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40年性別科學,他為男孩正名:「男孩危機」根本就是偽命題!

2021-01-15 網易

  

  看點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會發現:相比安靜、乖順的女孩子,大部分男孩顯然難以管教,他們的成績與學習能力也較女孩相差甚遠。「男孩危機」是否真的存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專家麥可·古裡安認為:男孩和女孩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存在明顯差異,而不匹配的現有教育模式導致男孩越學越差。為此,古裡安提供了12個家庭教育的技巧,讓家長們更好地幫助男孩成長。

  文丨李臻 編丨Travis

  「好動」、「難管教」、「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不如女孩好」、「讀寫能力差」這些發生在男孩身上的困境,成為了他們成長的危機。

  難道,男孩就該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嗎?這其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父母應該怎樣培養男孩呢?

  麥可·古裡安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專家,在長達40年的大腦生物學和性別差異研究中,他觀察到: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都是在用統一的、標準的模式來培養孩子,不論男孩女孩。

  但實際上,男孩和女孩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存在明顯差異,從來沒有什麼所謂的「男孩危機」,而是現有教育對於男孩的思維來說,是不完整且不匹配的,男孩艱難地用學校提供的方式去學習,老師和家長很受挫,同時男孩們也會變得自我懷疑,這怎麼可能不產生危機?

  於是,古裡安提出一個疑問:「我們要改變男孩,還是要改變教育模式?」

  

  麥可·古裡安

  最近正值古裡安「優勢教養系列」書籍在國內出版,外灘君特此約訪了古裡安,與他交流了男孩教育中的種種問題。

  在採訪的一開始,古裡安就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名童年創傷倖存者,曾遭受過霸凌和虐待,所以當他成為一名專業人士時,他明白有數以千萬計的男孩正在經受創傷,他們們有的學習不好、有的受到虐待、也有抑鬱等心理問題。

  「因此,我想成為這些男孩的代言人。」古裡安告訴外灘君,「我們必須要從根本上了解男孩。」

  

  優勢教養系列

  因此,古裡安把「培養天性」作為自己的核心理念。

  男孩女孩天性的性別差異,導致他們的學習方式、成長方式、人生目標大不相同,只有釋放了天性,鼓勵孩子擁有自尊和目標感,他們才會成為堅強、自信、有愛心的男性。

  

  男孩的大腦

  決定其七大思維特質

  在研究男孩教育的這些年種,古裡安發現,男女大腦之間至少存在100種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男孩女孩在能力上的不同,比如:

  男孩的血液中往往含有更多的多巴胺,它能增加人的衝動冒險行為,而且流經男孩小腦的血量更多,小腦是負責控制「做」和「肢體行為」的。

  這些因素,導致了男孩在靜坐狀態下學習的成績,往往不如女孩。

  女孩大腦的額葉和顳葉的布羅卡區和韋尼克區發育得更早,也更發達,它們是大腦主要的語言中樞。

  女性大腦一般會利用更多的神經通路和大腦中樞來進行遣詞造句,通過語言表達經歷、情感和認知女孩體內的雌性激素和催產素水平更高,這些化學物質對語言的用有直接影響。

  海馬體是大腦中的另一個記憶存儲區域。男女的海馬體發揮著不同作用。男孩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記憶課堂上的內容,尤其是寫下來的條目。

  但是,由於男孩的海馬更傾向於製作列表,當大量信息以列表或統籌分類(論點、分論點、分分論點)的形式組織在一起時,會令男孩更容易記憶。

  

  這些大腦本身的差異,決定了男孩擁有7大思維特質

  1. 競爭思維

  男孩需要通過競爭和良好的表現來獲得價值感。

  對於一個男孩來說,如果沒有人傳授他技能,沒有人向他示範如何在競爭中贏得勝利,也沒有人讚賞他的成功的話,他將感到迷茫而無助。

  2. 理性思維

  在面對問題時,女孩相對於感性,而男孩要更加理性,在緊急情況下,男孩的第一反應常常是調動全身的能量來應對事件本身,除非事態已經惡化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迫使他們必須將「同情」提到首要位置上來。

