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米深海發生驚險一幕,四千噸核潛艇被壓碎,129人無一生還
而在一些國家眼裡,核潛艇的戰鬥潛力絲毫不輸航母,這點從俄羅斯在與美國進行海上力量比拼時不落下風就能看出。的確,核潛艇憑藉其優秀的潛藏能力,可以深潛海底,關鍵時候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
4000噸核潛艇深海突然失控,被重力壓成碎片,129人無一生還
從早期拿破崙騎馬徵戰到後來的飛機大炮無一例外甚至單單從槍械的變革都能看得出時代的進步。顯然,這些並沒有完全滿足戰爭需要。後來多國家為爭奪世界第一亦或者自己國家不被欺負,科學家日夜兼程奮鬥在一線,只為後期國家有強大的武器裝備,從而換來一個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
-
2600米海底,美國4000噸核潛艇曾被壓成「鐵球」,129人全部犧牲
隨著世界各國的軍事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完善,世界各大軍事強國在軍事建設上的差距也就體現得越發的明顯。但是即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也不敢貿然向另外一個軍事強國發動進攻,因為各國手上還握著核武器這種大殺器。潛艇的發明已經是一件非常久遠的事情了,最初的時候潛艇僅僅是用來進行潛水,但是隨著其功能不斷完善,最終被應用到了軍事領域之中。
-
美軍歷史上的悲催一幕,四千噸核潛艇在海床,直接被壓成鐵球
除了這些地面和空中武器和裝備之外,在廣闊的海洋深處,人類還發明了潛艇。在潛艇發明之後,人類戰場實際上已經擴展到陸地,海洋和空中三個空間中。核潛艇已經誕生了一段時間,核潛艇技術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個國家中,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武器之一。美國一艘4000噸的核潛艇在2600米的海床上被壓成鐵球。場面非常悲慘,核潛艇上129人和22枚核彈不知所蹤,其實這些士兵幾乎等於犧牲。
-
4000噸潛艇落進2600米海底懸崖,129人遇難,22枚核彈失蹤
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戰爭就沒有停止過,而人類的戰爭經過了數千年甚至是上萬年的發展,戰場也自然是不局限於陸地之上。在天空上,在海面上,甚至在水下都有著人類的軍隊和武器。而在海面之下,還潛藏著核潛艇這種極為危險的武器。
-
水下航行危機四伏「長尾鯊」號跌入2600米深海底無人生還
1964年從「北鬥六」號上拍攝的「長尾鯊」號指揮艙 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造價高達5000萬美元,可以潛到400米水下,排水量超過了4000噸,裝載22枚核彈。長尾鯊號在1963年深潛實驗中遭遇到了海中斷崖,瞬間跌入了2600米深的海底,強大的水壓將長尾鯊號壓爆,斷成了6截,潛艇碎片散落在數萬平米的海底,潛艇上129人被強大的水壓活活壓死,攜帶的22枚核彈也消失不見了。海底斷崖示意圖 在海洋中,不同的區域海水密度不同,所以浮力也就不同。
-
第三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98:核潛艇有什麼特點
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擊沉的作戰艦艇395艘,其中包括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17艘,巡洋艦32艘,驅逐艦122艘,擊沉運輸艦船5000餘艘,總噸位達2000餘萬噸,佔被擊沉的運輸艦船總數的60%左右。尤其是德國潛艇採用的「狼群」戰術給盟國艦船打擊極大。98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哪個國家建造的潛艇最多?
-
取代世界最小核潛艇,法國新一代「小黑魚」交付,排水量翻倍也才...
