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CC抗擊COVID-19,66個國家和地區心血管醫師參會!

2020-11-25 騰訊網

導語:北京時間2020年3月18日20點整,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與美國心臟病學會聯合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學術交流研討會正式開始。雖然新冠疫情讓各位專家無法相聚一堂,因此會議採取了遠程連線的形式,但山長水遠阻隔不了國內外醫學同道相互學習交流疫情問題的決心與熱情,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便是醫學共同體精神的最佳體現。

中外大咖雲集 共商抗疫對策

最近幾周,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已得到階段性控制,卻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爆發性增長趨勢。對抗新冠疫情,早已不是某個國家或某個組織的事情,各個國家、各行各業必須緊密合作,才能取得這場全球抗疫戰爭的最後勝利。

基於此,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CCA)與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經過反覆溝通和商討,決定開展此次以新冠肺炎為主題的心血管專家研討會。通過聯合舉辦兩場Joint Session,解讀最新研究成果,討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問題,分享中國經驗與成果,為疫情的全球控制提供方案與策略。

參加第一場Joint Session的專家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陳韻岱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以及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紐哈芬醫院的心內科專家Harlan Krumholz教授。此場會議吸引了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的心血管醫師關注,2300多名國外心血管醫師觀看直播並通過平臺提出他們最關注的疫情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們也針對這些問題在後臺進行解答。

■■■■■

葛均波院士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爭中的成果與貢獻,提出最近出現的新冠患者境外輸入問題,指出疫情已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葛均波院士表示,本次會議的主旨是秉持世界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分享中國的經驗和經歷,為其他國家制定相應公共政策提供參考,儘可能使其他國家的同道少走彎路。

接下來,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為大家詳細解讀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的陳韻岱教授進行了主題報告,重點講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問題,分析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心臟損傷的臨床研究,並介紹了目前對於合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策略;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張毅醫師做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的解讀;除了臨床方面的經驗分享,我國學者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基礎研究也有所進展。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鄭穎穎醫師分析了SARS-Cov-2導致心臟損傷的可能機制。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的陳韻岱教授講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問題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鄭穎穎醫師分析SARS-Cov-2導致心臟損傷的可能機制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張毅醫師做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的解讀

討論環節,Harlan Krumholz教授,表達了對中國同道國際主義精神的尊敬與感激,並指出在疫情面前,各國的醫務工作者應組成一個大家庭,共享知識與經驗。Harlan教授也談到,在疫情認知的過程中外界媒體對中國疫情的應對方案認知不足,曹彬教授作為武漢抗疫一線的親歷者,也藉助這次國際會議的平臺給予解疑。

在最後討論環節,Harlan教授表示鑑於中國的疫情已得到階段性控制,特別詢問目前中國公共措施的執行情況。霍勇教授回應指出,儘管目前中國的確診病例數已經非常有限,且多為輸入性病例,但各部門依然沒有放鬆警惕,社會各界仍在嚴格地遵守相應的隔離政策。霍教授認為,針對境外輸入病例有所增加的現狀,這樣的政策還有必要繼續執行一段時間。

