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倫敦政經中國發展論壇嘉賓費農.亨德森:現在這個世界由年輕人...

2021-01-17 中國產經新聞網

在2018年倫敦政經中國發展論壇上,國際環保在線記者李秋勉、李秋逸對分享嘉賓費農•亨德森(Vernon Henderson)作了專訪。

費農•亨德森(Vernon Henderson)早在1974年就加入了布朗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城市項目,直到2013年榮譽退休。他目前是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地理學教授。

亨德森教授主要學術研究方向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現階段的重心放在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但不僅僅是城市化進程,還有土地市場、基礎建設投資、貪汙腐敗還有災難援助。與此同時,他還研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城市化,包括此地區國家城市系統的進化、環境的改善、體制結構的改變、經濟增長和轉型、氣候變化。

圖為記者和費農•亨德森(Vernon Henderson)(左)合影

以下為專訪實錄(錄音後編輯整理)

記:在去年召開的十九大會議中明確指出,中國的環境治理政策已經成為國家基本方略,曾經有行業人士認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將會給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帶來災難,但據數據表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可以共存的,您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怎麼看?

費:20世紀70年代開始,部分國家開始清理環境汙染。隨後,中國進入世界市場,高速發展的經濟,大批量的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汙染。目前,中國經濟獲得了較大程度發展,但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部分忽略了環境問題。

關於這方面我有兩個想法。第一個,在全球的環保條約的影響下,現在的環保技術相比多年前已經得到了發展。環保技術對於中國十分重要的。雖然投資與使用環保技術會需要更多的投入。第二點值得考慮的是,人民幸福面前GDP這些數字究竟意味著什麼?所以,對中國所有人來說,無論GPD這些數字是否快速增長、如何變化,目前而言,如何擁有更少的灰塵,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生活環境,更健康的生活,更好的法規是值得思考的。近些年,中國已經有了很多環保政策法規、官方發言,去規範企業公司工廠的行為。以發電為例,中國人口基數決定了對電力的龐大需求。燃燒煤炭發電的時候會造成很多的汙染。在發電過程中,使用更清潔更環保的方法也許會需要更多的投入,但這樣做每個人都可以從更好的可持續的環境中獲益。中國目前的環保事業是充滿希望的,但是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二十五年前曾經是低收入國家,現在隨著經濟發展,部分造成汙染的工業開始向其他的低收入國家轉移。幸福對於人民,對於孩子,後代們的未來來講更為重要。

記:企業與環保的關係?舉例而言,有些製造汙染的企業因為需要環保而關閉。這造成了部分人的失業和部分企業的經濟損失。您是如何理解企業和環保的關係的?您對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紛紛進入環境保護產業有什麼樣的看法?

費:雖然我不確定我對此了解的很深,但是據我所知,在2000年有一些改革,一部分國企,無論是省級還是市級的,試圖去關注發展新科技,改善產業鏈。這對於中國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同時中國是一個很大出口國,在進行大批量生產的時候,值得思考的這個生產過程的環保標準。在中國煤炭使用是很大的,雖然很便宜,但是會造成嚴重的汙染。在中國煤炭資源是很豐富的,但是使用之後可能會需要更多的資金去消除煤炭造成的汙染。當然,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在大量採用清潔的新能源,並制定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注重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平衡。

就大中型國有企業進入環保產業而言,在中國,央企、國企除了一般企業的經營職能外,還承擔著政府的某些特定職能,在中國很多重要產業(一些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行業)一般都由央企國企來主要負責運營。環保產業,作為一個深具公益性,全民福利性的行業,央企國企進入該產業具有相當的優勢。更多的大型國有企業進入該產業,一方面可以說明環保產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該產業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將會獲得長久發展。

記:中國的環保政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有什麼關聯?

