬一下頭,卻並不張嘴,女兒用小鑷子夾起米粒送到它嘴邊,它用力地想要張開嘴,但嘴卻緊閉,怎麼也張不開。女兒神色慌張地說:媽媽,它不會是要死了吧?我說,不會,也許累了,要睡覺。女兒說,可是昨天它還是站著睡覺,為什麼今天要躺下來呢?

小憐真的死了。女兒找了一個裝完化妝品的很精美的小紙盒把它裝起來,準備下樓埋在小區的樹底下。她神情悲傷,唉聲嘆氣地說:還不如不要把它撿回來呢,反正都是死。我說,可是,至少它不會被野貓撕碎,而且還吃了幾天飽飯,有房子住,沒有風吹雨打,得到過被愛,被呵護,最後還有人埋葬,這不是很好嗎?女兒說,可我不想讓它死在我眼前。

我陪女兒下樓去葬鳥,土地很硬,我們挖了半天。遠處有人看我們,也許他們以為我們很無聊,很閒,但我知道,女兒的行為不是形式,不是戲耍,而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網絡圖片

獨自留下的小惜,看起來還是很精神,依然張著粉色的嘴等著吃,依然大聲地叫著,我們明顯得看到小惜的絨毛又長了一點,女兒說,等它飛得再高一點就把它放飛吧。

我們每天早晨都習慣性地去看鳥,看見它那粉紅色的嘴張開,心裡就很高興,盼著它快快地長,長到羽翼豐滿,飛進密林深處,飛向藍天白雲。連著幾天都是晴天,鳥兒放在陽臺上,旁邊還有梔子花和茶花,很有鳥語花香的意境,而且這種意境比刻意養名花,養名鳥在我眼裡美得多,因為那不過是裝飾與點綴,而這才是真情境,充滿了善和美。噢,陽臺上還有一個小東西要介紹給你們:一隻小蝸牛,是女兒買菜時,從菜葉上摘下來的。她從外面找來溼泥沙,放上青菜葉,蝸牛就有了家。芸豆那麼大的小東西,一晚上能夠吃一小塊菜葉。蝸牛比小鳥早來半個多月,一直長得很好,女兒把它放在手指上,它會長長地伸展開柔軟的身子,緊緊地貼著她的皮膚,頭上兩隻晶瑩剔透的細細的小觸角靈活地往前推動,很是可愛。它也有個名字,叫小米,因為它是米黃色的。

上午還是陽光明媚,下午天就陰了,到黃昏時,忽然颳起了很冷的風,女兒到陽臺上去關窗戶,忽然大聲叫我,我趕忙跑過去,看見小惜蜷縮在角落,頭努力地向上仰,一副特別想張開嘴巴的樣子,但是卻張不開。女兒說:怎麼跟小憐一樣了?它也不會是要死了吧?我們看著小惜掙扎,卻無能為力,不忍看它,只好先走開。一會兒再看它,它的兩隻細細的小腿向後伸得那麼直,頭垂在胸前,臉貼在箱底,它已經完全死了,再也不會張開粉紅色的嘴,等著我們把食物送進它的嘴裡,再也不會嘰嘰喳喳,把鳥語花香的情景帶給我們,再也不會聽我們喊它小惜,等著我們送它飛向藍天白雲。

網絡圖片

小憐和我們做了三天的朋友,小惜和我們朝夕相處了七天,然後它們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不知道為什麼,生命有時竟然如此脆弱!

許多天過去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暖和,我在小區的公園裡常常會看到不同的鳥兒從高空飛過,它們從哪裡來,又要飛向哪裡?我不知道?它們的生命從哪裡開始?又從哪裡結束?我也不知道,它們飛過的時候不會為我落下一片羽毛,但有兩隻小鳥——小惜和小憐,它們曾在我這裡住過,又走了,就讓這篇短文作為祭文吧,以此紀念它們。願它們以及所有離開這個世界的小動物們安息!

