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心理諮詢師,如何擴大你的容器功能?

2021-01-08 網易

  

  回顧

  9月10日,我們邀請了《精神分析取向長程諮詢系統實務課》的主講人付麗娟老師,來到UM直播分享間,進行關於這個課程的公開答疑。

  在開場,付麗娟老師談到了在諮詢工作中,會有一個平行的思維,是指在諮詢室當中,會談到移情,反移情,還有投射性認同的一些現象;

  而這些現象實際上就是來自於一個人他把過去早年當中跟他的養育者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他對互動的一些體驗,尤其是一些無意識的體驗,帶入到了或者說轉移到了現在和諮詢師的關係當中。

  諮詢師通過去觀察這些現象是怎麼去發生的,又發生了哪些現象,然後對這些現象去做深度的理解,同時去做相應的解釋和幹預,以此來幫助這個來訪者能夠去獲得新的客體經驗,同時對他過去舊有的客體經驗能夠有反思,有覺察,有思考,那麼這是一個人在心理諮詢的關係當中,長程諮詢更多的聚焦是在於關係的模式、人格的調整或者是人格的成熟,人格的發展,並以此為重心去工作的。

  分享直播間,主要圍繞著三個問題展開:

  第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你怎麼樣能夠去擴大你的容器的功能?

  第二個問題:在這個課程當中我們談到心智化,談到阿爾法轉化功能,那麼心智化和阿爾法轉化功能,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麼?它們不同的地方又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好客體、壞客體,在餵養的過程當中養育者是被嬰兒去內化的,被嬰兒如何去感知的?關於好乳房跟壞乳房對於一個人早年的影響是什麼?

  付麗娟老師說,這三個問題實際上關聯性非常非常大,它們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即一個人從出生,然後在跟主要養育者的關係、互動中,究竟是怎樣的互動影響了這個人的心理發展?而這個人作為一個嬰兒的早期的這樣一個體驗,是怎麼樣遷延到日後他作為一個成人,他跟他人的關係,或者說他跟他人關係的體驗,或者說他的人格的特徵?

  問題一:諮詢師怎樣去訓練自己的容器功能,怎麼樣去擴大容器功能

  我們說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或者說一個人對他人的態度,實際上是對自己態度的一個折射。

  「我怎麼樣可以去處理跟他人的關係」這也是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例如說我的一個同事,我跟他的關係過程當中,他有很多讓我很難去耐受的一些部分,或者我的領導有很難讓我難受的部分,包括我的孩子,可能他身上有一些毛病也是讓我感到很難去耐受的,我總是忍不住想去糾正他或想去指責他,或者是想去埋怨他,我怎麼樣能夠停下來?那實際上這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如何去對待自己的。

  

  所以呢,諮詢師要去擴大容器功能,不是說要去擴大你怎麼容納你的來訪者,而是說在生活當中你能夠怎麼樣覺察和反思你是如何對待你自己的,我們需要有一個新的方式,就是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言論,就是說我們要自愛,我們要愛自己,那什麼是愛自己呢?

  愛自己實際上是說你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溫柔對待自己,或者說你能夠呵護自己非常脆弱、無助的那個部分,再往前面推進一步,就是說你如何能夠去看見你身上的嬰兒的部分,那麼你對你身上的嬰兒的部分,你能夠以怎樣的方式去抱持、去容納、去理解。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自己是非常嚴苛的,對自己有非常多的評判,然後有很多的高標準、高要求,有很多的應該、不應該這樣的一些思維的模式在裡面,也就是說對自己可能缺乏一些溫柔的共情、抱持。

  你作為一個諮詢師,如果你去跟你的來訪者在一塊兒工作,你會非常不自覺地把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是你對自己比較嚴苛的、評判的或者理性思考的這些部分,很容易就帶入到你跟來訪者的關係當中,以一種非常隱性的方式去和來訪者工作,那麼這樣的話,我們說可能距離容納來訪者、抱持來訪者就非常的遙遠。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個諮詢師跟來訪者在一起工作有一段時間了,這個來訪者來的時候就是因為在人際關係裡面,他的焦慮值是非常高的,很容易焦慮,那麼他焦慮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行為,

  比如在人際關係當中他可能就會有一些傾向退縮,因為關係當中他很焦慮,他就會退縮回來,那麼在開放性這個部分可能就弱一些,那麼這個來訪者除了退縮之外,他還會把自己封閉起來,

  那麼在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這個來訪者有了一些進展,也就是說他在關係當中,他的焦慮值下降了一些,他可以稍微開放一下自己,他能夠在有的時候去接受別人跟他的接觸,就不會擋回去,不太會去拒絕,他可以試著去開放一下自己,跟他人能夠去交流,能夠去接觸,那麼這是他在諮詢當中通過諮詢所獲得的一個進展。

  

  很多人在諮詢當中,當他獲得進展的時候,他還會怎麼樣?我們說只要是成長就會有退行,這是我其中某一節課裡面曾經有這樣的一句話,所以這個來訪者當他有了一些進展之後,在某個時間突然他又退行了,就是他的這個焦慮值突然又反彈了,然後比之前對於人際關係更焦慮了,當他把這樣的信息帶到諮詢室裡面告訴諮詢師的時候,那麼諮詢師一聽就很焦慮了,為什麼呢?