費:相比發達國家而言,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如何平衡發展和汙染是一個很難的選擇。就像全球變暖是一個人類共同面對的事情,每個人都會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例如海平面上升。目前,中國在努力完成更多的環保目標,這將對中國以及全球產生積極影響。

記:中國的環保產業發展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就您對中國環保產業了解,您認為中國環保行業在接下來的10年內會有哪些趨勢和特點呢?

費:有一個觀點是這樣的,當國家處於貧窮的時候,可能會忽視環保的重要性。而當國家變得富裕的時候,公民對環保和減少汙染的需求會增加。我有一個朋友在考慮是否在中國工作的時候,他考慮到了他們孩子的健康問題。他們對空氣品質已經其他的環境感到擔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這些問題。家長們不僅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考慮,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宣傳環保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一種很好的政治宣傳,也是表達一個國家以及公民的需求和渴望。例如,中國有一些關於化工廠的環保抗議。這些抗議、遊行都展現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如今,現在這個世界由年輕人決定!

國際環保在線編者按:環保話題早已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中國作為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世界大國」的形象越來越被國際接受,同時,隨著國力增強,中國也越來越重視、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問題的治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已經成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平衡的核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國際角度的「中國視界」,將會越來越看到一個創新、美麗、和諧的中國。

責編:藍楓

相關焦點

  • 亨德森全球投資的倫敦Leadenhall大街項目獲批准
    - 亨德森全球投資的倫敦Leadenhall 大街40號大廈項目獲批准 倫敦2014年3月5日電 /美通社/ -- 亨德森全球投資價值約127億英鎊的房地產業務部門在 Leadenhall 大街40號的大廈項目獲得了倫敦城頒發規劃許可的決議。
  • 倫敦政經學院考慮8000英鎊學費
    倫敦政經學院考慮每年8000英鎊學費。倫敦政經學院(LSE)有可能成為第一所學費低於9000英鎊的英國知名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的學術人員投票,贊成學費訂價為每年8000英鎊,學費訂價案將送交大學決策單位——大學委員會做最後決定。
  • 專訪索尼/ATV執行副總裁亨德森:熱愛搖滾
    目前亨德森主要負責索尼/ATV公司歐洲區、亞洲區,以及其在澳大利亞與南非的業務。對於這名商海沉浮已久的老手來說,比版權收入更讓人興奮的就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崛起。亨德森說,考慮到中國之大,公司自然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並期待放手一搏,全力以赴。一般來說,一國的國內音樂市場主要是由本土音樂所佔據,比例通常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中國市場也不外乎如是。
  •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丨女科學家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8日-9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本次女科學家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並得到全國婦聯的大力支持。論壇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承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辦,並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支持。
  • 周氏兄弟在哈佛大學中國論壇的演講:中國藝術——過去,現在和未來
    2019哈佛中國論壇於4月12日至14日在波士頓哈佛大學舉行。在建國七十周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之際,哈佛中國論壇邀請中美政界、商界、學界、文娛界領袖,在仲春四月雲集查爾斯河畔,共同展望未來十年的中美關係發展和國際化趨勢。
  • 馬建堂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年會大會上的總結髮言
    通過兩晚上的坦誠交流和真誠溝通,本次論壇收穫滿滿,成果多多。 一是我們看到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與世界各國合作發展的決心和意願。另外,還有19家國際企業向論壇提交了23份專題報告,4位學者為論壇準備了6份背景報告,對中國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政策建議。這樣高水平的深度參與和積極交流溝通,在當下尤其顯得珍貴。 三是我們見證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與世界對話,謀共同發展」的不變初心和使命。
  • 2018世界帆聯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 青島做典型發言 中國帆船年度...
    「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城市俱樂部國際帆船賽(CCOR)兩項青島自主品牌賽事獲年度優秀賽事提名12月15日,2018世界帆聯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本次高峰論壇由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口市人民政府主辦。
  • 老外的中國映像:中國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世界公民」