"梭魚"級核潛艇(法語:Classe Suffren),是法國海軍下一代核動力攻擊潛艇,法國國防部計劃建造6艘該型潛艇,其中首艦"梭魚"號早在2003年就已經完成訂購,但是由於經費問題,法國海軍直到2007年才開始在土倫港中建造這艘潛艇,並直至2020年11月6日交付,歷時一共13年。
-
美國的「長尾鯊」級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
在二戰期間,美國嘗到了「核」的甜頭,不僅大力發展核武器,還研製出核動力的裝備,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潛艇就是來自美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也是來自美國。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是美國的「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在1963年4月10日在滅國的波士頓以東220海裡處進行大深度潛航實驗時沉沒,這也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長尾鯊」級核潛艇,又被稱為大鯵魚級攻擊核潛艇, 是美國的第三代攻擊攻擊核潛艇。
-
4300噸核潛艇遭遇海底斷崖,掉入2560米深的海底,129人全部遇難
4300噸核潛艇沉入海底,129人喪生大海有人認為,美國研發任何先進武器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戰爭的影子,拿核潛艇來說,即使還沒有在海底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但出動潛艇潛入別國海域附近,勢必會給別國構成威脅。當然,美國在核潛艇上發展得並不是順風順水,曾發生過一次重大意外事故,也是世界首次核潛艇沉沒事故,發生在美國的「長尾鯊」號核潛艇上。
-
這艘核潛艇有什麼能耐?被列為世界十大核潛艇之一
從1982年起,法國海軍著手發展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凱旋」級。首艇「凱旋」號1988年2月開工,1996年正式服役,第2艘「魯莽」號於1999年底入役,法國目前已經擁有4艘戰略核潛艇。法軍的「凱旋」號核潛艇載有111名官兵和16枚戰略飛彈。
-
世界十大核潛艇排名 中國核潛艇榜上有名
水下排水量2.6萬噸,水下航速27節,作業水深300米.極限水深500米。裝備20個飛彈發射管,裝載SS-N-20彈道飛彈。其射程達到8300公裡.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俄羅斯的「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它是西方國家冷戰時期的噩夢之一。
-
法國全球最小核動力潛艇下水,比中國同類型潛艇還小900噸
圖為法國核潛艇軍事迷朋友們對於法國裝備的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一定不陌生,這是一款號稱全球最小的核潛艇,其水下排水量只有2700噸,不到三千噸的排水量還不及很多國家的常規動力潛艇。如中國裝備的元級潛艇水下排水量就超過了3600噸。很難想像法國的技術人員是如何大膽到把反應堆塞進這麼小的艇體中。近日,法國國防部宣布新一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首艦絮弗倫號已經於4月28日下潛成功。說起絮弗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說起梭魚級潛艇就很熟悉了。法國的梭魚級核潛艇計劃從21世紀初就開始了,只是因為資金不足,威脅降低,而不斷延期。
-
造價12.6億歐元,排水量僅5300噸,還不如093級核潛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法國一共有兩級「梭魚」潛艇,一種是本文介紹的「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另一種是出售給澳大利亞的常規動力型「梭魚」潛艇,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研製的縮水版本,但是性能依舊強大。比較有意思的是,「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的排水量只有5300噸,不足6000噸。
-
沒有眼睛沒有鼻子 澳洲4000米深海驚現無臉魚
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了世界首次深海探索,在4000米深處發現了這種奇特的物種——無臉魚。 四千米深海發現奇特魚種 此次探索活動於5月15日啟動,範圍為由塔斯馬尼亞延伸至昆士蘭省中部的海域。帶領研究的首席科學家、來自維多利亞博物館的歐海拉形容,相關搜尋的區域是「地球上最少人探測的地方。」
-
鯨魚血肉之軀,能在2000米深海生存,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壓扁?
大自然的神奇體現在各個方面,以我們熟知的海洋生物鯨魚為例,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哺乳動物,鯨魚有龐大的身軀和驚人的食量,不僅如此,鯨魚之所以能在深海中自由的遨遊,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套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統,在下潛時可以按照情況,合理的控制空氣排出量和速度,通過自動縮小肺部來平衡體內外壓強我們都知道水深和水壓有極大的關係
-
奮鬥者如何突破萬米
1963年4月10日,一艘代號為長尾鯊的美國核潛艇,在大西洋的科德角海域進行深潛試驗時,突遇水密艙破裂故障,潛艇無法上浮並且急速下沉,巨大的海水壓力將潛艇瞬間撕裂、壓扁,最終潛艇沉落在海底2560米深處,長尾鯊號也成為世界上首艘沉沒的核潛艇。
-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傳奇往事
就這麼個「深海霸王」,其誕生還頗有一段曲折。美國歷史上,從沒有哪艘潛艇像洛杉磯級那樣充滿爭議和政治鬥爭。它差點被扼殺要搖籃裡,又頑強的成為第三代攻擊核潛艇主力,稱霸江湖數十年。20世紀60年代,美蘇關係劍拔弩張,軍備競賽如火如荼。1959年12月,美國在一艘鰹魚級攻擊核潛艇舯部,增加一段約40米長的彈道飛彈艙,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
-
為什麼深海魚類活動自如,人類卻無法承受深海壓力?
這種情況就是發生在突然減壓的情況下,如果覆蓋在人體上的一個大氣壓突然沒有了,人就真的「熱血沸騰」了。這個時候,我們身體裡的液體和氣體就會膨脹起來,從身體各個孔洞溢出,甚至從皮膚迸發出來,這種情況下,豈有活命之理?比如在月球接近零氣壓的狀態下,就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