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暴力的歷史追溯——評漢學家羅威廉著作《紅雨》

2020-11-26 鳳凰網

《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

[美]羅威廉 著;李裡峰 等 譯

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作為「一種控制和徵服他人的手段」,暴力一直被士人所採納。至於在市井、鄉土之中,暴力甚至得到了美化。中國文化並不像它所標榜的那麼「文質彬彬」,而是暴力一直如影相隨。

美國著名漢學家羅威廉的著作《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下為《紅雨》)將目光聚焦湖北麻城,研究該區域自元末的起義起,中間經明清的改朝換代、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1911年辛亥革命、軍閥混戰,一直到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700年間頻頻發生的暴力。

《紅雨》一書按年代順序排列,講述發生在麻城歷史中的人和事,貫穿其間的是對暴力的描述。700年間麻城暴力不斷,改朝換代的亂世不用說,在其他大部分地區處於和平的時候衝突依然嚴重。在作者看來,暴力並沒有像大多數人認為的為中國儒家文化所不容。事實上,它作為「一種控制和徵服他人的手段」一直被士人所採納。至於在市井、鄉土之中,暴力甚至得到了美化,那些快意恩仇的俠客、梁山泊的英雄好漢們成為大眾所崇拜的偶像。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漢學家由於沒有文化的切身體驗,所以任何判斷都是基於嚴謹的論證。正是這樣,才能洞察到中國文化並不像它所標榜的那麼「文質彬彬」,而是暴力一直如影相隨。其實,硝煙四起、血流成河這樣的詞彙在歷史書上也並不少見。

麻城地處大別山南麓,有若干穿越高山的要隘。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地理戰略地位,麻城當地形成一種對戰爭與起義英雄崇拜的文化。在麻城的歷史與記憶中,身處暴力中心的人物面目往往難以辨認。正是這些集體記憶、歷史意識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共同塑造了麻城的暴力文化。

麻城暴力史就其悲慘程度而言,處在頂點的無疑是明末清初和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的兩次大規模清剿,其中關於明末清初的書寫為《紅雨》全書最詳細的篇章。由於科考的輝煌和書院的興旺,麻城這個本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在明代的中國文化版圖上備受矚目,文人學士們紛紛到訪。麻城處於大家族的勢力掌控之下,貌似井然有序,其實暗藏危機——明末各地土地兼併嚴重,麻城也一樣,而且「佃僕」數量之多更為全國所罕見。

家族鬥爭在麻城暴力史中並不佔有重要的位置,很快明末大規模的殺戮就來了。面對農民軍、麻城起義的農奴、清兵,麻城的鄉紳們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躲到山中,建起一個個堅固的山寨,並且成立了48山寨聯盟,以對抗一切外部力量。在清末民初歷史學家王葆心的著作《圻黃四十八寨紀事》中,麻城抒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反清史。但王還是指出,「東山和大別山地區對地方自治的渴望在太平盛世時代逐漸衰退,而在王朝覆滅的時刻又總會浮出水面」。無疑,麻城的地方主義訴求在這段歷史中突顯出來,然而羅威廉在《紅雨》中並未深入探討這一現象的生成,對抵抗運動的主導者士紳階層以及晚明經世致用的思想所及也甚少。不過我們大可不必過於苛求,因為《紅雨》作為一部描述性的編年史,「傾向文學式描寫,而非科學性的分析」。

從晚明抵抗運動中顯現出來的地方主義,在清代一直延續,而麻城的實際統治權則從鄉紳階層轉到地方「強人」(有私人武裝的小地主),至於轉變的原因作者把其歸於麻城過於追求財富而不重視科舉,未免過於表面。在「強人」那裡,地方色彩與「好漢」氣概進一步得到強化,從1674年的東山起義就可略見一斑。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紅雨》已經把地方主義推到前景,但作者並沒做深入分析。可以肯定地說,從地方性暴力文化的形成到對地方主義的訴求順理成章。暴力文化與地方主義糾纏在一起,夾雜在其中還有階級關係和家族鬥爭。當歷史的怪獸張開大口時,麻城在暴力中沉淪的悲劇也就開始上演了。