  因為其實他們做了很長時間的工作,好不容易這個諮詢師看到來訪者有了進展,他感到其實還是很替來訪者高興的,但是來訪者突然之間又反彈回去了,所以這個諮詢師就一下子他也很焦慮了。

  那麼這時候他就跟這個來訪者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之前的工作,我們看到都是有一些成效的,你也可以在關係當中能夠放鬆一些地跟人去相處,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好像放鬆的這樣的一個進展在你這裡突然卡住了,你好像不知道怎麼放鬆了,而且好像比之前變得更焦慮了,你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發生了什麼?」

  

  我們看到其實這段話聽上去是沒有什麼的,但是諮詢師可能不是用我這樣的一種語氣,諮詢師其實是用了一種有一些埋怨來訪者,就是你為什麼沒有辦法可以持續的保持我們的進展,我們的這樣的一個工作的成效?

  好,那麼我們看到當諮詢師以這樣潛在的一個埋怨的態度去跟來訪者在一塊兒工作的時候,其實這就是一個點,就是諮詢師在這個時候,他的焦慮浮現出來了,所以他通過這樣的一個埋怨的方式,這是見諸行動的方式去跟來訪者工作,通過見諸行動去緩解他自己的焦慮。

  那麼在這個小片段裡面我們看到,其實諮詢師是沒有很好的抱持來訪者的退行的,對不對?那麼為什麼諮詢師沒有抱持住來訪者的退行呢?是因為諮詢師在那個時刻裡面,他沒有抱持住自己的焦慮,他對他自己的焦慮沒有覺察,他沒有意識到當來訪者在這裡取得了成效,

  但是在某一刻他把這個成效給丟掉了,沒有拿住,沒有去用,反彈了,他沒有意識到當來訪者有這樣的一個「閃失」的時候,打引號的閃失,其實是讓自己感到有一些失控的,這個失控是引發諮詢師個人的焦慮,那這個個人的焦慮又沒有被諮詢師在那個當下很快的感知到,

  

  首先是沒有感知到,那麼沒有感知到的話,他就沒辦法去抱持,所以如果諮詢師他對自己跟來訪者在一塊兒工作的內部反應、內在反應,如果有一個非常敏感的覺察和感知的話,他就能夠知道,我這一刻可能開始對來訪者丟失了我們工作當中的成效,我是有一點失望的,那我就需要去調整我這個失望,對不對?

  那調整這個失望,當他能夠看見這個失望的時候,他就可以去處理自己的這個失望,他可以容納自己的這樣一個情緒反應。這個就是說諮詢師抱持住了自己的情緒反應。

  所以我們說,怎麼樣讓諮詢師能夠擴大容器功能,實際上就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論是我們跟來訪者接觸,還是我們跟我們的家人接觸,跟我們的朋友接觸,我們都需要有一雙覺察的眼睛,能夠去看向自己,能夠去了解自己在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你對你的反應有自知,那麼當你對你的反應有自知的時候,你就能夠去調整這個反應,你就能夠去抱持住你的反應,那麼你就可以慢慢、逐漸去容納你自己各種各樣的一些情緒跟情感狀態,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

  

  也就是說,我們其實是沒有辦法通過一個課程,或者說我去看書,我就能夠擴展我的容器功能的,這個基本上是非常難的,因為這是個平面,我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那大家去發展或者提升一個功能,一定是你要在生活當中去實踐,你一定要去用的,你一定要去感受,你要把自己扔進去感受,這樣子你才能夠去拓展、發展相應的一個功能

  大家可能也會問,那為什麼人跟人的容器就不一樣呢?深淺就不一樣呢?還是要回到我們最早的跟母親的關係,其實這裡的母親並不僅僅只是指一個實體母親,就是說母親本人,她其實是一個有著母性功能的養育者的總稱,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說,一個家裡面有一個嬰兒出生了,照顧這個嬰兒的人不可能就只是母親一個人,不可能只是媽媽一個人,對吧?