相關焦點

  • 去年深秋的斑鳩夫妻又來了,今年孵出了兩隻小鳥
    斑鳩夫妻  浙江在線6月14日訊 不知道市民有沒有印象,去年台州的秋天著實有點反常,到了11月,氣溫還是居高不下,玉環幹江的桃花反季節盛開。  桃花亂了季節,鳥兒也亂了季節,一對斑鳩居然在椒江一戶人家的窗臺上做窩,孵出了兩隻小鳥。遺憾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冷空氣將還沒長毛的小鳥給凍死了。
  • 懷念兩隻小鳥(原創散文)
    有一天逛菜市場的時候,5歲的女兒突然發現一個賣鳥兒和魚兒的小攤檔,這下子就再也走不動了,嚷嚷著要買小鳥,拗不過只好停下。女兒一眼就看上了一對小鸚鵡,一隻淺綠,一隻灰褐,被關在一隻小小的鐵絲籠裡。是那種比較精巧的鐵絲籠,正面有一扇小門,可以向上拉起,下邊有裝水和糧食的小槽。
  • 烏鶇鳥又來我家了
    每次回窩,鳥媽媽總是先落在旁邊,小心翼翼地四顧周圍情況。 今年的5月8日,這對烏鶇鳥又來我家安家,這是他們第三次來我家的陽臺上生兒育女了。 記得三年前剛搬到新居沒多久,一次在陽臺上晾衣服時看到一隻「黑鳥」嘴裡叼著蟲子在我家西面的陽臺上站著,心想它為何在這兒站著不動,還盯著看我呢?伸頭一看,原來在陽臺的下面一個能擋風遮雨的角落裡有一鳥窩,裡面還有兩隻嗷嗷待哺的小鳥。從此,我每天都去陽臺觀察,原來是一對夫妻鳥,長著黑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叫聲悅耳動聽。
  • 大鳥啼叫「好餓」 兩隻小鳥捉蟲忙
    對此現象,林業人員也覺得奇怪,無法作出合理解釋  德陽一對夫婦收留了一隻受傷的大鳥,不同類的兩隻小鳥天天去林中捉蟲來餵養它,演繹「愛的奉獻」。近日記者在一茶鋪目睹了這一有趣的現象。  大鳥享福小鳥忙碌  在旌陽區揚嘉鎮影劇院茶鋪裡,這隻享福的大鳥正在籠子裡閉目養神,身長約20釐米,全身黑白相間,腹部呈褐色,小嘴為紅色,頭頂部有一圈白毛,而餵養它的兩隻鳥則「小巧」多了,與大鳥怎麼看也不像一家人。有趣的是,每當籠裡的大鳥發出一聲清脆的叫聲,兩隻淡綠色小鳥就會到樹林中捉蟲,然後迅速飛回來將含在嘴裡的小蟲餵到大鳥嘴裡。
  • 斑鳩在我家孵蛋
    一個月前,我看到有一對斑鳩總喜歡在我家的庭院裡飛來飛去。後來我看到我的一個花盆裡布滿了各種細枯樹枝,原來是這對斑鳩在銜幹樹枝並壘成一個鳥巢。,第二天變成了兩隻鳥蛋。我家的花盆不大,斑鳩孵蛋時,雌雄兩隻斑鳩是換班進行的,它們大概幾個小時就會交班一次。一隻孵蛋,另一隻就出去覓食。
  • 最近中山崖口這兩隻小鳥,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鳥人前來......
    ↑  2018.12.08,廣州二五仔攝最近中山崖口村的兩隻小鳥,成了觀鳥界的小明星
  • 小鳥經常在電線桿上停留,為何不會被電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過這樣一種現象,城市中的小鳥總是喜歡在電線桿上停留,一點都不擔心會被電死。可是對於人類來說,電線確實碰不得的,特別是小鳥站著啥事沒有的高壓線,人類如果碰到了,那絕對是「九死一生」,難道小鳥身上自帶「防電裝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小鳥爪子有絕緣膜?
  • 家有小鳥展翅飛