相關焦點

  • 羅威廉談《紅雨》:透視中國民間另一面
    十餘年後,被學界認為以「社會史,尤其是城市史」見長的羅威廉,其研究旨趣從社會史轉向思想史,推出《救世:陳宏謀與18世紀中國的精英意識》,研究重點開始集中於官方精英的思想與活動。最近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的《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則被視作羅威廉回歸社會史、重新將關注重心轉移到地方社會的作品。
  • 培田古村和羅威廉的《紅雨》
    這些地方的政治文化或者社會治理,與今天的那些「最美古村鎮」相比,到底有什麼不同,值得有心的旅遊者細心觀察。很多古代村鎮的凋敝乃至消失,與當地的社會生態和政治文化不健康有關係。美國學者羅威廉出版有《紅雨:一個中國縣城七個世紀的暴力史》(2014年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李裡峰等譯)。
  • 何漢威評《紅雨》:暴力在中國大眾文化中有合法性嗎?
    >[美]羅威廉著;李裡峰等譯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作者羅威廉對湖北省可說情有獨鍾:二十多年前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他對該省大城市漢口的近代歷史詳加探究,撰成巨著兩冊,分別於1984及1989年問世。
  • 探秘麻城暴力史——評羅威廉著《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
    他為此翻閱了從1530年到1997年的七部麻城地方縣誌,希望藉此對中國農村社會歷史上的暴力現象提供一個宏觀的理解,探索中國農村社會暴力萌生的原因。 羅威廉認為,麻城的暴力史並非中國社會暴力史的典型案例。其在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原因有三:一個是地理位置。麻城位於大別山南麓,有若干穿越高山的要隘,可謂是四戰之地。一旦發生戰爭,過境的軍隊等武裝組織就會給麻城帶來動蕩。
  • 《紅雨》:時空交匯下的血雨腥風
    這一暴力血腥場景是美國著名漢學家羅威廉在其新著《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版,以下簡稱《紅雨》)的開篇起筆,作者以此為基點,盤點和梳理了跨越麻城七百年時空的暴力史,豁開一道洞悉中國歷史堂奧的裂口,藉此透析中國農村社會動輒暴力相向的文化病理,探尋封建王朝更替和紅色革命發生的地方性因由。     為何《紅雨》將聚焦點指向湖北麻城?
  • 伍國:評羅威廉《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世紀的暴力史》
    Rowe 2007年剛由史丹福大學出版的《紅雨:一個中國縣份七世紀的暴力》(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則從地方史,民俗,大眾文化等多個角度透視了暴力這一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持久現象。事實上,政治和社會暴力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但暴力本身似乎一直沒有被單獨作為一個研究對象。
  • 桃花紅雨英雄血
    桃花紅雨英雄血 2018年04月05日 08: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尚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小花仙:桃花精靈王紅雨的三大形態,黑化形態的紅雨很美麗
    小花仙是一部很好看的國產動漫,這部動漫以其炫酷的魔法技能和絢麗的戰鬥場景,給動漫迷們帶來了很好的視覺享受,因此也很受花仙迷們的喜愛,在小花仙中花仙精靈王是數量最多,也是支線最長的任務,在50位花仙精靈王中,桃花精靈王紅雨是一個很讓人喜愛的花仙精靈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桃花精靈王紅雨的三大形態
  • 【紅雨讀詩】《在琿春》 朗誦:紅雨(內附音頻)
    我曾經是一個感覺身後恐懼的孩子我在母親身邊長大,我很少訴說後來我學會的恆久的品質就是隱忍 我的守望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從那裡開始在故鄉的平原上,我守望遙遠的樹冠如今,我在異鄉守望家鄉 我知道,一條大路在前方等我它不在這座城,那是無數人的離散通向傳說中不朽的星辰紅雨
