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約800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鎮江任上的辛稼軒一面積極備戰、打造戰衣萬領,準備戰備物資,一面派遣間諜深入敵後查訪敵情,但韓侂胄疑忌稼軒結黨,就在稼軒寫下這首詞後不久,尋了個舉人不當的名目將他降職,幾個月後乾脆解職還鄉。雖然此後朝廷又想再次起復,甚至任命他為兵部侍郎,但辛稼軒已完全失望,對這些任命都堅辭不受。
稼軒被解職的次年(1206年),韓侂胄出兵北伐,由於缺乏得力將帥的支持,同時軍中出現內奸,導致戰事不利。其實當時的形勢正如稼軒判斷,金國處於必亂必亡的前夕,金軍無力侵宋,只是虛聲恫嚇。
1207年,宋寧宗命韓侂胄重整兵馬,再次北伐,並準備任命辛稼軒為樞密院都承旨、指揮軍事,但昭令到達鉛山時,稼軒已病重臥床不起了。
花甲之年再次起復,本以為多年夙願終能實現、意氣風發地準備北伐,但又因朝廷上的黨同伐異而丟官罷職,再次卸職還鄉的辛棄疾此時的心情恐怕比二十餘年前還要沮喪吧,他的病重恐怕也與此相關。
英雄遲暮,壯志未酬,1207年10月,68歲的辛稼軒懷著滿腔憂憤撒手人寰,據說臨終前曾大呼「殺賊!殺賊!」
一個月後,朝廷中的投降派密謀勾結,暗殺韓侂胄、處死蘇師旦,向金國求和,北伐徹底失敗。
二十餘年後,南宋聯蒙滅金,又四十餘年後,崖山海戰,南宋滅亡。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我們通過十期介紹辛詞,最後就以這句辛詞作結罷。
成王敗寇、王國興衰,歷史已淹沒在時光中,但辛稼軒和他的詞帶給我們的感動卻依然真切,未來也定會繼續傳頌下去。
對辛詞的介紹告一段落,下期將介紹一位受辛詞影響的詞人,我們下期再會啦!