  但這並不代表男孩沒有同情心,只是他的表達方式不同,男孩的一般通過保護他人,追隨領袖、履行自己的在組織中的職責來表達同情。

  3. 群體思維

  男孩的社會生活帶有強烈的集體主義色彩。因此,男孩更喜歡在大型群體中進行社交活動,女孩則偏愛三兩好友之間的交流。

  大型群體可以為男孩提供更加豐富的競爭機會,並以此來構建自己的文化,沒有「同伴群體」的孩子會迷茫且無措。

  

  4. 獨立思維

  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劃定界限,爭取獨立自主的權利了,隨著年齡的成長,男孩會逐漸變得冷淡而疏離,這是他們在努力追求自由和獨立之間的平衡。

  但是古裡安強調,一定要讓男孩明白「自由」和「責任」的平衡,不恰當的教育會讓男孩誤以為「獨立」意味著「不用承擔責任」,這對男孩和社會來說都非常危險。

  5. 冒險思維

  男孩天生愛冒險,只有通過犧牲和奉獻,他們才能找到自我,因此和男孩打交道時,如果能夠為他提供同等份量的冒險和使命,將使雙方都獲益良多。

  6. 榜樣思維

  男孩渴望有男性榜樣的指引,成年的男性會教導男孩如何尊重女性,如何在與女性交往時把握合理的界限,同時還會教導男孩如何適應身體、心理以及精神上的變化。

  

  7. 成就思維

  運動是男孩實現自我的最佳途徑,男孩會把生活變成一項運動,同時讓運動佔據生活很大一部分。

  在體育活動中,男孩可以找到歸屬感,這為他們的情緒發展提供了空間,為參與者提供了表達同情和關懷的機會。

  

  「三重家庭」組成男孩的部落

  基於男孩的思維特質,我們可以發現,男孩是天生的群體性生物,能在群體的人際互動和各種活動中,學習如何找到歸屬、應當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哪些食物值得珍視。

  所以,在古裡安的理念中,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部落」,需要三重家庭共同努力,為男孩打造一套互相協調的價值觀。

  第一重家庭是核心家庭,主要指孩子的親生父母獲養父母,同時包括參與照顧孩子的祖父母。

  古裡安告訴外灘君,在男孩教育上,父母同樣重要,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程度,取決於父母對男孩的投入程度。

  父母在一起撫養孩子時,要學會自然會分工,無論父母哪一方在孩子教育上做更多的實際工作,另一方仍然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當母親花更多的時間在孩子生活學業等細節上時,父親就需要成為更全面的紀律管理者。

  古裡安強調,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孩子就發覺到父母雙方都在參與他的教育。特別是當男孩成了青少年時,父親非常重要,他將成為教育中強有力的影響者,既是榜樣,也是教育參與者。

  

  第二重家庭是指拓展家庭,包括有學院關係的親屬和沒有血緣關係的老師、同伴等等。

  除了父母自己帶孩子外,男孩的教育避免不了讓其他人教育孩子的過程,在孩子年紀比較小時,就需要面臨託兒所、幼兒園的選擇。

  如果父母能和學校通力合作,那麼孩子就像回到了另一個家。因此選擇託兒所很重要。

  古裡安建議,選擇規模較小的託兒所更有利於親密關係的建立,一般來說,大型育兒機構的人員變動會比較頻繁。

  父母在給孩子尋找託兒所時,需要特別關注:

  · 工作人員和孩子的比例,

  · 教師的工資收入,

  · 工作人員的教育水平。

  

  此外,男孩還需要以下特別條件:

  · 多種多樣的可移動物體,如積木和玩具車

  · 足夠大的空間

  · 仔細監督觀看電視的內容和時間

  · 允許男孩適當的冒險,而不是先入為主的指責他們「攻擊性太強」等等……

  總的來說,父母要明白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自己是送孩子去了第二重「家庭」,還是一個「兒童暫存處」?如果答案是前者,那麼孩子就能感受到愛。

