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北京時間2020年3月18日20點整,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與美國心臟病學會聯合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學術交流研討會正式開始。雖然新冠疫情讓各位專家無法相聚一堂,因此會議採取了遠程連線的形式,但山長水遠阻隔不了國內外醫學同道相互學習交流疫情問題的決心與熱情,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便是醫學共同體精神的最佳體現。
中外大咖雲集 共商抗疫對策
最近幾周,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已得到階段性控制,卻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爆發性增長趨勢。對抗新冠疫情,早已不是某個國家或某個組織的事情,各個國家、各行各業必須緊密合作,才能取得這場全球抗疫戰爭的最後勝利。
基於此,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CCA)與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經過反覆溝通和商討,決定開展此次以新冠肺炎為主題的心血管專家研討會。通過聯合舉辦兩場Joint Session,解讀最新研究成果,討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問題,分享中國經驗與成果,為疫情的全球控制提供方案與策略。
參加第一場Joint Session的專家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陳韻岱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以及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紐哈芬醫院的心內科專家Harlan Krumholz教授。此場會議吸引了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的心血管醫師關注,2300多名國外心血管醫師觀看直播並通過平臺提出他們最關注的疫情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們也針對這些問題在後臺進行解答。
■■■■■
葛均波院士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爭中的成果與貢獻,提出最近出現的新冠患者境外輸入問題,指出疫情已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葛均波院士表示,本次會議的主旨是秉持世界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分享中國的經驗和經歷,為其他國家制定相應公共政策提供參考,儘可能使其他國家的同道少走彎路。
接下來,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為大家詳細解讀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的陳韻岱教授進行了主題報告,重點講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問題,分析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心臟損傷的臨床研究,並介紹了目前對於合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策略;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張毅醫師做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的解讀;除了臨床方面的經驗分享,我國學者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基礎研究也有所進展。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鄭穎穎醫師分析了SARS-Cov-2導致心臟損傷的可能機制。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曹彬教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的陳韻岱教授講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問題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鄭穎穎醫師分析SARS-Cov-2導致心臟損傷的可能機制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團隊張毅醫師做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的解讀
討論環節,Harlan Krumholz教授,表達了對中國同道國際主義精神的尊敬與感激,並指出在疫情面前,各國的醫務工作者應組成一個大家庭,共享知識與經驗。Harlan教授也談到,在疫情認知的過程中外界媒體對中國疫情的應對方案認知不足,曹彬教授作為武漢抗疫一線的親歷者,也藉助這次國際會議的平臺給予解疑。
在最後討論環節,Harlan教授表示鑑於中國的疫情已得到階段性控制,特別詢問目前中國公共措施的執行情況。霍勇教授回應指出,儘管目前中國的確診病例數已經非常有限,且多為輸入性病例,但各部門依然沒有放鬆警惕,社會各界仍在嚴格地遵守相應的隔離政策。霍教授認為,針對境外輸入病例有所增加的現狀,這樣的政策還有必要繼續執行一段時間。
會議結束前,Harlan教授主動表示再一次代表美國同道感謝中國專家的慷慨分享,並祝願各國的專家能夠攜起手來,最終戰勝病毒,讓各國人民重新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