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爺叔自家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2020-11-27 新民網上海頻道

來源:新民網      記者:董怡虹     編輯:李默     2017-07-02 13:55

視頻:李永生/製作

圖說:4月中旬,在鄭先生家空調外機築巢孵卵的斑鳩 本文圖片均為鄭先生供圖

圖說:4月底,空調外機邊的兩隻雛鳥長大了很多

  「4月初,一隻珠頸斑鳩在窗外的空調外機後邊,銜來了幾十根粗細不一、長短不齊的樹枝,搭建了一個巢窩。」

  「4月24日,在公母斑鳩輪流孵化、精心呵護下,終於孵出兩隻乳毛未乾的雛斑鳩。」

  「5月15日,又有一隻母斑鳩(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那隻)在我家窗外的巢穴裡產下一枚蛋。」

  「6月7日早晨,在陽臺花架花盆裡又發現一枚帶血的蛋。」

  「6月10日清晨,母鳥淋了一夜的雨,仍一動不動地趴著孵卵。晴天頂著烈日、雨天頂著風雨,偉大的母愛、值得讚揚!」

  一段段樸實的斑鳩觀察日記正出自上海市民鄭先生之手,他向記者講述了斑鳩「三顧其家」,孵化小鳥的故事。

  年過六旬的鄭先生家住龍華地區,斑鳩初來時候的樣子他至今記憶猶新。「第一次斑鳩是在客廳空調外機上搭了個鳥窩,當時是4月初,先後生了兩個蛋。」鄭先生拿著照片問了鳥類專家得知,他家的新「鄰居」原來叫珠頸斑鳩。由於怕驚擾到新「鄰居」,鄭先生一家只好隔著窗玻璃觀察著它們。

  「過了兩周,小斑鳩誕生了!我每天都注意它們,長得可快了。」沒想到又過了兩周,4月底兩隻小斑鳩長大後就飛走了,「但老斑鳩十分留戀空調外機上的巢,常常來『作客』,一待就幾個鐘頭。」

圖說:出生兩周後,兩隻可愛的小斑鳩已經長大了

  5月中旬,母斑鳩再次在巢裡產下了一枚蛋,過了三天,又產了一枚。「只是這之後老斑鳩不再來了,這小鳥沒有孵出來,真是可惜!」看著窗外不再熱鬧的巢穴與孤零零的兩枚鳥蛋,日子就這麼過去了。

圖說:5月15日,又一隻母斑鳩在窗外的巢穴裡產下一枚蛋

圖說:5月18日,母鳥又產下一枚蛋。這兩枚蛋由於老斑鳩不再來孵化,所以「夭折」了

  「6月7日早晨,陽臺花架上廢棄的花盆裡突然有了一枚帶血的蛋。」這個發現令鄭先生格外欣喜,他將原本空調上未出生的蛋也放在花盆裡,期望老鳥能夠一同孵化。第二天,母鳥又產下一卵。「兩窩4卵放在一起,恐怕難以孵化。」他只得又將不同窩的蛋拿走,讓老鳥「安心」孵化自己的兩枚蛋。

圖說:6月7日早晨,鄭先生家陽臺花架花盆裡發現了一枚帶血的蛋

圖說:鄭先生原本希望鳥媽媽能將上次未出生的兩枚蛋一同孵化

圖說:為了讓母斑鳩安心孵化自己的兩枚蛋,鄭先生又取走了之前偷加的兩枚

  由於這次就在陽臺的花盆裡,鄭先生一家得以與斑鳩「親密接觸」。「自然博物館的鳥類專家根據我發的照片,告訴我眼黑較小的多為雄鳥,而斑鳩是雄性雌性輪流孵化的。」果不其然,「斑鳩『交接班』伐要特準哦!」鄭先生打趣地說,「一般清晨6時、傍晚5時左右換崗,雄鳥辛苦點,多值一個鐘頭。換班時,兩隻鳥會『布咕、布咕』地交流一下。」

圖說:6月9日,斑鳩敬業地孵著蛋。據鄭先生觀察,白天雌鳥孵,晚上雄鳥孵

  6月10日的一場大雨拉近了兩家的距離。「就看到老鳥被暴雨淋得嘴尖上都在滴水,眼睛也睜不開,全身羽毛溼淋淋的。」實在看不過去的鄭先生兩口,就趁它們出去覓食的空檔,把花盆拿進屋做了一番改造。「夫人在鳥巢也就是花盆上搭了一個棚,既可遮陽又能擋雨。」偷偷放回原位後,見斑鳩回來後「欣然接受」,鄭先生一家也放下了心。

圖說:6月10日傍晚,老斑鳩被暴雨淋溼,甚是可憐

圖說:6月10日,老斑鳩在改善後的巢內安心孵著蛋

  「6月18日,這幾天,老鳥在我家陽臺花架的鳥巢裡安然孵化,我們開窗晾衣、澆花、它都不飛走。」據鄭先生的日記,儼然他們已和斑鳩一家打成一片。「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再過幾天兩隻小鳥也會像第一次時候的斑鳩一樣飛走吧。」而今天恰好是小斑鳩出生第10天,鄭先生把照片發給記者,「期待它們下次再來!」

圖說:6月19日,上海入梅了,老斑鳩依舊兢兢業業

圖說:6月21日清晨,經過14天的日夜辛苦,小生命誕生了!