  第二重家庭並不需要十幾二十人,少數幾個就足夠了,只要父母樂於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他的親朋好友建立聯繫,並允許他隨著年齡增長,自由地對這些關係加以調整。

  

  第三重家庭,是指文化與社會,如媒體、政府、其他組織以及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

  古裡安認為,第三重家庭是男孩部落裡最難控制的,它的價值觀也常常與第一重家庭,也就是父母自身的價值觀截然相反。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需要教育體系和公共項目的支持。

  如果只用一個詞概括男孩教育,古裡安選擇「Boy-Friendly」,即對男孩友好的教育。

  古裡安呼籲社會對男孩教育更加重視,在強調男女平等的同時,不等於男孩女孩用同一種教育模式,社會大眾和教育工作者要理解性別差異,而不是粗暴的給男孩或女孩貼上標籤。

  

  學校可以和社會機構合作,建立廣闊的「聯合課堂」,給予男孩更多可以模仿、學習、信任的年長榜樣,讓他們學會認識自己,了解社會規則和秩序,懂得尊重,生活和愛。

  這三重家庭聯合起來,就構成了男孩的「部落」。

  

  規則教育讓男孩發展得更好

  在採訪的最後,外灘君問古裡安,你認為男孩最需要的品質是什麼?

  古裡安談到,他應當是一個充滿愛、智慧且成功的男性,他富有同情心、善於自我表達、有目標、熱愛服務。

  因此,要成長為這樣的男孩,古裡安認為,在家庭教育中。要建立起一種「系統規則教育」

  這裡的系統化的規則教育,應具備以下10個特徵:

  1. 一致性

  2. 引導

  3. 尊重

  4. 靈活性

  5. 批評方式

  6. 精神背景

  7. 選擇

  8. 尊重感情

  9. 權威式的秩序

  10. 及早開始,不斷發展,及時調整。

  

  遵循這10個特徵,古裡安給出了0-10歲男孩規則教育的12個技巧:

  技巧1:向男孩展示他的不當行為會對外部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例如,當他亂踢亂打時,讓他看一看對周圍環境和物體造成的破壞。給他看打出來的淤青,讓他扶起被打翻的植物。

  對年紀幼小的男孩說,言語常常是蒼白無力的。親身體驗到自己造成的後果能夠更好地觸動他。

  技巧2:將男孩的攻擊性能量從生物引向非生物。

  當一個男孩踢打或者推模時,讓他明白生物會受到傷害。因此,家裡可以給男孩提供一個固定的「受氣包」,比如沙發的某個位置或某塊地板,玩具沙包或者豆袋沙發也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做法會很有益處。

  技巧3:語氣要嚴厲。

  可以說一次「請」,或者兩次,然後就要強硬起來。比起溫柔的聲音,嚴厲的語氣或者響亮的聲音,如拍手聲,通常可以更好地讓男孩聽話。

  男孩的聽力一般要比女孩差一些,因此適度地提高音量可以幫助他們聽清父母要講的話。嚴厲的語氣則會讓男孩知道你是認真的。

  

  技巧4:必要的時候,給男孩或者你自己一段冷靜的時間。

  但對於太小的孩子,冷靜期的效果並不理想。另外,這種方法要和收走玩具、取消特權等措施結合使用。

  技巧5:優先採用轉換目標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特別是對於學步期的幼兒,規則教育的主要方法,是把他的注意力從我們不希望他關注的事物,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很多時候,幼兒的問題根源僅僅在於,他們的注意力固定在某個對象或某種行為之上,一旦轉移了關注點,麻煩也就迎刃而解了。

  技巧6:忽略他的拒絕,給他一分鐘的時間完成任務。

  要直接忽視孩子的抱怨,避免討價還價。當使用忽視策略時,在最開始的60秒時間裡,應該避免和孩子的一切接觸。

  在這段時間裡,男孩很可能會開始完成任務,特別是當他意識到大人無意和他爭辯的時候。通過爭辯來爭奪權力是男孩在分離——個體化——獨立過程中的一種正常行為。

  一分鐘結束之後,如果孩子還是沒有開始的意思,父母可以提醒他,問問他需不需要幫他做一小部分,或者向他說明完成這項任務可以給他本人、他的家庭或社區帶來哪些回報。

  