  那還有什麼呢?保姆啊,月嫂啊,外婆呀,奶奶呀,是吧?還有其他的人,那這不是母親,我們要知道的是,帶有母性功能的養育者統稱為母親,她是一個更大程度上的母親,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在剛剛出生的時候,作為一個嬰兒,我們有沒有被很好的抱持,我們有沒有被很好的去容納,這是造成人跟人之間不同的容器功能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你內化了多少作為一個容器的這樣的一個功能

  這也涉及到我們要講到的第二個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心智化,這個心智化跟阿爾法轉化,到底相關聯的地方是什麼?

  留言區裡,詢問到的如何讓嬰兒盡力不受挫,還是在母親的陪伴下,在嬰兒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受挫更好?以及什麼是迫害性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級心理諮詢師
    在我國,心理諮詢師是擁有廣闊前景的職業,特別在教育、醫療、社區、機關、企業、司法系統等領域將有更大需求。目前,中國已在教育系統、公安系統、體育界和部隊裡配備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按有關規定,監獄勞教部門、大專院校各個體系、各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的人事部等不同單位,都應配備2至3名的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不但受人尊敬,而且也是白金收入的引領者。
  • 在線心理諮詢師:如何運用ABC理論解決自己的心理陰影
    近日有網友在心理諮詢師公眾號平臺提問:怎樣克服對一件事的心理陰影?山東省金牌心理諮詢師芳飛老師解答:心理陰影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並且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心理陰影很難克服,甚至會出現「越克服越嚴重」的傾向。因此,要想真正擺脫心理陰影的幹擾,「克服」這種對抗的方式是無法做到的,真正能夠幫助您擺脫心理陰影的方式,是看到陰影背後的光源。
  • 心理諮詢師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建立來訪者的案例概念化
    如何建立案例的概念化,建立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區別專業心理諮詢師和業餘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差別。幫助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供幫助,比如安慰、傾聽等。但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會用專業的治療理論形成一個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案例的概念化。
  • 心理諮詢師模擬題
    猴子能認識事物的外部聯繫,說明它們的心理發展到了( )階段。A. 知覺 B. 思維萌芽 C. 思維 D. 意識正確答案:B2. 當你運用知識和經驗思考為何你家的燈不亮時,你運用的是( )。A. 經典條件反射 B. 頓悟學習 C. 先天行為 D. 試誤學習正確答案:B3. F.
  • 硬核知識分享大賽 心理諮詢師《心理評估》筆記總結思維導圖
    《心理學諮詢師》筆記總結分享《第六章 心理評估》思維導圖2020.5.15.需要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都是乾貨,直接拿走。初診接待: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第一次會面。攝入性會談:目的是收集資料。(一)確定會談內容和範圍所依據的參照點: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
  • 方方日記,可以當「心理諮詢師」用!
    文 | 八段錦,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01 用日記替代「心理諮詢師」?自從日記被傳播,罵方方的人就各顯神通,不過罪名統一的:「負能量」,喜歡曝光陰暗面。他們可能打破頭也想不明白,如此「負能量」,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追捧」?
  • 我想心理諮詢師抱抱我,可不可以?這群諮詢師互換角色扮演來訪者
    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情緒,諮詢師很有力量!」這是9月5日晚,一群心理諮詢師在中德心理研究院同輩督導的一個團體活動場景。 「我們從來沒想到可以這樣地體驗,轉換角色感受來訪者心情,也情不自禁地『出演』了真實的自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諮詢師可不可以擁抱來訪者?這一直是心理諮詢中讓很多諮詢師糾結的問題。
  • 心理諮詢師用文章獲取個案,三個小方法,幫你提升閱讀量
    很多心理諮詢師想通過撰寫文章獲取個案,但是往往寫出來的文章沒有人去看,這就導致了我們無法從文章上獲取個案,而我們想要從文章上獲取個案,首先要提升文章的閱讀量,怎麼才能提升文章的閱讀量,這裡有三個小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心理諮詢師提升文章閱讀量。
  • 2020年中科院心理諮詢師怎麼報考?
    2020年中科院心理諮詢師報名時間第一次綜合考試報名時間: 6月16日至7月15日,第二次考試報名時間9月22日至10月21日。具體考試形式和考務安排另行通知。2020年中科院心理諮詢師報名方式心理諮詢師的考試是不支持個人直接申請報名的,要向授權機構報名,然後由授權機構代報名,最後參加考試。我們網站也提供代報名服務,了解各地區報名詳情可諮詢本頁客服哦。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考試難嗎?考證就可以做心理諮詢嗎?
