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在水下航行是非常危險的,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都有可能對潛艇造成毀滅性的傷害,甚至遠遠超過在作戰時敵軍造成的傷害。在眾多的危險中,海中斷崖是核潛艇最害怕碰到的危險之一,因為一旦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艇毀人亡。曾經我國的372潛艇就遭遇了海中斷崖,由於艇員正確處理,再加上一定的運氣成分,所以成功地實現了自救,但是其他的潛艇遇到海中斷崖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造價高達5000萬美元,可以潛到400米水下,排水量超過了4000噸,裝載22枚核彈。長尾鯊號在1963年深潛實驗中遭遇到了海中斷崖,瞬間跌入了2600米深的海底,強大的水壓將長尾鯊號壓爆,斷成了6截,潛艇碎片散落在數萬平米的海底,潛艇上129人被強大的水壓活活壓死,攜帶的22枚核彈也消失不見了。
海底斷崖示意圖
在海洋中,不同的區域海水密度不同,所以浮力也就不同。海中斷崖是指核潛艇在航行中突然遇到了海水區域密度變小,由於浮力減少,潛艇就會出現急劇下沉的情況。如果不能得到控制,海底巨大的水壓就會把潛艇壓扁,對潛艇來說就是滅頂之災。當年長尾鯊號遭遇海底斷崖的時候,又失去了動力,甚至緊急排水裝置也失效了,所以造成了上浮失敗,直接就跌入了2600米深的海底。

長尾鯊號事故並不是個例,1967年以色列達喀爾號潛艇也遭遇了海中斷崖事故,載有69名官兵的達喀爾號潛艇在地中海失蹤。以色列經過31年的搜尋,終於在3000多米深的海底發現了斷成3截的達喀爾號潛艇。事後調查報導認為,該艘潛艇遭遇了海中斷崖,但是由於艇上官兵操作不熟悉,錯過了上浮最佳時間,所以被水壓爆,而艦上官兵根本來不及發出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