    40多天前,一對烏鶇鳥在我家8樓北陽臺花池裡築巢安家。清晨鳥兒的悅耳歌唱、鳥媽鳥爸風雨中的呵護、「美麗殺手」的突襲、小鳥的墜落、劫後餘生的「最後晚餐」,就像一部意外不斷的「連續劇」。與鳥相伴,帶給我們的有驚喜連連,有牽腸掛肚,也有揪心傷痛,讓一家人難以忘懷。 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鹽城市區小區裡的各種鳥兒也越來越多了。
  • 小白頭翁掉落鞋廠被收留 小鳥爸媽「偷偷」餵食
    ,鳥兒父母停留在不遠處高高的鐵欄杆上,不再靠近小鳥又不願離去。當他打開窗戶,探出身子張望,外面的兩隻鳥兒就會飛走,可不一會兒又會飛回站在窗外不遠處的鐵欄杆上。「這隻小鳥的爸媽找來了,我當時想盡力送小鳥回家。」湯先生說,他來到院子,好幾次將小鳥捧在手中讓它飛翔,但小鳥總是飛不到一米遠就會掉下來。在這過程中,鳥兒的父母一直站在2米多遠處的欄杆上守候。「目前它是飛不回去了,我只有先養著。」湯先生說,他在窗戶下用磚頭給小鳥搭建了一個鳥窩。
  • 「斑鳩媽媽」住進了我家
    大概在半個月前,我在家老聽見有鳥兒叫喚,當時還在想我們小區環境好啊,現在成天生活在鳥語花香裡了。可這鳥兒叫喚聲聽多了,還覺得有點不對勁,這聲音咋離我這樣近呢?  為了找到鳥聲來源,我就在家裡四處往外瞅,結果這一看可把我樂壞了,這小傢伙竟然在我家陽臺的護欄上搭了一個安樂窩呢!
  • 小鳥簡筆畫:四處碰壁的小鳥
    「奇怪,它是怎麼飛進我家的?」我腦子裡冒出了大大的問號。這時電視裡播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動物園丟了一隻非常珍貴的小鳥,據說它是和恐龍生活在一個年代的物種。誰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豐厚的獎金。  我仔細看了看小鳥的照片,奇怪,怎麼有點兒眼熟?對了,不就是誤闖到我家的那隻嘛。我欣喜若狂,迅速找來一隻籃子,準備實施抓鳥大計。
  • 小鳥饅頭的做法
    朋友發了一張小鳥饅頭的圖片,我頓時喜歡得不得了,哪怕深知自己手殘,也決定試一試。下午時分,拿出麵粉,揉面、發麵、專心致志做起來。過程中發現,這小鳥,看似容易,要做出它靈活的形態,卻沒有那麼容易啊。麵粉的吸水性有區別,大家酌情調整麵粉與牛奶的比例。3、力氣活來了,用力反覆將它揉成光滑的麵團。圖片這個狀態,我大約揉了十幾分鐘,要想饅頭口感好,關鍵點之一,在於揉面一定要揉到位。4、揉好的面,放盆裡,加蓋醒發至麵團兩倍大。醒發的時間,夏天一個來小時就夠了,冬天約需兩小時。5、將發好的麵團再揉一會兒,排氣,分割麵團。
  • 小鳥簡筆畫:小鳥簡筆畫如何畫更簡單
    「奇怪,它是怎麼飛進我家的?」我腦子裡冒出了大大的問號。這時電視裡播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動物園丟了一隻非常珍貴的小鳥,據說它是和恐龍生活在一個年代的物種。誰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豐厚的獎金。  我仔細看了看小鳥的照片,奇怪,怎麼有點兒眼熟?對了,不就是誤闖到我家的那隻嘛。我欣喜若狂,迅速找來一隻籃子,準備實施抓鳥大計。
  • 合肥翠庭園兩隻黑鳥在居民家窗臺做窩孵小鳥 卻引來一堆怪蟲