    心理諮詢師可能在很多小夥伴眼裡是一個既神秘又不可企及的職業。其實和像想像中不同,心理諮詢師既可以幫助別人排解、處理心理上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處理生活、工作中的各種關係,實現自我成長。#心理諮詢師#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到底怎麼樣?國證?哪裡查詢?是否通用?
    自從去年11月開始心理諮詢師開始全國「推行」後很多學員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它們頒發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證書國家認不可用?有沒有用?含金量到底怎麼樣?這個證怎麼去查詢真假?該怎麼報考等等一系列問題,現在銘科君針對以上問題簡單幫大家分析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公益機構心理諮詢師:疫情結束之後,社會更需要我們
    Mabel的辦公桌 還記得汶川地震的時候有一個標語是「防火防盜防心理諮詢師」。 在疫情當中,有一些心理諮詢師,並沒有做好自我身心的照顧,就急於上前線,你可能一張口說話,對面的受助者就能感覺到這個人有點不穩。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考試的內容有哪些?難度大嗎?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學習心理諮詢師,不僅可以幫助別人處理心理上的問題,還可以幫助自己處理各種關係,最終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發展。 而對於目前能夠報考的心理諮詢師證書來說,業內認可度極高的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家關心的問題: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考試的內容有哪些?難度怎麼樣?
  • 【最後3天】學會傾聽:心理諮詢師的核心技能丨徐鈞自體心理學入門...
    「傾聽」一定是心理諮詢師治療的基本功,就如外科醫生的手術刀那般重要,不會傾聽,何談療愈?  那麼在著名的主體間理論中,傾聽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來訪者認為你沒有在聽」和「你自己認為在傾聽」這是兩件事情,所以傾聽永遠是一個雙元的一個過程,它不是單元的一個過程。  舉個例子:  有一位來訪者向諮詢師求助,諮詢師說我覺得你真的值得同情的,真的好可憐這類的話,慢慢的來訪者反而不再願意跟這個諮詢師做諮詢工作了。  這是為什麼呢?
  • 臺灣心理諮詢師到大連開展交流活動
    中國臺灣網5月29日大連訊 5月20日,大連海事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服務中心舉辦了主題為「揭秘《催眠大師》」的講座,主講人是來自臺灣的著名心理諮詢師蔡凱仲。「外界對心理學有誤解和牴觸,尤其是對催眠缺乏真正的認識,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跨界結合達到心理知識的科普。」蔡凱仲表示,日常情緒垃圾不消除,容易累積為心理困擾甚至心理疾病,電影、戲劇等藝術模式是很有效的改善之道。
  • 心理諮詢師進階之精神分析學習 弗洛伊德的意識層次理論
    潛意識是意識冰山的水下的部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絕大多數的行為,但潛意識卻是個人無法覺察的,只能通過諮詢師的幫助來將其意識化,進而解決很多心理衝突。一、生活中的無意識行為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見一個人就莫名的覺得這個人親近或者討厭,但如果讓你說出為何會喜歡或討厭這個人時你又說不出任何理由,因為你根本就不認識他,你也聽過這個人的名字,最關鍵的是這個人長得和你認識的人中沒有任何相像的地方,甚至這個人在你見到的時候也沒有說任何話或有任何特殊行為,但是你就是莫名的討厭或者喜歡。因此對於這個人你就會主動親近或者遠離。
  • ...吳和鳴、羅比和付麗娟推薦李侖《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
    付麗娟  2020年,UM心理春季首個重磅產品《八仙—中國首部團體心理小說》,正式啟動預售,歡迎你的加入。9元  7天預售期,全網搶仙價,僅需99元  主講人:李侖  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學會創立者  存在主義取向團體諮詢師  塔維斯託克人類關係研究所認證團體動力師、顧問  臺灣師範大學特邀團體諮詢專家  美國團體治療學會(AGPA)會員  在這個30集的團體音頻小說裡,你將聽到:
  • 恐艾幹預中心郭海燕被選為西部精神醫學協會心理諮詢師專委會委員
    2021年1月9日,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理事郭海燕醫生應邀參加四川省西部精神醫學協會心理諮詢師專委會成立大會,並被推舉為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西部精神醫學協會成立於2008年,在西部地區甚至全國的身心醫學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 欠缺從業心理諮詢的複合型人才,是導致我國自殺率相對性較高的緣故...
    (2)學習培訓心理諮詢師,你能學習培訓心理諮詢的專業知識與方法,把握心態調整的方式,進而能夠幫助來訪者;還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工作效能,成功教育兒女,解決好親子關係,提升學生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 感覺爸媽「偏心眼」女孩自殘發洩 心理諮詢師:父母要學會正確向...
    隨後,諮詢師運用宣洩法讓她釋放情緒,運用認知行為療法調整她意識方面的自我認知,運用意象對話療法調整她潛意識的自我認知。「其實,抑鬱症狀背後是對愛的渴望,父母的愛是最有效的良藥。」張洪峰在徵求孩子同意後,把孩子的內心衝突反饋給李女士,並指導其學習愛的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