  技巧7:與男孩談判並提供選擇。

  當男孩不再是蹣跚學步的幼童時,對他們來說,有失有得的交換手段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與男孩協商並不會降低我們的權威,而是向男孩表明,我們相信他的看法也是有價值的,願意同他一起探索這種價值。只要給他選擇和協商的機會,父母就幫助他獲得了成長。

  技巧8:剝奪特權和沒收玩具。

  如果男孩一直不肯聽話,可以用取消他期盼的某項特權,或是沒收玩具來作為威脅。

  如果威脅不起作用,就要開始動真格的,在段時間內剝奪他的特權。特權可以是看一場電影,和朋友玩要等,每個做父母的都應知道自己的孩子最想要什麼。

  想要讓這個方法成為規則教育體系中的殺手鐧,關鍵的一點在於一旦管教者撤銷了特權或是沒收了玩具,就不要輕易讓步。

  技巧9:多採用正向期待。

  只要有可能,我們就要說:「你能行。」讓男孩把自己看作天生的成功者。

  

  技巧10:儘可能地把事情變成遊戲。

  在任務中設置了一些遊戲性質的次要目標之後,男孩原本不想做的事情就突然有了吸引力。

  但這種做法會引起嚴重的問題,男孩會認為他被分派的每一樣家務,都應當獲得相應的「報酬」。

  因此使用這一技巧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在男孩完成任務後,不要給他過分的獎勵,讓遊戲本身變得足夠有趣,不必藉助外在的獎勵就可以吸引男孩完成任務。

  技巧11:讓男孩集中精力應對任務中的挑戰。

  男孩可能需要有人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任務上去。有時候任務本身過於複雜,會使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例如,當一個幼兒不肯穿外套時,父母可以說:「你能把外套套在頭上嗎?能把胳膊伸到袖子裡去嗎?」這會幫助他把關注點從整體的任務轉移到具體的操上去。

  

  技巧12:利用錯誤和「失敗」進行教育。

  這可能是我們最容易忘記的一種手段。它或許不僅僅是一項技巧,更是一條精神原則。我們必須允許男孩犯錯,而且是多多地犯錯。

  男孩是要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的。父母要能給男孩第二次機會,這比期待他能夠十全十美更有效。

