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端午節:粽子、桑葚兒、櫻桃,還有綠豆糕

2021-01-10 澎湃新聞
【編者按】

今日端午,翻書黨獲得授權摘錄陳鴻年《北平風物》中有關端午節的一篇,原題為「端陽在故都」,看看老北京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熱鬧的老北京胡同。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五月裡的端陽節,因為是每年中的第一個大節期,五行八作,買賣地兒小徒弟,在大吃大喝以後,也休息一天,放出去撒一天歡兒。別看小徒弟逢年過節可以放一天假,可是無論任何買賣,尤是在故都,輕於沒見過「家有要事,休息一天」的規矩。不像現在,連「用飯時間,暫停營業」的牌子都碰得到。

其實五月節,真正忙忙叨叨的,還是住家戶。這天一清早兒,孩子的新衣裳都上身了,怎麼?因為端午節過的是中午。不但穿上新裝、新鞋新襪子,而且還有零碎兒。

男孩子的正腦門的額前,用雄黃寫個大「王」字。鼻子翅兒上,耳朵眼兒上,也都塗著許多雄黃。女孩子的辮辮上,插著紅絨作的「小老虎兒」,胸前掛著五色絲線自己纏的小粽子,滴溜嘟嚕一串串。

住家戶的主婦們,講究多,一清早兒起來,先把準備好的「蒲艾」插在門口兒。大門口兒的正上方,還貼一張黃表紙,上面畫著一個紅色的「判兒」,赤面虯髯,面目猙獰。右手拿一寶劍,左手戟指前方,右腿金雞獨立地站著。不用說鬼,連小孩兒見了都能嚇哭了!

在判兒的頭上,飛著五個蝙蝠,象徵著「恨福來遲」。判兒肖像的頂端,有九個字的橫批,它是:「九天應元神普化天尊」。可是這九個字,都加上「雨」字頭。簡直不像個字。

大門口兒,張貼懸掛完了,主婦們可還不能算完,忙著用紅紙剪些什麼蠍子、蜈蚣、長蟲、蝎虎兒、錢龍等等小玩意兒,貼到炕沿兒上,窗戶臺兒上,桌底下,門後頭,水缸旁邊兒,到處一貼,意思是:驅毒闢邪!

故都的粽子,不同別處,用葦葉兒包上江米小棗兒,個頭兒只有一寸多點,用極細的麻繩兒繫緊,然後包一個系一個。唯有北平的粽子,論串兒,每串十個或二十個。

在故都吃粽子,只有江米小棗的,吃的時候至多加上點兒白糖,沒有第二樣兒的。像什麼火腿鹹肉的、豆沙的、蛋黃的……這在故都人看來,透著新鮮。而且,現在吃的粽子,也是越吃個頭越大了。

過五月節,唯一可與粽子並駕齊驅、分庭抗禮的,是大街小巷叫賣的「桑葚兒來,櫻桃」!

若論小買賣兒,恐怕沒有比這再小的了,賣桑葚兒櫻桃的,多是半大孩子,手上託個小柳條兒筐子,筐子上鋪上碧綠的櫻桃樹的葉兒,葉兒上放著鮮紅鮮紅、帶著小綠把兒的櫻桃。這種色彩和小東西的可愛,是叫人難忘的。

筐兒裡,一邊是櫻桃,一邊是桑葚兒,有白的,有黑的,都有手指頭肚兒大小,外表好像一粒粒的小米兒,吃到嘴裡,真是一兜水兒,熬甜熬甜的。

五月節,吃粽子、桑葚兒、櫻桃之外,還有一種五月節獨有應景的吃兒,是綠豆糕。北平的綠豆糕,真正遐邇馳名,約兩寸見方,四分來厚,拿在手裡很磁繃,等嚼在嘴裡,您瞧這份酥,這份甜,這份香和細,哪兒做的也不如故都!

住家戶,買賣地兒,過五月節,好吃好喝的都放在中午,大家酒足飯飽之餘,該去作過節消遣了。

在五月節開的廟,只有一個。這一個廟,因為它的廟址太偏僻,廟的規模也很小,而且很窮,所以知道的人不十分多,它便是臥佛寺。

臥佛寺在崇文門外,沙化門裡,鐵轆轤把大街的東頭,地名是餘家館。在一個高坡兒上,只有三層殿,已年久失修。廟屋頂上,不少大窟窿。每逢五月,從初一到初五,開放五天,初五是正日子。

頭層殿,只一金身的韋陀先生。二層殿是「大爺琵琶、二爺傘、三爺齜著牙、四爺瞪著眼」的四大金剛,胳臂剩了半截,簡直看不得了。

最後一進殿,是三間大殿,殿裡一尊大臥佛,好長啊!睡倒足有一丈多長,上面蓋著當年善男信女奉獻的黃綾被子。相傳如果摸摸臥佛的身子,可以保佑人的身子骨兒沒災沒病的,因為臥佛睡在一個臺子上,相當的高,旁的部位遊客摸不到,只有摸臥佛的胳臂肘兒,每年供人摸上五天,那塊地方已摸得晶光瓦亮。

臥佛的正腦門兒上,有一顆藍珠子,相傳從前是顆珍珠,在光緒二十六年叫外國鬼子弄走了,以後換成假的。依我看縱然當初是珍珠,也不一定被外國鬼子弄去了,這樣清鍋冷灶兒的廟,遊手好閒的老和尚,吃也把它吃掉了!

