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銷售激勵體系的類型
在管理實踐中,對銷售激勵類型的劃分通常使用兩種模式:佣金方案(Commission)、獎金銷售方案(Sales Bonus)。也有一些公司採用佣金+目標獎金的方案,這種方案基本上就是前面兩者的「疊加」;在此,我們不單獨介紹。
(1)佣金方案——通常稱作提成(提取收成的一部分)。
√定義:佣金方案一般是指員工獲得的收入與某一個銷售結果直接相關。這樣的銷售結果,可以是銷售收入類(銷售總收入、銷售毛利潤等),銷售數量
的案例。某公司將銷售人員按照不同層級劃分為不同的目標銷售「點數」。例如,銷售助理每月目標獎金是20點,銷售專員是25點,銷售主管是30點……同一級別的銷售人員有一樣的目標點數。公司可以根據銷售情況,設定一個點數代表的具體金額(比如,1點=100元人民幣)。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由於銷售人員基本月薪不同導致目標獎金的差異;實現了同一層級的銷售人員目標銷售業績類似、目標獎金相同的結果。
激勵作用:這樣的激勵計劃,對員工完成銷售目標的情況進行獎勵,激勵作用比佣金弱,但是具有一定的留人作用。
管理控制:這樣的做法比較容易控制既定目標的完成情況,有利於公司開展財務管理。同時,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通過調整銷售目標來調整員工的業績結果,有利於公司從銷售結果和行為兩方面管理銷售人員的工作。
適用業務:適用於銷售過程複雜、銷售結果不容易明確的銷售活動。例如,某公司銷售大型成套設備。在這個銷售過程中,可能是北京的銷售團隊和客戶籤訂合同,然後上海的設計院設計圖紙,廣州的生產團隊完成產品,最後將產品交付給客戶。在這樣的銷售工作中,流程長、過程複雜、參與人員多、團隊交叉,因此完全不適用佣金制度。
存在問題:銷售獎金制度綜合考慮了銷售人員的銷售結果和銷售過程,採用了類似非銷售人員的激勵做法: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添加一些非銷售目標(如團隊離職率等),從而全面考察銷售人員的工作。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管理的全面性,缺點在於激勵作用弱,同時對於如何設定良好的目標挑戰很大。
銷售工作包括銷售結果和銷售過程兩部分。銷售結果一般就是銷售產出(利潤、收入、數量等);銷售過程則是為了完成這個結果,銷售人員需要採取的
某些行動(客戶拜訪次數、客戶滿意度評分等)。佣金的特點在於直接和銷售結果相關。獎金的特點在於:既可以關聯最終結果,也可以關聯過程。為此,兩者各有各的適用情況。也許正是基於如上考慮,有些公司採用「佣金+獎金」的模式。當然,根據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判斷,佣金制度也好,獎金制度也罷,銷售人員激勵制度最關鍵的一點在於簡單。讓所有銷售人員最簡單、直接地了解制度本身,了解自己做了什麼就可以獲得獎勵,這是最重要的。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