圖說:6月23日中午,剛出生3天的兩隻雛斑鳩,可愛極了!

圖說:6月25日,雌鳥來換崗了,雛鳥在媽媽懷裡發嗲呢

圖說:6月28日早晨,雛鳥出生一周,羽毛明顯豐潤

圖說:7月1日,小斑鳩出生十天了

相關焦點

  • 上海老爺叔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原標題:上海老爺叔自家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圖說:4月中旬,在鄭先生家空調外機築巢孵卵的斑鳩 本文圖片均為鄭先生供圖圖說:4月底,空調外機邊的兩隻雛鳥長大了很多  「4月初,一隻珠頸斑鳩在窗外的空調外機後邊,銜來了幾十根粗細不一、長短不齊的樹枝,搭建了一個巢窩。」
  • 珠頸斑鳩又飛來了
    金陵晚報025-84686500熱線報導 4年了,連續4年,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成了珠頸斑鳩們築巢的理想之地。2009年,一公一母兩隻珠頸斑鳩,第一次來到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上築巢,生了一對小寶寶,目睹了小鳥從鳥蛋中出來,兩隻珠頸斑鳩照顧著小寶寶,一直到它們學會飛翔,蔡女士一家看得很開心。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
    看到鳥蛋,月小季想起一個多月前的4月2日,那天上午,陽光明媚,兩隻珠頸斑鳩踩在窗臺上,眺望著遠方的橫瀝河,其中一隻珠頸斑鳩不時側過頭,和另一隻珠頸斑鳩「咕咕」「咕咕」地說著什麼。此後一段時間,這兩隻珠頸斑鳩開始頻繁光顧月小季家的窗臺。    「不知道它們是來吃多肉的,還是來生娃的。」月小季把疑問曬到朋友圈,對於這兩隻珠頸斑鳩的目的,大家也是一頭霧水。
  • 嘉興來了對珠頸斑鳩「夫妻」 築愛巢孵小鳥歡樂多
    兩人就把它帶回到專門為鳥準備的平房裡,準備餵養一段時間再將它放飛,沒想到一養就是3個多月。這段時間裡,他們諮詢了不少專家和朋友,了解雕鴞的習性以及訓練飛行等方面的問題。3個多月後,小雕鴞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經過精心選擇,最後他倆在湖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安吉放飛了這隻小傢伙。程普告訴記者,嘉興對於候鳥來說非常重要,是全球候鳥遷徙路線裡東亞至澳大利亞的重要一站。
  • 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原標題: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我撿到一隻鴿子大小的鳥,可它食慾不太好,看樣子呆呆的。」11日,哈爾濱市民劉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這種鳥在北方很少見,希望能找專家鑑定一下它的品種,讓小傢伙得到恰當的照顧。
  • 家裡來了只珠頸斑鳩 窗臺花盆裡築巢下蛋
    家住常州市西林華林家園的陳先生最近將心思都放在了窗臺上的花盆裡,一隻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目前正在進行孵化。飛來的小鳥8月11日早晨,陳先生起床開窗時發現有一隻野生鳥伏在他家窗臺花架上的一個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觀看,原來該鳥在此產卵。
  • 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原來是只珠頸斑鳩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王小生6月4日上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西客站治安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經民警初步判斷,應是一隻珠頸斑鳩。經過對斑鳩全身進一步檢查,發現其腿部有少量傷痕,應是被樹枝或其它利器刮傷。張警官給它餵了一些食物和水後,斑鳩一改蔫頭耷腦的神態,撲動翅膀飛向空中,軀體變得出奇輕盈,在房間裡開始盤旋,瞬間精神十足。
  • 九江放飛16隻珠頸斑鳩
    11月5日,九江市廬山區林業執法工作人員將查獲的16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珠頸斑鳩在蓮花鎮東城村大山邊放飛自然。  11月4日,九江市廬山區野保站聯合區工商局、森林公安到十裡轉盤713菜場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一名來自湖北黃梅的中年婦女在兜售斑鳩。
  • 把相機架到窗臺觀鳥,2月武漢小區最常見的鳥類是珠頸斑鳩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記者賀方程)戰「疫」期間,武漢市觀鳥協會暫停野外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不過,部分會員仍堅持在家觀測小區及周邊的鳥類。4日,觀鳥協會發布了一份特殊的鳥類監測報告。在家觀鳥,這也是該協會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 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