等到抗戰以後,堂堂兩進大院子的臥佛寺,廟門已用磚砌死了,東廟的殿,租給「栽地毯」的了。西廂殿是織布廠,整天兒嘰裡呱啦的,用土織布機在織土布。小和尚都跑了,只有一個當家的老和尚,整天淨吃窩窩頭。

五月裡,天氣進了初夏,已然熱了,頭上的草帽,手裡的摺扇,紡綢的大褂,大概這時要上身了,倒是遛遛中山公園、北海,找個茶座兒喝茶,比什麼都舒服。

《北平風物》,陳鴻年/著,九州出版社 2016年2月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除了粽子,我還給孩子準備了這款小吃,看把他給高興的
    今天端午節,除了粽子你還給孩子準備了什麼小吃呢?要知道端午節的食材可不僅僅是粽子和鹹鴨蛋呀!還有非常適合小孩子吃的「綠豆糕」。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於消食小吃。綠豆糕的口味還有南、北之分,這你知道嗎?
  • 綠豆糕,我們老家端午節的必吃特色美食
    在我的老家,每年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三樣美食是必須要吃的,那就是綠豆糕、蜜蜂膏、鹹鴨蛋。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不是粽子,而是綠豆糕,但是只有到了端午節才能有機會吃到綠豆糕,平常家裡也不會做,而且做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我經常盼著能夠多過幾個端午節,這樣就可以多吃點綠豆糕啦。
  • 端午至 粽飄香 粽子、綠豆糕等節令食品迎來銷售高峰
    可以看看這款禮盒,裡面有6枚粽子、2顆鹹鴨蛋,只要69元。還有一款也賣得不錯,裡面有綠豆糕。 」6月16日晚,在合肥市望江西路上的合家福超市,龍舟造型的粽子銷售櫃檯前,工作人員正在向顧客介紹產品。袋裝、禮盒裝、網兜裝……每到端午前夕,以粽子為代表的節令食品成了超市貨架上的主角。有偏甜的蜜棗粽、豆沙粽,還有偏鹹味的肉粽、蛋黃粽等,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 高顏值的櫻桃果醬綠豆糕做法,給自己來點獨特的美味!
    而對於好的手工來說,則能做出一個好的綠豆糕。好的綠豆糕色澤淺黃亮麗,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要有好的色澤,首先要有好的去皮綠豆,做出來的綠豆糕才會色澤亮黃。溫潤如玉的黃色才是上好的綠豆糕,去皮後的綠豆呈現黃色,再經過多道工序才能變身成一道完美的點心,不去皮也不是不可,只是豆皮太糙,不適應精細化口感要求細膩的點心,所以好吃的綠豆糕不是綠的,而是黃的。
  • 綠豆糕也存在著南北差異,你知道嗎?綠豆糕呈黃色,這又是為什麼
    當超市的貨架上開始擺滿形形色色的綠豆糕時,一年一度的「綠豆糕大賽」緩緩拉開了帷幕。端午節的象徵性食物,不僅有粽子、鹹鴨蛋、雄黃酒,綠豆糕也是必不可少,在炎炎的夏熱中,老少都愛綠豆糕的這份甜膩清涼。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從小到大,看過南方綠豆糕的顏色從綠到黃的變化,嘗過綠豆糕內陷從只有豆沙到各色餡料的變化,直至前幾日才知道,原來北方的綠豆糕跟南方的綠豆糕大有不同,南方的綠豆糕如果稱為糕點的話,北方的綠豆糕就一定要被叫做茶點了,因其配合茶水食用更佳。
  • 話說綠豆糕(文採閣)
    元旦要吃驢肉,謂之「嚼鬼」;立春要吃蘿蔔,謂之「咬春」;三月要到天壇城根兒採龍鬚菜吃,圖的是沾沾仙氣兒;四月要吃京西的大櫻桃,謂之嘗一歲百果之先;五月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新玉米,叫做「珍珠筍」;中秋節不僅要吃月餅,還要吃河裡肥蟹和湖中蓮藕;重陽節吃花糕,過去的竹枝詞裡說「中秋才過近重陽,又見花糕到處忙」,那是一種雙層三層乃至更多層的點心,中間夾著棗慄等果仁,意思是「層層登高步步高升」;到了春節,團圓的餃子之外
  • 端午節來臨,各種粽子手工做起來
    端午節到了,幼兒園肯定又被粽子佔領了,各種包粽子、吃粽子、玩粽子。最頭疼的就是讓娃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端午粽子手工啦。各位家長別著急,小編已經為您收集整理好了一套粽子手工大全,總有一款適合您!第一款:粽子畫準備一張黑色卡紙做背景,在上面貼一張矮一點的藍色彩紙。用綠色的彩紙剪兩個兩頭尖的橢圓形,用彩筆畫上葉脈,當做粽葉。然後用白色的紙剪兩個三角形,當做粽子。用彩筆在粽子上點一些點點,模仿糯米的樣子。最後剪三個圓,寫上端午節,貼在最上面黑色的地方就可以了。
  • 端午節剛過,粽子包火了,三角形稜角分明超級帥!
    端午節剛剛過去不久,很多小夥伴對端午節粽子的印象可能還記憶猶新,三角型稜角分明的樣子,是粽子最明顯的特點,但是端午剛剛過去不久,時尚圈就颳起了一股粽子包潮流,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粽子一樣的包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端午節粽子龍舟簡筆畫教程為你準備好啦