  在任何情況下,當父母、導師或教育者期望孩子一點錯誤都不犯時,都只是為了滿足成年人的成就感,而不是為了孩子的利益。

  閱讀3500+篇優質文章

相關焦點

  • 教育專家40年研究:男孩的大腦註定他們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套書,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先告訴你男孩「為什麼」會那麼做,再告訴你「怎麼辦」。這套書就是來自世界性別科學領域先驅人物、國際知名男孩教育專家麥可·古裡安的「優勢教養系列」。古裡安以腦科學與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為基礎,結合他40年的教育實踐成果,從「what」「why」「how」三個層面,告訴你到底要怎麼養育男孩。
  • 40年腦科學研究揭秘為什麼男孩上課坐不住
    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 華東師範大學的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邵志芳說道。
  • 「鹼性食品備孕男孩」:反智+性別歧視
    編者按大肆宣傳服用可生男孩、每月銷量近千件,近年來,打著科學名義備孕的產品在電商網站上頗為熱銷。那麼,產品熱銷的背後,這種「科學鹼性備孕方式」是否可信? 產品廣告中「傳宗接代是大事」等涉嫌性別歧視的用語為何如此肆無忌憚?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調查發現,關於「酸鹼體質」的說法早有醫學界專家予以闢謠,通過服用某種食物,並不能改變人體酸鹼環境。
  • 男孩早產,女孩拖月?寶寶性別與預產期的「神秘」關係
    一般新人剛結婚,我們都會祝福「早生貴子」,一些老人們還有「男孩早產,女孩拖月」的說法,比預產期早或晚出生,真的與寶寶性別有關嗎?預產期不一定準預產期是靠推算出來的,並不是像時鐘一樣準確的!整個妊娠期是從末次月經的第一日開始算起,一般平均40周左右。
  • 孕婦漂亮懷女孩,相貌平平懷男孩?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了胎兒性別
    鑑別胎兒性別的方法中,有一些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有一些是近些年產生的,貌似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並沒有科學依據,比如說通過雙頂徑的大小來判斷,再比如說通過胎心率來判斷。乍一看,這兩種方法好像很有道理,通過分析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來逆向判斷胎兒的性別,胎心率低的證明是男孩,胎心率高的證明是女孩,在正常範圍之內雙頂徑小的證明是女孩,雙頂徑大的證明是男孩。
  • 殘忍的性別認知實驗:為了成名,他強行將男孩改造成女孩
    但不幸的是,布蘭達隨後就表現出了原本的性別特徵。他不喜歡女生玩的遊戲,反而喜歡賽車,喜歡跑步,喜歡打架,但就是不喜歡洋娃娃。,導致這個家庭面臨又一次的危機。首先是布魯斯的哥哥,當他得知自己並不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時,認為是他剝奪了爸媽的關注,並逐漸發展為精神分裂症,在經歷兩次婚姻失敗之後,他因過度服用抑鬱症而去世。
  • 男孩還是女孩,如何判斷胎兒性別?
    在關於「造人」的若干事件中,沒有什麼比一個胎兒的性別更能激起人們的好奇心。「男孩還是女孩?」,這永遠都是人們對那些腹部頗有些規模的孕婦表達關注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B超的準確率有多高?不過出於法律與技術上的原因,B超醫生對於這類要求並不總能滿足,B超室的牆上就赫然寫著「禁止非法鑑別胎兒性別」的告示。一般說來在懷孕第18周時,如果是女孩,陰道、子宮、輸卵管都已經各就各位;如果是男孩,外生殖器也已清晰可見。那為何會不確定呢?
  • 火星男孩究竟是誰,他的預言是否真實?揭秘火星男孩真相
    最近一段時間火星男孩的報導和文章隨處可見,可能是由於火星男孩預言2020年的地球會有一次大災難,所以很多人又把關於火星男孩以前的視頻翻出來。我相信大家對火星男孩都十分好奇,他究竟是誰,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預言是否真實?
  • 科學備孕男孩方法乾貨總結
    04-10 14:29:06 來源: 古古科學備孕 舉報   首先我們指導眾多姐妹備孕調理男孩
  • 當年「神秘預言」的火星男孩,驗證預言後消失16年,他去了哪裡
    當年「神秘預言」的火星男孩,驗證預言後消失16年,他去了哪裡火星男孩波力斯卡的故事,想必科學愛好者特別是天文愛好者大家都不會對其感到陌生。不同於許許多多的科研人員或者科學家,他常常能說出一些奇奇怪怪,但是又好像非常有一句有道理的話,最特別的是這個男孩當時僅僅只有4歲,作為一名4歲的小男孩,他卻能說出許多關於火星的話,還做出了印度大陸的一些預言。這在當時都是非常的神奇的,而現如今這名神奇的小子在做出預言之後消失了整整16年,他去哪裡了呢?且聽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後來看了一本書,倒是讓我對男孩和女孩的差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學會了不少更加有效地教育男孩/女孩的好方法。這本書叫做《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作者麥可·古裡安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教育家,也是男孩教育的權威。
  • 這6個教你生男孩的傳言,全是智商稅