    視頻截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3日訊 「現在的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他們都是『世界公民』,對世界很了解,比以前了解得多多了。」波蘭漢學家、翻譯家馬烏戈熱塔-雷利加(Matgorzata Bozena Religa)在近期的「老外的中國映像」短視頻節目中談到她對現在中國的「映像」時說。  馬烏戈熱塔是華沙大學的教授,曾多次往返中國。她第一次來到中國是1985年,90年代曾在中國學習居住了四年。「我最喜歡90年代的中國了。我對中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時候。」
  • 「環球政經圓桌會海南專場」在海口順利召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楊璐】1月11日,由環球網、人民網海南頻道和《老楊會客廳》共同主辦的環球政經圓桌會專場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老楊會客廳創始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老師擔任主持。邀請到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中國前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中國前駐東協大使、中國—東協中心前秘書長楊秀萍。
  • 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淄博舉辦
    11月28日至29日,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主辦、師董會和山東贏在前沿共同承辦的「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山東省淄博市圓滿舉辦。600餘位中外嘉賓和企業家共聚一堂,探討智慧經濟發展,見證獲獎企業家的榮耀時刻。
  • 標註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刻度」——寫在首屆「南南人權論壇...
    首屆「南南人權論壇」上,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贏得與會嘉賓由衷點讚。受訪人士表示,發展是人權的核心,任何問題都必須放在發展中解決,中國人權事業以發展為基礎,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新樣本。  五年砥礪奮進,中國人權事業碩果纍纍。
  • 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上,嘉賓分享的三個故事——數字蝶變 青年有為...
    浙江日報數字時代是屬於年輕人的時代!11月24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來自計算機、新媒體、數字文創等領域的國內外優秀青年代表,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發表演講,分享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故事、新感悟、新成長。
  • 美麗中國亮相倫敦世界旅遊交易會
    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以來舉行在英首場大型文旅活動  第38屆世界旅遊交易會日前在英國倫敦埃克賽爾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來自北京、廣西、寧夏、青海等19個省區市的50多家單位集體參展,這是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以來在英國主辦的首次大型文化旅遊活動,受到旅遊業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倫敦世界旅遊交易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專業水準最高的專業旅遊展覽。
  • 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閉幕
    論壇上,學術界、期刊界、企業界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凝聚挖掘優質稿源、強化編輯修養共識,追蹤國際領先科研領域發展態勢,推動中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引導中國科技期刊融入創新型國家建設,助力我國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約400名嘉賓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與討論,探索香港轉型之路。
  • 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原標題: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體系而言,既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又是充滿轉機並開啟了新一輪經濟體系驟變的啟點之年
  • 世界傑出女性合作發展論壇在巴黎成功舉行
    【歐洲版駐法國特約記者 安娜】4月5日,世界傑出女性合作發展論壇在法國國民議會舉行,本次論壇由中際諮詢(CCP)、CIBOLA PARTNERS、社會商業諮詢集團( CBS)聯合主辦。來自全球不同領域女政治家、女企業家、女藝術家、女慈善家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女性合作發展的未來。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天泉湖舉辦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盱眙縣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愛必儂分公司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天泉湖開幕。他表示,將以本次論壇成功舉辦為契機,譜寫天文科普旅遊新篇章,讓「山水綠城,龍蝦之都」的城市旅遊形象更好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讓盱眙能夠真正以旅遊業的升級換代來促進縣域經濟的提質增效,早日實現「一高雙強」的宏偉目標。
  • PIMF論壇嘉賓參觀訪問泰林生物
    5月15-17日,PIMF2019第三屆中國製藥工業微生物技術論壇在杭州隆重舉辦。泰林生物作為東道主,邀請了部分與會領導、專家和嘉賓,組成了大型參觀訪問團,參觀了該公司總部以及位於杭州富陽的新生產基地(一期)。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8月28日-29日,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2020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暨生態修復與儲備林項目研討會在呼倫貝爾成功召開。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綠色礦山推進委員會、北京中青年改革與創新論壇(莫幹山研究院)和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