    黑鳥在居民家窗臺做窩孵小鳥合肥市的陳大姐家住5樓,一個多月前她家窗臺上飛來了兩隻小黑鳥,還孵出幾隻小鳥,不過陳大姐高興之餘卻產生了很多煩惱因為它這裡有蟲子,影響到我了。」陳大姐家住合肥市翠庭園小區的五樓,兩個月前有兩隻黑色的鳥飛到她家廚房的窗臺上。陳大姐說:「我那個花盆在外面,天天晚上來澆花嘛。那天看哎這搭個什麼東西。第二天一看,是個鳥窩,才搭的那個土是潮溼的。」這兩隻鳥的羽毛和嘴巴都是黑色的,尾巴較長,陳大姐問了身邊的朋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鳥。過了兩天鳥窩搭好,小鳥竟然下蛋了。
  • 上海老爺叔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4月24日,在公母斑鳩輪流孵化、精心呵護下,終於孵出兩隻乳毛未乾的雛斑鳩。」  「5月15日,又有一隻母斑鳩(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那隻)在我家窗外的巢穴裡產下一枚蛋。」  「6月7日早晨,在陽臺花架花盆裡又發現一枚帶血的蛋。」  「6月10日清晨,母鳥淋了一夜的雨,仍一動不動地趴著孵卵。晴天頂著烈日、雨天頂著風雨,偉大的母愛、值得讚揚!」
  • 賈靜雯送了兩隻小鳥當作咘咘的3歲生日禮物,咘咘又害怕又興奮!
    女兒生日,做父母的當然也要送禮物了,於是賈靜雯帶著咘咘去店裡挑選了兩隻小鳥。賈靜雯稱公司同事笑她現在兩個小妞還在嗷嗷待哺,怎麼又找了兩隻啊!她幽默感慨:哈~也是!真是覺得自己不夠忙碌!然後,賈靜雯講述了會想到送咘咘小鳥的原因,是因為某天,她跟咘咘說媽媽小時候很愛動物,也超會照顧動物,尤其是照顧可愛的小鳥兒媽媽最厲害!
  • 噓,鳥兒築巢我家陽臺生寶寶
    「每天都與鳥兒們鬥智鬥勇,怕它們銜不到食,就偷偷放置麵包蟲,想方設法引誘它們去吃;怕它們擔驚受怕,只能趁大鳥離巢的片刻,全家排隊觀察小鳥、偷拍照片。最近常下雨,我們特別擔心鳥兒挨凍。」曹女士說。目前,5隻小烏鶇長勢驚人,加上鳥爸鳥媽,窩裡擠得滿滿當當。而「房東」提供的麵包蟲本意是專供烏鶇一家的,但卻把麻雀等各種小鳥都吸引來了。於是,臥室外整天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 嘉興來了對珠頸斑鳩「夫妻」 築愛巢孵小鳥歡樂多
    她還說,有一次,她想用樹枝去碰小鳥蛋,看看小鳥蛋長什麼樣子,鳥爸爸生氣地拍打翅膀嚇唬她,不讓她的樹枝靠近,她覺得這是鳥爸爸在保護小鳥,「下大雨的時候,鳥媽媽也一直趴著,它是在保護小鳥不願意離開。」「在城市裡,我們真的很少有機會能這樣近距離地觀察小鳥,更別說看到它們『日常生活』的樣子了,所以,這次它們來到我們家裡作客,女兒覺得太有意思了。」姚先生笑著說。
  • 上海老爺叔自家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4月24日,在公母斑鳩輪流孵化、精心呵護下,終於孵出兩隻乳毛未乾的雛斑鳩。」   「5月15日,又有一隻母斑鳩(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那隻)在我家窗外的巢穴裡產下一枚蛋。」   「6月7日早晨,在陽臺花架花盆裡又發現一枚帶血的蛋。」   「6月10日清晨,母鳥淋了一夜的雨,仍一動不動地趴著孵卵。
  • 黑花兒和白花兒——記我家的兩隻貓星人
    文|韓淑霞我家有兩隻貓:一隻叫黑花兒,一隻叫白花兒,是兒子從寵物市場買來的。一想起它倆,我的心裡就暖暖的,宛若想起了久別的老朋友。白花兒早黑花兒十多天進的家門兒。才來的時候,它還站立不穩,一周以後,才站穩了腳跟。白天我們上班,兒子上學,家裡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