    圖片來源:giphy 換句話說,在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那一刻起,男女的性別就已經註定,根本不存在能轉換性別一說[1]。 退一步講就算鹼孕寶能夠把人的體質調節成鹼性,現代醫學研究也沒有發現人鹼性體質就更容易生男孩。
  • 孕媽有這些表現就是懷男孩?錯,孩子性別在這個時間就已經定了!
    精子從性別上講有兩種:一種是攜帶男性性染色體的精子,他的第23對性染色體為XX,一種是攜帶女性性染色體的精子,她的第23對性染色體為XY。卵子決定讓他還是她精子成為入幕之賓的時候就決定了。卵子只是一個,精子千千萬萬,當然在通往輸卵管的路上也死傷過大半,一般到了輸卵管後大概還是幾百個精子,這幾百個精子有男的有女的,如果是女的進入卵子內和卵子結合就是女寶,如果是男的精子進入卵子內就是男寶,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雙胞胎,而且是非常像的雙胞胎,一般就是同一個精子和同一個卵子分裂出來的,所以性別也是一樣的。
  • 如何科學地提高生男孩的機率
    雖然時代進步,但是目前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他們還是希望生一個男孩,這種觀念不僅存在於老年人當中,在一些青年夫婦當中也普遍存在,這並不能完全等同於認為是傳統思想裡的「重男輕女」,而是個人喜好不同而已。有人說生男生女天註定,一切都只能隨緣分,還有一些老人竟去求神拜佛開偏方,做出這樣的相當的荒唐事來,不但不能保證生出男孩,可能對孕婦的身體也有害。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有助於生男孩的方法。營造鹼性的環境隨著人類知識的進步,我們已經不再認為女性是決定男孩性別的了,相反,我們都知道,決定孩子性別的因素是男性體內的精子。
  • 懷孕早期男孩女孩如何早知道
    很多女性懷孕了一段時間很想知道自己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那麼懷孕早期男孩女孩如何早知道?一起來看下吧!得知懷孕後的爸爸媽媽接下來關心的就是寶寶的性別了,是男孩還是女孩一直都會撩動著準父母的心。通常為人們所熟悉的測胎兒性別的方式是B超,但B超有時候因為胎兒的姿勢、角度,還有醫生的水平難免有誤差。
  • 火星男孩預言2020年地球將面臨史無前例的災難,如今男孩逃去哪了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這麼這麼一些事情無法用科學證明,比如說幾千年前的瑪雅文明,考古者發現,在那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數學、天文、藝術等等超越現代文明的產物,而至今為止,這一些謎團都沒有一個很好科學解釋,讓人類對於將來還有過去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特別是在十幾年前,有這麼一個小夥子曾自己是來自於火星,並且預言了2020的地球將會面臨史無前例的災難,那如今這位男孩去哪了呢?
  • 【心理學百科93】女孩的成績比男孩好 埃莉諾·邁克比(1971-)
    1993年:安妮·福斯託-斯特林聲稱「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生物方面的等級差異,比如,我們可以界定出五種不同的性別。儘管一些研究結果顯示男孩比女孩更擅長數學和空間推理、女孩具有更為卓越的語言能力,但是隨後的研究發現,這些差異其實並不顯著,或者說這種差異遠比其表象複雜。
  • 男孩女孩究竟有哪些不一樣
    近30年來,一門全新的科學——性別科學正在嶄露頭角,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包括美國、 英國、 加拿大、德國等35個發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我總結了和我們家長經常問的問題有關的以下幾項:  (一)、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多巴胺可增加衝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
  • 校園男孩成「鼻涕蟲」,爸爸去哪了?
    校園男孩成「鼻涕蟲」,爸爸去哪了?當一個男孩體內的每一根神經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時,他卻必須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後面,聽上8小時的課。韓女士坦言,造成兒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也沒有跟他講過什麼性別教育。「兒子小時候,我和他爸爸經常發生口角,吵架是家常便飯,可能對孩子的成長不利,造成他唯唯諾諾缺乏男子漢氣概,其次由於工作忙不經常帶孩子出去,總是在家裡呆著,使他變得怕生,加上太溺愛孩子,總是放不開手,不讓他自己去闖,我們的孩子才變成這樣。」對於兒子的性格,韓女士很擔心。
  • 孕媽「肚臍眼外凸」是懷男孩?別那麼迷信,最科學的說法來了
    這就是人之常情,也是人們的好奇心,所以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一般都不建議過早的知道胎兒性別,因為很有可能會讓你失望,進而影響你的心情。並且因為你總是想要知道孩子的性別,很容易導致你的夢中也經常會暗示著你胎兒性別,這其實就會間接的,導致你的睡眠質量下降。所以我們還是要科學一些和理性一些,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身體健康,能快樂的長大,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