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老虎蕭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2020-12-03 迷路小胖說故事

蕭銑,隋末割據割據勢力之一,最強大時擁兵四十萬。這麼一個看似強大的政權,頃刻間卻土崩瓦解。蕭銑自己率先投降唐朝,最後卻被誅殺。何也?

隋末反王示意圖

蕭銑出身蘭陵蕭氏,可以說是第一等的門閥。可惜的是從小就家道中落,沒有享受世家大族子弟的優渥生活。生活得很清苦,以賣書為生。這樣的生活估計蕭銑心理落差很大得,一心想恢復祖宗的榮光也是正常的。祖父也是被隋朝殺害的,所以當隋朝動蕩時,他也果斷的反了。因為這是個好機會,蘭陵蕭氏以前也是以軍功起家的,後面建立國家這才實現家族的飛躍。

現在機會擺在面前,所以蕭銑動心了。在接到董景珍決定擁立他的書信時,馬上就響應了,帶著幾千人就反了,表明自己的態度。瞬間集合和一大批人,造反的聲勢也起來了,實現了自己一直的夢想。說明他的眼光是有的,決斷力也強。之後的發生的事也可以說明。當他知道手下的兵不可控時,第一時間採取了措施,罷免兵權。手下大將離心離德時也毫不手軟地殺掉,一點猶豫也沒。

蘭陵蕭氏文化園

蕭銑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和獨擋一面的心腹大將。蕭銑能夠起勢,其實就是眾人抬舉。說白了他們之間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一根強有力的紐帶連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彼此之間的利益衝突時,聯盟瞬間就破了。對比其他的隋末梟雄,比如李密也是世家出身,不說他自己曾經組建過自己的親衛隊,就說他手底下的大臣,那是將星璀璨。王世充、竇建德、杜伏威等等起碼都是經過自己一番廝殺起來的,都有著自己心腹力量。這些梟雄和蕭銑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自如地指揮自己的部隊,貫徹自己的主張。

看看蕭銑呢,開國時就靠著大肆封王來拉攏那些手握軍權的造反頭目來酬謝他們的擁戴之功。看似美好,但是權力太過分散。歷史已經證明了分封不行,但是他卻無可奈何。你不給他們甜頭,就不會有人聽從你的命令。所有蕭銑才會約束不了隊伍,讓他們軍紀敗壞。他雖然利用了各個將領的矛盾牽制了他們,平衡了表面的關係。實際上早已君臣失和,相互猜忌了。為什麼蕭銑會把他們都派出去守護地盤呢,只留下幾千人防守都城,很大的原因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他害怕城裡士兵太多他會被人趕下臺,沒有安全感。最後抵抗不住的時候,也沒指望有人來救援。因為他自己知道,他的價值耗盡時就是眾人拋棄他之時。所以果斷投降,說不定還可以在唐朝獲得高位。可惜他的決斷錯了,李淵果斷的殺了他,他的美夢也碎了。

影視劇照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蕭銑在位幾年根本就沒什麼貢獻可言,也沒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事跡。總的來說就是利用祖宗留下的威望,扯虎皮拉大旗。就是坐在上位平衡各方,行政方面的手段也許還行,但是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也太弱了。他依靠的將領都不可靠,都有自己的訴求。所以當蕭銑試圖收回軍權時,他們才會反抗激烈。當蕭銑的支持者,開始站在他的立面時,失敗已經註定了。蕭銑統治的後期,很多的大將直接投降,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蕭銑還是有擔當的,當自己不可擋時,沒有讓城裡的百姓將士白白送命。你說他是真心也好,是作秀也罷。城裡的居民將士確確實實受到了他的恩惠,得以保全。對比王世充困獸猶鬥的最後瘋狂舉動,蕭銑這點強多了,擔起了一個帝王保護臣民的責任。王世充據守洛陽時造了太多的殺戮,城裡面直接變成鬼蜮,人吃人才能活下去。

蕭銑,就是一隻紙老虎,徒具其表。沒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構建堅固的堡壘,就不能埋怨驟雨來時無立身之所,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相關焦點