  • 身邊叫紅雨的人,大部分是因為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叫做《紅雨》,1975年出品的,距今已經44年。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這部電影吧。主要人物:紅雨,為人善良。看到身邊的人被病折磨,紅雨決定去學習醫學知識,做一名赤腳醫生。為大家服務。看到紅雨當上赤腳醫生後,吹陰風、造謠言,妄圖搞垮紅雨。甚至還在紅雨給石匠爺喝的藥裡下了巴豆霜,妄圖達到其坑害紅雨的罪惡目的。見事已敗露,狗急跳牆,在紅雨調查回村的路上,動刀行兇。石匠爺:勤勞樸實,一心為建設水渠努力。因長年努力幹活,患上了極為嚴重的病。
  • 科學家說殺人成癮是天生的,人類的暴力基因可能由來已久
    因為人類的暴力基因可能由來已久。 圖源:百度 雖然連環殺手這種殘暴行為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很遙遠的故事,但一本新書認為這種行為早就被「編碼進了我們的DNA」,並且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
  • 外星生物乘紅雨降臨?
    在部分地區,紅雨如注,海岸、樹葉都被染紅,居民的衣服皆變粉色。至於其成因,一直是個謎。近日英國媒體報導說,印度學者戈弗雷·路易斯經研究認為,紅雨中包含了來自彗星的生物,當年那場雨可能就是「外星生物登陸地球」。  當然,外星人不會像右圖畫的那樣,裹在雨滴裡掉下來,更可能是以一種不起眼的形態(左圖據稱是紅雨中的顆粒)降臨。
  • 張縣令父女含冤而死,天上下起了紅雨,因此有了紅雨村
    紅雨村位於德陽市區西門外,是個歷史悠久的小村莊。據歷史記載紅雨村村名的由來與王安石變法時,時任彰明縣令的張聘婦女有關。最初的時候,改革頗見成效,然而後期由於頑固派的反對,加之地方上一些官紳投機取巧,變法的措施走了樣,不但沒有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反而讓百姓不勝其擾。四川省彰明縣(今江油市)便是如此。彰明的地方士紳官吏不僅隱瞞財產不肯上報朝廷,而且趁著推行新法的機會,以支移、折變等名目,肆無忌憚地盤剝老百姓。
  • 四川安嶽下紅雨,你聽說了嗎?
    下黑雨也有過,如某些地方空氣汙染太嚴重,雨滴挾著空中浮塵落下,入地就變成了黑色。但天空下紅雨,恐怕幾代人都沒有聽說過。清朝人彭遵泗寫的《蜀碧》中有這樣一句話:「六月,安嶽紅雨,著物皆赤色。」這裡說的六月,是戊辰年六月(1628年7月),安嶽就是現在的四川省安嶽縣,距成都百餘公裡。
  • 印度下「紅雨」是外星生物登陸?
    他稱,經過對紅雨的成分進行分析後發現奇怪的成分,也許包含某種「外星生物」。而當年那場神秘的紅雨,很可能正是「外星人登陸地球」。  神秘「紅雨」傾盆而下  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一場血紅色暴雨,有時雨量甚至達到像深紅色床單般傾盆而下。這場雨斷斷續續下了兩個月,將海岸、樹葉都染成深紅色。當地居民用自來水洗衣服後,衣服也變成粉紅色。
  • 印度天降「紅雨」「外星生物說」成為焦點(圖)
    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紅雨」,血紅色的液體斷斷續續地下了兩個月。在部分地區,紅雨如注,海岸、河水都被染成一片鮮紅,當地居民用自來水洗衣服,衣服也變成了粉紅色。隨著秋日來臨、樹葉飄落,猩紅色樹葉飄零落下,整個大地鋪成了一片血紅。科學家感到震驚,印度政府下令進行調查。為什麼會下「紅雨」,紅色從何而來?這一奇怪的現象立即引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前往一探究竟。
  • 科學家稱紅雨含外星生物
    科學家稱紅雨含外星生物 2006-03-07 eNet&
  • 《紅雨胡楊》MV首發!
    《紅雨胡楊》MV首發!04-23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紅雨胡楊
  • 《顯微鏡下的成都》出版,微觀講述百年川地歷史
    作為底蘊深厚的古城,成都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以往與城市史相關的書籍,多聚焦於沿海或華中等地區,對以成都為代表的西南地區則相對缺乏研究。世紀文景7月推出的新書《顯微鏡下的成都》,以普通民眾的視角寫史,將成都作為主要的描述和觀察對象,考察了這座城市百年來的變與不變,還原了成都地區的日常生活記憶,細緻入微地繪製了一幅中國腹地大眾公共生活的生動畫卷。
  • 印度天降「紅雨」,雨中發現神秘生物,真的是外星文明操控的嗎?
    7月某一天,印度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而且雨水呈現紅色,這樣不少印度居民都感到驚訝,這場紅雨斷斷續續下了將近兩個月,導致附近的土地都變成了紅色,甚至嚇人。更讓人奇怪的是,除了在印度,就連斯裡蘭卡等地區也出現了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