會議結束前,Harlan教授主動表示再一次代表美國同道感謝中國專家的慷慨分享,並祝願各國的專家能夠攜起手來,最終戰勝病毒,讓各國人民重新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AHA 2020最新研究丨COVID-19心血管疾病登記研究:設計、實施和初步結果
    COVID-19 CVD登記研究實施情況截至2020年11月9日,共120個醫院和醫療中心參與註冊登記,通過44個站點將數據上傳到平臺,患者年齡為18~101歲,3154條記錄,其中67%標記為上傳完成。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發起CSC在行動:COVID-19中國專家共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1日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球暴發蔓延,其發病隱襲,傳染性強,重症患者病死率高,且無特效藥物,疫情發展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COVID-19疫情暴發後,在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堅實領導下,中國人民以極大的決心和付出獲得了抗擊疫情的決定性勝利。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 10:20:12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研究所Faiz Ahmad Khan團隊對Covid-19血清學檢測的診斷準確性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 敖虎山教授當選為國際心血管麻醉醫師學會(SCA)第二位中國籍理事
    記者從國際心血管麻醉醫師學會(以下簡稱SCA)獲悉,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CSCTVA)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中心主任醫師敖虎山教授被推選任命為SCA國際委員,成為SCA歷史上第二位中國籍核心理事成員(而SCA組織的核心理事成員全球僅有16位)。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100多個分會場遍布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會
    100多個分會場遍布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會 2020-11-24 11:23:31
  • 第三個中國醫師節,鹹寧10個團隊、115名醫師受表彰!
    8月19日:晴 氣溫 25~36℃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祝所有醫師們幸福安康!關於表揚優秀醫師團隊和優秀醫師的通報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局、市直各醫療機構、市疾控中心、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今年來,全市廣大醫師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衛生健康精神,奮戰一線,忘我工作,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 BRACE CORONA研究:COVID-19患者ACEI/ARBs停不停?
    、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高血壓和冠心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在上述領域發表SCI論文70餘篇;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作為課題骨幹參與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2014年獲天津市青年科技獎;2015年-2016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 【English Paradise】Chaguan: The stigma of covid-19
    有人將其歸結於與西方國家國民相比,中國人不那麼在意個人自由和隱私。然而,其背後涉及政治、宣傳、經濟、文化等多重因素,也與中國自古以來的疫情防控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19 in Xicheng, a district of Beijing.
  • 加拿大國家研究院支持研發4種候選COVID-19治療藥物
    這包括與加拿大科學家、企業和製造商合作,營造加拿大抗擊COVID-19疫情和未來流行病的能力。12月18日,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RC)宣布將通過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工業研究援助計劃(NRC IRAP)提供諮詢服務和超過900萬加元的研發資金,以支持4家治療研發公司。
  • 實現理想心血管健康評分,預防不良靶器官損害發生|ACC 2019熱點...
    研究簡介2010年美國AHA提出通過實現7項特定理想心血管健康(ICHS)行為和危險因素,來降低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納入了基於國家十二五重大課題的中國東北農村心血管健康研究的11,163名35歲以上的社區居民;這是我國目前最大樣本的探索中國心血管健康情況的橫斷面調查之一。依據ICHS和FBS分類標準,研究者將受試人群根據ICHS和FBS評分分為三組,分別為理想、中等、差三組。通過脈壓/每搏輸出量來評估受試者是否存在動脈僵硬度。
  • 同「心」抗疫:新冠疫情下的心血管疾病應如何管理?
    根據ACC公告,有理由對COVID-19患者依據潛在的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存在進行分流,以便進行優先治療;在冠狀病毒的情況下,急性心梗(AMI)的典型症狀和表現可能被掩蓋,導致診斷不足;對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議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
  • 聶稜:水蜈蚣草防治新冠病毒的全球公開信/Open Letter on covid-19 control by kyllinga
    關於水蜈蚣草防治新冠病毒的全球公開信Global open letter on covid-19 control by kyllinga全球各國、各地區的朋友:大家好,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傳統醫學工作者和愛好者。
  • COVID-19導致的心血管不良...
    研究顯示,SARS-CoV-2感染可直接和間接導致多種心血管併發症,包括急性心肌損傷、心肌炎、心律失常和靜脈血栓栓塞等。然而,COVID-19帶來的心血管危害遠不止這些。一名64歲男性,心血管危險因素不詳,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進入急診室治療。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為全球大流行。截至5月31日,全球已報告超過590萬病例,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各國根據本國流行狀況、處置能力和社會特點制定了不同的防控策略。本文從中國目前的應對經驗角度,描述了中國的COVID-19防控策略(包括圍堵和壓制)與具體措施。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但疫情也促進了社會創新,醫療、能源等產業因技術進步而革新,同時中國無私地分享病毒結果和抗疫經驗,這也證明了科學不分國界。此外,疫情也催生了更加創新的政府。這一年值得被銘記。Another reason to expect change—or, at least, to wish for it—is that covid-19 has served as a warning.
  • 基因編輯大牛David Liu團隊分析COVID-19對全球科學活動的影響
    Liu該數據集包括6年內11426個質粒訂單(數據由Addgene2020年5月26日提供,並包含2014年5月22日到2020年5月19日的質粒需求)。訂單主要來自美國(42%),歐洲(23%)和中國(14%),總共有來自56個國家/地區的質粒訂單。
  • 科技日報:抗擊COVID-19,中國科學界在行動
    北京2020年2月18日 /美通社/ -- 2月17日,科技日報社綜合多方報導了如下內容: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國科技部迅速採取多項措施,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應對」 4批共計20個應急攻關項目,並積極推薦重大新藥創製、重大傳染病防治兩個重大科技專項以及一系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已經產生的科技成果用於疫情防控第一線
  • 生物學的機器學習:使用K-Means和PCA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 COVID-19...
    實際上,研究表明COVID-19通過反覆變異來提高它們的存活率。在抗擊冠狀病毒的鬥爭中,我們不僅需要找到消滅病毒的方法,還需要找到病毒如何突變以及如何遏制這些突變的方法。一些重要的列:query acc.ver代表原始病毒標識符。subject acc.ver是病毒突變的標識符。% identity代表當前序列與原始病毒相同的百分比。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