    本期主題端午節簡筆畫難易級別:初級繪畫時間:40分鐘工具:A4列印紙、勾線筆、彩鉛、馬克筆端午節粽子簡筆畫圖解步驟第一步首先我們用弧線勾勒出一個個萌萌的小粽子簇擁在一起,然後粽子加上可愛的表情~第二步兩邊的粽子畫上纏粽子的線,在勾勒出兩邊的粽葉~第三步然後給粽子們畫上粉臉蛋,下方用弧線加上一個大大的盤子,將粽子裝在裡面~第四步開始塗色,粽葉塗上綠色,下方用淺藍色修飾陰影~第五步粽子塗上淺淺的顏色,將盤子用黃色修飾~第六步最後上方用綠色馬克筆寫上花體字
  • 一道特色綠豆糕,口味清香,甜而不膩,自製小甜品!
    時間長了,那些沒有吃完的綠豆扔了太可惜,於是就將綠豆煮熟以後用手掌拍成麵餅,然後再將柿餅用刀切成塊一層綠豆面一層,飾品,然後裝入盒中,放入鍋蒸一下,裡第2天在冰水裡涼一下就給丈夫送去,丈夫連連說好吃,這就是最開始的綠豆糕。綠豆糕非常悠久,相傳古時候端午節時分,人們為了尋求健康就會吃綠豆糕,粽子,鹹鴨蛋等食物。
  • 綠豆糕這種傳統糕點你喜歡吃嗎?你吃過哪幾個地方的綠豆糕呢?
    綠豆糕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糕點,因為是綠豆製作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暑作用,以前在過端午節的時候,人們經常用粽子,黃酒,綠豆糕,鹹鴨蛋,這些東西來祈福上天,保證家人的健康。因為地區的不同綠豆糕被分為兩種,一種是北方做法,一種是南方做法,北方製作綠豆糕的時候,裡面不放任何的油,吃到嘴裡就會融化掉,一點兒也不油膩.
  •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2020-06-26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英語趣味表達 你都知道嗎考試作文能用到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端午節的這些英語趣味表達 你都知道嗎考試作文能用到 端午節(農曆5月5日,通常在公曆的6月份)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 has had a history of mo     原標題:關於端午節的這些英語趣味表達 你都知道嗎考試作文能用到     端午節(農曆5月5日,通常在公曆的6
  • 端午節的英語怎麼說?端午節有關的詞彙總結~
    小夥伴們大家好吖,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啦~那端午節用英語怎麼說呢?首先你可以簡單粗暴地寫成Duanwu Festival另外端午節是在陰曆五月初五嘛,還可以叫Double Fifth Festival (兩個五的節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那端午節有哪些活動?
    中國人最常見的粽子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端午食粽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韓國將端午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端午節更加引起了國人的重視。端午食粽也成為火熱的話題。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龍舟槳聲,艾葉已長,香囊寄思,粽子飄香。今年6月25日為端午節,想必老師也會布置手抄報,小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端午節的手抄報的資料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端午節到了,這些植物的葉子都能包粽子,你家用的粽葉是哪一種?
    端午節到了,很多老人早早包好了粽子,等著晚輩們回家過節。包粽子是一門學問,其中粽葉的選購就有許多講究。縱觀全國各地的市場,不難發現,攤販們售賣的粽葉會有所差異,尤其是南北方,粽葉的差別更大。唐朝大詩人韓愈就曾為箬葉做過詩:「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葉包飯趁虛人」,該詩講述的是人們用箬葉包粽子的場景,可見箬葉作為粽葉由來已久。箬葉是箬竹的葉子,之所以廣受歡迎,不僅因為它生長在南方,一年四季都有,價格低廉,且不易破碎,具有天然的防腐作用,而更為重要的是,箬葉還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的作用,並能夠賦予粽子一種特有的清香,使粽子吃起來香甜可扣。
  • 端午節包粽子,大家都是用什麼粽葉?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到了端午節大家都會吃粽子,說起粽子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每次端午節我們都會吃,雖然各個地方的粽子口味可能不同,但多數都會吃粽子。因為各個地方間隔的比較遠,所以風俗習慣有很大區別,在粽子上,也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