  •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圖:古亭 一、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對待宋金纏鬥的局面,辛棄疾一直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
  • 致敬巔峰巨製《霸王別姬》,「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想到一句辛棄疾的一句詞: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播古聽今·閒話詩詞」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喊一聲哥哥讓人淚流滿面
    窗外的風越來越猛,雨點也越來越大,應景的我不禁想起了「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好詩】辛棄疾: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美女總理也落魄太快
    半年前英拉離開泰國去歐洲時,攜多個行李箱,但是她兒子的爸爸並沒有跟她一起走我為什麼要說她兒子的爸爸呢,因為英拉並沒有結婚,法律上她仍屬單身,只不過她育有一子,孩子爸爸是誰,泰國人民都知道。英拉兒子的爸爸和英拉是1995年相識相戀的,當時這位先生在正大做高管,年輕讀者可以回家問爸爸媽媽: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是個什麼鬼?
  • 當它已成往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正如李碧華引用了辛棄疾的詞——「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來回憶自己的創作初衷一樣,中國電影的熱鬧,似乎並不只是這一部戲,這一群人散了,就沒了。
  • 這些古代的才女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李清照提起李清照,不由得讓人想起那道因連續劇《知否》紅遍大江南北的《如夢令》,那首詞正是出自李清照之手,全詞看完,一個貴族婦人慵懶的形象躍然紙上,那時李清照的閒愁總有些小資的味道。可與丈夫趙明誠相親相愛的美好時光很快破滅了。
  • 【雲賞荷】風流總被雨打風吹?不急,不急
    荷花觀賞預報·第二期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當年東莞最奢華的太子酒店如今已經物是人非
    今天我們再去看一下。當年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現在是一種什麼狀況。曾經豪華氣派賓客盈門的酒店大堂,已經變得非常冷清。太子酒店這幾年來陸續關停了除住宿之外的其他業務項目,就像明軒大酒店一樣,只留下了少數工作人員,以半關停狀態運營著酒店客房部。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這似乎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一個小山包,一點也不氣勢恢宏,簡單來說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的地方」。就一間小破屋個人覺得連景點都算不上。個人不太建議去這裡是曾經的王者最後的歸宿,也許曾經很輝煌,但等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這裡只剩下一些衣冠冢和零碎的石塊。不知道這些王者如果知道自己死後的歸宿是如此,會作何感想,反正我們有一種感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這似乎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 雖開南宋一代豪放詞派的先風,卻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舞榭歌臺,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重訪東方八所鎮——憶鐵路與港口舊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切;不管多繁華,總有破敗的一天,恰似「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海南島最早的鐵路是日本人為掠奪海南石碌的鐵礦石而修建起來的,起始點為昌江石碌鐵礦,終點八所港區;三亞鐵路是後來才修通的。而八所鎮與八所港的興起全是拜「鐵礦石」所賜。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浮華落盡,回歸本真才是正道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 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
  • 商家巷,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如今,這個被繁華紅塵遺忘的商家巷,在幾百年以前,也曾有繁盛風流的時光!志書記載,這條小巷早在明代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算是個小街,集中了不少商業人士在此經商和居住。這也跟它的地理位置有關,它北起讀書院,緊靠著長街和後長街,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商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關於萬方長篇非虛構《你和我》
    上世紀四十年代,萬方的母親鄧譯生在四川江津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藉助這三條線索,萬方為我們勾勒出以曹禺為代表的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坎坷遭際,讓人不由感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東晉才女謝道韞幸與不幸的一生
    04、清流雅望成絕唱「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隨著東晉的衰亡,士族們的美好時光終於走到了盡頭,「衣冠清流」也慢慢變成了傳說。謝道韞也走到了人生的最後一段:孫恩之亂後,她寡居於會稽。雖然親人大部分已經不在人世,但家風依舊良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從緊鎖的鐵柵欄往宅子內望去,一道道縱聯的拱門層層遞進,庭院深深。  這座大宅深藏於文昌市頭苑鎮松樹下村,故此又稱松樹大屋。曾輝煌一時的它在近百年的時光裡,見證了數十年的莊嚴輝煌、數十年的熱火朝天、數十年的清幽寧靜。  博採眾美匯風流  從文昌市區出發往北,沿203省道鋪文線方向行進,驅車行進20來分鐘,即可到達綠樹蔥籠的頭苑鎮松樹下村。
  • 民國往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後來經人勸說,鬱達夫和王映霞和好,離開杭州,一起去了新加坡。許紹棣娶了孫多慈。據說孫多慈也是王映霞介紹給許紹棣的。孫多慈是徐悲鴻的學生,曾經插足徐悲鴻和蔣碧薇的感情,但是在父親的幹涉下孫多慈於1940年嫁給許紹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