    1、珠頸斑鳩主要是以植物的種子為食的,一般主要是農作物的種子,比如 有稻穀,玉米,小麥,豌豆, 黃豆, 菜豆,油菜,芝麻,高粱以及綠豆等等。2、珠頸斑鳩是常見的留鳥。喜歡在村落以及農田的附近來進行活動。每年的5月至7月他們就會開始繁殖了。用小樹的 樹枝在準備好的樹杈上來搭建一個非常簡單 得平臺巢。
  • 3個月迎3窩斑鳩 這戶人家的陽臺成"育嬰網紅地"
    近日,上海市民曹女士爆料,打從今年過年開始,她們家的陽臺就一直很熱鬧,先後有3對斑鳩夫婦來這裡築巢。生態壞境好了,市民也友善,偶爾有鳥兒來光顧不算稀奇。但是像曹女士這樣自帶招鳥體質,還是蠻稀奇的。曹女士笑稱,自家陽臺似乎已成了鳥界的「育嬰網紅地」。
  • 珠頸斑鳩的聲音
    這不是鴿子,是斑鳩哦珠頸斑鳩(學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又名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
  • 小區裡發現受傷珠頸斑鳩
    他走近一看才發現,這隻小鳥羽毛是灰色的,後頸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尾巴上的羽毛全被拔掉了。    為了救治這隻受傷的小鳥,成吉思將它送往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發現這是一隻珠頸斑鳩,打算飼養一段時間等它身體恢復後再放生。「對待野生動物可以不愛,但至少不要傷害。」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呼籲。
  • 珠頸斑鳩被彈弓打傷躺在電瓶車車籃 快遞員要燉湯
    圖說:一隻珠頸斑鳩被打傷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近日,嘉定區眾芳社區聯勤隊員巡邏時,發現一名外賣員的電瓶車車籃裡有一隻受傷的小鳥。 事發當天,嘉定馬陸鎮眾芳社區聯勤隊員巡邏至嘉定新城阿克蘇路白銀路路口,有一外賣小哥慌張地左顧右盼,行為有些異樣,隊員便上去查看情況,發現外賣員送餐的車籃裡,竟然有一隻用塑膠袋包裹的受傷的小鳥。經聯勤隊員仔細詢問,外賣員承認,這隻鳥是自己用彈弓打來下來的。當隊員詢問其為何要「打鳥」時,對方竟回答:「準備燉湯喝。」
  • 珠頸斑鳩
    原標題:珠頸斑鳩 我的周末自珠頸斑鳩開始。咕,咕,「苦啊苦啊」,「孤啊孤啊」。這聲音貼著湖面,比甪裡河還要長出許多裡。珠頸斑鳩的苦與物質無關,它鼓鼓的胸腹藏著冷冷的孤獨。我從清淡的夢裡爬起,去鴛湖邊找尋,霜降露溼,一隻進城的鳥兒會有怎樣的苦。 鴛湖六點,霧薄風涼,天青色白。
  • 去年深秋的斑鳩夫妻又來了,今年孵出了兩隻小鳥
    斑鳩夫妻  浙江在線6月14日訊 不知道市民有沒有印象,去年台州的秋天著實有點反常,到了11月,氣溫還是居高不下,玉環幹江的桃花反季節盛開。  桃花亂了季節,鳥兒也亂了季節,一對斑鳩居然在椒江一戶人家的窗臺上做窩,孵出了兩隻小鳥。遺憾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冷空氣將還沒長毛的小鳥給凍死了。
  • 珠頸斑鳩咕咕叫 與人相伴育幼鳥
    上周日2017年12月3日,在銀川中山公園閒逛,目標鳥種是一隻沒有遷徙的紅嘴鷗和太平鳥,也許是臨近中午的關係,只看到了紅嘴鷗,沒看到太平鳥。但是在一個靠近居民樓房的地方,聽到了珠頸斑鳩咕咕的叫聲,和灰斑鳩完全有區別的叫聲一下吸引了我。我順著叫聲找到一個灑滿陽光的角落,看到一隻黃狗沐浴在陽光下,慵懶的曬著太陽。在靠近黃狗尾巴的地方,草地依然散發著綠色的生機,三隻珠頸斑鳩正在悠閒地覓食。
  • 誘捕4隻野生斑鳩 長沙一男子被起訴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何金燕 通訊員 劉笑貧)在自家樓頂誘捕4隻野生斑鳩,長沙男子趙某某被訴至法院,不僅要賠償,還要公開道歉。27日,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審理此案。
  • 販子市場外叫賣野生動物 2隻珠頸斑鳩獲救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正是野生鳥類進入繁殖期的關鍵時期,但是卻有一對閃爍著靚麗羽毛的珠頸斑鳩卻被貪心的販子獵捕到市場販賣3月28日,一名販子在明溪縣農貿市場外叫賣野生保護動物珠頸斑鳩時,被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發現、跟蹤,舉報到縣森林公安分局截獲並委託志願者將珠頸斑鳩放飛大自然。
  • 不是所有的鳥類都無法適應城市生活,珠頸斑鳩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確實很多鳥類是這樣的,但還是有例外,比如珠頸斑鳩,就是鳥類適應人類社會的典型案例。珠頸斑鳩Spilopelia chinensis,是鴿形目、鳩鴿科、副斑鳩屬的鳥類,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有時北方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在野生珠頸斑鳩分布的地方,人們對它有著許多不同稱呼:野鴿子、花脖斑鳩、胡鳥、布穀仔、斑夾、、咕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